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綜合電力推進系統

莊建業這話說的可一點兒也不誇張。

以現如今正在北方某大型造船廠進行改裝的“瓦良格”號航母的同胞兄弟,俄海軍的“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爲例,排水量六萬噸,採用四軸推進系統,配備8臺高壓鍋爐,推動四臺蒸汽輪機驅動。

總功率爲134兆瓦,相當於18萬馬力。

可以推動“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擁有30節的航母,以及18節8500海里的續航。

“瓦良格”號航母與“庫茲涅佐夫”號在性能方面大差不大,至多也就是高壓鍋爐的質量要好一些,但總體也僅能維持20萬馬力左右的動力輸出,最多保證航母擁有32節的最大航速而已。

但體積巨大的高壓鍋爐和蒸汽輪機的佔比沒有變;這種傳統動力的高油耗、低效率同樣沒有改觀。

若是使用D—71M燃氣輪機完全就是另外一番局面。

單臺最大輸出35兆瓦,相當於46935馬力,四臺並聯就是140兆瓦,相當於18.7萬馬力。

儘管照比改造中的“瓦良格”號航母所使用的新式國產高壓鍋爐和蒸汽輪機組成的動力總成提供的20萬馬力略有不如。

卻比俄海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134兆瓦,18萬馬力的動力要強出一線。

最起碼,維持住這麼一艘排水量六萬噸的大傢伙30節的航速還是沒問題的。

然而最關鍵並不是航速與功率的問題,而是空間佔有率和使用效率的問題。

D—71M燃氣輪機單臺總重才27噸,四臺合在一起不過108噸,還不到“瓦良格”號上使用的高壓鍋爐配蒸汽輪機的動力組合一半兒的重量,至於空間利用率就不用說了,緊湊的那叫一個精緻。

節省下來的空間和重量,無論是增加艦載機數量,還是多配備燃料和彈藥,那都是對航母戰鬥力最直接的提升。

更何況燃氣輪機的燃油經濟性和靈活性照比蒸汽輪機要強的多得多,最起碼在啓動時,不會出現蒸汽輪機那種漫長的時間預熱,以至於在航母靠港後,至少有四臺鍋爐不能熄火,以便維持航母快速啓動出港的作戰能力。

這等於實在平白無故的在日常燒錢。

燃氣輪機就不一樣了,啓動速度非常快,靠港時無需維持運轉,可以完全停機,這對艦艇的日常保養和成本維護也十分友好,至少不用啥也不幹,經費也隨着燃油嘩啦啦的流。

當然了,想要達到這個效果,燃氣輪機的功率必須得提上去,最起碼也得30兆瓦以上,才能勉強夠航母驅動的門檻。

20兆瓦這個級別的,想都別想,畢竟航母低於25節的航速,那就不是航母,而是遊蕩在海上的真·活靶子。

慶幸的是中國騰飛的D—71M燃氣輪機做到了30兆瓦這個級別,也正因爲如此,常務副組長已經不能用高興來形容,而是徹底的激動。

原本連量產驅逐艦的動力都愁的直掉頭髮,現在好了,航母上的動力裝置又都照落了。

那種突然而至的幸福感,簡直讓常務副組長直接暈倒。

當然了,常務副組長雖然激動,但也很清楚,儘管D—71M燃氣輪機理論上作爲航母動力不是問題,卻需要一系列的調整和磨合才能實現。

畢竟航母的動力很複雜,再加上配套設備的更新迭代,對於動力方面的需求已經跟以往有着很大的不同。

國內蒸汽輪機雖然落後,但對驅動大型航母來說並不是問題,在加上技術成熟,製造成本也有優勢,對於一款改裝航母來說是足夠用了。

但對下一代準備使用直流電機推動和電磁彈射器的大型航母來說,這套動力總成就有些跟不上時代了。

對此曾經擔任海軍裝備部門的領導的常務副組長很清楚,當時海軍給新一代航母的規劃是上核動力,直接一步到位。

然而這個方案在海軍內部的爭議很大。

主要是核動力的技術要求太大,國內沒有相關經驗,一步到位如果成了那沒什麼好說的,若是一下子扯到蛋,那就得不償失了。

就跟法國的“戴高樂”號航母似的,美其名曰全球第二款核動力航空母艦,結果用的卻是核潛艇上的反應堆,以至於“戴高樂”號的航速只有可憐的25節,稍微快一點兒不是核反應堆殼體皸裂,就是直接動力總成趴窩。

反正就是死給你看。

結果堂堂世界第二款核動力航母,只能用25節,這個連甲板風都吹不起來的航速去彰顯法蘭西的慢且快速的雄風。

簡直讓巴黎的男人聞着沉默,女人聽了流淚!

