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五章 顛覆性的運—17

是的,就是不真實。

尤其是兩個小時前的那一幕,一衆軍事觀察員們到了現在都彷彿置身於夢幻之中。

沒辦法實在是那種場面太震撼了。

特別是那架雙發噴氣式運輸機飛臨他們頭頂的那一刻,心跳與發動機轟鳴共振之時產生的獨特感覺,真的會讓人渾身起雞皮疙瘩。

什麼直—12,什麼更大的直升機,什麼S—70“黑鷹”直升機,在那架巨大身影落地後統統失去了光彩。

哪怕是外形異常呆萌,卻能混合裝載一架S—70“黑鷹”直升機和一架直—12直升機的運—16特種運輸機,在那架雙發運輸機面前也是相形見絀。

這倒不是這架雙發運輸機的顏值有多高,更不是說上面有什麼特別。

而是這款運輸機明顯超過運—15plus這件事本身就已經非比尋常了。

不輸於運—15plus運輸機的起降能力,卻擁有運—15plus兩倍以上的運載能力,那款被稱作運—17的雙發中型運輸機用一場華麗的實際行動,征服了各國的軍事觀察員們。

“各位,你們要的運—17的詳細情況,已經拿過來了……”

就在衆位軍事觀察員們一個個拿着望遠鏡看着遠處忙碌的野戰機場,腦袋裡不斷閃現着運—17霸氣降落與呼嘯而起的場面之時,負責陪同這幫外國軍事觀察員的主管軍官拎着一大堆的資料趕過來。

結果他的話還沒說完,一大堆裝模作樣的軍事觀察員立刻就跟聽到發令槍的運動員,望遠鏡都來不及放下,就轉身撲向那位軍官,搞得話說一半兒的軍官嚇了一跳,可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就被一羣軍事觀察員給圍上。

“快~~給我一份!”

“還有我的~~”

“艾哈邁德,你別搶,你們國家的C—130用的不是挺好的嘛。”

“你們的安—12不是也不錯,幹嘛還要擠我前面?”

“各位講點兒禮節好不好?知道的是咱們要運—17的性能參數,不知道還以爲是一羣難民掙搶食物呢,請注意,我們可是軍事外交官,不是難民……恩……就這樣,中校先生,請給我拿十份兒~~~”

“內瓦爾你混蛋~~~”

……

那位中校軍銜的軍官哪裡見過這場面,平時風度翩翩的軍事觀察員們竟然跟特賣場外的大媽一樣,一言不合就直接瘋狂,軍事觀察員的體面呢?風度呢?

問題是中校軍官還在思考體面和風度,各國軍事觀察員可沒那閒工夫,七手八腳的圍過來,轉眼被上級特批,利用剛剛運上來的油印機緊急印出來的20份運—17性能參數就被這幫子人前真君子,背後老流~~~氓的傢伙們一搶而空。

以至於不少沒搶到的各國軍事觀察員只能可憐巴巴的看着中校軍官,那意思很明顯,能不能通融通融,在多拿幾份,啥條件都行,各種姿勢隨便。

被一雙雙差不多能融化喀喇崑崙山萬年冰川的火熱眼神看了幾秒鐘,中校軍官就受不了了,他就納了悶兒,不就是一架運—17被緊急調過來運了一架騰飛集團產的中型救援直升機嘛,至於這樣嗎?

不止是現場的中校軍官想不通,就連野戰機場內協調各部門,各單位進行救災的鄭權禮同樣想不通。

這一次搭建高原空中救災橋樑,國內出動了運—8,運—15,運—15plus,運//油—15,伊爾—76甚至是專爲航天部門運送特種大型結構件的運—16都派過來。

這麼多種類的運輸機都不見那些軍事觀察員們如何,怎麼偏偏對運—17情有獨鍾?

難道運—17身上有啥吸引人的特別之處?

不可能呀,別人不清楚,他鄭權禮還不知道?所謂的運—17實際上就是運//油—15雙發改進版。

也就是把運//油—15原本四臺小推力渦扇發動機,換成兩臺推力更大的渦扇發動機而已,至於基本性能方面並沒有本質的提高,依舊是與運//油—15相當,怎麼就不見這幫軍事觀察員對運//油—15也這般瘋狂?

