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航天、航空旋轉門

有了想法便付諸實施,這是中國騰飛歷來講究的創新原則,於是反艦彈道導彈項目組便將毫米波合成孔徑雷達技術作爲再入攻擊彈頭的一項重要的精確制導方案開始進行深入研究。

當然,剛開始不能直接在反艦彈道導彈的再入彈頭上進行論證,一來成本太高,其次便是這類彈載毫米波合成孔徑雷達在國內屬於首創,有着諸多不成熟的地方,如果貿然上彈很有可能遭遇失敗。

因此中國騰飛並沒有急於將這項技術投入到反艦道導彈當中,而是利用自己的TY—2無人機平臺改裝了的一架合成孔徑雷達偵察機,以便驗證毫米波合成孔徑雷達的傳輸效率和穩定性,從而確定相關的制導體制。

以此爲基礎,中國騰飛得出了一套利用毫米波合成孔徑雷達獨有的精確成像功能,輔以圖像匹配技術,實現精確打擊的方案。

隨即將這套方案應用到DZB—1500巡航導彈上,取代原本的紅外成像的圖像匹配技術,再加上加裝新一代激光陀螺儀模組的慣性導航,令DZB—1500巡航導彈由原本的25米的精度,提升到2.5米。

如果輔以無人機的數據鏈的修整和中繼制導的話,改進後的DZB—1500巡航導彈的精度更是會提升到驚人的0.8米。

妥妥的一款點穴高手,絕對的指哪打哪兒。

問題是改進後的DZB—1500巡航導彈可不單單是提升了打擊精度,更重要的是具備了全天候作戰能力,要知道之前的DZB—1500巡航導彈因爲採用紅外成像的圖像匹配技術,天氣晴好的情況下到還說。

一旦遇到風霜雨雪等糟糕天氣就失去了準頭,別說25米的精度,可能250米的精度都保證不了,這也是爲什麼DZB—1500巡航導彈研製定型並得到總部專家驗收通過後,部隊只採購了區區120枚,就沒有後續了原因所在。

實在是戰場適應性太差,讓部隊很難傾心接受。

好在DZB—1500巡航導彈的底子是靶5無人靶機,而且爲了保證性價比在制導體制上並沒有使用的什麼高成本的新技術,從而保證了DZB—1500巡航導彈價格能夠維持在部隊能夠接受的水平,這才得意採購,不然以部隊的挑剔性子,估計象徵性的買個一、二十個回去就算給面子了。

不過就算部隊採購了120枚DZB—1500巡航導彈,絕大多數也不是配備空軍的一線戰鬥部隊用於作戰,而是大部分交給了二線部隊,利用這些部隊掛在DZB—1500巡航導彈與空軍各地空導彈部隊進行對抗性演練,從而提升各地空導彈部隊應對巡航導彈的經驗,磨練各部隊的新戰法。

畢竟新三打三防中,打巡航導彈可是赫然在列的,DZB—1500巡航導彈戰場適應性是差了點兒,但卻是國內僅有的能夠稱作爲巡航導彈的傢伙事兒,打出去可能效果不太理想,可作爲磨刀石卻綽綽有餘。

若非如此,部隊又怎麼可能採購120枚後,又追加了80枚,並保留未來再採購100枚的可能性。

從這個角度來說,部隊雖然壓縮陸海軍的經費,但在關鍵領域還是捨得投入的,只不過因爲某些輕重緩急的側重,在投入上也有所區分罷了。

就如同總部首長在內部會議上所說的那樣:“如果我們不解決防空問題,你的坦克造的再先進也是個活靶子;軍艦做得再好也免不了出海就被擊沉的命運,與其現在急吼吼的各幹各的,不如把資源集中起來把關鍵的問題解決了,到時候你們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也不遲!”

