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只有傻憨憨的堅持

3000千瓦級別的渦軸發動機在世界範圍來講都算得上是頂尖存在了,因爲在該領域只有美國和前蘇聯具備研製和生產能力。

就比如說美國爲CH—53H“超級種馬”重型直升機配備的T64型大功率渦軸發動機,最新改進型的極限應急功率可以達到3827千瓦,5203軸馬力,以此爲基礎才造就CH—53H“超級種馬”重型直升機橫行全球的威名。

還有美國的另一款CH—47D“支奴幹”重型直升機上應用的T55型大功率渦軸發動機,最大功率照比T64型大功率渦軸發動機稍弱,但也達到3629千瓦,4934軸馬力,儘管不及CH—53H“超級種馬”重型直升機那般強悍,但依舊早就101空中突擊師在海然戰爭當中華麗的蛙跳式躍進。

俄國的重型直升機到是沒有美國的種類多,只有一款米—26,但僅此一款卻超越了所有,畢竟作爲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機,米—26可以說是這個星球上直升機領域當之無愧的皇者。

其所配備的D—136型大功率渦軸發動機更是將戰鬥民族暴力美學體現的淋漓盡致,最大功率達到驚人的8500千瓦,11556軸馬力,賦予了米—26堪比中型運輸機的載荷量,達到驚人的20噸。

除此上述三種渦軸發動機外,幾乎再也找不到3000千瓦級別及其以上的大功率發動機了,即便是歐洲在這方面也是空白。

倒不是歐洲人不想擁有3000千瓦級別的渦軸發動機,關鍵是渦軸發動機跟直升機一樣是個非常吃經驗的東西。

如果不能在這一領域持續的研究摸索,稍微泄點兒氣兒,斷個檔,就很難撿起來了。

歐洲按道理不缺技術和人才,想要踏踏實實的做下去的話,3000千瓦級別的大功率渦軸發動機還是有做出來的希望的。

關鍵是歐洲人覺得自己這麼苦哈哈的悶頭做既耗精力,又空耗經費,還浪費時間,既然美國人不嫌麻煩非要跟蘇聯一爭高下,就讓美國老大哥弄好了自己在拿過來用就是了。

省下來的精力和資金還不如投入民生,多搞點兒福利,造福自己的選票呢。

於是冷戰時期的德國和英國乾脆就把重型直升機這塊給放棄了,分別從美國進口了CH—53“超級種馬”和CH—47“支奴幹”。

美國在冷戰時期還算講究,見兩個小弟這麼識趣兒,不但給了十分優惠的轉讓價格,還在同意英國和德國開設了T55和T64兩款大功率渦軸發動機的組裝廠,以生產許可證的方式,生產組裝這兩款大功率渦軸發動機。

令英國和德國在短時間內具備3000千瓦級別大功率渦軸發動機的“自主生產”。

算是給兩個小弟的額外福利了。

對此,法國人是各種不滿,想拉着意大利、西班牙、荷蘭等國自己搞重型直升機,奈何缺少了德國這個經濟核心,英國這個航空發動機專家,法國根本就是獨木難支,再加上在不少航空發動機的核心材料和設備上法國還要依仗美國供應商,法國人口號空喊了好幾年,卻連一個實質性的方案都弄不出來,最後只能不了了之。

如此這麼一耽擱就是十五、六年,等着冷戰結束,歐洲一體化加速,歐共體向着歐盟進化的同時,經濟迅速崛起,有了錢腰桿子自然就硬起來,以前沒有的東西現在就想着配一套,不然這牌面不就LOW了?

於是乎便制定了龐大的直升機研發計劃,其中就有重型直升機及其配套3000千瓦級別的渦軸發動機。

結果決策者們歡歡喜喜的把方案拿出來,找到相關專家一問,這才發現他們的想法是多麼的天真。

這麼多年,美國的T55和T64兩款大功率渦軸發動機一直沒有停止過改進和升級,十多年間已經形成大量的專利,構築起強大的專利壁壘。

而歐洲過去的很長時間裡嚴重依賴美國產品和設備,沿用還好,想要自己造難言規避美國的專利壁壘不說。

最關鍵的是歐洲根本就找不到適合研發大功率渦軸發動機的專業隊伍。

沒有人才,設備又依賴美國,還要面對產品的專利壁壘,這3000千瓦級別的渦軸發動機怎麼造?

