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十章 微精密

“首長,放心,足夠炸!”莊建業小聲迴應着。

“恩~~~”總部首長點點頭,沒有再說其他,因爲此刻跟在阿卜杜拉和馬哈茂德兩人身後的那些個航空專家們已經擁到了“蜂窩燃燒室”的樣品跟前,其中一位來自阿爾及利亞的中年專家向騰飛集團的工作人員迫不及待的問了一句:“我能拿下來看看嘛?”

工作人員沒敢立刻答應,而是看向莊建業,待莊建業點頭同意後,這才說道:“可以的,先生。”

“謝謝!”中年專家禮貌的點了下頭,然後走上前去,從展示臺上小心翼翼的將“蜂窩燃燒室”給拿下來,然後放在手裡墊了墊,雙眼頓時睜大:“這個燃燒室很輕。”

“輕是應該的,關鍵是裡面的工藝孔分佈怎麼樣。”

“沒錯,燃燒室主要是火焰筒的降溫結構,而降溫結構中工藝孔纔是關鍵。”

“對,工藝孔纔是關鍵,跟輕不輕的沒啥太大關係。”

……

中年專家話音剛落,就被其他專家一陣的羣嘲,沒辦法,這要是其他人,拿着遠比想象輕得多得多的金屬部件,怎麼也要感慨一陣,可在場的可都是航空領域的專業人士,航空發動機上的部件兒做得輕那是應當應分的,不然你怎麼讓這東西飛上天。

所以他們這些人乾脆就越過了輕不輕的無聊問題,直接盯住要害,那就是航空發動機燃燒室火焰筒上的工藝孔。

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纔看門道,航空發動機燃燒室作爲發動機中的受熱部件,其性能直接關係到發動機的整體性能,特別是航空燃油的充分燃燒,幾乎是所有航空發動機繞不開的關鍵指標。

問題是想要充分燃燒,燃燒室內的溫度會急劇上升,最高會達到將近2000攝氏度的高溫,一般的金屬部件兒根本就沒辦法在這樣的高溫下支撐下去

怎麼辦?

那就只能找一個爲燃燒室高效冷卻的好辦法。

得益於渦輪葉片上的氣膜冷卻的啓發,工程師們便想着能不能在燃燒室的火焰筒內也復刻一種氣膜冷卻構造,即將外部的冷空氣吸入,在火焰筒內壁上形成一個氣膜冷卻層,令火焰筒的內壁溫度維持在1000到1200攝氏度的穩定值,保證整體的正常運行。

理論上這種氣膜冷卻是可行的,可要是直接照搬渦輪葉片上的氣膜冷卻結構到火焰筒上,那就百分百撲街。

倒不是方法不對,而是因爲整個燃燒室還涉及焚燒燃料這個關鍵過程,如果吸入的空氣在形成氣膜的同時衝擊到燃料燃燒,影響熱流走向和溫度,那發動機的性能就不是提升而是大大的被衰減。

所以這個氣膜不能衝擊到燃燒的高溫火焰,只能緊緊的貼附在火焰筒的內壁上,如同真正的膜將高溫火焰和火焰筒內壁完全隔開。

最理想的狀態就是冷空氣繞着內壁做順時針的氣流旋轉,用強大的離心力將冷空氣貼附在火焰筒內壁上,而高溫火焰則在中間充分燃燒推動後面的渦輪做功。

問題是想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可不容易,其中最關鍵的便是火焰筒上密密麻麻的工藝孔,或許在外人看來如同蜂窩一般,讓密集恐懼症患者見了就起雞皮疙瘩的工藝孔也就那樣,隨便拿個鐵殼子都能鑽出來。

可在真正的資深人士眼裡,上面每一個孔都是有講究的,最起碼是經過複雜的計算和試驗才確定的位置和方向,不然這些孔組合在一起不可能在火焰筒內壁形成如同龍捲風一樣的旋轉氣膜。

當然,計算方面還不是關鍵,重要的是如何加工,這就非常考驗一個企業、乃至一個國家的製造業底蘊了。

畢竟航空發動機燃燒室火焰筒的理論非常簡單,甚至每個孔的計算卻確定都不難,就算是個普通航空動力學的本科生都能輕鬆的搞定這一切,可一旦落實在製造商,卻能難道一大票企業甚至是國家。

