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騰飛集團在這方面還算勉強能做

不止是瓦希德,隨其一同過來的蘇哈托同樣是面露不可思議的之色,直接脫口就問:“你們已經具備了蘇—30MKK的獨立的大修和維護能力了?這……這……這怎麼可能?”

是呀,這怎麼可能,蘇—30MKK戰鬥機的確是存在的,可問題是關鍵是這個型號在俄國這個原產地都是個剛剛出現的全新型號,世界上有購買意向的國家是不少,不過連俄國這個原產地都還沒完全定型,你們中國有這款戰機就已經很令人吃驚了,又怎麼可能會具備獨立的大修和維護能力?

以至於蘇哈托有一種荒謬感油然而生,要麼是顧景友吹牛皮吹大發了;要麼是自己穿越到數年後,反正不管怎麼樣都有種極不真實的感覺。

瓦希德在震驚之餘,同樣跟蘇哈托一樣生出一種荒誕的不真實感,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比自己的這個副手還要更加強烈。

原因很簡單,蘇—30這個型號瓦希德太熟悉了,因爲印尼1997年與俄國簽訂的先進航空作戰平臺採購備忘錄,就是他代表印尼與俄國的蘇霍伊航空生產聯合體籤的。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衆【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預計在1999年年底,俄國的蘇霍伊航空生產聯合體將向印尼提供6架蘇—30MK。

而蘇—30MK與蘇—30MKK大致的性能都差不多,區別只在於蘇—30MKK是一款中國特供版,上面按照中國空軍的習慣和作戰環境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優化;而蘇—30MK則是大衆貨,沒有特製這一說。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如果說蘇—30MKK是自己設計裝修的個性小豪宅的話,那麼蘇—30MK便是開發商批量生產的精裝房。

除了內部的風格不一樣外,本質上沒啥太大不同。

但這並不是問題的關鍵,重要的因素在於,無論是蘇—30MKK還是蘇—30MK,都是從1995年年末啓動,1996年正式公佈並首飛,1999年交付批量生產型,而如今纔是1998年的8月份,中國是怎麼得到的蘇—30MKK?

批量型連蘇霍伊這個廠家都還沒生產,騰飛集團又如何具備它的大修能力?

面對瓦希德和蘇哈托充滿疑惑的質詢目光,顧景友卻是半點兒被人看穿老底子的意識都沒有,臉上依舊帶着和煦的笑容,臉不紅心不跳的解釋道:“不過是兩架放在我們國內測試的預生產型,可能是跟量產型的成熟度還有些距離,這兩架蘇—30MKK的預生產型還有不少的缺陷,往俄國原廠家送吧,路途遠不說,那邊解決問題的效率實在是……所以爲了節約時間和成本,空軍乾脆就把這事兒交給我們了。”

一聽是預生產型,瓦希德和蘇哈托都不約而同的鬆了口氣,就說嘛,連俄國這樣的原產地還沒有量產型,中國這個買家怎麼會有?

可要是預生產型就解釋的通了,買個汽車還得試駕一下,感受基本的性能;娶個老婆,婚前還得住一段時間,磨合下相處的狀態,作戰飛機這樣的東西當然也要在批量裝備之前好好測試測試,看看那方面不合適好讓廠家多改改。

其實不止是中國空軍正在測試蘇—30MKK的預生產型,印尼空軍同樣也在本國正在測試他們準備的購買的蘇—30MK型戰鬥機。

但下一刻,鬆了口氣的瓦希德和蘇哈托卻又是齊齊的心下駭然,因爲顧景友的話裡透露一個十分重要的信息,那便是他們騰飛集團面對蘇—30MKK預生產型的缺陷上,已經不需要俄國原廠家介入,自己就能完全解決。

要知道蘇—30MKK可是蘇式系列作戰飛機當中最新的一個型號,表面看着跟蘇—27大同小異,可實際上內部迥然不同。

不說其他的,蘇—27使用了9%的鋼材,蘇—30MKK則將鋼材全部取消,換成了強度不亞於鋼材,但重量更輕的鋁鋰合金,使得鋁鋰合金的佔比從蘇—27的5%,提升到現如今的22%。

