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九章 次級戰略運輸機

幾位西亞和中東的軍事觀察員聽了諾羅科夫的話這才意識到,似乎東方某大國這次的動作真的很快。

從地震發生到第一架直升機抵達喀喇崑崙山附近的野戰機場並滿載救援物資向受災嚴重的神仙灣哨所進發,前前後後纔多長時間?

4個小時還是6個小時來着?

反正從凌晨發生地震,到了中午時分,三架運—15plus就已經從天而降,不但卸下來一架可適用於高原的通用型直升機,更是裝載了大批的後勤保障設備、人員以及相當一部分救災物資。

當時負責裝卸和救災任務的空降兵動作太快了,加之那架神秘的高原直升機又太過耀眼,於是就跟粉絲見到自己的愛豆一樣,一大幫軍事觀察員的目光全被那架直升機吸引過了。

而今被諾羅科夫這麼一提醒,巴基斯坦、伊朗等國的軍事觀察員猛然驚醒,這其中戰略意義之大簡直不言而喻。

要知道運—15plus雖然性能優異,但終究只是一款輕型戰術運輸機,儘管採用了渦輪風扇發動機爲動力,照比一般的渦輪螺旋槳動力要好上不少,航程上也能跟不少中型運輸機比肩。

但其最大起飛重量和載重量卻是明顯的短板,畢竟運輸機和礦山上的載重卡車一樣,載重越大越好,即便看似不靈活可到了關鍵時刻大載重量卻意味着在單位時間內投送的力量越大。

其他不論大半年前的那場大事件上,運—15plus便吃了載重量偏小的虧,加之數量又太少,無法成建制的投送重裝力量,導致空降兵在當時的行動中頗爲尷尬。

而那次貼近實戰化的大演習所暴露出來的問題不僅僅國內的相關人士看到,其他國家的專業機構同樣注意到了裡面的問題。

尤其是運—15plus高不成低不就的表現,讓不少對其感興趣的國家變得躊躇起來,其中已經裝備了12架運—15plus的巴基斯坦空軍是最典型的,眼瞅着半年多前裝備運—15plus的空降兵部隊投送能力如此糟糕,巴基斯坦空軍便暫停後續八架運—15plus的採購合同。

理由是空軍需要在評估,事實上卻是對運—15plus實戰化表現的不滿。

伊朗同樣如此,當初其採購和租賃TRJ—500支線客機的時候,順便看中了運—15plus,畢竟長期遭受域外某國禁運的伊朗,手頭上的裝備早已老化,特別是航空運輸力量,亟待更新。

而運—15plus無論是航程、載重量和靈活度都在當時稱得上是優秀,於是當時的伊朗高級商務參贊巴迪亞便代表軍方與騰飛集團另外簽訂了12架運—15plus運輸機的採購合同,總價值爲2.5億美元。

結果半年前的大事件後,伊朗也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航空運輸力量構成是不是有所偏頗,於是在接收了6架運—15plus後,果斷的砍掉另外6架的訂單。

類似的國家還有很多,有的是如伊朗一樣砍掉訂單,有的則是含蓄的拖着就是不要,有的則是意向不錯但就是覺得什麼地方差了點兒火候遲遲邁不出最後一步。

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他們對運—15plus的性能並不滿意。

然而此時此刻,看着那架神秘的高原直升機懸於喀喇崑崙山之上,野戰機場上停的卻是被他們認爲性能不足的運—15plus。

這說明什麼?

運—15plus已經從單一的陸上裝備輕型戰術運輸機,成爲一款可以兼顧重要航空裝備運輸的次級戰略運輸機。

是的,咖位拔的就是這麼的高。

沒辦法,在當今世界上能夠執行中型直升機遠距離航空運輸的運輸機,掰着手指頭數也就那麼幾個型號,且個頂個都是美國和前蘇聯才能夠擁有的重型戰略運輸機。

中型的戰術運輸機都不行,因爲中型直升機因爲技術和工藝方面的原因,高度普遍在4米以上,大大超過中型運輸機的貨艙高度。

甚至有些直升機即便把螺旋槳和轂槳拆了也比大部分中型運輸機的貨倉要高。

正因爲如此,在當下的世界當中,能夠執行直升機遠距離航空運輸任務的機型真的不多,而一般國家對這類裝備更是連想的心都不敢有。

沒辦法,那種重型戰略運輸機別說採購需要各種各樣的刁難,就算買回來又怎麼養呢?要知道這玩意個頂個都是吞金獸,維護成本之高甚至能把普通小國一年的國防預算吞得一乾二淨。