正因爲如此,不少海軍的有識之士希望能在蒸汽輪機和核動力之間有一個過渡型,從而驅動綜合電力系統,推動航母高速的同時,也能給電磁彈射裝置提供足夠的電能。

只不過當時討論的時候,國內連一款像樣的大功率燃氣輪機都沒有,所以過渡型之說看似合情合理,卻不實際。

於是有關下一代航母動力問題就從“瓦良格”號回國一直爭論到現在。

常務副組長屬於典型的航母動力過渡派的中堅分子,按照他的理解,航母這種大型進攻性武器平臺,最首要的就是平臺的穩定性,三天兩頭出問題,那不是好裝備,而是磨人精。

因此他覺得應該給核工業方面更多的時間,把核動力打磨成熟,甚至是學習俄國,用一兩型核動力破冰船,將艦用核動力投入使用,並積累足夠的經驗,再上艦也不遲。

奈何當時蒸汽輪機與核動力之間沒有合適的過渡型號,常務副組長的意見就算再中肯,也沒有實施的可行性。

可如今,中國騰飛的D—71M燃氣輪機卻很好的填補了蒸汽輪機和核動力之間的空白,讓常務副組長看來了大型航母過渡動力的希望!

正因爲如此,常務副組長對莊建業也就直言不諱了,直接詢問道:“莊總,你們的D—71M燃氣輪機還有沒有提升功率的空間?如果能達到40兆瓦這個級別就更好了,你要知道有些排水量8萬噸左右的大型水面艦艇對動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特別是新型的綜合電力推動系統,現階段的D—71M燃氣輪機只能勉強夠及格線!”

莊建業點點頭:“我們下一階段的D—71T燃氣輪機預計可以達到40兆瓦這個級別,不過現如今的D—71M燃氣輪機極限動力也可以達到38兆瓦,如果不需要太極致的動力輸出,我覺得D—71M燃氣輪機配合我們的D—65F型12兆瓦燃氣輪機組成組合動力,應該足夠驅動8到10萬噸的大型水面艦艇的!”

