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六章 亞洲最大的軟件公司

要知道,巴西航空航天工業公司一旦獲得了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的全套技術,並將其成功應用到斯貝MK807渦扇發動機上,也就等於巴西徹底擺脫歐美在航空發動機上的束縛,從此開啓航空發動機方面消化吸收,獨立自主之路。

因爲在此之前,巴西航空航天工業公司通過與意大利聯合研製AMX教練//攻擊機爲契機,從英國羅羅公司引進了全套斯貝MK807渦扇發動機的生產技術和配套生產線,已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國產化。

儘管斯貝MK807渦扇發動機只是個不帶加力的普通小涵道比航空發動機,推力最大也不過5.3噸,屬於中等偏弱類型,性能上並不突出。

但對巴西這種在航空發動機上短板明顯的國家來說,卻不失爲一個很好的入門級學習範本。

因此在AMX教練//攻擊機研製之初,巴西航空航天工業公司就確定了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航空發動機自主生產的體系路徑。

如今巴西航空航天工業公司已經能夠絕大部分國產部件,配合小部分進口零件能夠順利生產斯貝MK807渦扇發動機,下一步便是在其基礎上進行深度改進。

只不過巴西航空航天工業公司在航空發動機方面的基礎還是薄弱,特別是先進耐高溫合金,高性能軸承等領域嚴重不足,是以直接提升發動機推力顯然是不可能,所以想要改進只能從斯貝MK807渦扇發動機核心結構以外的地方入手,一點點深入改進。

而以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替代傳統的液壓機械控制系統顯然是最立竿見影的一項,畢竟這種能讓航空發動機整體結構減重15%的技術,對發動機性能的提升是顯而易見。

正因爲如此,克里爾多等人見到WD—48J渦輪螺旋槳發動機上的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眼睛各種放光也就不難理解了,真的能給他們帶來超乎想象的好處,任誰都會高興的跳起來。

好在克里爾多等人是久經風雨的高管,而不是喜怒形於色的巴西可愛百姓,見到中意的東西是很想跳桑巴,但還是用極強的忍耐力給忍住了。

尤其是克里爾多這個主事人,更是在聽了林光華的一番介紹後,整個人逐漸冷靜下來,旋即皺着眉頭問:“林先生,您剛纔說你們是亞洲最大的數據公司?已經完全掌握了航空發動機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的全套技術?”

聞聽此言,林光華心中詫異了一下,心說剛纔舍着老臉胡侃的時候一下子嗨過頭了,竟然把老底子給亮出來了,沒想到克里爾多這個老傢伙竟然敏銳的抓住了。

這要是其他人估計會謙虛的打個哈哈,啥亞洲最大,啥世界領先,別人可以誇,自己怎麼好意思說,那多不謙虛。

問題是林光華可不是其他人,那是從永宏廠開始就跟着莊建業一起掐過架,一起捱過罵,一起頂過雷,最後有一起被踢到二十三分廠開始悶頭創業的騰飛五虎將之一。

與彭川、劉純、王和平以及莊建業這四位騰飛五虎將都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個頂個不要臉。

什麼謙虛,什麼含蓄,都是不存在,自己一手打拼出來的企業但凡有丁點兒成就都要往大了說成驚世駭俗,所以林光華心裡也就稍稍感嘆一下,便毫不猶豫的點點頭:“沒錯,我們真的就是亞洲最大的軟件公司,而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核心就是算法和軟件,所以對我們來說這套系統已經很成熟了……”

說道軟件和算法,林光華的話匣子再次打開,只不過這次林光華所說的話可沒有誇大的成分,少有的對克里爾多等外國友人袒露實情。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騰飛集團在生產製造方面或許還比不上日本三菱,住友等大型集團式製造業巨頭,但在軟件和數據處理方面卻遠遠超過這些亞洲製造業巨頭。

其他不論,單就十號工程配套的數字式電傳飛控系統的控制軟件就多達數百個,若是配合整體的操作系統,整個軟件之龐大簡直令人咂舌,而騰飛集團卻因爲自身在軟件和數據上的獨特優勢,被十號工程總師硬塞了超過三分之一的軟件編寫和數據處理任務。

