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一杆子捅破天

與一衆部隊首長目光火熱相比,總部首長卻沒有那般激動,而是陰着臉,與身旁的空降兵部隊首長等幾位軍官低聲交流着什麼。

侯躍進偶爾能聽到總部首長的沉聲質問:

“總部怎麼沒有立項通報?”;“你們空降兵這麼重要的事兒怎麼不在報告裡寫明白?”;“別總拿騰飛集團當藉口,他們研發進度快,你們也要及時跟上……”

聽的侯躍進的後背再次是冷汗連連,心說這下不會給集團惹上麻煩吧,一款試水性質的WD—30S渦扇發動機而已,居然能惹出這麼大的事兒?

這話也就是侯躍進在心裡想想,要是說出來絕對能把包括總部首長在內的一衆大佬弄得抓狂,還試水,還而已,你們騰飛集團怎麼不上天呢?

然而侯躍進是真的沒把WD—30S渦扇發動機當成至關重要的核心設備來看,因爲相較於騰飛集團在1990年年末啓動的航空動力渦扇計劃,WD—30S渦扇發動機真的就是個試水的產品。

不然又怎麼可能成爲攻擊—2無人機的動力,早就用到已經開始驗證機靜力試驗的先進輕型運輸平臺上了。

畢竟WD—30S渦扇發動機的技術基礎是騰飛航空動力較爲成熟的D—30系列燃氣渦輪動力裝置,該型號最爲著名的衍生型號便是替代霍尼韋爾發動機換裝到運6上的D—30ML渦輪螺旋槳發動機。

當然如今的編號改革,D—30ML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前面不得不加一個W,成爲WD—30ML渦輪螺旋槳發動機。

而另一個D—30系列燃氣渦輪動力裝置重要衍生型號這是D—30Z系列渦軸發動機,原本作爲輕型直升機項目的備用動力,不過最後部委介於騰飛集團在渦槳發動機方面一騎絕塵,成爲國內數一數二的大廠。

出於產業結構平衡,便在渦軸動力上偏向渦軸8的生產廠,所以D—30Z系列渦軸發動機雖然列入研製攻關大名單,但卻是全程陪跑,說不重視到不至於,但要說有多重視還真談不上。

所以騰飛集團便將D—30Z系列渦軸發動機作爲趙教授領銜的改進型直6直升機的試驗驗證動力。

要知道改進型直6直升機剛出來的時候可沒有現在這般如同兇蟲一樣霸氣,帶了不少老直6的影子。

而且由於D—30Z系列渦軸發動機只有五百多千瓦的功率,所以最初的幾架原型機上使用了三臺D—30Z系列渦軸發動機。

這主要是因爲D—30Z系列渦軸發動機單臺功率不過直6原來使用的渦軸5功率的三分之一,要知道七十年代中期研製的渦軸5就已經達到1600千瓦的數值。

當然缺陷也是顯而易見的,那便是壽命低、維護性差、總體性能不達標,也正因爲如此便跟同樣有類似毛病的直6一同下馬了。

這要是騰飛集團的話,哪怕下馬也會想盡一切辦法進行完善、改進,畢竟發動機這東西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慢慢積累經驗,一點點完善性能,而不是拍着腦袋上個型號,幾年下來就能拿出能用的發動機。

就算是航發界的扛把子美國,剛開始的時候在這領域也是摔了不小的跟頭,但人家看準一個型號不斷的完善、改進,最終從J57開始,成就一代又一代不朽的傳奇。

人們只看到美國人在航發界的統治地位,可誰又體會到在J57成熟之前,美國航空工程師將近20年的默默煎熬與忍耐?

國內在這方面照比航發強國就差得很遠,技術問題是一方面,最主要的還是觀念上的問題,因爲國內任何事情都講究一個快,快上、快搞、快裝備。

正所謂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這句話在其他行業或許正確,但在航空發動機這個需要高投入,週期長,回報慢的行業真的有些矯枉過正了,沒辦法,實在是這一行沒有捷徑可走,只能一步一個腳印的,把發達國家在航發上的所有過程全走完,纔算是完成萬里長征第一步。