第七百五十四章 降維打擊第六百零七章 運16:“空中專車”運輸機第兩百四十四章 飛機可不是誰都能造的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直—8普拉絲兒第七百一十八章 “史無前例達成協議”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十年磨一劍第八百二十八章 導航技術聯盟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專注艦載機二十年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噴了一臉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就這麼黑心第一百九十二章 拒絕第五百一十五章 以市場爲驅動力第一百一十九章 再做筆生意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第五百一十章 採購20架先進輕型運輸平臺第九百三十二章 到底誰的預報準?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TRJ—900支線\幹線客機第八百六十六章 沒人比我更懂支線客機第一百八十三章 幸福的暈了過去第兩百七十二章 兩頭通吃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大聯合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口碑爆炸第一千七十章 微精密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FCNB—220第兩百六十七章 悲情牌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歌唱祖國(四千字大章)第八百七十四章 這東西哪兒買的?第兩百一十九章 離不開,就擁抱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MRJ支線客機項目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引進“忠誠僚機”生產線第九百五十三章 “殺手鐗”計劃第兩百一十章 這機翼,神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送去投胎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國居然有了反潛巡邏機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崛起的號角第一百八十六章 您還有什麼疑問?第八百五十章 運\油—15第四百八十九章 有需求的空軍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不是導彈,那叫制導火箭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資本魅影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這也許就是人生第四百一十章 三代蜂窩組件第兩百三十九章 飛行炮彈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第七百六十五章 改寫遊戲規則第一千七十三章 全球激光領域領導者第七百九十三章 還真問對了人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壓一壓第三百一十三章 封殺第七百二十章 經營理念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還不如新德里第一百零三章 商量第四百一十八章 高原雄鷹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艦載機項目小組第三百一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一千二十三章 毒丸計劃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山寨之王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FCNB—220-400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總價值超過500億美元第四百五十九章 燃氣渦輪動力裝置發展之道第七百四十六章 他們用的是導彈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產業升級第一百六十七章 飛機被揍下來了第九百零九章 價格記錯了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界一流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電子束毛化處理第二十七章 翻篇了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實戰是檢驗概念的唯一標準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噴了一臉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豪邁的身姿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請各位先了解下什麼是凱夫拉材料第八十八章 林伯伯第兩百七十二章 兩頭通吃第五百九十八章 帶歪了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打架第三百三十六章 倒掛第六百五十七章 雙發~~渦扇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第六百三十六章 沒有一場飛行表演解決不了的事第六百零二章 莊總,真的?第三百五十一章 宙斯—3無人機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暴利第九百七十五章 看不見的“沉默者”第三百一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四百四十九章 八級風第九百七十六章 “隱身”我們是認真的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太震撼了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一箭雙星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漫遊終結者”計劃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這套路簡直……天才第一千八十一章 成本價:2.5億美元第一百一十九章 再做筆生意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就問大哥,老弟現在牛X不?第四百二十九章 除了瞎嗶嗶其他啥也不是第五百三十三章 直接掀桌子第三百四十章 憋屈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最優解第四百四十五章 空運第九百一十一章 聯合生產直升機第一千五十七章 爲了星辰大海
第七百五十四章 降維打擊第六百零七章 運16:“空中專車”運輸機第兩百四十四章 飛機可不是誰都能造的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直—8普拉絲兒第七百一十八章 “史無前例達成協議”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十年磨一劍第八百二十八章 導航技術聯盟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專注艦載機二十年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噴了一臉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就這麼黑心第一百九十二章 拒絕第五百一十五章 以市場爲驅動力第一百一十九章 再做筆生意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第五百一十章 採購20架先進輕型運輸平臺第九百三十二章 到底誰的預報準?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TRJ—900支線\幹線客機第八百六十六章 沒人比我更懂支線客機第一百八十三章 幸福的暈了過去第兩百七十二章 兩頭通吃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大聯合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口碑爆炸第一千七十章 微精密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FCNB—220第兩百六十七章 悲情牌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歌唱祖國(四千字大章)第八百七十四章 這東西哪兒買的?第兩百一十九章 離不開,就擁抱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MRJ支線客機項目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引進“忠誠僚機”生產線第九百五十三章 “殺手鐗”計劃第兩百一十章 這機翼,神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送去投胎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國居然有了反潛巡邏機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崛起的號角第一百八十六章 您還有什麼疑問?第八百五十章 運\油—15第四百八十九章 有需求的空軍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不是導彈,那叫制導火箭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資本魅影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這也許就是人生第四百一十章 三代蜂窩組件第兩百三十九章 飛行炮彈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第七百六十五章 改寫遊戲規則第一千七十三章 全球激光領域領導者第七百九十三章 還真問對了人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壓一壓第三百一十三章 封殺第七百二十章 經營理念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還不如新德里第一百零三章 商量第四百一十八章 高原雄鷹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艦載機項目小組第三百一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一千二十三章 毒丸計劃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山寨之王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FCNB—220-400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總價值超過500億美元第四百五十九章 燃氣渦輪動力裝置發展之道第七百四十六章 他們用的是導彈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產業升級第一百六十七章 飛機被揍下來了第九百零九章 價格記錯了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界一流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電子束毛化處理第二十七章 翻篇了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實戰是檢驗概念的唯一標準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噴了一臉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豪邁的身姿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請各位先了解下什麼是凱夫拉材料第八十八章 林伯伯第兩百七十二章 兩頭通吃第五百九十八章 帶歪了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打架第三百三十六章 倒掛第六百五十七章 雙發~~渦扇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第六百三十六章 沒有一場飛行表演解決不了的事第六百零二章 莊總,真的?第三百五十一章 宙斯—3無人機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暴利第九百七十五章 看不見的“沉默者”第三百一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四百四十九章 八級風第九百七十六章 “隱身”我們是認真的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太震撼了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一箭雙星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漫遊終結者”計劃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這套路簡直……天才第一千八十一章 成本價:2.5億美元第一百一十九章 再做筆生意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就問大哥,老弟現在牛X不?第四百二十九章 除了瞎嗶嗶其他啥也不是第五百三十三章 直接掀桌子第三百四十章 憋屈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最優解第四百四十五章 空運第九百一十一章 聯合生產直升機第一千五十七章 爲了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