找俄國?

算了吧,現如今正是趁着毛熊病,要毛熊命的時候,怎可能找他們幫忙?歐洲別說現在不可能,這輩子不可能。

那怎麼辦?

歐洲騎虎難下之際,英國人果斷的投入美國爸爸的懷抱。

有人帶頭,荷蘭、比利時、意大利等小兄弟爭先恐後的投了過去,最後只剩下法國和德國尷尬的守在歐洲獨立自主的大旗下,不知所措的感受着凌冽而寂寥的寒風。

歐洲都是如此境地,就別說是其他國家了。

基本上有一個算一個都拉胯的不行,包括國內。

沒辦法,渦軸發動機,尤其是3000千瓦級別的渦軸發動機那是需要長時間研究和投入的,不僅是技術人員要耐得住寂寞,主管單位甚至是國家同樣要耐得住寂寞,畢竟長達十幾二十年的方能開花結果的週期可不是誰都能熬得住的。

更何況在這背後還需要海量的資金投入,不然真的指望科研人員餓着肚子永愛發電?

正因爲如此,3000千瓦級別的渦軸發動機只有大企業,大組織才能玩兒的起。

好在騰飛集團算是這樣的大企業,不僅如此,騰飛集團上上下下還都有着忍耐寂寞的宅男精神。

所以騰飛集團雖然在渦軸發動機領域起步不如國內其他相關廠家早,但卻一如既往的做下去,從最初的D—30Z小功率渦軸發動機開始,騰飛集團便在渦軸發動機方面開始耕耘。

從吃透渦軸發動機基本情況的D—30Z原型機;到成熟的WD—30Z渦軸發動機;從更進一步的WD—40Z的定型,到直—12上的WD—43Z的成功投產;從直—15所配備的WD—45Z隨着型號一起下馬;再到現如今的直—8plus上的WD—63Z大功率渦軸發動機。

在渦軸發動機方面,騰飛集團可謂是一步一個腳印,哪怕諸如WD—30Z、WD—40Z、WD—45Z等型號的渦軸發動機並沒有取得多好的銷售業績和型號配備,騰飛集團依舊沒有放棄在該領域的研發,一直將自身在航空發動機領域取得的最新技術和成果運用到渦軸發動機上。

令現有型號能夠在持續的改進中不斷的進化、成熟。

所以說騰飛集團的成功沒有啥靈活多變的捷徑,只有傻憨憨的堅持!