因爲這種工藝孔的加工精度和質量要求非常高,誤差範圍不能大於0.1微米,也就是說誤差必須維持在100納米以下。

是的,沒看錯這類工藝孔的精度已經可以用納米來計算了。

這也是沒辦法,因爲誤差一旦偏大,就有可能造成氣流灌入不協調,從而影響整體的性能。

所以這種工藝孔可不是那個老師傅憑着多年的經驗就能打出來,必須要用超高精度的設備,頂級的工藝以及令人咋舌的穩定性才能夠做出這樣堪稱藝術品的工藝孔。

難度如此之大,世界範圍內能夠做出這樣的工藝孔只有通用公司和普惠公司,而這兩家航發巨頭全都是美國的,換句話說,也只有美國人才具備這樣的生產設備和工藝能力。

所以通用的GE—90可以讓波音777獨領風潮;所以普惠的F—119才能令F—22具備碾壓般的優勢。

因爲這兩款發動機上便使用了這樣的工藝孔,從而降低了燃燒室的總體重量的同時,也讓燃料燃燒的更加充分,提升了渦輪前溫度,最終提高了發動機的整體推力。

歐洲和俄國製造技術不過關,做不出蜂窩狀的工藝孔,就只能降低燃燒室的溫度,從而導致推力提升不上去。

阿聯酋和阿爾及利亞兩國的專家雖然不是啥頂級的存在,但也是知道世界航發的技術發展方向與各國技術動態的,因此當知道騰飛集團展示的燃燒室是蜂窩式的,就迫不及待的想看看裡面的工藝孔到底是不是繡花枕頭。

要知道這裡面可是有不少人蔘觀過美製F—119航空發動機的細節的,糊弄下外人還可以,忽悠他們……沒門兒。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於是那個拿着燃燒室的中年專家被周圍專家這麼一說,也就不客氣,仔細摸索了一下,然後搬動幾個卡扣,就這樣將裡面的火焰筒緩緩的抽出來,等他把火焰筒捧在手裡,扶着眼鏡看向外側的那些個密密麻麻的工藝孔時,腦袋只覺得嗡~~的一下:“我的天神,這孔……竟然是……竟然是……微精密……”

