第五百三十七章 南唐對策

金陵城,皇宮朝堂大殿。

由於宋軍壓境,逼近了唐國邊陲,駐紮在長江沿岸,東西兩路人馬陸續也在動,給唐國帶來了極大的威脅。

李煜在朝堂之上,讓文武大臣獻策獻計, 共同討論抗宋之事。

如今這種情況,肯定無法議和,所以,不論是保守派,還是主戰派,都意見一致,要抵抗宋軍和吳越軍的入侵,保衛唐國。

但在兵權的把控上,大將軍的任命上,卻有不同看法。

“官家,臣提議調動林仁肇的大軍,立即東進,與皖口一帶曹彬率領十萬宋軍主力做對抗,只有林仁肇將軍,才能擋得住曹彬、潘美這等北宋的謀將,還有諸多禁衛軍的悍將!”

韓熙載率先說出了這個提議。

在目前的南唐將領中,也只有林仁肇將軍的威名最高,他治軍有方,目前有十五萬水軍,駐紮在湖口一帶訓練水師,抵擋荊楚一帶的宋軍,從鄂州一帶順江而下。

正因爲有林仁肇在湖口訓練水師,才保住南唐西北門戶。

這林仁肇原是閩國將領, 性格剛強堅毅,武藝高強, 而且身材魁梧, 身上刺有虎形紋身。在閩國擔任裨將時候,與陳鐵齊名,人稱林虎子,在閩國滅亡後,歸家閒居。

後周顯德三年(公元956年),南唐中主李璟因後周軍攻打淮南,命鴻臚卿潘承祐到泉州、建州召募勇士。那潘承佑經過走訪,便推薦了前永安節度使許文稹、靜江指揮使陳德誠以及鄭彥華、林仁肇等人。中主任命林仁肇爲將軍,讓他率偏師救援壽州。林仁肇攻城南大寨,又破濠州水柵,被擢升爲淮南屯營應援使。

當時周軍正陽浮橋建成,扼住南唐援軍的進路。林仁肇親自率領一千敢死士,用船載着薪柴牧草,乘風放火,欲焚燬浮橋。不料,風向轉變,不利火攻,周軍大將張永德趁機進戰,唐軍退敗。這時,林仁肇只帶數人殿後, 並將張永德射來的箭矢全部擋開,使得張永德大驚,覺得敵軍中有能人,不可輕敵,便沒有追擊,使得林仁肇名聲大噪。

後來,南唐向後周割地求和,兩國戰爭結束,林仁肇被任命爲鎮海軍節度使,受到了重用。

此時韓熙載提出林仁肇作爲對抗曹彬的主力,不論是孫黨,還是新黨,都大力支持,即便宋黨的陳覺、馮延魯等人,想要奪這個位置,也沒有人能夠跟林仁肇抗衡的大將軍了。

“韓大人,你覺得林將軍抗衡大宋的曹彬將軍,需要調往皖口的對岸嗎?”李煜詢問。

韓熙載點頭,分析道:“根據遊梟、斥候探回的情報顯示,曹彬率領大軍,在皖口一帶駐紮,若是不早一點調回林仁肇將軍,很可能會被荊南與皖口兩面的水軍給夾在中間,形成孤軍,起不到勤王救駕的用處,還容易被東西夾擊。”

“另外,皖口一帶的水勢平緩,容易搭建浮橋,應當讓林將軍早去準備,在對岸的峽口寨進行駐紮,修建防禦工事,來抵擋宋軍渡江。長江南岸的池州、銅陵等城池,也要迅速動作起來,堅持壁堅戰術,把外圍的百姓都遷入城內,然後訓練成兵,抵抗宋軍的攻擊,這樣,才能拖住宋軍,阻斷宋軍東進金陵!”

韓熙載在家中跟蘇宸、徐鉉、高遠、鍾謨等人,早就商議許久,這正面對戰,林仁肇是最適合的帶兵人選。

“臣贊同韓大人的提議,我唐國軍方,目前論能力、本事、威名,也只有林仁肇將軍能夠勝任!”

中書舍人、翰林學士徐鉉站出來支持。

“臣也覺得韓大人提議有道理,這個中路主帥,非林仁肇將軍莫屬。”

樞密院使兼同平章事的殷崇義也站出贊同。

“臣附議!”

“臣也附議!”

