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能不能也來個進口替代

莊建業說着就把手裡偌大的導向葉片塞給面前的那位航發製造廠負責人手裡,那位航發製造廠負責人着實吃了一驚,因爲導向葉片個頭看着可不小,零零碎碎加在一起足有半個小臂大小,再加上這玩意是直面燃燒室與渦輪之間所謂的最強渦輪前高溫的存在,一般都是用鎳基合金配合着複雜的冷卻環狀通道製造而成,重量上並不像一般的航空部件兒那麼輕便。

所以當莊建業突然塞過來時,着實是把那位航發製造廠負責人嚇了一跳,這要是一個沒接住,摔倒地上算誰的?

如果只是他和莊建業兩個人倒無所謂,接不住就接不住,反正這東西又不是他的,問題是此時此刻老總師、副司長以及其他衆多兄弟廠的負責人都在這兒嘛,這位航發製造廠負責人再不濟也是要保持一定的形象的,因此真是嚇了一跳。

可結果,真接到手裡,這位航發製造廠負責人非但沒有因爲莊建業的魯莽舉動而氣憤,反而單手擎着偌大的導向葉片滿眼的不可思議,進而嘴脣顫了兩下:“怎麼這麼輕?”

是的,以往用鎳基合金這類完全金屬製成的導向葉片,不說比鋼鐵同體積的鋼鐵重,但也輕不到哪裡去。

即便承認能夠輕鬆的拿起,但也要用些力氣支撐。

可此刻手上的導向葉片雖然形制和體積與以往的沒有任何不同,但整體的重量卻至少比傳統的鎳基合金材質的導向葉片輕了三分之一。

要知道手握導向葉片的這位航發製造廠負責人所在的廠本身的主攻方向便是導向葉片和渦輪葉片這類航空發動機最爲核心的熱力組件,因爲他對這類部件的重量不但瞭然於心而且極爲敏感。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一上手就知道,騰飛集團的產品比他們廠的產品輕太多。

同等體積和形制的情況下,還能做到如此輕便,這說明什麼?

一來在材料上取得決定性突破,其次便是在加工工藝上實現顛覆性的創新,兩者少一個都不行。

然而還沒等這位航發製造廠負責人從手中輕便的導向葉片中回過神來,一旁的另一位航發廠負責人便一把將導向葉片給搶過來,然後翻來覆去的看了好一會兒,這還不算,竟然還把自己的助理叫過來,拿出隨身攜帶的放大鏡又仔細的在表面的查看了好一會兒,這才擡頭看向莊建業難以置信的問:“你們這個葉片上居然沒有設置冷卻孔?直接用材料本身硬抗?即便是陶瓷材料能夠有很強的抗高溫功效,可在大氣環境下,陶瓷材料的抗氧化性卻非常差,而其本身的延展性更差,兩者結合導致強度還不如不同的低碳鋼,與此同時剛剛從燃燒室噴出的熱流兇猛且不穩定,衝擊性非常強,你們是怎麼做到的?不僅如此……”

也不知道這位航發廠負責人是真的驚訝,還是處於好奇,拿着導向葉片衝着莊建業連珠炮似的問了一連串的問題,都把周圍其他航發廠負責人給弄懵了,但卻沒有一個出來阻止,包括副司長以及那位跟莊建業硬剛的航發製造廠負責人。

原因很簡單,因爲他們也發現了這款導向葉片上真的沒有複雜的氣膜冷卻孔。

之前查看WD—66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時,這個細節還沒被他們注意到,倒不是他們看的不仔細,而是這類氣膜冷卻孔本身就極小,在航空發動機運行時高溫衝擊和灼燒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氧化反應,導致葉片表面黑黢黢的,很慢辨認出氣膜孔的所在,因此沒注意到很正常。

可是現在,莊建業拿出的一塊葉片可是全新的,沒有絲毫灼燒與氧化痕跡,自然是會被他們這些航發領域的資深人士一眼就發現。

但也正因爲如此,在場之人除了莊建業和老總師,剩下的有一個算一個,沒有一個不震驚的,直面渦輪前溫度的導向葉片竟然沒有設置一個氣膜冷卻孔,直接用材料本身硬吃13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

如此簡單粗暴的做法,別說是副司長等人看了不可思議,就是通用、普惠、羅羅三大航發巨頭的核心航發工程師見了同樣會感覺頭皮發麻。

材料本身的耐熱性得達到何種程度纔敢這麼硬吃渦輪前的絕對高溫?