然而國內在這方面偏偏不信邪,從八十年代開始型號是走馬燈的換了一個又一個,卻沒一個能夠堅持到底的。

都是突擊的上,看着不行,默默下馬,換個領導把前任的成果掃進垃圾堆,重新架起爐竈繼續。

如此反覆能出成果纔怪呢。

騰飛集團到是有成果,不過部委將騰飛集團按照老式的航空工業產業分工劃分爲中小型運輸類飛行平臺及渦槳發動機生產廠。

換句話說,在航空業界眼中騰飛集團在航發領域已經被蓋章印證,徹底定性,那就是專門生產渦槳發動機的。

最多也就是能拿出個與渦軸—8級別差不多的備用品,而且還不知道成熟度究竟能不能經得住考驗。

至於渦扇啥的,業界根本沒指望騰飛集團有什麼建樹,更覺得騰飛集團沒必要在往這方面走,既然得到業界認可,安安穩穩把渦槳生產好就行了,渦扇這類高端貨還是交給國內其他的航發生產廠吧。

說這是同類型生產企業對騰飛廠的警惕也好,說是上級部門對產業結構和重點廠的可以保護也罷,說是國家產業政策的導向也成。

反正騰飛集團的渦扇發動機並沒有得到業界上下的支持。

再加上騰飛集團這麼多年如一日,只圍着D系列燃起渦輪動力修修補補,不停打轉,也讓原本看好騰飛集團的領導失去了耐心,畢竟領導在看好也是要政績的,成天就埋頭一個系列,不是修就是補,幾年都沒有一個新型號立項,全是一堆修修補補的子型號,你讓領導們上哪兒拿政績?

於是從1988開始,別說市面上,就是業界鮮有騰飛集團新航發的消息,再加上其他航發廠的刻意引導,以至於包括軍方在內的相關合作方都覺得騰飛集團就是個專業的渦槳動力和部分輔助動力裝置的生產商。

這也是爲什麼衆多首長在看到WD—30S渦扇發動機那一刻會驚訝,總部首長會把幾位軍官叫到一邊沉聲發問的原因所在。

騰飛集團居然是可以生產渦扇發動機,而且還是部隊急需的小型渦扇發動機,那爲什麼報告始終渲染騰飛集團只是渦槳發動機生產商呢?

侯躍進只是緊張,又不是笨蛋,更何況他在莊建業和林光華手下幹了那麼多年,心思早就被兩人給點Open了,於是這麼仔細一想,心裡忽然咯噔一下,腦海中立時便浮現出莊建業那隱而不漏的燦爛微笑。

心下驚歎:“這難道是莊總的算計?左推又推沒人搭理,就乾脆一杆子捅破天?”

