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撐不過三年

“最嚴厲的經濟手段施壓?”格洛普沉吟的想了一下,然後開口道:“我們已經將投入中國的資金全部撤出來,難道這還不行嗎?”

李斯特沒有說話,而是從桌上的公文裡取出了那本《國家利益》雜誌,遞給格洛普:“我建議各位回去讀一讀上面的一片名爲《歷史的終結》這篇文章,他將西方社會與非西方社會,人類的組織架構與未來的前景分析的相當透徹,說實話站在這個大時代的岔路口,我們的眼光要超越單純的經濟領域,要更深入一些,特別是對中國這樣市場經濟不發達,甚至有悖於經濟規律的國家。”

格洛普點點頭,那期雜誌翻了翻,然後傳給鄰近的一位投行高管,等着雜誌在每個人手上傳閱一遍後,李斯特這才收起來,重新轉過身就着寫字板開始向各位投行高管介紹中國的具體經濟狀況以及其他的細節。

等這處諮詢業務結束,李斯特沒有停留,拿着同樣的套路跑去另一處美國金融業高管聚集的場所又來了一遍。

類似的諮詢與培訓,李斯特一做就是兩年,倒不是李斯特真的洗心革面轉型做這一行,問題是他現在除了幹這一行沒別的事情可做。

因爲衆所周知的原因,中美從1989年開始雙邊的貿易遇到極大挫折,李斯特到是想在中國搞投資,那樣他賺的會更多,自主權也更大,但美國方面的政策卻極大的限制他的行動。

既然無法做熟悉的中國投資,在美國國內他這樣新邁入資本領域的小角色又沒法跟人大佬競爭,又不想離開這一行,還必須保持人脈,怎麼辦?自然是發揮自己最大的優勢,在這個圈子擴大影響力了。

而李斯特最大的優勢是什麼,當然就是對中國的熟悉。

要知道資本的先知先覺性,令他們對新興市場有着極度的敏感與投機性,正因爲如此,當中國改革開放伊始,美國的各大廠商及其背後的資本便嗅到了商機。

然而投資這東西並非拍下腦袋就往裡砸的,總得要考察考察,評估評估順帶與中國的政商界溝通溝通,不然就不投資,而是扯淡。

但美國的大公司與大資本卻沒有與中國溝通的直接渠道,於是一些能與中國方面聯繫上的中介公司、諮詢公司便應運而生。

其中最著名便是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創辦的中介公司,利用其與中國良好的個人關係幫助衆多美國大公司、大資本落戶中國。

好處費是兩邊都要,賺的是盆滿鉢滿。

無法去中國投資賺錢的李斯特從基辛格的中介公司受到啓發,也準備走這條路,不過他也知道自己在中國的那點兒人脈和影響力加在一起乘以一百也趕不上基辛格的一根汗毛。

更何況李斯特的服務對象是資本,而不是基辛格那般資本與製造企業來者不拒,就必須要有傾向性,即所謂的投其所好。

而如今的美國資本對中國最大的所好是什麼?

當然是期待中國經濟如同拉美國家一樣,衰退、崩潰,美國資本介入抄底,折騰一番賣掉。

如此往復幾次,將中國國家財富完全洗劫一空,讓資本賺的盆滿鉢滿同時,將中國國家的經濟命脈完全控制在美國資本手裡,最終將其改造成美國資本的附庸與大號的打工仔。

瞭解到客戶的心裡,李斯特成立的諮詢公司便有了業務發展的方向,不就是往死裡黑中國的經濟嘛,那有什麼難的,只要諮詢費給足了,佣金到位了,李斯特敢保證,白的都能說成黑的。

結果,這麼一黑,中國的經濟如何尚且不論,李斯特本人卻在華爾街資本圈兒聲名鵲起,因爲他的言論和觀點得到一件又一件的實錘。

柏林牆倒塌;兩德合併;東歐崩潰;蘇聯解體;華約消散;冷戰結束……

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印證了《歷史的終結》中的論斷,而李斯特的一系列諮詢結論也一再被歷史證明他的先見之明。

於是美國的媒體將《歷史的總結》的作者福山與李斯特並稱爲美國政治理論界的新基石,奠定了未來美國政治經濟發展的方向。

爲此李斯特獲得衆多榮譽,比如說哈佛大學政治關係學院教授,美國著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高級研究員,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高級政治經濟顧問等等。

再加上他的諮詢公司,李斯特一年的收入居然比在中國搞投資還要多。

這讓李斯特即是發懵又是欣喜,沒想到這條路竟然走對了,自己拼了這麼多年終於踩到了風口,感謝蘇聯解體,感謝華約崩潰,感謝冷戰結束……感謝中國……咦?中國的經濟怎麼還在堅持?不過不要緊,要是都崩了,自己還怎麼黑,不黑又怎麼賺錢?