要知道鎳基合金在1100攝氏度內部的結構便不再穩定,若非如此,航發工程師也不可能開發出氣膜冷卻孔那般複雜到變~~~態的冷卻結構,可既便如此,溫度至多也就提高到1300攝氏度,再高也就沒辦法了。

所以航發工程師們除了進一步深挖鎳基合金單晶結構材料的潛力,儘可能將這種單晶結構做到極致,剩下的便是想法設法的開發耐熱塗層材料,爲鎳基合金葉片塗上一層皮膚。

然而不管是深挖材料的單晶結構,還是塗上一層皮膚,着眼點都是放在鎳基合金本身上。

在這方面美國、歐洲和俄國這些個航空強國走在世界前列,中國卻落後很多,沒辦法那些個航空強國在這方面積累了足有半個多世紀,經驗積累的多到爆炸,並且還在不斷前進。

中國當然也想在這方面追趕,奈何國內航空工業起步本來就晚,真正理順的要等到十號工程首飛,與航空強國整體差了40多年。

而鎳基合金這東西偏偏又是個極其吃經驗的東西,特別是單晶結構,各類金屬元素的配比,冶煉的火候,熱處理的程序等等東西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那是需要幾十年如一日,上千萬次試驗總結出來的最佳方案。

若非如此,那些航空強國怎麼就敢把最新的鎳基合金的金相數據當做研究成果公之於衆呢?

還不是清楚這裡面的門道,知道其他國家就算知道金相數據,也做不出來同類產品,因爲這類東西關鍵不在數據,而是整個生產的全流程。

國內其他航發製造廠當然知道這個殘酷的現實,可卻半點兒辦法都沒有,想要追,最快也要二、三十年的光景,換句話說他們這帶人是看不到希望的。

看不到希望就沒有成績,沒有成績就等於沒有政績,都到了這個位置了,堂堂央管幹部,誰不想在未來的廠史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可自己有沒有那個能力,怎麼辦?

於是不少廠就把注意打到了俄國或烏克蘭的身上,用他們強於國內的航發熱力部件製造技術爲國內的航發廠做代工,然後拿到國內貼上廠標當做“國產”裝機使用。

毛子們有錢賺當然願意了,可問題是毛子的質量把控太差不說,商業信譽同樣拉胯,搞得國內幾個航發廠是欲仙欲死,卻又有苦說不出,俄國和烏克蘭只看錢外,美國和歐洲除了要錢還要命,所以就算毛子們各種噁心加操蛋,國內航發廠也是打掉牙往肚子裡吞。

而如今,騰飛集團似乎在鎳基合金外找到了另一個前進更加廣闊的解決方案,在場的幾個航發廠的負責人心裡就開始活泛起來了,既然受夠了老毛子鳥氣,能不能也來個進口替代,把騰飛集團的產品拿過來用用?