也得虧莊建業沒在這裡,不然絕對會給自己這個便宜連襟好好上一課,滿腦子只知道打仗,就不能裝點兒消費比這類使用點兒的東西?

怎麼就不能跟自己老婆好好學學,瞧瞧人家寧曉雪現在,都快成國內的零售女王了,如今準備玩兒信息高速公路,格局之大連莊建業都自嘆弗如,再看看鄭權禮,莊建業只能哀嘆一聲,都是睡在一個牀上的狗男女,怎麼差別這麼大。

各國軍事觀察員之所以對運—17趨之若鶩,反而不待見運//油—15道理很簡單,運—17的運營成本更低,用起來更划算。

畢竟運//油—15是四發,而運—17是雙發。

即便運//油—15的四臺發動機的推力不大,耗油量也很划算,但維護成本卻照比雙發的要增加一倍,畢竟渦扇發動機的基本結構大差不差,上了中等以上推力的維護保養步驟基本相當,就算運—17的雙發比運//油—15的推力要大,可從機務的角度去看,運—17顯然更加方便也更加划算。

當然維護上的成本方面只是讓各國軍事觀察員對運—17頗感興趣的一個方面,並不能成爲趨之若鶩的關鍵所在,畢竟世界範圍雙發運輸機那麼多,維護成本低的更是一抓一大把,憑什麼對運—17情有獨鍾?

很簡單,因爲運—17足夠大。

要知道,在當前世界主流運輸機領域,雙發運輸機基本上都是運—15plus或是安—32這類輕型運輸機級別的。

更大的則是四發的中型機或是重型機。

雙發的中型機不是沒有,比如說法國和德國聯合生產的C—160運輸機,起飛重量51噸,載重量16噸,從指標上看與蘇聯的安—12和美國的C—130差不太多。

問題是有些時候,就那麼幾噸的有效載荷就能決定一場戰役的勝負或是此類平臺的深度改進的冗餘程度。

再加上安—12和C—130在任務上與C—160重疊度非常高,以至於C—160除了歐洲幾個國家外,外銷情況並不理想。

也正因爲如此,世界範圍內普遍有個錯覺,似乎雙發運輸機很難往中型以上發展。

然而這一切,在運—17身上被完全顛覆,最大起飛重量65.8噸,載重23.5噸,典型的中型運輸機的指標,用的卻是超乎想象的雙發!

