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陸軍數字化指揮控制系統

當然了,這些幕後的事情小滿也不可能說,此時此刻他雖然面容含笑,但目光中流露出的緊張之色卻比之前演習時還要濃郁幾分,只不過天色黑暗將這一切遮掩住罷了。

沒辦法這套向外軍介紹本國裝備,順帶拉人頭入夥買單的做法,那個叫鄭權禮的上司更熟,他一個一線部隊的指揮官哪懂這些。

實際上本來這場面也應該是鄭權禮親自上陣,沒辦法,作爲對外軍事交流的一把旗手,鄭權禮可不止交流的好,帶貨更是一把好手,然而今天不巧,演習結束後位於後方邊疆區烏魯市的聯合指揮司令部要求鄭權禮做專題彙報。

實在是抽不開身,就只能讓小滿這個戰場老手,帶貨菜鳥頂上來。

想想落地前鄭權禮將裝備推銷上升到的高度,小滿心裡就格外的忐忑,這要是一單都弄不出去,明年他的藍軍部隊數字化改造是不是又要延期了。

於是小滿在緊張之餘也打起12萬分的精神,鄭權禮那種花哨的帶貨方式他是半點兒不會,那就拿出給首長介紹戰役意圖介紹裝備總是可以的,所以小滿在言談舉止中那叫一個有板有眼,毫無生趣可言。

但卻是乾貨滿滿:“新一代直—15的正式名稱是直—15D‘急先鋒’,屬於國內部隊裝備的新一代通用武裝直升機,具體參數是長18.15米,旋翼直徑16.36米,高4.52米,其中機身長14.98米,最大寬度2.6米,主機艙長4米,寬2米,高1.45米。

空重4968公斤,最大起飛重量9514公斤,內部最大承載量3.5噸,外部最大調運掛載量爲4噸,配備兩臺WD—49Z型渦軸發動機,單臺功率1640千瓦,相當於2230馬力,具備良好的高原使用性能……”

小滿的介紹的非常詳細,雖然枯燥,但莫德里奇聽的卻格外的認真,原因很簡單,直—15D“急先鋒”與老款的直—15的確有着很大的提高。

最直觀的就是機體高度,由老款的5米多,調整到現如今的4.5米;相應的機艙內高度也被削減到1.45米,相較於老款接近1.6米的艙內高度要少了不少。

可也正因爲如此,直—15D“急先鋒”更貼近部隊的實際需求,艙內高度高的確可以帶來體積上的優勢,可以運送一些大尺寸裝備,可問題是需要直升機運送大尺寸裝備的情況並不多。

若真有重要的重型裝備的話,重型直升機又不是吃乾飯的,無論是艙內運輸還是吊裝,重型直升機都是一把好手。

而通用直升機最突出並不是運輸而是“通用”這個多面手屬性。

換句話說,這類直升機不但要隨叫隨到,而且可以客串多種任務屬性,於是靈活便成爲這類直升機不可或缺的關鍵。

老款的直—15顯然在靈氣兒上差了不少,高大的機身不但另其機動性差了很多,更關鍵的是戰場生存能力值得懷疑。

更重要的是由於體積過於巨大,陸基方面的還好,大不了重新搭個棚子塞進去就行;海軍艦艇尾部的直升機機庫怎麼辦?

總不能因爲老款直—15尺寸不合適把十幾條軍艦的尾部機庫全拆重建吧,那代價可就太大了。

而不能上艦的直升機有什麼臉面叫通用直升機!

就好比是俄國的米—171,運輸人員的確是一把好手,可拋開這項基本的功能外,米—171可應用的場景就太少了,既不能上艦,高原性能又很一般,且動力系統小毛病多,後期維護成本大。

簡直就是通用直升機界的一股泥石流!

好在米—171直升機技術比較成熟,且產能巨大,價格也還算公道,對某國這樣短時間內需要批量裝備的國家而言算是不錯的過度選擇。

直—15D“急先鋒”就不一樣了,在保留老款直—15優良載荷能力的同時,進一步增強機型的可操縱性和通用性,使得直—15D“急先鋒”更接近於美軍的“黑鷹”這類真正的通用型直升機,而不是老款那種雞肋般的存在。