於是李斯特對中國經濟的研究成果是越來越多……

“咚咚~~~噔噔噔~~~”

隨着一陣激昂的片頭曲,美國某黃金檔電視爭論節目的鏡頭便拉入現場,一位精神飽滿的中年主持人沉穩有力的說着開場白:“當很多人沉浸在海灣戰爭的勝利,當很多人爭論着選舉的激烈,但我想更多人關心的是今年的經濟下行趨勢,所以我們今天不談論強大的美國軍隊因爲他們就是最強大;也不說政客之間的博弈因爲那不是我們關心。

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經濟本身,中國作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消費潛力巨大,過去的十年裡他們的經濟增速令人矚目,不少美國經濟界人士認爲他是美國不可或缺的海外市場,對美國經濟的拉昇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爲此,我們今天請到了哈佛大學政治關係學院教授,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李斯特諮詢公司創始人,著名學者李斯特先生來到我們現場。”

主持人話音未落,鏡頭便轉到已經略微發福的李斯特,李斯特很有學者範兒的欠了欠身,然後就聽主持人問:“李斯特先生,我們知道您是著名的中國經濟領域的專家,那我想問一個尖銳的問題,重新放開兩國貿易應不應該?”

“我可以明確的回答你,不應該!”李斯特回答的斬釘截鐵。

“爲什麼?”主持人問。

李斯特習慣性的聳了下肩膀:“很簡單,橫亙在歐洲的鐵幕已經破碎了,籠罩在中國面前的紙幕又能如何?當然是一捅就破。

我敢斷言,中國的經濟撐不過三年,所以我希望各位經濟界人士再耐心等待,在我們幫助完俄國以及東歐國家之後,會有機會幫助中國重塑經濟秩序的。”