與此同時大幅壓縮了普通鋁合金的佔比,加大鈦合金、鋁鋰合金以及部分複合材料的使用量。

而材料的變化在根本上改變了蘇—30MKK生產、製造以及工藝上的所有既定模式,這也是爲什麼西方航空評論界會對蘇—30MKK給予完美側衛,或者超級側衛的評價。

因爲蘇—30MKK從根本上改變了蘇—27身上結構疲勞強度低,使用壽命短的頑疾。

可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蘇—30系列作戰飛機的工藝十分先進,製造技術相當高超,並不是具備蘇—27組裝能力的廠家就能夠具備蘇—30的工藝技術的,因爲兩者除了肉體相似外,靈魂早已是兩種不同的飛機。

正因爲如此,想用蘇—27的經驗去套蘇—30根本不可能。

不說別的,印尼就想在他們印尼國家航空工業集團來處理他們負責測試的蘇—30MK的預生產型,沒辦法,中國嫌去俄國原廠家遠,印尼就跟嫌遠了。

這還不算,每一次俄國的蘇霍伊航空聯合體給的改進和維護的報價都貴的驚人,哪怕合同上寫着預生產型是免費保修,但蘇霍伊航空聯合體該怎麼要錢就怎麼要錢。

就如同汽車4S店一樣,免費保修只存在理論,負責維修的師傅總能找到超出維修範疇的利潤增長點。

所以印尼乾脆就像撇開蘇霍伊,把一些小問題放在本土處理。

反正裝備蘇式系列作戰飛機的國家有很多,烏克蘭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蘇聯時代在烏克蘭建了兩座飛機修理廠,不但能夠大修和維護蘇式系列作戰飛機,就連圖—160這樣的大傢伙都不在話下。

因此印尼很快就跟烏克蘭勾搭上了,並很快引進了一批設備和專家,結果萬事都俱備了,東風卻一絲兒都沒來,原因很簡單,蘇—30跟蘇—27內部情況完全不同,烏克蘭的專家一個個被搞得是稀裡糊塗,印尼最後只能是認栽,繼續把預生產型的蘇—30送到俄國處理了事。

自己有前車之鑑,自然是明白這裡面的問道,所以當聽顧景友輕鬆寫意的說出蘇—30MKK上的一些小毛病他們能夠解決時,無論是瓦希德還是蘇哈托是真的驚了,以至於愣了半天,瓦希德這才瞪大眼睛,滿臉不可思議的看向顧景友:“顧先生,你是說,你們已經能夠解決蘇—30MKK身上大部分問題?”

顧景友點點頭,謙虛的說道:“還行吧,反正蘇—30MKK機體內部用的也不是太尖端的東西,騰飛集團在這方面還算勉強能。”