就拿這次合成營裝備的直—15D“急先鋒”來說吧,真正的名稱叫做直—15D-pro型陸軍數字化指揮直升機。

其最大的特點是可以承擔營—團級別的戰役指揮、數據傳輸和信息共享。

是目前國內探索陸軍數字化改革的一項重要平臺,不出意外的話未來將會和地面可移動指揮車輛、固定式數字化指揮所共同構建起國內營—團級別的數字化戰役指揮系統。

作爲國內第一支專業的藍軍部隊,同時也是陸軍數字化改革的重點單位,小滿所在的藍軍部隊優先裝備了兩架直—15D-pro直升機。

上面搭載有中國騰飛開發的ZNB—110型陸軍數字化專用數據鏈系統,配合同樣由中國騰飛開發的ZNB-DL數據終端,可以實現直—15D-pro直升機與炮兵、步兵、裝甲兵、工兵、防空兵等諸兵種的互聯互通,從而完成指揮上的無縫連接和快速高效。

當然了,這樣一款力量倍增器似的裝備,售價上一如既往的保持了中國騰飛長久以來的傳統,那就是貴。

一架直—15D-pro直升機的售價就高達4.5億人民幣,若是算上終端的話,售價直接飆到6億人民幣。

所以藍軍部隊勒緊了褲腰帶也就拿出11個億,購買兩架直—15D-pro直升機,和足夠裝備一個加強營的終端系統。

然後……然後……然後就把兩年的經費畫了個底兒掉。

以至於原本的換裝99式坦克和04式步兵戰車的計劃不得不推遲,紅旗16防空導彈替代老舊的紅旗7也只能無奈作罷。

至於規劃中的地面可移動指揮車輛、固定式數字化指揮所的構建就更不用說了,根本就沒錢支持,以至於負責這兩塊的製造廠商對中國騰飛那叫一個怨聲載道,直罵莊建業是個滿嘴獠牙的吸血鬼。

一口下去把藍軍的血抽乾了,讓他們怎麼活?

莊建業對此連理都懶得理,這麼多年類似的指責多了去了,如果處處都要搭理,那他莊大懂王一天啥也不用幹了,整天專職撕逼就行了。

更何況就算中國騰飛沒拿出陸軍數字化指揮系統,其他兩家就能按時拿出來,搶得藍軍部隊訂單的先機?

做夢還差不多。

要知道,作爲亞洲最大的軟件製造商、數據維護供應商、衛星運營商、高端通信設備製造商以及半導體巨頭,基於直—15D-pro直升機爲核心的陸軍數字化指揮控制系統,中國騰飛整整死磕了5年。

半點基礎都沒有的其他兩家別說五年了,就是在給五年也未必拿得出來!

