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章 賠本賺吆喝

作爲世界上爲數不多的能夠達到最高升限三萬米,最大速度三馬赫的雙三指標的戰鬥機,米格—31的性能是獨步全球,正因爲如此,前蘇聯對其的投入可謂是不計代價,要不然也不可能成爲全球第一款裝備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的作戰飛機。

要知道類似的雷達要等在九十年代末纔在西方國家中出現,普遍裝備則要等到21世紀00年代中晚期才得以實現。

而前蘇聯在八十年代初就在米格—31上實現了大規模列裝,所以這款NIIPN007S-800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性能還是十分強大的。

除了探測距離最遠能夠達到200公里,半主動雷達空空導彈的引導距離爲90公里,同時跟蹤10目標,並對其中4個威脅最大的目標實施打擊之外,在必要時配備NIIPN007S-800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的米格—31可以充當部分預警機的功能,指揮和引導己方的空中力量協同作戰。

爲此前蘇聯還專門做了個試驗,即利用四架米格—31戰鬥機,彼此間隔200公里,然後開啓NIIPN007S-800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即可對方面1000公里的空域進行有效監控。

當初國內在俄國洽談第三代作戰飛機引進事宜的時候,俄國人便把米格—31給拿出來,部隊總部立刻便對NIIPN007S-800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產生了興趣,在引進兩批蘇—27戰鬥機的同時,以極爲優惠的價格採購了6套NIIPN007S-800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用於基本的性能測試之用。

當時剛剛繼承蘇聯家業的俄羅斯正是缺錢的時候,眼看東方某大國對NIIPN007S-800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有意思,還以爲東方某大國看上他們的米格—31呢,答應的那叫一個嘎嘣脆。

非常痛快的交付了6套NIIPN007S-800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

空軍總部的對6套雷達的預想是,拿出兩套分配給相關的研製單位進行研究,剩餘的6套裝在某型飛機上,爭取能做出個低配版的米格—31。

最開始選定的機型自然是殲8Ⅱ,畢竟這款戰機是以高空高速爲核心理念打造的作戰飛機,在任務能力上更偏向截擊機,與米格—31的使命類似,配備NIIPN007S-800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顯然能夠大大提升殲8Ⅱ的作戰能力。

可惜的是NIIPN007S-800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雖好,尺寸卻太大了,光相控陣雷達天線的直徑就超過了一米,殲8Ⅱ機鼻整流罩的直徑也不過900mm,根本就裝不進去。

眼見這個情況,不是沒有專家提出對NIIPN007S-800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進行適當的適應性改裝,比如縮減天線尺寸,更換核心的數據處理器等等。

抱着這個想法,國內相關單位開始對俄國人的雷達進行深入研究,結果這一研究可不得了,國內的相關專家徹底的被俄國人簡單粗暴的做法給驚呆了。

除了雷達天線能稍微做些形狀上的改動外,其餘的處理器、電源、散熱全都跟八爪魚一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雜亂無章的攪合在一起。

這也就罷了,大不了重新整理,好好歸類,看看那個部分可以更換或是改進,在着手處理。

哪成想俄國人的設計師似乎就沒準備給升級留後路,不但內部雜亂,集成電路的設計同樣讓人都有發瘋的衝動,該集成的就要分開,該分開的偏偏集成在一起,這導致國內的專家就算想改進也無從下手,除非把內部的部件全都拆嘍,重新研製一款新雷達才能勉強達到方案要求。

直到此時,國內部隊領導和相關專家才清醒的認識到這款雷達和其應用的平臺米格—31一樣,都是前蘇聯爲了單一任務專門打造的獨門裝備。

從設計到研發只專注截擊這一個目的,其餘的根本不在思考範圍內,這就導致米格—31從上到下盡顯高貴的同時,又展現出與時代漸行漸遠的孤獨與挫敗。

要知道現如今攻防兼備已經是空軍力量發展的主流,多用途作戰飛機越來越成爲各國追捧的對象,而預警機的出現和普及更是讓空軍的作戰方式和理念發生急劇顛覆性的變化。

與之相比,單純強調截擊能力的米格—31顯然有些落伍了。

正因爲如此,俄國人哪怕把米格—31誇出花來,部隊也沒有入手試試的意思,如今看到其配備的NIIPN007S-800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同樣是一錘子買賣,沒有半點兒提升的潛質,空軍總部的這個想法就跟堅定了。