第七百三十八章 地震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機場第七百三十一章 不坐空客飛機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瀾滄江”項目第五百六十八章 我們集團的直升機第一百四十三章 渦輪風扇葉片第一千三十一章 DSI進氣道第九百五十九章 鈔能力第八百六十章 賠本賺吆喝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騰飛系的長公主第一百八十章 電傳飛控第四百二十五章 中國空軍第七百五十三章 空中特種平臺第一百九十九章 硬核合夥人第七十一章 我去!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殺一殺行業裡的歪風邪氣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恐怖的能力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不是東方某大國人就滾一邊去第七百六十章 玩兒的就是顛覆第四百八十四章 安—26特種平臺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整個人都裂開了……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推重比10.5第一百二十九章 禮物第六百六十五章 超混雜複合材料第一千八十二章 有了它,就有了隱身戰機彈艙第六百一十七章 彎道超車第一百六十四章 一聲嘆息第六百章 國產騰飛造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能確保萬無一失嗎?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空中刺客第兩百零二章 幫不幫第六十五章 美國人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受虐型人格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差錢第兩百零三章 氣象監測機第八十八章 林伯伯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航空製造革命第一千五百章 在這方面我們世界領先第六百五十五章 運15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能確保萬無一失嗎?第六百三十二章 科幻星第一千四十五章 航空航天霸權第四百三十六章 技術霸權第一百六十七章 飛機被揍下來了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FCBN—220-300高級政務機第五百四十四章 航空聯合突襲第三百六十五章 戰略司令部演習第七十六章 兩全其美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蛻變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材料第兩百二十二章 默契第三百零五章 莊建業的自我評價第五百七十三章 886千瓦第一千三十七章 十噸的大獎章第八百九十一章 就這麼不要臉第八百六十七章 第三代鋁鋰合金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真實地位第五百五十三章 別人不用,老頭子我用第三百零六章 產能轉移第四百一十五章 部隊急需的裝備第一百三十一章 六千美元第一千一十九章 南亞制空權第七百章 總算是上道了第八十五章 不破不立第八百七十七章 JSNB—Ⅱ航空、航天綜合分析系統第一千三十二章 撈了65億美元第八百八十四章 一攬子解決方案第三百一十一章 送去投胎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國之重器第一千四百章 重大裝備採購計劃第四百九十五章 229號方案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少年強,則國強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標準制定者第一千一十六章 有比這更好的第七百七十章 區域綜合高效能源利用技術第九百零一章 保密奧義:我做了,可你偏不信第一千零二十章 一發,入魂!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航空巨無霸第七百八十三章 不一樣的高教機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酒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第一百七十一章 無人機的DIY第五百四十七章 直6生產線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CNMD和CTMD第四百三十七章 這飛機真安靜第二十九章 冰箱票第五百五十七章 錢從哪兒來的?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巨頭的三板斧第兩百三十六章 躺贏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Made in China第十章 意外第三百九十五章 增壓艙技術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保證90%以上的生存率第十三章 人給我留着第八百二十二章比翼齊飛第五百八十一章 空中皮卡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反擊第一百三十四章 倒爺第九百一十八章 超朔成型—擴散連接工藝
第七百三十八章 地震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機場第七百三十一章 不坐空客飛機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瀾滄江”項目第五百六十八章 我們集團的直升機第一百四十三章 渦輪風扇葉片第一千三十一章 DSI進氣道第九百五十九章 鈔能力第八百六十章 賠本賺吆喝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騰飛系的長公主第一百八十章 電傳飛控第四百二十五章 中國空軍第七百五十三章 空中特種平臺第一百九十九章 硬核合夥人第七十一章 我去!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殺一殺行業裡的歪風邪氣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恐怖的能力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不是東方某大國人就滾一邊去第七百六十章 玩兒的就是顛覆第四百八十四章 安—26特種平臺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整個人都裂開了……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推重比10.5第一百二十九章 禮物第六百六十五章 超混雜複合材料第一千八十二章 有了它,就有了隱身戰機彈艙第六百一十七章 彎道超車第一百六十四章 一聲嘆息第六百章 國產騰飛造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能確保萬無一失嗎?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空中刺客第兩百零二章 幫不幫第六十五章 美國人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受虐型人格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差錢第兩百零三章 氣象監測機第八十八章 林伯伯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航空製造革命第一千五百章 在這方面我們世界領先第六百五十五章 運15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能確保萬無一失嗎?第六百三十二章 科幻星第一千四十五章 航空航天霸權第四百三十六章 技術霸權第一百六十七章 飛機被揍下來了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FCBN—220-300高級政務機第五百四十四章 航空聯合突襲第三百六十五章 戰略司令部演習第七十六章 兩全其美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蛻變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材料第兩百二十二章 默契第三百零五章 莊建業的自我評價第五百七十三章 886千瓦第一千三十七章 十噸的大獎章第八百九十一章 就這麼不要臉第八百六十七章 第三代鋁鋰合金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真實地位第五百五十三章 別人不用,老頭子我用第三百零六章 產能轉移第四百一十五章 部隊急需的裝備第一百三十一章 六千美元第一千一十九章 南亞制空權第七百章 總算是上道了第八十五章 不破不立第八百七十七章 JSNB—Ⅱ航空、航天綜合分析系統第一千三十二章 撈了65億美元第八百八十四章 一攬子解決方案第三百一十一章 送去投胎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國之重器第一千四百章 重大裝備採購計劃第四百九十五章 229號方案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少年強,則國強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標準制定者第一千一十六章 有比這更好的第七百七十章 區域綜合高效能源利用技術第九百零一章 保密奧義:我做了,可你偏不信第一千零二十章 一發,入魂!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航空巨無霸第七百八十三章 不一樣的高教機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酒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第一百七十一章 無人機的DIY第五百四十七章 直6生產線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CNMD和CTMD第四百三十七章 這飛機真安靜第二十九章 冰箱票第五百五十七章 錢從哪兒來的?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巨頭的三板斧第兩百三十六章 躺贏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Made in China第十章 意外第三百九十五章 增壓艙技術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保證90%以上的生存率第十三章 人給我留着第八百二十二章比翼齊飛第五百八十一章 空中皮卡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反擊第一百三十四章 倒爺第九百一十八章 超朔成型—擴散連接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