其單位或許對總部首長這番話還有些後知後覺,多次參加這類內部會議的莊建業可是全聽進心裡去了,若非如此他也不會死皮賴臉的往四代機、防空反導這方面靠。

要知道上級的大政方針就是風口,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更何況莊建業比豬輕多了。

在海外業務暫時受阻,莊建業自然要抓住國內的風口,就算飛不太遠,飛不太高,最起碼也不會讓偌大的中國騰飛原地踏步不是。

DZB—1500巡航導彈算是開了個好頭,不過相較於改進型DZB—1500巡航導彈,老款就有些不夠看了,提高了精度,實現了全天候,DZB—1500巡航導彈雖然外表沒什麼變化,可實際上早已是脫胎換骨,也因此得到了空軍作戰部隊的認可。

於是斥資6.5億人民幣,以DZB—2500巡航導彈的代號採購了80枚,裝備剛剛列裝改進型轟6轟炸機的空軍某部空炸機團。

理論上是這個團具備對第二島鏈的威懾能力。

之所以說只是理論而不是威懾,原因很簡單,DZB—2500巡航導彈具備打過去的射程,卻不具備精確打擊該區域各類目標的條件。

沒辦法,國內的綜合偵察系統纔剛剛起步,國內各區域的天文地理的數據化圖像測繪工程還沒有完成,就別說外海了。

更何況,海外也不可能隨隨便便就讓你去測繪,想要完成這項工程只能利用太空中的衛星,問題是現在國內的空間能力並不強大,並不能支撐現有的需求,所以空軍部隊購買了80枚DZB—2500巡航導彈作爲威懾力量後就再沒有增加採購,有子彈沒準星,打出去也白打,買那多也是浪費。

對此莊建業很是有種明明能靠實力獲得女神芳心,卻最終用的是絕美的容顏,簡直是暴殄天物呀。

於是下定決心,要在這方面把短板補齊,於是乎搭載合成孔徑雷達的遙感衛星便提上日程,加之反導\反衛星系統,反艦彈道導彈系統都設計合成孔徑雷達技術,於是在莊建業的提一下,乾脆將合成孔徑雷達單獨劃分出來,作爲中國騰飛的一個重點方向進行研究。

而作爲“天鏈”計劃中的第二代星座三號試驗衛星便是一顆集合成孔徑雷達遙感以及合成孔徑雷達成像與一體的實現衛星。

在軌128天,不但利用合成孔徑雷達第一次實現國土勘探成像工作,之後的重返大氣層更是驗證了毫米波合成孔徑雷達成像在高超聲速狀態下對目標鎖定的可行性。

既然中國騰飛已經在航天領域將合成孔徑雷達玩兒到這種程度,當總部下達各單位嘗試研究空軍綜合目標指示和指揮體系時,中國騰飛只不過在航天和航空之間的旋轉門上轉了身,直接就把航天技術嫁接到航空領域,自然是毫無難度!