然而就是這麼一款衆人想要卻壁壘重重的好東西,卻在一場發生在喀喇崑崙山口的地震中出現了歷史性的逆轉。

運—15plus儘管不大,但卻能裝載中型通用直升機。

要知道從降落到卸載,這些個軍事觀察員可是全程觀摩的,儘管距離很遠,但在望遠鏡的加持下,看得還算真切。

想想當時那架神秘的高原直升機從機艙裡緩緩移出來時,螺旋槳、轂槳、尾槳沒有一處拆除,只是將液壓起落架收起,螺旋槳向後摺疊,尾槳向前摺疊,猶如一架艦載直升機收納一般,置於運—15plus機艙中。

也正因爲如此,剛剛卸下來的中型通用直升機纔可以在極端的時間內完成起飛準備,並迅速投入救援任務。

這要是螺旋槳、轂槳、尾槳爲了將就機艙尺寸,全都拆嘍,在平原地帶還好,機務人員忙活一下就能搞定。

那一幕這些軍事觀察員們因爲新裝備的出現並未在意,如今被諾羅科夫一提醒,方纔驚歎於運—15plus與中型直升機之間精準融合後的戰略意義。

想想在伊朗高原,巴基斯坦北部,運—15plus裝載着具備高原起降能力的中型直升機進行前沿部署的話那對多任務執行能力絕對是質的提高。

於是那位來自巴基斯坦的軍事觀察員皺着眉沉思了一會兒,然後煞有介事的點點頭:“恩~~看來我們的運—15plus運輸機的數量還是不足,還要增加一些,最起碼要具備一次性能夠成建制的運送6架中型通用直升機到任何有爭議地點的能力才行。”