第七百七十一章 四十億人民幣第五百二十九章 冤家路窄第九十四章 準備好了第六百六十章 “海東青”計劃第九十四章 準備好了第七百二十四章 騷操作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隱身豹第三十三章 改革者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在中國同志的身上才能看到希望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一箭雙星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特供版第九百四十二章 發動機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第四百三十七章 這飛機真安靜第八百六十二章 權威性的展示平臺第五百零四章 D—25輔助動力裝置第三百三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騰飛宇航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產能第一百四十九章 風洞縮尺模型第七百五十三章 空中特種平臺第五百六十二章 去依附第兩百八十二章 像導彈第八百八十四章 一攬子解決方案第六百二十三章 悲催的萊比錫公司第九百八十八章 怎麼可能掌握這項技術?第九百二十七章 完整的圖—204生產線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這事兒我莊建業能幹?第七百三十三章 國本第三百九十八章 商場如戰場第一百章 趨之若鶩第八百一十二章 飛行移動基站第九百七十五章 看不見的“沉默者”第九百四十五章 AMX教練_攻擊機第一百六十八章 演習第二十七章 翻篇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空軍體系化作架構第一千三十六章 寇仇第十一章 永宏廠不行第四百三十四章 政府公務機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航空巨無霸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強的有點兒過分第五百七十章 空中突擊羣的架子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最懂中國騰飛的人第兩百零六章 無懼風雨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碗水端平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滑躍起飛一樣不差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保證人民羣衆的基本利益第四百四十五章 空運第六百六十九章 有一個條件第一百二十六章 飛機生產線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這就是我的答案第七百二十九章 那是……五軸設備?第八百七十四章 這東西哪兒買的?第八百二十七章 撿到寶了第一千七十章 微精密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碗水端平第一百零九章 翼梢小翼(第三更)第六百六十四章 複合材料成本夠低呢第九百五十四章 體系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這個技術一般,也就是世界領先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充其量就是個小招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哥白楊導彈,大姐圖—160第兩百零八章 TY—2……普拉斯?第七百四十章 那它爲什麼開始降落了?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被詆譭的FC—21戰鬥機第四百零五章 攪屎棍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騷操作第一千四十四章 自動化設備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伽利略”的信號沒了……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該死磕就得死磕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2.5億人民幣甩賣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伊爾—76可能真的要涼涼第一百三十一章 六千美元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待外賓第四百四十二章 航空技術第一千四十六章 B2進氣道就是這麼造的第九百九十七章 把莊建業當大善人?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0.125立方毫米第八百七十章 比白瓢黨還要爽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給對方上一課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引領世界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風景這邊獨好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四代機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進軍海外第一千六十三章 因爲我們做的是高端第九百五十四章 體系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下一代作戰飛機的重要課題第七百二十章 經營理念第三百一十七章 再要一套第二章:威嚴大廠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雄心勃勃的薩勒曼王子第八百五十二章 低成本的柔性製造第兩百一十四章 去騰飛廠看看第一百五十章 不遺餘力的支持第九百三十七章 給你們圖紙都做不出來第兩百五十章 物美價廉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羅老”號運載火箭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航空界的難題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天神的水漂
第七百七十一章 四十億人民幣第五百二十九章 冤家路窄第九十四章 準備好了第六百六十章 “海東青”計劃第九十四章 準備好了第七百二十四章 騷操作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隱身豹第三十三章 改革者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在中國同志的身上才能看到希望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一箭雙星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特供版第九百四十二章 發動機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第四百三十七章 這飛機真安靜第八百六十二章 權威性的展示平臺第五百零四章 D—25輔助動力裝置第三百三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騰飛宇航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產能第一百四十九章 風洞縮尺模型第七百五十三章 空中特種平臺第五百六十二章 去依附第兩百八十二章 像導彈第八百八十四章 一攬子解決方案第六百二十三章 悲催的萊比錫公司第九百八十八章 怎麼可能掌握這項技術?第九百二十七章 完整的圖—204生產線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這事兒我莊建業能幹?第七百三十三章 國本第三百九十八章 商場如戰場第一百章 趨之若鶩第八百一十二章 飛行移動基站第九百七十五章 看不見的“沉默者”第九百四十五章 AMX教練_攻擊機第一百六十八章 演習第二十七章 翻篇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空軍體系化作架構第一千三十六章 寇仇第十一章 永宏廠不行第四百三十四章 政府公務機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航空巨無霸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強的有點兒過分第五百七十章 空中突擊羣的架子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最懂中國騰飛的人第兩百零六章 無懼風雨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碗水端平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滑躍起飛一樣不差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保證人民羣衆的基本利益第四百四十五章 空運第六百六十九章 有一個條件第一百二十六章 飛機生產線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這就是我的答案第七百二十九章 那是……五軸設備?第八百七十四章 這東西哪兒買的?第八百二十七章 撿到寶了第一千七十章 微精密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碗水端平第一百零九章 翼梢小翼(第三更)第六百六十四章 複合材料成本夠低呢第九百五十四章 體系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這個技術一般,也就是世界領先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充其量就是個小招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哥白楊導彈,大姐圖—160第兩百零八章 TY—2……普拉斯?第七百四十章 那它爲什麼開始降落了?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被詆譭的FC—21戰鬥機第四百零五章 攪屎棍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騷操作第一千四十四章 自動化設備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伽利略”的信號沒了……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該死磕就得死磕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2.5億人民幣甩賣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伊爾—76可能真的要涼涼第一百三十一章 六千美元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待外賓第四百四十二章 航空技術第一千四十六章 B2進氣道就是這麼造的第九百九十七章 把莊建業當大善人?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0.125立方毫米第八百七十章 比白瓢黨還要爽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給對方上一課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引領世界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風景這邊獨好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四代機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進軍海外第一千六十三章 因爲我們做的是高端第九百五十四章 體系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下一代作戰飛機的重要課題第七百二十章 經營理念第三百一十七章 再要一套第二章:威嚴大廠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雄心勃勃的薩勒曼王子第八百五十二章 低成本的柔性製造第兩百一十四章 去騰飛廠看看第一百五十章 不遺餘力的支持第九百三十七章 給你們圖紙都做不出來第兩百五十章 物美價廉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羅老”號運載火箭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航空界的難題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天神的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