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爲了航母第一百六十八章 演習第一百六十四章 一聲嘆息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天神的水漂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這便是半代的差距第八百六十二章 權威性的展示平臺第三百三十五章 停產了第八百五十九章 T—500雷達警戒機第一千零三章 莊懂直接負責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思路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鹹魚往事第八百八十九章 追悔莫及第一千七十二章 下一代作戰飛機並不是噱頭第一百零五章 戰機第七十章 加擔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倒爺第六百一十章 自我生長的金屬部件第一千零八章 制裁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實戰是檢驗概念的唯一標準第一百零八章 加油(第二更)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四發大運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第一百七十五章 TY—2型無人機第一千八十二章 有了它,就有了隱身戰機彈艙第一千八十九章 FBC—1A戰鬥轟炸機第八百零九章 受災嚴重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歌唱祖國(四千字大章)第九百九十四章 技術碾壓第兩百一十八章 又見《騰飛航空》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30億美元的一攬子解決方案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您開個價,多少錢都行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火箭發動機第九百一十七章 就是這個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火箭發動機第四十四章 試製型號第七百六十四章 制定標準第三十六章 突然就升了第五百九十四章 這廣告打的第七百四十六章 他們用的是導彈第七十一章 我去!第七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天使第四百四十四章 水上飛機第七百四十六章 他們用的是導彈第四百二十一章 HX—4—1型核心機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演習(五)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專注艦載機二十年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活人怎麼可能讓尿給憋死第兩百八十七章 積壓第九百二十五章 腹背受敵的危局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形狀記憶合金第七百六十二章 你們的燃機不合格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引領世界第三百八十六章 虧了第九章 F—15與幻影F—1第六百零四章 一起造新運十第兩百八十三章 收穫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大國的玩具第八百六十六章 沒人比我更懂支線客機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領導你看那東西,是不是書上說的UFO?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寇能往,我亦能往第七百九十五章 國家補貼第一千二十三章 毒丸計劃第兩百五十五章 莊扒皮第九百六十四章 讓客戶乖乖掏錢第七百六十三章 改變能源格局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球柔性槳轂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在中國同志的身上才能看到希望第兩百一十三章 軍內代號:無偵第八百七十二章 鷸蚌相爭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總部首長的套路第五百二十五章 高原鷹Pro第六百二十四章 騰飛集團必然就範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把雅克夫列夫給賣了吧第一百三十三章 真愛第六百三十四章 試驗驗證機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垂直起降第八百零六章 創造奇蹟第六百二十七章 發難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風景這邊獨好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機腹彈艙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轟炸機的種子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產業鏈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ZSNB集成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第八百五十二章 低成本的柔性製造第三百六十六章 蛙跳躍進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賣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生鮮第兩百六十五章 要做就做高端的第七百六十章 玩兒的就是顛覆第八百三十三章 不得不指望東方某大國第九百一十五章 第四代渦扇發動機風扇葉片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運—35末日飛機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最大的應用:農業普查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瀾滄江”項目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暴利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被FCNB—2000給刺激到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病重第三百八十六章 虧了第一千六十八章 讓腦袋眩暈的好東西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試試就等於逝世
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爲了航母第一百六十八章 演習第一百六十四章 一聲嘆息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天神的水漂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這便是半代的差距第八百六十二章 權威性的展示平臺第三百三十五章 停產了第八百五十九章 T—500雷達警戒機第一千零三章 莊懂直接負責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思路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鹹魚往事第八百八十九章 追悔莫及第一千七十二章 下一代作戰飛機並不是噱頭第一百零五章 戰機第七十章 加擔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倒爺第六百一十章 自我生長的金屬部件第一千零八章 制裁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實戰是檢驗概念的唯一標準第一百零八章 加油(第二更)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四發大運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第一百七十五章 TY—2型無人機第一千八十二章 有了它,就有了隱身戰機彈艙第一千八十九章 FBC—1A戰鬥轟炸機第八百零九章 受災嚴重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歌唱祖國(四千字大章)第九百九十四章 技術碾壓第兩百一十八章 又見《騰飛航空》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30億美元的一攬子解決方案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您開個價,多少錢都行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火箭發動機第九百一十七章 就是這個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火箭發動機第四十四章 試製型號第七百六十四章 制定標準第三十六章 突然就升了第五百九十四章 這廣告打的第七百四十六章 他們用的是導彈第七十一章 我去!第七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天使第四百四十四章 水上飛機第七百四十六章 他們用的是導彈第四百二十一章 HX—4—1型核心機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演習(五)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專注艦載機二十年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活人怎麼可能讓尿給憋死第兩百八十七章 積壓第九百二十五章 腹背受敵的危局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形狀記憶合金第七百六十二章 你們的燃機不合格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引領世界第三百八十六章 虧了第九章 F—15與幻影F—1第六百零四章 一起造新運十第兩百八十三章 收穫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大國的玩具第八百六十六章 沒人比我更懂支線客機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領導你看那東西,是不是書上說的UFO?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寇能往,我亦能往第七百九十五章 國家補貼第一千二十三章 毒丸計劃第兩百五十五章 莊扒皮第九百六十四章 讓客戶乖乖掏錢第七百六十三章 改變能源格局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球柔性槳轂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在中國同志的身上才能看到希望第兩百一十三章 軍內代號:無偵第八百七十二章 鷸蚌相爭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總部首長的套路第五百二十五章 高原鷹Pro第六百二十四章 騰飛集團必然就範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把雅克夫列夫給賣了吧第一百三十三章 真愛第六百三十四章 試驗驗證機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垂直起降第八百零六章 創造奇蹟第六百二十七章 發難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風景這邊獨好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機腹彈艙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轟炸機的種子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產業鏈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ZSNB集成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第八百五十二章 低成本的柔性製造第三百六十六章 蛙跳躍進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賣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生鮮第兩百六十五章 要做就做高端的第七百六十章 玩兒的就是顛覆第八百三十三章 不得不指望東方某大國第九百一十五章 第四代渦扇發動機風扇葉片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運—35末日飛機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最大的應用:農業普查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瀾滄江”項目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暴利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被FCNB—2000給刺激到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病重第三百八十六章 虧了第一千六十八章 讓腦袋眩暈的好東西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試試就等於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