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把價格給打下來第八百二十一章 衛星導航失效第八百九十五章 哀兵必勝第八百七十四章 這東西哪兒買的?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DPZ—06霍爾推進器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總部首長的套路第七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天使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產業升級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十年磨一劍第八百四十九章 殲八Ⅱ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在中國同志的身上才能看到希望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鑽天猴—2C型運載火箭第六十五章 美國人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鬼精靈pro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時代賦予中國騰飛新的課題和責任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航天技術第八百七十五章 工業3.0第九百零二章 更大的直升機第一千六十二章 機械外骨骼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男人不能說不行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最少要佔股45%第兩百二十七章 往死裡整第四百九十三章 機遇窗口第九百章 直—12通用直升機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機場第兩百一十七章 “先鋒”無人機第八百二十五章 天頂星—1型星光導航系統第八百八十九章 追悔莫及第四百一十章 三代蜂窩組件第四百七十章 燃氣輪機第九百七十三章 嗜血的直—2輕型直升機第十二章 夢話成真第一千九十八章 致命一擊第五百四十一章 渦軸發動機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MRJ支線客機項目第三百三十三章 人文關懷第五百二十九章 冤家路窄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深層考慮第兩百三十三章 搶着要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全聽老總師的第六百六十三章 HX—6—11型核心機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殺敵於萬里之外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中國騰飛不會幹沒品的事兒第八百零七章 行政級別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TRJ—900支線\幹線客機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就問大哥,老弟現在牛X不?第兩百八十六章 想啥來啥第一百六十四章 一聲嘆息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演習(二)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空軍體系化作架構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用事實說話第一百四十七章 迷之殲七改第六百六十一章 帶着滿滿誠意來的呦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艦載機先行:十五號工程第九百一十五章 第四代渦扇發動機風扇葉片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該死磕就得死磕第一千六十三章 因爲我們做的是高端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合理利用外資的窗口第八百四十四章 TND,虧了!第六百四十三章 還有比這更扯淡的事兒嘛第六百一十五章 世界一流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擊落了?第八百八十六章 麥道的A級供應商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病毒式營銷第四百九十六章 麥道的DC—10第一千三十章 Small·F—22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充其量就是個小招第四百九十七章 四百多億美元的市場第一千五十七章 爲了星辰大海第兩百七十六章 子彈頭無人機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莊懂王也是要面子的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把國內的消費心理拿捏的死死的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鹹魚往事第三百七十六章 總部首長來了第八百五十七章 R—27中距空空導彈第一百零六章 窩火第九百二十九章 多向模鍛水壓機第一千二十六章 顛覆既有的空戰思想第三百八十五章 改革的種子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籌碼?底牌?第兩百六十九章 智商稅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不是垂直髮射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全球航發霸權的基礎第兩百二十八章 項目丟了第兩百四十七章 東西能實現嗎?第一千九十七章 DZB—1500空射巡航導彈第九十八章 非常時,做非常事第兩百二十三章 規則制定者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渦軸至尊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被FCNB—2000給刺激到了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產業升級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小日本的設備全TM是坑貨第五十八章:不速之客第二十五章 放鴿子第三百九十三章 高原雪山計劃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風景這邊獨好第兩百六十五章 要做就做高端的第一千一百章 新三打三防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真·改變遊戲規則的存在
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把價格給打下來第八百二十一章 衛星導航失效第八百九十五章 哀兵必勝第八百七十四章 這東西哪兒買的?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DPZ—06霍爾推進器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總部首長的套路第七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天使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產業升級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十年磨一劍第八百四十九章 殲八Ⅱ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在中國同志的身上才能看到希望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鑽天猴—2C型運載火箭第六十五章 美國人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鬼精靈pro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時代賦予中國騰飛新的課題和責任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航天技術第八百七十五章 工業3.0第九百零二章 更大的直升機第一千六十二章 機械外骨骼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男人不能說不行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最少要佔股45%第兩百二十七章 往死裡整第四百九十三章 機遇窗口第九百章 直—12通用直升機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機場第兩百一十七章 “先鋒”無人機第八百二十五章 天頂星—1型星光導航系統第八百八十九章 追悔莫及第四百一十章 三代蜂窩組件第四百七十章 燃氣輪機第九百七十三章 嗜血的直—2輕型直升機第十二章 夢話成真第一千九十八章 致命一擊第五百四十一章 渦軸發動機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MRJ支線客機項目第三百三十三章 人文關懷第五百二十九章 冤家路窄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深層考慮第兩百三十三章 搶着要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全聽老總師的第六百六十三章 HX—6—11型核心機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殺敵於萬里之外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中國騰飛不會幹沒品的事兒第八百零七章 行政級別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TRJ—900支線\幹線客機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就問大哥,老弟現在牛X不?第兩百八十六章 想啥來啥第一百六十四章 一聲嘆息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演習(二)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空軍體系化作架構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用事實說話第一百四十七章 迷之殲七改第六百六十一章 帶着滿滿誠意來的呦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艦載機先行:十五號工程第九百一十五章 第四代渦扇發動機風扇葉片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該死磕就得死磕第一千六十三章 因爲我們做的是高端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合理利用外資的窗口第八百四十四章 TND,虧了!第六百四十三章 還有比這更扯淡的事兒嘛第六百一十五章 世界一流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擊落了?第八百八十六章 麥道的A級供應商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病毒式營銷第四百九十六章 麥道的DC—10第一千三十章 Small·F—22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充其量就是個小招第四百九十七章 四百多億美元的市場第一千五十七章 爲了星辰大海第兩百七十六章 子彈頭無人機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莊懂王也是要面子的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把國內的消費心理拿捏的死死的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鹹魚往事第三百七十六章 總部首長來了第八百五十七章 R—27中距空空導彈第一百零六章 窩火第九百二十九章 多向模鍛水壓機第一千二十六章 顛覆既有的空戰思想第三百八十五章 改革的種子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籌碼?底牌?第兩百六十九章 智商稅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不是垂直髮射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全球航發霸權的基礎第兩百二十八章 項目丟了第兩百四十七章 東西能實現嗎?第一千九十七章 DZB—1500空射巡航導彈第九十八章 非常時,做非常事第兩百二十三章 規則制定者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渦軸至尊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被FCNB—2000給刺激到了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產業升級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小日本的設備全TM是坑貨第五十八章:不速之客第二十五章 放鴿子第三百九十三章 高原雪山計劃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風景這邊獨好第兩百六十五章 要做就做高端的第一千一百章 新三打三防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真·改變遊戲規則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