但堅定歸堅定,剩下的四套雷達該怎麼辦?總不能就這麼浪費了,那錢不是白花了。

正巧近些年海軍利用改進型安—26弄出的幾款支援類飛機效果還不錯,空軍說不眼熱那是假的,問題是海軍的作戰環境和作戰地域要比空軍簡單得多,空軍不可能完全照搬海軍的配套裝備。

畢竟海上的情況與陸上甚至是西部高原相差太大,以至於同一種雷達在海上可能性能不錯,拿到高原上就可能受到強烈的雜波干擾,這也是爲什麼空軍這些年看着海軍的支援飛機各種羨慕嫉妒,卻遲遲沒入手的根本原因。

現在有了四套米格—31同款的相控陣雷達,空軍是不是也可以跟海軍一樣弄一款雷達警戒機提升提升自身的實力呢?

這一來不至於讓四套雷達浪費;其次,也是最重要的,NIIPN007S-800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本身就是前蘇聯爲了保衛遼闊的領空而研製的,完全滿足空軍國土防空的需要。

再加上6套雷達的引進本來就是在計劃外的事情,這就導致了空軍在這個項目上的投入十分有限,滿打滿算才1600萬人民幣的經費。

這筆錢才八十年代還算比鉅款,可在九十年代中期可就不夠看了,特別還是研製一款帶一定預警機功能的空中雷達警戒飛機,這點錢估計連塞牙縫都不夠。

正因爲如此,當空軍將消息在業內傳出後,應者幾乎沒有,沒法子,經費太少,各航空廠的日子本來就不太好,那可能跟着空軍一起賠本賺吆喝?