第七百六十四章 制定標準第九百五十二章 戰神心臟:WD—62ML型渦扇發動機第十六章:另闢蹊徑第九百三十八章 一體化燃油噴嘴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騰飛系的長公主第三百一十二章 剜肉第八百四十八章 視覺增視系統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規模巨大的ZBDL試驗檯第一千一十五章 1.36微米的誤差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不一樣的重型艦載機第八百四十七章 空氣突然安靜第八百五十五章 意義重大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風景這邊獨好第四百三十七章 這飛機真安靜第七百零三章 孤軍奮戰第九百七十九章 面齒輪同軸分扭技術第一百九十四章 底氣第五百四十章 教練機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WCNB—12激波風洞第一千三十一章 DSI進氣道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保證90%以上的生存率第一百五十五章 撲來的飛機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噴了一臉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得航空發動機者得天下第八百六十八章 T—NB系列高端航材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炮兵航空化第五百七十八章 Kevlar—凱夫拉材料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這不是演習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讓子彈再飛一會兒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大功率軍用發動機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桑格爾彈道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一套一億美元,不二價第三百章 TY—3無人機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就這麼黑心第五百三十七章 成了渣渣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殺敵於萬里之外第六百二十九章 交叉雙旋翼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騰飛集團在這方面還算勉強能做第七百四十七章 夜空中最亮的眼第六百零九章 低壓渦輪葉片修好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韜光養晦第六十九章 Very Good第四百三十章 不是墜毀,是硬着陸第五百六十三章 陸軍航空兵第三百五十六章 勢不可擋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近乎屠殺的一邊倒空戰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規模巨大的ZBDL試驗檯第十七章:不停車自緊夾頭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資本魅影第一百六十五章 投入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騰飛集團就能行嗎?第九十三章 失算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我們堅持使用國產第九百四十一章 NB—233B版本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時代賦予中國騰飛新的課題和責任第一百三十一章 六千美元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阿布扎比防務展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型轟炸機的驗證機第一百二十一章 騰飛牌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天才第兩百二十二章 默契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酒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第一千八十一章 成本價:2.5億美元第八百三十七章 不爭饅頭,爭口氣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騷操作第五十五章:十號工程(修改)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JNB—17C高級教練\戰鬥機第四百八十九章 有需求的空軍第八百四十四章 TND,虧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挖人第三百零三章 回去慢慢交代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中國騰飛真正的恐怖第八百一十七章 怎麼做到的?第一千三十七章 十噸的大獎章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保證90%以上的生存率第一千九十七章 DZB—1500空射巡航導彈第七百八十二章 滔天巨浪第七百零三章 孤軍奮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取之有道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二道流~變循環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時代賦予中國騰飛新的課題和責任第一千四十四章 自動化設備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航空界的震撼彈第一千八十一章 成本價:2.5億美元第四百零四章 趨之若鶩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資本魅影第四百三十七章 這飛機真安靜第四百一十二章 沒有鉚釘的飛機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WD—72SUV大功率軍用發動機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神秘買家第一千一十章 零元購第一千六十四章 核心的技術永遠是無價的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您開個價,多少錢都行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這羣大佬願不願意買單?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獨一無二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FCBN—220-300高級政務機第一千六百一十七八章 羅·羅設廠第八百六十八章 T—NB系列高端航材第三十九章 不要臉第八百二十八章 導航技術聯盟
第七百六十四章 制定標準第九百五十二章 戰神心臟:WD—62ML型渦扇發動機第十六章:另闢蹊徑第九百三十八章 一體化燃油噴嘴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騰飛系的長公主第三百一十二章 剜肉第八百四十八章 視覺增視系統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規模巨大的ZBDL試驗檯第一千一十五章 1.36微米的誤差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不一樣的重型艦載機第八百四十七章 空氣突然安靜第八百五十五章 意義重大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風景這邊獨好第四百三十七章 這飛機真安靜第七百零三章 孤軍奮戰第九百七十九章 面齒輪同軸分扭技術第一百九十四章 底氣第五百四十章 教練機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WCNB—12激波風洞第一千三十一章 DSI進氣道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保證90%以上的生存率第一百五十五章 撲來的飛機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噴了一臉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得航空發動機者得天下第八百六十八章 T—NB系列高端航材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炮兵航空化第五百七十八章 Kevlar—凱夫拉材料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這不是演習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讓子彈再飛一會兒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大功率軍用發動機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桑格爾彈道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一套一億美元,不二價第三百章 TY—3無人機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就這麼黑心第五百三十七章 成了渣渣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殺敵於萬里之外第六百二十九章 交叉雙旋翼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騰飛集團在這方面還算勉強能做第七百四十七章 夜空中最亮的眼第六百零九章 低壓渦輪葉片修好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韜光養晦第六十九章 Very Good第四百三十章 不是墜毀,是硬着陸第五百六十三章 陸軍航空兵第三百五十六章 勢不可擋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近乎屠殺的一邊倒空戰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規模巨大的ZBDL試驗檯第十七章:不停車自緊夾頭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資本魅影第一百六十五章 投入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騰飛集團就能行嗎?第九十三章 失算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我們堅持使用國產第九百四十一章 NB—233B版本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時代賦予中國騰飛新的課題和責任第一百三十一章 六千美元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阿布扎比防務展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型轟炸機的驗證機第一百二十一章 騰飛牌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天才第兩百二十二章 默契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酒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第一千八十一章 成本價:2.5億美元第八百三十七章 不爭饅頭,爭口氣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騷操作第五十五章:十號工程(修改)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JNB—17C高級教練\戰鬥機第四百八十九章 有需求的空軍第八百四十四章 TND,虧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挖人第三百零三章 回去慢慢交代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中國騰飛真正的恐怖第八百一十七章 怎麼做到的?第一千三十七章 十噸的大獎章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保證90%以上的生存率第一千九十七章 DZB—1500空射巡航導彈第七百八十二章 滔天巨浪第七百零三章 孤軍奮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取之有道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二道流~變循環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時代賦予中國騰飛新的課題和責任第一千四十四章 自動化設備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航空界的震撼彈第一千八十一章 成本價:2.5億美元第四百零四章 趨之若鶩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資本魅影第四百三十七章 這飛機真安靜第四百一十二章 沒有鉚釘的飛機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WD—72SUV大功率軍用發動機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神秘買家第一千一十章 零元購第一千六十四章 核心的技術永遠是無價的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您開個價,多少錢都行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這羣大佬願不願意買單?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獨一無二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FCBN—220-300高級政務機第一千六百一十七八章 羅·羅設廠第八百六十八章 T—NB系列高端航材第三十九章 不要臉第八百二十八章 導航技術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