第五十五章:十號工程(修改)第一百四十三章 渦輪風扇葉片第一千六十章 這都能賺錢?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能不能也來個進口替代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憑什麼不上馬?第三百四十章 憋屈第八百九十八章 神秘的高原直升機第四百三十章 不是墜毀,是硬着陸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舒適的客艙體驗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風景這邊獨好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飛翼式佈局第三百四十二章 硬氣的技術人員第四百零一章:這臉打的……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引領世界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這也許就是人生第五十七章:餿主意第三十一章 敷衍的改良工藝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精度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航天、航空旋轉門第三百四十八章 兼併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小步快跑第一百三十一章 六千美元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HX—30—27型核心機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0.125立方毫米第三百七十九章 這東西我們能做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反導雛形第八百四十章 攢臺光刻機試試?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海軍大發展第兩百二十九章 是餓狼還是瘋狗?第七百六十一章 煤化工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山寨之王第兩百六十五章 要做就做高端的第六百一十九章 產能:400臺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動能攔截器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海軍的萬丈雄心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中國騰飛造的這是個什麼怪物第一千六百一十七八章 羅·羅設廠第一百零五章 戰機第五百七十七章 違約金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亮家底兒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液氧-煤油第兩百八十六章 想啥來啥第四百九十二章 爭取部隊支持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一次性投入也就七、八十個億第七百一十七章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第六百三十章 ZB—MAX直升機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無人機蜂羣矩陣第六百二十九章 交叉雙旋翼第八百六十二章 權威性的展示平臺第四百零九章 兩種脈動生產線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第五百八十六章 那是……巡航導彈?第三百四十七章 被坑了第五百七十九章 摔了兩架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中國騰飛造的這是個什麼怪物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真實地位第七百二十章 經營理念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怎麼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第九百九十九章 核心團隊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世界最大、最先進振動試驗檯第七百六十一章 煤化工第一千一十一章 巨頭們的無奈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真正的戰場透明第一千零六章 開着坦克衝進來的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我難道不知道韜光養晦?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極致的刀功第一百零三章 主營業務第五百零九章 海軍領導班子的原話第七十六章 兩全其美第三十九章 不要臉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標準制定者第一千七十五章 打破技術壟斷第八百二十八章 導航技術聯盟第一千五十章 你們的產品又升級啦?第一千七十九章 真正的世界第一第一千四十二章 定義新概念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中國騰飛就能辦到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T&A聯合航空生產聯合體第五百章 與狼共舞第八百八十七章 H—NB高端航材第一千一十八章 偷窺者又來了第八百零五章 站着把錢給掙嘍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材料第三百零七章 發財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最少要佔股45%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所謂“人道主義危機”第七百八十二章 滔天巨浪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道理都一樣?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能裝一輛T—72第七百二十二章 極限施壓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殺一殺行業裡的歪風邪氣第三百六十五章 戰略司令部演習第一百六十八章 演習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劃時代意義的機型第三百一十三章 封殺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不妥協第七百五十四章 降維打擊第七百七十六章 贏面有多大?第六百五十五章 運15第三百八十三章 專業設備的領導者
第五十五章:十號工程(修改)第一百四十三章 渦輪風扇葉片第一千六十章 這都能賺錢?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能不能也來個進口替代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憑什麼不上馬?第三百四十章 憋屈第八百九十八章 神秘的高原直升機第四百三十章 不是墜毀,是硬着陸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舒適的客艙體驗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風景這邊獨好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飛翼式佈局第三百四十二章 硬氣的技術人員第四百零一章:這臉打的……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引領世界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這也許就是人生第五十七章:餿主意第三十一章 敷衍的改良工藝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精度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航天、航空旋轉門第三百四十八章 兼併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小步快跑第一百三十一章 六千美元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HX—30—27型核心機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0.125立方毫米第三百七十九章 這東西我們能做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反導雛形第八百四十章 攢臺光刻機試試?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海軍大發展第兩百二十九章 是餓狼還是瘋狗?第七百六十一章 煤化工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山寨之王第兩百六十五章 要做就做高端的第六百一十九章 產能:400臺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動能攔截器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海軍的萬丈雄心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中國騰飛造的這是個什麼怪物第一千六百一十七八章 羅·羅設廠第一百零五章 戰機第五百七十七章 違約金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亮家底兒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液氧-煤油第兩百八十六章 想啥來啥第四百九十二章 爭取部隊支持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一次性投入也就七、八十個億第七百一十七章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第六百三十章 ZB—MAX直升機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無人機蜂羣矩陣第六百二十九章 交叉雙旋翼第八百六十二章 權威性的展示平臺第四百零九章 兩種脈動生產線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第五百八十六章 那是……巡航導彈?第三百四十七章 被坑了第五百七十九章 摔了兩架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中國騰飛造的這是個什麼怪物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真實地位第七百二十章 經營理念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怎麼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第九百九十九章 核心團隊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世界最大、最先進振動試驗檯第七百六十一章 煤化工第一千一十一章 巨頭們的無奈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真正的戰場透明第一千零六章 開着坦克衝進來的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我難道不知道韜光養晦?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極致的刀功第一百零三章 主營業務第五百零九章 海軍領導班子的原話第七十六章 兩全其美第三十九章 不要臉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標準制定者第一千七十五章 打破技術壟斷第八百二十八章 導航技術聯盟第一千五十章 你們的產品又升級啦?第一千七十九章 真正的世界第一第一千四十二章 定義新概念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中國騰飛就能辦到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T&A聯合航空生產聯合體第五百章 與狼共舞第八百八十七章 H—NB高端航材第一千一十八章 偷窺者又來了第八百零五章 站着把錢給掙嘍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材料第三百零七章 發財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最少要佔股45%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所謂“人道主義危機”第七百八十二章 滔天巨浪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道理都一樣?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能裝一輛T—72第七百二十二章 極限施壓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殺一殺行業裡的歪風邪氣第三百六十五章 戰略司令部演習第一百六十八章 演習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劃時代意義的機型第三百一十三章 封殺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不妥協第七百五十四章 降維打擊第七百七十六章 贏面有多大?第六百五十五章 運15第三百八十三章 專業設備的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