許多大臣都站出來支持。

李煜點頭,雖然他不是什麼雄才大略的君主,但是目前剛登基沒幾年,年青力盛,也沒有昏聵,自然心中明白,林仁肇的重要性。

“既然諸位大臣都認爲林仁肇將軍勝任中路主帥,那朕便準了,封林仁肇將軍爲鎮國大將軍,從湖口調兵十萬水師,立即趕往峽口寨鎮守,對抗江北的曹彬大軍,同時,附近的池州、銅陵等州縣府兵,也歸屬林仁肇將軍調配,抵擋宋軍南下。”

“官家英明!“韓熙載、徐鉉等人,見李煜拍板定下,沒有遭到其他人阻止,心中總算鬆口氣。

如果主力軍換做別人,還真沒有把握擋得住曹彬、潘美這等老奸巨猾的將領。

接下來,就是西路軍的主將人選,牽扯到繼續牽制荊南江陵一帶,宋軍的水師,避免從荊南源源不斷有宋軍順着長江東進,增兵的戰略。

所以,必須派人鎮守鄂州、武昌一帶,阻止宋軍不斷增援,迎戰西路大軍。

“啓稟官家,臣舉薦鎮南軍節度使朱令贊,調任鄂州,統領水師五萬,統轄鄂州、武昌、江州諸城,與林仁肇將軍,前後呼應,抵擋王明、劉彥貞的宋軍侵擾!“

潘佑推薦了新黨一方的將領,奪取西部的軍權。

這時候,魏岑站出來,搶着推薦東路線的主將名額。

“臣推薦殿前侍衛軍指揮使劉澄將軍,調往常州,負責東路軍的統帥之位,指揮江陰軍,抵擋吳越兵的入侵。“魏岑推薦了劉澄。

這劉澄在李煜還沒有成爲皇帝之前,還是藩王的時候,就是李煜的麾下了,一直當成了可靠心腹,等李煜登基之後,提拔劉澄位殿前司侍衛軍的指揮使,負責京城的防衛。

不過劉澄死下與魏岑關係很近,魏岑的兒子,娶了劉澄一位侄女,以此更加深了交情。

此時魏岑推薦了劉澄,既算宋黨的人,又是李煜的殿前侍衛軍的心腹將領,頓時優勢凸顯,很少有人能夠競爭過他了。

新黨的潘佑和李平等人,推薦朱令贊接管西路兵馬的兵權,魏岑、馮延魯等宋黨人,看上了東路兵權,相互不干涉,算是一種交換。

孫黨的張易、鍾謨等人覺得不妥,但是,劉澄是官家李煜的心腹將領,又在禁軍中擔任要職,孫黨倒是也不想得罪狠了官家、禁軍的勢力,見無法阻擋,也就默許了。

至此,三路軍馬的兵權,分別落在了孫黨、新黨、宋黨三方手中,誰能立功,誰會失敗,都卯足了一股勁兒,既要對外禦敵,也有內鬥的成份。

第二百三十六章 淪爲笑柄第九十四章 真假才子第五十八章 那一刻的凝視第三百九十二章 搬府與訪客第四百零九章 爭風吃醋第一百二十三章 宣傳鋪天蓋地第三百三十八章 法醫蘇宸第三百三十七章 驗屍第二百三十六章 淪爲笑柄第六百一十八章 勸降書信到第六百四十二章 不爭不怒,平靜接受第一百三十六章 佈局(上)第三十八章 救你命三千第四百四十三章 提出策略第六百二十一章 美夢成真第四百七十六章 料敵先機第一百零五章 不做小白臉第五十七章 在商言商第四百零六章 才子的困擾第六百二十五章 鄭王到任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第五百一十八章 浩然正氣第四百零六章 才子的困擾第五十六章 終相會第五百四十五章 安心放權第一百七十四章 原來是你第九十章 聯袂出行第六百五十八章 虛與蛇委第六百四十四章 離開潤州城第二百二十八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六百三十三章 沒安好心!第四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二百三十四章 懷恨在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夜裡私話第五十一章 很合胃口第三百零七章 調教計劃第一百零五章 不做小白臉第四百八十七章 除夕的第一次第三百零二章 劉夏江三才子第五百五十章 常州失陷第二百六十六章 復國計劃第九章 蘇記糖葫蘆第六百章 手術搶救第四百一十四章 我沒意見啊!第二百六十二章 防火防盜防閨蜜第六百零二章 溫柔體貼第六百二十八章 出使人選第二百六十九章 男兒的骨氣第一百五十一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第四十四章 訴衷情第六十一章 睡錯牀第五百一十四章 春闈來到第二百七十四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五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六百七十九章 朝廷動盪,下旨降罪第二百二十章 君臣心思第四百章 家的溫馨第五百八十三章 鎮守東城門第一百六十二章 轉運使到來第三百九十一章 恩寵有加第三百七十三章 來去皆匆匆第一百六十一章 江左蘇郎第四百五十四章 掌控兵權第二百一十四章 這個才子不風流第一百八十一章 腹有詩書氣自華第五百九十章 圍剿成功第六十二章 哪個身份更合適第四百五十四章 掌控兵權第二百六十六章 復國計劃第三十八章 救你命三千第六百八十五章 金陵失陷(上)第三百八十四章 平安回府第三百三十章 借勢第二百八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診斷二皇子第四百九十一章 全面瓦解第五百四十三章 鐵馬冰河入唐來第九十四章 真假才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蜀國亂局第二十二章 奇葩老丐第二百二十七章 謀劃小周後第五百九十六章 人性的考驗第一百四十三章 禍起蕭牆第四百六十五章 可怕的猜測第三百二十章 親手熬藥第四百九十章 歸心似箭第二百零一章 她是無價的第六百六十九章 調查幕後真相第六百一十五章 你若願娶,我便願嫁!