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應力波鉚接

不單單是舒曼等人的助手和幕僚們是這樣的感覺,就是他們自己同樣覺得彩鋼隔斷兩遍宛若是兩個時代。

如果說他們身後所有的一切代表着三十年前的工業歷史,那眼前的景象卻可以毫不誇張的向世人宣告工業製造的未來。

偌大的生產區只有不到十人,可既便如此,這些人也不是直接參與生產加工的,更多的是負責監控設備的運轉,調整程序,處理故障的維護人員。

那生產由誰負責?

自然是一條條粗壯靈活的機械臂、一臺臺自動運行的加工機械、一條條循環往復的懸吊運輸車……

“這是一整套直升機內部主承重結構和蒙皮的打孔與鉚接自動化加工區,由六條自動化打孔機械臂、四條自動鉚接機械臂,兩臺自動蒙皮鉚接機以及八輛懸吊運行車所組成,配合我們集團開發的柔性工裝設備,可以實現65%左右的直升機主要承重結構和蒙皮的自動打孔與鉚接工藝。”

就在衆人驚歎於眼前宛若科幻世界的生產場景時,一直跟在莊建業身後的吳平在莊建業的授意下緩緩開口,待翻譯將話轉化爲舒曼等人能聽懂的話後,都不由得吃了一驚。

要知道直升機不同於其他的航空器,由於其特殊的飛行方式,導致其結構比較複雜,使用的材料更是高端,正因爲如此,一般的情況下,直升機的鑽孔與鉚接自動化程度普遍很低。

尤其是鉚接,很多地方只能是工人手動完成。

倒不是不想用自動化的設備完成,而是因爲直升機某些薄厚不一的鈦合金結構件,以及蜂窩結構、碳纖維等複合材料與其他材料結合鉚接過程中,不同材料的之間性質不同,受力不一等原因,導致程序單一的自動化鉚接設備跟應用不了。

再加上缺乏專業的柔性工裝設備,別說一般的飛機生產廠,就是強如美國的貝爾、西科斯基這類直升機巨頭在鑽孔與鉚接工藝上自動化的普及率也將將達到50%,剩下的一大半還得用人工。

然而相州的直升機總裝車間內的鑽孔與鉚接工藝上,卻實現了65%的自動化率。

說真的,若非親眼所見,在場的老外有一個算一個絕對不敢相信這一數據是真的。

尤其是舒曼,作爲專業搞直升機維修的專家,世界各國的直升機生產廠不說全都見識到,但八成是仔細瞧過的,尤其是蘇聯和美國的直升機製造企業,舒曼更是下大力氣研究過的,卻沒一個在鑽孔鉚接工藝方面能有相州直升機總裝廠這般高水平的自動化率的。

頓時疑竇叢生,在航空器和船業生產領域普遍落後的中國怎麼可能反超蘇聯和美國?根本就不科學好不好。

其他人如此可以說是死鴨子嘴硬,但舒曼卻是這方面的行家,因爲別人不清楚,他可是知道,在直升機生產上鑽孔鉚接工藝並不容易,相對來說鑽孔還算好,電火花,水切割,激光,電子束……只要花心思,總有辦法能夠辦到。

可鉚接就不行,說句不好聽的,這項工藝就是用蠻力捶扁鉚釘,使其將板材和部件兒固定。

當然,這一過程還非常講究,畢竟不同材料鉚接時所用的力道是不一樣的,不然鉚釘是捶下去了,周圍板材被捶裂開不就白乾了?

所以不同材料用什麼鉚釘,使用什麼力道,發力點在哪裡,如何控制……都是學問,不是在這一工種上混跡十幾年的資深技術工人,根本玩不轉這一行。

既然是吃經驗的工序,想搞自動化何其之難也就可想而知了。

這就好比頂尖的大廚,同樣的材料,大廚的菜怎麼做都好吃,因爲他的經驗擺在那兒呢,油鹽醬醋放多少,怎麼放,什麼時機放,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這也是爲什麼同樣的菜換了一個人做就是做不出大廚的味道,至於普及量產更是難上加難。

直升機的鑽孔與鉚接也是同樣的道理,而且在某些方面比大廚燒菜還要難上數倍。

如果這要是其他地方,以舒曼純種日耳曼人的尿性,早就大嘴巴一張,直接點出其中的不可操作性,問題是此時此刻他身在騰飛集團旗下的相州廠,他想巴結的莊建業就站在不遠的地方靜靜的看着他們各種的吃驚與詫異,似乎還NM很享受。

舒曼在耿直,在忠貞不渝,在莊建業這裡也得把這一切丟進垃圾堆,所以舒曼很明智的沒開口,而是眯着眼睛仔細的觀察其中的細節。

那態度很明顯,我可以什麼都不說,但必須要做到心思通透,不然以後騰飛集團拿這一套誆他們萊比錫公司,自己也清楚裡面的底細不是?