以此爲基礎,騰飛集團相繼開發了TM—9,運—15,運—15plus,運//油—15,運—17,TRJ—500,直—12,直—15等多款機型的數字式電傳操縱系統。

每個不同種類機型都需要成百上千個軟件支撐,而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處理的數據更是多大幾百萬甚至上億,若是一個數字一個數字的碼起來,都能在地球和太陽之間弄好幾個來回。

不僅如此,騰飛集團新一代的工業設計核心JSNB—Ⅱ系統同樣是用軟件和數據堆砌出來的東西,若是再加上NB系列航空航天專用生產設備上的工控軟件,各類無人機上的操控軟件,以及其他雜七雜八的專用配套軟件。

這麼多年下來,光軟件這塊,騰飛集團就開發了不下百萬,而在這百萬級別的軟件背後則是龐大的航空航天的各項數據。

試問這些東西日本的三菱和住友等工業集團有嗎?

答案顯而易見,他們除了機牀和專用生產設備有自己的軟件和數據處理外,包括工業設計軟件、航空控制數據、航天基本架構等核心層面根本就沒有,完全是依仗美國在背後作支撐。

甚至在機牀的工控軟件方面的底層架構和基本邏輯也是美國人提供的,日本人只是把自己多年辛苦實驗得出的數據加進去而已。

說句不好聽的,日本就是美國的一個高級打工仔。

與之相比,真正掌握核心技術的美國企業就完全不同,或許在外人看來,美國最大的軟件和數據處理公司應該是剛剛興起的微軟,但實際上真正的第一是美國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第二則是波音。

微軟和其他硅谷的軟件公司捆在一起,可能連洛馬和波音手上的軟件和數據的零頭都不到。

騰飛集團同樣如此,別看他的外表是一家如假包換的航空製造業企業,但是脫去外衣,卻比任何一家軟件與數據處理的高科技公司的底蘊還要強。

這一點別說一般人了,就是克里爾多這個業內人士都不甚明瞭,沒辦法,騰飛集團平常都是用生產的飛機、火箭、衛星說話,軟件這種看不清摸不着的東西自然被那些硬核的產品給掩蓋。