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最大的美粉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超過500億人民幣的鉅款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DZB—221空射彈道導彈第四百六十四章 技術飛越第四百八十五章 來自歐洲的反潛技術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國居然有了反潛巡邏機第七百三十章 傳出去這得多丟臉啊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產業鏈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型轟炸機的驗證機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小日本的設備全TM是坑貨第五百九十六章 迷你“聯合星”第四百八十章 中國同志的新玩具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最大的特點:便宜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瀾滄江”項目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海軍大發展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要利得利,求名得名第五百四十六章 能不能生產直升機第七百零五章 符合我們的標準嗎?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微妙的三大巨頭第八百五十八章 突然的雙發飛機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拿別人開刀第九百四十章 天價二手貨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海軍的萬丈雄心第八百六十七章 第三代鋁鋰合金第七百一十七章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第七百零五章 符合我們的標準嗎?第三百九十八章 商場如戰場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TRJ—900支線\幹線客機第七百一十九章 不識時務第三百九十六章 定位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H—ZB9527型金屬基特種複合材料第一千七十二章 下一代作戰飛機並不是噱頭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兩大飛機制造基地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2500萬人民幣一枚第一百五十三章 賺錢第六百零九章 低壓渦輪葉片修好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停產了第一百零九章 翼梢小翼(第三更)第九百七十八章 長弓阿帕奇也就這水平第七百六十三章 改變能源格局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大新聞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讓子彈再飛一會兒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籌碼?底牌?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隱身戰機的剋星第四百一十五章 部隊急需的裝備第三百四十九章 重新招標第四百六十章 又賺一筆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三天總裝一架飛機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一拖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一杆子捅破天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將效益最大化第九百一十三章 隱形巨頭第三百一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六百六十一章 帶着滿滿誠意來的呦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差錢第五十二章:質量就是生命第三百五十七章 訂單過山車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一樣的常用設備第七百五十三章 空中特種平臺第一百九十章 雙標第九百九十八章 捏死一個不算過分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化繭成蝶第六百二十章 航發亦可脈動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稀土霸權第七百六十六章 第二代渦輪燃氣動力裝置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將效益最大化第四百九十二章 爭取部隊支持第九百三十一章 沒有窗口期第兩百三十四章 賣給你都行!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現金儲備第一千六十八章 讓腦袋眩暈的好東西第四百五十六章 取之有道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美中不足第一千六十八章 讓腦袋眩暈的好東西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中國騰飛算個毛線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不可思議!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無人機蜂羣矩陣第四百七十九章 東聯艦隊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資本魅影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燃氣渦輪泵第七百一十五章 管殺不管埋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原子鐘第一千四十一章 看穿一切的“狙擊手”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DZB—110型遠程火箭炮系統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DZB—110型遠程火箭炮系統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寧要FBC—1A不要蘇—30MKK第八十一章 什麼情況?第一百四十七章 迷之殲七改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波音低頭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稀土霸權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颱風”戰鬥機第五百二十七章 目標:東南亞第三百六十五章 戰略司令部演習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中段攔截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負重前行第一百三十四章 倒爺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全球航發霸權的基礎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劃時代意義的機型第五十六章 被騙了第五百一十章 採購20架先進輕型運輸平臺
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最大的美粉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超過500億人民幣的鉅款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DZB—221空射彈道導彈第四百六十四章 技術飛越第四百八十五章 來自歐洲的反潛技術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國居然有了反潛巡邏機第七百三十章 傳出去這得多丟臉啊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產業鏈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型轟炸機的驗證機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小日本的設備全TM是坑貨第五百九十六章 迷你“聯合星”第四百八十章 中國同志的新玩具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最大的特點:便宜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瀾滄江”項目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海軍大發展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要利得利,求名得名第五百四十六章 能不能生產直升機第七百零五章 符合我們的標準嗎?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微妙的三大巨頭第八百五十八章 突然的雙發飛機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拿別人開刀第九百四十章 天價二手貨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海軍的萬丈雄心第八百六十七章 第三代鋁鋰合金第七百一十七章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第七百零五章 符合我們的標準嗎?第三百九十八章 商場如戰場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TRJ—900支線\幹線客機第七百一十九章 不識時務第三百九十六章 定位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H—ZB9527型金屬基特種複合材料第一千七十二章 下一代作戰飛機並不是噱頭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兩大飛機制造基地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2500萬人民幣一枚第一百五十三章 賺錢第六百零九章 低壓渦輪葉片修好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停產了第一百零九章 翼梢小翼(第三更)第九百七十八章 長弓阿帕奇也就這水平第七百六十三章 改變能源格局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大新聞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讓子彈再飛一會兒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籌碼?底牌?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隱身戰機的剋星第四百一十五章 部隊急需的裝備第三百四十九章 重新招標第四百六十章 又賺一筆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三天總裝一架飛機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一拖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一杆子捅破天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將效益最大化第九百一十三章 隱形巨頭第三百一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六百六十一章 帶着滿滿誠意來的呦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差錢第五十二章:質量就是生命第三百五十七章 訂單過山車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一樣的常用設備第七百五十三章 空中特種平臺第一百九十章 雙標第九百九十八章 捏死一個不算過分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化繭成蝶第六百二十章 航發亦可脈動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稀土霸權第七百六十六章 第二代渦輪燃氣動力裝置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將效益最大化第四百九十二章 爭取部隊支持第九百三十一章 沒有窗口期第兩百三十四章 賣給你都行!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現金儲備第一千六十八章 讓腦袋眩暈的好東西第四百五十六章 取之有道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美中不足第一千六十八章 讓腦袋眩暈的好東西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中國騰飛算個毛線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不可思議!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無人機蜂羣矩陣第四百七十九章 東聯艦隊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資本魅影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燃氣渦輪泵第七百一十五章 管殺不管埋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原子鐘第一千四十一章 看穿一切的“狙擊手”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DZB—110型遠程火箭炮系統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DZB—110型遠程火箭炮系統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寧要FBC—1A不要蘇—30MKK第八十一章 什麼情況?第一百四十七章 迷之殲七改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波音低頭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稀土霸權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颱風”戰鬥機第五百二十七章 目標:東南亞第三百六十五章 戰略司令部演習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中段攔截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負重前行第一百三十四章 倒爺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全球航發霸權的基礎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劃時代意義的機型第五十六章 被騙了第五百一十章 採購20架先進輕型運輸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