第五百九十九章 無言以對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隱身彈艙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一次性投入也就七、八十個億第九百五十一章 TRJ—700支線客機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把錢賺到手軟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MRJ70\90系列支線客機項目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WD—64ML渦扇發動機第七章 一號招待所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進攻第兩百六十三章 無葉風扇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這狗糧絕對是吃撐了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不是導彈,那叫制導火箭第一千六十七章 2000個億……還是美元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我造的飛機我知道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沒人比我更懂奧斯曼第四百八十八章 兵貴神速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領先世界的首創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航天、航空旋轉門第一千二十五章 印度洋上的怪物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鬼精靈pro第兩百七十五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怎麼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項目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這活兒他們能幹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還不如新德里第五百九十九章 無言以對第五百五十一章 換零花錢的小玩意第兩百六十四章 這纔是新產品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也不是啥稀罕貨,就是空軍的蘇—30第一千九十六章 新型中等推力航空發動機第十二章 夢話成真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漫遊終結者”計劃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大功率渦軸發動機第四百三十三章 運6出口型——高原鷹系列第九百一十三章 隱形巨頭第十八章 死馬當活馬醫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標準制定者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三分天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MRJ支線客機項目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發現目標!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莊黑心的套路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航發新品:“虎嘯”與“龍吟”第四百七十七章 全覆蓋巡航第二章:威嚴大廠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中間差了一整套CD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新一代直—15第九百零七章 WD—60ML渦扇發動機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尖端技術的搬運工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我們可是製造光刻機的存在第七百三十八章 地震第八百零八章 籌建新廠第五百零九章 海軍領導班子的原話第九百七十九章 面齒輪同軸分扭技術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鋰電池VS氫燃料第兩百九十七章 飛機解體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你過來呀第三百一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出口轉內銷的淘汰貨第六百一十四章 NB系列高端數控設備第七百七十一章 四十億人民幣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蛻變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騰飛工匠第五十二章:質量就是生命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產值超千億第三百六十四章 改裝運5第七百零五章 符合我們的標準嗎?第三百八十二章 超越歐美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衛星自動化生產線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要利得利,求名得名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現實與內涵並重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口碑爆炸第八百六十四章 咱們的專機到了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不是垂直髮射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運—18“大海豚”第九百六十三章 登陸演習第八百一十七章 怎麼做到的?第一百四十二章 照片也賣錢第七百六十章 玩兒的就是顛覆第一千一十六章 有比這更好的第六百五十六章 覺得整個世界都不真實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把自己成到唯一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D—71M燃氣輪機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現金儲備第八百七十一章 50億美元第四百六十章 又賺一筆第七百六十八章 訂單全部取消第四百三十三章 運6出口型——高原鷹系列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二)第九百零六章 大涵道比第兩百九十九章 無人機傳過來的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極致的刀功第七百一十八章 “史無前例達成協議”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騰飛集團行,你們怎麼不行?第九章 F—15與幻影F—1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在中國同志的身上才能看到希望第八百六十四章 咱們的專機到了第八百三十四章 直升機上沒人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反航母作戰體系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形狀記憶合金
第五百九十九章 無言以對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隱身彈艙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一次性投入也就七、八十個億第九百五十一章 TRJ—700支線客機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把錢賺到手軟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MRJ70\90系列支線客機項目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WD—64ML渦扇發動機第七章 一號招待所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進攻第兩百六十三章 無葉風扇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這狗糧絕對是吃撐了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不是導彈,那叫制導火箭第一千六十七章 2000個億……還是美元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我造的飛機我知道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沒人比我更懂奧斯曼第四百八十八章 兵貴神速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領先世界的首創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航天、航空旋轉門第一千二十五章 印度洋上的怪物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鬼精靈pro第兩百七十五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怎麼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項目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這活兒他們能幹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還不如新德里第五百九十九章 無言以對第五百五十一章 換零花錢的小玩意第兩百六十四章 這纔是新產品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也不是啥稀罕貨,就是空軍的蘇—30第一千九十六章 新型中等推力航空發動機第十二章 夢話成真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漫遊終結者”計劃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大功率渦軸發動機第四百三十三章 運6出口型——高原鷹系列第九百一十三章 隱形巨頭第十八章 死馬當活馬醫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標準制定者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三分天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MRJ支線客機項目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發現目標!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莊黑心的套路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航發新品:“虎嘯”與“龍吟”第四百七十七章 全覆蓋巡航第二章:威嚴大廠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中間差了一整套CD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新一代直—15第九百零七章 WD—60ML渦扇發動機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尖端技術的搬運工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我們可是製造光刻機的存在第七百三十八章 地震第八百零八章 籌建新廠第五百零九章 海軍領導班子的原話第九百七十九章 面齒輪同軸分扭技術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鋰電池VS氫燃料第兩百九十七章 飛機解體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你過來呀第三百一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出口轉內銷的淘汰貨第六百一十四章 NB系列高端數控設備第七百七十一章 四十億人民幣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蛻變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騰飛工匠第五十二章:質量就是生命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產值超千億第三百六十四章 改裝運5第七百零五章 符合我們的標準嗎?第三百八十二章 超越歐美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衛星自動化生產線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要利得利,求名得名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現實與內涵並重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口碑爆炸第八百六十四章 咱們的專機到了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不是垂直髮射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運—18“大海豚”第九百六十三章 登陸演習第八百一十七章 怎麼做到的?第一百四十二章 照片也賣錢第七百六十章 玩兒的就是顛覆第一千一十六章 有比這更好的第六百五十六章 覺得整個世界都不真實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把自己成到唯一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D—71M燃氣輪機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現金儲備第八百七十一章 50億美元第四百六十章 又賺一筆第七百六十八章 訂單全部取消第四百三十三章 運6出口型——高原鷹系列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二)第九百零六章 大涵道比第兩百九十九章 無人機傳過來的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極致的刀功第七百一十八章 “史無前例達成協議”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騰飛集團行,你們怎麼不行?第九章 F—15與幻影F—1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在中國同志的身上才能看到希望第八百六十四章 咱們的專機到了第八百三十四章 直升機上沒人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反航母作戰體系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形狀記憶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