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莊黑心的套路第九百九十六章 要造大飛機第六百一十七章 彎道超車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高速直升機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暴露的問題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你過來呀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爭起來了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NB—996Plus金屬3D打印機第一百零七章 倒黴的彭川第一千九十章 聯合防區外打擊武器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差錢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二十分鐘生產一臺發動機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低沉本奧義第五百五十二章 廢物利用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0.125立方毫米第五百六十四章 這麼多年的備胎……第一百二十九章 禮物第七百九十四章 真正懂衛星的企業是個什麼樣子第一千六十三章 因爲我們做的是高端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底褲給扒了乾淨第九百七十八章 長弓阿帕奇也就這水平第五百七十五章 兩個不成熟的想法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新一代直—15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優質資產”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爆款第五百七十六章 商業邏輯第三百六十六章 蛙跳躍進第六百二十五章 恨死莊建業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能不能也來個進口替代第九百章 直—12通用直升機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這纔是中國騰飛的核心競爭力第四百二十六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八百七十五章 工業3.0第六十四章 野生課題組第五十五章:十號工程(修改)第四百七十五章 賺點零花錢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破驚天的價格第五百零一章 高手寂寞第一百章 趨之若鶩第一千五百章 在這方面我們世界領先第八十二章 臭名聲第三百三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第十二章 夢話成真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燃氣渦輪泵第三百四十八章 兼併第一百一十章 題字(爲秦王出路舵主加更)第九百九十三章 打破壟斷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我難道不知道韜光養晦?第兩百六十章 雛鷹“哈比”第四百二十九章 除了瞎嗶嗶其他啥也不是第七百五十八章 整體葉盤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巨頭的尷尬第一百四十五章 直接走第九百五十一章 TRJ—700支線客機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強的有點兒過分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製造技術超越F—22第一千三百章 需要一個強大的國家第三百三十七章 分散業務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SpaceX VS ZTM-NB第一千零五章 中國·長城第一百七十七章 性能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你有我懂航空工業嗎?第七百八十一章 殲教7Max第八百六十五章 縮小的波音737第一百零五章 丟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一樣的常用設備第九百一十九章 大神,惹不起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兩大飛機制造基地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是時候甩掉低端了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我造的飛機我知道第四百三十八章 很輕,很強,很顛覆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員大將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授信額度8000億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中國騰飛已經藏不住了(重寫版)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更輕、更省、更強第九百二十七章 完整的圖—204生產線第四百九十三章 機遇窗口第四百三十七章 這飛機真安靜第一千零二章 虎口狼窩第六百四十四章 直升機總裝線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莊黑心的套路第四百二十四章 多尼爾—228運輸機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MRJ支線客機項目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總部首長的套路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瞌睡遇枕頭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堪比重型第四百七十七章 全覆蓋巡航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超高音速亞軌道可返回式航天器第兩百九十三章 停止合作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顛覆第兩百七十三章 頭狼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四代機第一千一十六章 有比這更好的第九章 F—15與幻影F—1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完全的無人化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不是東方某大國人就滾一邊去第六百二十四章 騰飛集團必然就範第兩百一十四章 去騰飛廠看看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總價值超過500億美元
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莊黑心的套路第九百九十六章 要造大飛機第六百一十七章 彎道超車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高速直升機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暴露的問題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你過來呀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爭起來了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NB—996Plus金屬3D打印機第一百零七章 倒黴的彭川第一千九十章 聯合防區外打擊武器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差錢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二十分鐘生產一臺發動機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低沉本奧義第五百五十二章 廢物利用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0.125立方毫米第五百六十四章 這麼多年的備胎……第一百二十九章 禮物第七百九十四章 真正懂衛星的企業是個什麼樣子第一千六十三章 因爲我們做的是高端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底褲給扒了乾淨第九百七十八章 長弓阿帕奇也就這水平第五百七十五章 兩個不成熟的想法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新一代直—15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優質資產”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爆款第五百七十六章 商業邏輯第三百六十六章 蛙跳躍進第六百二十五章 恨死莊建業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能不能也來個進口替代第九百章 直—12通用直升機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這纔是中國騰飛的核心競爭力第四百二十六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八百七十五章 工業3.0第六十四章 野生課題組第五十五章:十號工程(修改)第四百七十五章 賺點零花錢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破驚天的價格第五百零一章 高手寂寞第一百章 趨之若鶩第一千五百章 在這方面我們世界領先第八十二章 臭名聲第三百三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第十二章 夢話成真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燃氣渦輪泵第三百四十八章 兼併第一百一十章 題字(爲秦王出路舵主加更)第九百九十三章 打破壟斷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我難道不知道韜光養晦?第兩百六十章 雛鷹“哈比”第四百二十九章 除了瞎嗶嗶其他啥也不是第七百五十八章 整體葉盤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巨頭的尷尬第一百四十五章 直接走第九百五十一章 TRJ—700支線客機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強的有點兒過分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製造技術超越F—22第一千三百章 需要一個強大的國家第三百三十七章 分散業務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SpaceX VS ZTM-NB第一千零五章 中國·長城第一百七十七章 性能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你有我懂航空工業嗎?第七百八十一章 殲教7Max第八百六十五章 縮小的波音737第一百零五章 丟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一樣的常用設備第九百一十九章 大神,惹不起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兩大飛機制造基地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是時候甩掉低端了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我造的飛機我知道第四百三十八章 很輕,很強,很顛覆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員大將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授信額度8000億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中國騰飛已經藏不住了(重寫版)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更輕、更省、更強第九百二十七章 完整的圖—204生產線第四百九十三章 機遇窗口第四百三十七章 這飛機真安靜第一千零二章 虎口狼窩第六百四十四章 直升機總裝線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莊黑心的套路第四百二十四章 多尼爾—228運輸機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MRJ支線客機項目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總部首長的套路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瞌睡遇枕頭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堪比重型第四百七十七章 全覆蓋巡航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超高音速亞軌道可返回式航天器第兩百九十三章 停止合作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顛覆第兩百七十三章 頭狼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四代機第一千一十六章 有比這更好的第九章 F—15與幻影F—1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完全的無人化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不是東方某大國人就滾一邊去第六百二十四章 騰飛集團必然就範第兩百一十四章 去騰飛廠看看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總價值超過5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