第七百零一章 超級大單:32億美元第七百六十九章 蜜汁操作第八百七十七章 JSNB—Ⅱ航空、航天綜合分析系統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一波鹹魚翻身似的逆襲第九百四十五章 AMX教練_攻擊機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您放心,我們都能第四百七十七章 全覆蓋巡航第一百四十五章 直接走第四百零七章 賣標準第九百零二章 更大的直升機第八百一十六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只靠低空突防敢叫隱身豹?第五百七十九章 摔了兩架第兩百九十章 “七五”計劃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這就是戲耍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用事實說話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還不如新德里第一百三十五章 削減原材料第八百一十五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一十六章 有比這更好的第三百一十二章 剜肉第兩百一十六章 突然提高要求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壓一壓第八十一章 什麼情況?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我造的飛機我知道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注意:航母!第六百零七章 運16:“空中專車”運輸機第八百零九章 受災嚴重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大棋局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對中國騰飛開放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用殲—8拼刺刀第五百六十四章 這麼多年的備胎……第十四章 骨幹第四百三十章 不是墜毀,是硬着陸第五百三十四章 旱地拔蔥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標準制定者第八百六十六章 沒人比我更懂支線客機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NB—Plus通信衛星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破驚天的價格第四百三十八章 很輕,很強,很顛覆第六百六十三章 HX—6—11型核心機第七十二章 逼迫小宇宙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航發新品:“虎嘯”與“龍吟”第兩百四十三章 夠不夠喝一壺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演習(一)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忽悠的最高境界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WCNB—12激波風洞第五百二十章 勝利屬於……第三百八十三章 專業設備的領導者第一百五十四章 掐人脖子的霸道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所謂“人道主義危機”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中國騰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GE的誘惑第九百章 直—12通用直升機第九百四十四章 中俄合作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是時候甩掉低端了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正在工作的發動機尾噴口可以摸第兩百二十三章 規則制定者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充其量就是個小招第七百一十九章 不識時務第一百八十三章 幸福的暈了過去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LYJ—18區域反導\反衛星攔截系統第六百二十一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五百八十五章 命令,行動第十二章 夢話成真第六百一十五章 世界一流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三)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這個技術一般,也就是世界領先第九百零九章 價格記錯了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深層考慮第六百五十一章 重大意向第五百五十六章 怎麼做到的?第六百一十章 自我生長的金屬部件第一千三十五章 騰飛集團,一個卑劣的攪局者第二十四章 摩擦焊第七百一十三章 屎盆子一個接一個第七百七十一章 四十億人民幣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顛覆產業格局第一千三十章 Small·F—22第四百七十五章 賺點零花錢第四百四十一章 方艙醫院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能飛的“臘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殺一殺行業裡的歪風邪氣第五百零七章 成爲麥道公司的供應商第八百零二章 老外也不例外第八百一十七章 怎麼做到的?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殺出一條血路第一千三十九章 莊建業,夠王八蛋第九百一十一章 聯合生產直升機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正的空降兵第八百九十九章 次級戰略運輸機第七百一十六章 波音的橄欖枝第八百八十四章 一攬子解決方案第兩百八十四章 技術共享第三百一十一章 送去投胎第兩百零一章 這東西不能少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海軍陸戰隊一號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推重比10.5第一千三十七章 十噸的大獎章第一千六十二章 機械外骨骼
第七百零一章 超級大單:32億美元第七百六十九章 蜜汁操作第八百七十七章 JSNB—Ⅱ航空、航天綜合分析系統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搞一波鹹魚翻身似的逆襲第九百四十五章 AMX教練_攻擊機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您放心,我們都能第四百七十七章 全覆蓋巡航第一百四十五章 直接走第四百零七章 賣標準第九百零二章 更大的直升機第八百一十六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只靠低空突防敢叫隱身豹?第五百七十九章 摔了兩架第兩百九十章 “七五”計劃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這就是戲耍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用事實說話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還不如新德里第一百三十五章 削減原材料第八百一十五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一十六章 有比這更好的第三百一十二章 剜肉第兩百一十六章 突然提高要求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壓一壓第八十一章 什麼情況?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我造的飛機我知道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注意:航母!第六百零七章 運16:“空中專車”運輸機第八百零九章 受災嚴重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大棋局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對中國騰飛開放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用殲—8拼刺刀第五百六十四章 這麼多年的備胎……第十四章 骨幹第四百三十章 不是墜毀,是硬着陸第五百三十四章 旱地拔蔥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標準制定者第八百六十六章 沒人比我更懂支線客機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NB—Plus通信衛星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破驚天的價格第四百三十八章 很輕,很強,很顛覆第六百六十三章 HX—6—11型核心機第七十二章 逼迫小宇宙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航發新品:“虎嘯”與“龍吟”第兩百四十三章 夠不夠喝一壺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演習(一)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忽悠的最高境界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WCNB—12激波風洞第五百二十章 勝利屬於……第三百八十三章 專業設備的領導者第一百五十四章 掐人脖子的霸道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所謂“人道主義危機”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中國騰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GE的誘惑第九百章 直—12通用直升機第九百四十四章 中俄合作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是時候甩掉低端了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正在工作的發動機尾噴口可以摸第兩百二十三章 規則制定者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充其量就是個小招第七百一十九章 不識時務第一百八十三章 幸福的暈了過去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LYJ—18區域反導\反衛星攔截系統第六百二十一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五百八十五章 命令,行動第十二章 夢話成真第六百一十五章 世界一流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三)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這個技術一般,也就是世界領先第九百零九章 價格記錯了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深層考慮第六百五十一章 重大意向第五百五十六章 怎麼做到的?第六百一十章 自我生長的金屬部件第一千三十五章 騰飛集團,一個卑劣的攪局者第二十四章 摩擦焊第七百一十三章 屎盆子一個接一個第七百七十一章 四十億人民幣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顛覆產業格局第一千三十章 Small·F—22第四百七十五章 賺點零花錢第四百四十一章 方艙醫院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能飛的“臘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殺一殺行業裡的歪風邪氣第五百零七章 成爲麥道公司的供應商第八百零二章 老外也不例外第八百一十七章 怎麼做到的?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殺出一條血路第一千三十九章 莊建業,夠王八蛋第九百一十一章 聯合生產直升機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正的空降兵第八百九十九章 次級戰略運輸機第七百一十六章 波音的橄欖枝第八百八十四章 一攬子解決方案第兩百八十四章 技術共享第三百一十一章 送去投胎第兩百零一章 這東西不能少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海軍陸戰隊一號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推重比10.5第一千三十七章 十噸的大獎章第一千六十二章 機械外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