第一百六十五章 投入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忠誠僚機第九百六十七章 跟世界首富是朋友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災人禍第五百八十章 這下坐蠟了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豪邁的身姿第一百五十三章 賺錢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蛻變第三百零二章 投名狀第九百一十二章 墮落成這個樣子?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不是垂直髮射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太空機械臂第九百六十八章 直—12pro第六百三十二章 科幻星第一百六十一章 被套路了第九百三十九章 NB—233,機器中的頂奢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用殲—8拼刺刀第五百四十二章 輕型多用途軍\民兩用直升機第六十七章 世界先進水平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噴了一臉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演習(四)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一不小心幹到30兆瓦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最大的缺點——太貴!第三百四十八章 兼併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強強聯合第兩百零一章 這東西不能少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LYJ—18區域反導\反衛星攔截系統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印度斯坦航空的尷尬第六百一十一章 NB—233型激光增材設備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隱身是真的第六百六十二章 WD—42S渦扇發動機第二十九章 冰箱票第九百二十九章 多向模鍛水壓機第八十六章 副廠長第一百零三章 主營業務第兩百二十一章 好人,莊建業!第一千二十四章 雙發戰鬥機第七百七十七章 內幕第兩百二十四章 輿論風暴第五百章 與狼共舞第九百九十八章 捏死一個不算過分第三百八十五章 改革的種子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真·改變遊戲規則的存在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實戰是檢驗概念的唯一標準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改變遊戲規則第一百七十五章 TY—2型無人機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莊總,把我們廠收了吧!第九百一十五章 第四代渦扇發動機風扇葉片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綜合電力推進系統第七百三十八章 地震第一千三十七章 十噸的大獎章第一千二十九章 成長型飛機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特殊任務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生鮮第七百一十四章 訴訟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機場第七百一十六章 波音的橄欖枝第五百八十八章 絕不可能是導彈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總部首長的套路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最大贏家第五百五十章 越看越激動第一千四十六章 B2進氣道就是這麼造的第八百一十二章 飛行移動基站第六章 試驗成功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炮兵航空化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一拖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中國人居然動用了飛機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美中不足第三百四十六章 配套生產廠第一百四十六章 想造真飛機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和平擺渡”行動第九百四十四章 中俄合作第一百七十一章 無人機的DIY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炮兵航空化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顛覆者的姿態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爭起來了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底褲都被人扒光了第八百一十七章 怎麼做到的?第一百八十五章 改革先鋒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芯片製程第兩百二十一章 好人,莊建業!第六十四章 野生課題組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信息化第七百六十章 玩兒的就是顛覆第四百九十三章 機遇窗口第八百六十三章 打開海外市場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個億美元第兩百六十五章 要做就做高端的第一千六十九章 這就是你說的王炸?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一樣的真龍Ⅴ第四百九十三章 機遇窗口第四百六十三章 D—50燃氣渦輪動力裝置第八百一十七章 怎麼做到的?第八百八十七章 H—NB高端航材第四百四十六章 不成問題第兩百一十四章 去騰飛廠看看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缺點就是貴第五百四十一章 渦軸發動機第一百三十四章 倒爺第七百一十五章 管殺不管埋
第一百六十五章 投入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忠誠僚機第九百六十七章 跟世界首富是朋友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災人禍第五百八十章 這下坐蠟了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豪邁的身姿第一百五十三章 賺錢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蛻變第三百零二章 投名狀第九百一十二章 墮落成這個樣子?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不是垂直髮射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太空機械臂第九百六十八章 直—12pro第六百三十二章 科幻星第一百六十一章 被套路了第九百三十九章 NB—233,機器中的頂奢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用殲—8拼刺刀第五百四十二章 輕型多用途軍\民兩用直升機第六十七章 世界先進水平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噴了一臉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演習(四)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一不小心幹到30兆瓦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最大的缺點——太貴!第三百四十八章 兼併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強強聯合第兩百零一章 這東西不能少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LYJ—18區域反導\反衛星攔截系統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印度斯坦航空的尷尬第六百一十一章 NB—233型激光增材設備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隱身是真的第六百六十二章 WD—42S渦扇發動機第二十九章 冰箱票第九百二十九章 多向模鍛水壓機第八十六章 副廠長第一百零三章 主營業務第兩百二十一章 好人,莊建業!第一千二十四章 雙發戰鬥機第七百七十七章 內幕第兩百二十四章 輿論風暴第五百章 與狼共舞第九百九十八章 捏死一個不算過分第三百八十五章 改革的種子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真·改變遊戲規則的存在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實戰是檢驗概念的唯一標準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改變遊戲規則第一百七十五章 TY—2型無人機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莊總,把我們廠收了吧!第九百一十五章 第四代渦扇發動機風扇葉片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綜合電力推進系統第七百三十八章 地震第一千三十七章 十噸的大獎章第一千二十九章 成長型飛機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特殊任務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生鮮第七百一十四章 訴訟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機場第七百一十六章 波音的橄欖枝第五百八十八章 絕不可能是導彈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總部首長的套路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最大贏家第五百五十章 越看越激動第一千四十六章 B2進氣道就是這麼造的第八百一十二章 飛行移動基站第六章 試驗成功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炮兵航空化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一拖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中國人居然動用了飛機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美中不足第三百四十六章 配套生產廠第一百四十六章 想造真飛機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和平擺渡”行動第九百四十四章 中俄合作第一百七十一章 無人機的DIY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炮兵航空化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顛覆者的姿態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爭起來了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底褲都被人扒光了第八百一十七章 怎麼做到的?第一百八十五章 改革先鋒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芯片製程第兩百二十一章 好人,莊建業!第六十四章 野生課題組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信息化第七百六十章 玩兒的就是顛覆第四百九十三章 機遇窗口第八百六十三章 打開海外市場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個億美元第兩百六十五章 要做就做高端的第一千六十九章 這就是你說的王炸?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一樣的真龍Ⅴ第四百九十三章 機遇窗口第四百六十三章 D—50燃氣渦輪動力裝置第八百一十七章 怎麼做到的?第八百八十七章 H—NB高端航材第四百四十六章 不成問題第兩百一十四章 去騰飛廠看看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缺點就是貴第五百四十一章 渦軸發動機第一百三十四章 倒爺第七百一十五章 管殺不管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