正因爲如此,當聽了林光華的介紹,克里爾多雖然已經震驚了許多次了,可還是被騰飛集團這種隱秘的能量震的是各種凌亂。

第兩百五十六章 挫折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巨頭的尷尬第九百八十一章 全是純利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騰飛系的長公主第四百五十五章 摸着石頭過河第八百一十八章 凝視成像系統第一百二十六章 飛機生產線第一百七十五章 TY—2型無人機第九百六十章 聯合生產直—12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誰說我們沒有武直?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主要矛盾第六百三十九章 都是自己生產的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最優解第四百五十七章 三方共贏第八百一十八章 凝視成像系統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變循環發動機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中間差了一整套CD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腦袋裡是不是全是屎第一百五十三章 賺錢第七百六十三章 改變能源格局第一千三十章 Small·F—22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航空貨運集散地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專注艦載機二十年第六百五十六章 覺得整個世界都不真實了第兩百九十八章 耍流~~氓第一千一百章 新三打三防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這……是我們自己設計的飛機嘛?第一百三十五章 削減原材料第三百一十章 慣用手段第三十八章 原來如此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空中刺客第五百零二章 就是做APU起家的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不拿捏你還能拿捏誰?第兩百一十六章 突然提高要求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導彈去哪兒了第一千二十七章 新艦載機:真龍Ⅱ第五百四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四章 試製型號第一百八十一章 你這東西哪兒來的?第五百三十二章 CN—235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絕對的黑科技第一百零九章 翼梢小翼(第三更)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世界第三大航空製造商第九百八十八章 怎麼可能掌握這項技術?第六百三十二章 科幻星第一千一十四章 QXS彈道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面對現實第四百五十六章 取之有道第兩百六十章 雛鷹“哈比”第兩百三十二章 技術研發中心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被詆譭的FC—21戰鬥機第九百二十二章 對標F—22第三百三十章 脈動式生產線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燃氣渦輪泵第一千零三章 莊懂直接負責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這活兒他們能幹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最大贏家第一千五十三章 鎳基鈦錸鈮鉿合金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吊裝10噸推土機的直升機意味着什麼第七百四十四章 這還是飛機嗎?第九百三十二章 到底誰的預報準?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型轟炸機的驗證機第六百四十八章 賺大錢的機會來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撲來的飛機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航母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新型戰略運輸機(二)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面子往哪兒擱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航空發動機霸權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一箭雙星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直接開價兒第二十二章 卡脖子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翼身融合體第一千七十九章 真正的世界第一第四百四十章 救災第四十五章 艦載殲\\強擊機第九百一十六章 俄國人都做不出來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航空界的難題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項目第四百二十三章 中國軍人第一千六十五章 不一樣的騰飛集團第兩百九十四章 人走茶涼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垂直起降第五百六十三章 陸軍航空兵第九章 F—15與幻影F—1第八百三十三章 不得不指望東方某大國第一千四十三章 勉強世界領先第九百三十九章 NB—233,機器中的頂奢第一千六十七章 2000個億……還是美元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一百六十二章 雙贏第四十章 借調試製辦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價第六百四十七章 應力波鉚接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脫離實際談戰術,會吃虧!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運—18“大海豚”第四百五十六章 取之有道第五百五十三章 別人不用,老頭子我用第七百五十七章 比五軸還要先進第兩百二十三章 規則制定者第三百一十七章 再要一套
第兩百五十六章 挫折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巨頭的尷尬第九百八十一章 全是純利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騰飛系的長公主第四百五十五章 摸着石頭過河第八百一十八章 凝視成像系統第一百二十六章 飛機生產線第一百七十五章 TY—2型無人機第九百六十章 聯合生產直—12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誰說我們沒有武直?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主要矛盾第六百三十九章 都是自己生產的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最優解第四百五十七章 三方共贏第八百一十八章 凝視成像系統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變循環發動機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中間差了一整套CD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腦袋裡是不是全是屎第一百五十三章 賺錢第七百六十三章 改變能源格局第一千三十章 Small·F—22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航空貨運集散地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專注艦載機二十年第六百五十六章 覺得整個世界都不真實了第兩百九十八章 耍流~~氓第一千一百章 新三打三防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這……是我們自己設計的飛機嘛?第一百三十五章 削減原材料第三百一十章 慣用手段第三十八章 原來如此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空中刺客第五百零二章 就是做APU起家的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不拿捏你還能拿捏誰?第兩百一十六章 突然提高要求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導彈去哪兒了第一千二十七章 新艦載機:真龍Ⅱ第五百四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四章 試製型號第一百八十一章 你這東西哪兒來的?第五百三十二章 CN—235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絕對的黑科技第一百零九章 翼梢小翼(第三更)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世界第三大航空製造商第九百八十八章 怎麼可能掌握這項技術?第六百三十二章 科幻星第一千一十四章 QXS彈道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面對現實第四百五十六章 取之有道第兩百六十章 雛鷹“哈比”第兩百三十二章 技術研發中心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被詆譭的FC—21戰鬥機第九百二十二章 對標F—22第三百三十章 脈動式生產線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燃氣渦輪泵第一千零三章 莊懂直接負責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這活兒他們能幹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最大贏家第一千五十三章 鎳基鈦錸鈮鉿合金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吊裝10噸推土機的直升機意味着什麼第七百四十四章 這還是飛機嗎?第九百三十二章 到底誰的預報準?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型轟炸機的驗證機第六百四十八章 賺大錢的機會來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撲來的飛機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航母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新型戰略運輸機(二)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面子往哪兒擱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航空發動機霸權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一箭雙星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直接開價兒第二十二章 卡脖子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翼身融合體第一千七十九章 真正的世界第一第四百四十章 救災第四十五章 艦載殲\\強擊機第九百一十六章 俄國人都做不出來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航空界的難題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項目第四百二十三章 中國軍人第一千六十五章 不一樣的騰飛集團第兩百九十四章 人走茶涼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垂直起降第五百六十三章 陸軍航空兵第九章 F—15與幻影F—1第八百三十三章 不得不指望東方某大國第一千四十三章 勉強世界領先第九百三十九章 NB—233,機器中的頂奢第一千六十七章 2000個億……還是美元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一百六十二章 雙贏第四十章 借調試製辦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價第六百四十七章 應力波鉚接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脫離實際談戰術,會吃虧!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運—18“大海豚”第四百五十六章 取之有道第五百五十三章 別人不用,老頭子我用第七百五十七章 比五軸還要先進第兩百二十三章 規則制定者第三百一十七章 再要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