第二百六十九章 男兒的骨氣第三百六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九十三章 歹計第一百六十六章 白大小姐的手腕第四百五十七章 箐箐變成彭虞侯第四百六十二章 問責第五百六十六章 回府相見第一百四十三章 禍起蕭牆第一百五十四章 哥有青白瓷第五十一章 很合胃口第六百六十八章 出海
第二百三十六章 淪爲笑柄第九十四章 真假才子第五十八章 那一刻的凝視第三百九十二章 搬府與訪客第四百零九章 爭風吃醋第一百二十三章 宣傳鋪天蓋地第三百三十八章 法醫蘇宸第三百三十七章 驗屍第二百三十六章 淪爲笑柄第六百一十八章 勸降書信到第六百四十二章 不爭不怒,平靜接受第一百三十六章 佈局(上)第三十八章 救你命三千第四百四十三章 提出策略第六百二十一章 美夢成真第四百七十六章 料敵先機第一百零五章 不做小白臉第五十七章 在商言商第四百零六章 才子的困擾第六百二十五章 鄭王到任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第五百一十八章 浩然正氣第四百零六章 才子的困擾第五十六章 終相會第五百四十五章 安心放權第一百七十四章 原來是你第九十章 聯袂出行第六百五十八章 虛與蛇委第六百四十四章 離開潤州城第二百二十八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六百三十三章 沒安好心!第四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二百三十四章 懷恨在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夜裡私話第五十一章 很合胃口第三百零七章 調教計劃第一百零五章 不做小白臉第四百八十七章 除夕的第一次第三百零二章 劉夏江三才子第五百五十章 常州失陷第二百六十六章 復國計劃第九章 蘇記糖葫蘆第六百章 手術搶救第四百一十四章 我沒意見啊!第二百六十二章 防火防盜防閨蜜第六百零二章 溫柔體貼第六百二十八章 出使人選第二百六十九章 男兒的骨氣第一百五十一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第四十四章 訴衷情第六十一章 睡錯牀第五百一十四章 春闈來到第二百七十四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五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六百七十九章 朝廷動盪,下旨降罪第二百二十章 君臣心思第四百章 家的溫馨第五百八十三章 鎮守東城門第一百六十二章 轉運使到來第三百九十一章 恩寵有加第三百七十三章 來去皆匆匆第一百六十一章 江左蘇郎第四百五十四章 掌控兵權第二百一十四章 這個才子不風流第一百八十一章 腹有詩書氣自華第五百九十章 圍剿成功第六十二章 哪個身份更合適第四百五十四章 掌控兵權第二百六十六章 復國計劃第三十八章 救你命三千第六百八十五章 金陵失陷(上)第三百八十四章 平安回府第三百三十章 借勢第二百八十四章 珍惜眼前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診斷二皇子第四百九十一章 全面瓦解第五百四十三章 鐵馬冰河入唐來第九十四章 真假才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蜀國亂局第二十二章 奇葩老丐第二百二十七章 謀劃小周後第五百九十六章 人性的考驗第一百四十三章 禍起蕭牆第四百六十五章 可怕的猜測第三百二十章 親手熬藥第四百九十章 歸心似箭第二百零一章 她是無價的第六百六十九章 調查幕後真相第六百一十五章 你若願娶,我便願嫁!第二百六十九章 男兒的骨氣第三百六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九十三章 歹計第一百六十六章 白大小姐的手腕第四百五十七章 箐箐變成彭虞侯第四百六十二章 問責第五百六十六章 回府相見第一百四十三章 禍起蕭牆第一百五十四章 哥有青白瓷第五十一章 很合胃口第六百六十八章 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