有了這個心思,舒曼看得可就認真多了,幾個負責自動鑽孔的機械臂沒啥大不了的,他們萊比錫公司的維修廠裡也有,甚至有兩條跟眼前的還是同款,都是德國公司生產的。

柔性工裝設備到是不錯,這方面德國要弱一些,美國的又貴,到時說不得要從騰飛集團這邊進口一些。

就這樣一邊看着,一邊評價,很快舒曼就來到了鉚接加工區,引入眼簾的兩條機械臂依舊是他們維修廠裡的同款,見狀舒曼就有些興致缺缺,核心的機械臂都是引進德國的,看來所謂的自動鉚接不過如此。

心裡想着,舒曼就準備繞過去,看看後面兩臺鉚接機是個什麼情況,就在這時,被他打上不過如此標籤的兩條機械臂迅速轉動,在剛剛從吊運車上放下並固定好的板材兩側對直,隨即“突~突~突~”響了起來。

聽到這個聲音,準備離去的舒曼忽然止住了腳步,然後“突~~突~~突~~”的聲音更加清晰,舒曼眉頭驟然一跳,立刻偏過頭瞧向那兩條正在運行的機械臂,這才發現兩條正在做鉚接工藝的機械臂頂端似乎與自己所認知的鉚接工具並不一樣。

聲音很小,速度很快,成型率很高,特別是那獨特的線纜與電容構造,只看了幾眼,舒曼雙眼便如同見到天生下凡一般,不受控制的開始睜大,然後伸出手指着正在運行的機械臂,嘴巴抖動着叫道:“這……這……這……這是戰鬥機和轟炸機纔用到的……用到的……應力波鉚接!”

第六百二十五章 恨死莊建業第九百六十九章 陸軍航空兵特種兵大隊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在月球開礦、種菜第八百七十三章 中國人可以,我們也……可以?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五十九章 渡困局第六百零一章 波音767第一千六百一十七八章 羅·羅設廠第八百三十章 我用人品保證第兩百一十四章 去騰飛廠看看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戰略投送艦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受虐型人格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爆款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國居然有了反潛巡邏機第五百九十八章 帶歪了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總價值超過500億美元第一千八十章 稀裡糊塗闖進來第一百零四章 修飛機第三十五章 不能讓老實人吃虧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陽謀第六百二十六章 鬧起來了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合理利用外資的窗口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超過500億人民幣的鉅款第七百零八章 飄逸的中國紅第七百八十章 王儲殿下的兩大愛好第兩百五十七章 咬牙自己上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NB—Plus通信衛星第九百四十六章 亞洲最大的軟件公司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這個我們有現貨第八百二十五章 天頂星—1型星光導航系統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產能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超過500億人民幣的鉅款第九章 F—15與幻影F—1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YYDS—6模塊化無人機第三百四十八章 兼併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爭起來了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中段攔截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真·把巡航導彈當香腸生產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破驚天的價格第六百四十章 航空材料第九百九十章 零排放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2500萬人民幣一枚第一千一十四章 QXS彈道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大功率渦軸發動機第八百四十五章 蘇—27第四百二十四章 多尼爾—228運輸機第兩百七十八章 見證奇蹟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做一次反衛星試驗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二道流~變循環第八百三十七章 不爭饅頭,爭口氣第一百九十六章 六千多萬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待外賓第七百八十二章 滔天巨浪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體系纔是關鍵第八百一十七章 怎麼做到的?第八百章:劃時代的航天技術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垂直起降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海軍大發展第八百一十八章 凝視成像系統第四百四十章 救災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就沒見過這麼欺負人的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FCNB—220第四百八十六章 磁異探測器第四百三十章 不是墜毀,是硬着陸第五百九十三章 這效率,簡直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TY—2型無人機第五百八十四章 國防動員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重新定義三代半的FC—21戰鬥機第五百七十七章 違約金第兩百五十一章 財政危機第兩百五十五章 莊扒皮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更輕、更省、更強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精度第四百九十四章 專業的反潛巡邏機第五百三十七章 成了渣渣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海軍陸戰隊一號第一百七十五章 TY—2型無人機第一千一十一章 巨頭們的無奈第兩百九十九章 無人機傳過來的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下一代作戰飛機的重要課題第三百八十四章 配套航天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世界領先第五百一十五章 以市場爲驅動力第五百六十九章 “小叉車”直升機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生產線上的神秘戰機第八十八章 林伯伯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總投資1487億人民幣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紅外隱身第三百四十五章 老狐狸第六百零六章 航空部件運輸機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轟炸機的種子第五百四十章 教練機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小步快跑第五百一十八章 863計劃第八百七十九章 虛擬製造技術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三百八十二章 超越歐美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碾過防線第四百零六章:脈動—1型生產線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FCBN—220-300高級政務機
第六百二十五章 恨死莊建業第九百六十九章 陸軍航空兵特種兵大隊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在月球開礦、種菜第八百七十三章 中國人可以,我們也……可以?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五十九章 渡困局第六百零一章 波音767第一千六百一十七八章 羅·羅設廠第八百三十章 我用人品保證第兩百一十四章 去騰飛廠看看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戰略投送艦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受虐型人格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爆款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國居然有了反潛巡邏機第五百九十八章 帶歪了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總價值超過500億美元第一千八十章 稀裡糊塗闖進來第一百零四章 修飛機第三十五章 不能讓老實人吃虧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陽謀第六百二十六章 鬧起來了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合理利用外資的窗口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超過500億人民幣的鉅款第七百零八章 飄逸的中國紅第七百八十章 王儲殿下的兩大愛好第兩百五十七章 咬牙自己上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NB—Plus通信衛星第九百四十六章 亞洲最大的軟件公司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這個我們有現貨第八百二十五章 天頂星—1型星光導航系統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產能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超過500億人民幣的鉅款第九章 F—15與幻影F—1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YYDS—6模塊化無人機第三百四十八章 兼併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爭起來了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中段攔截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真·把巡航導彈當香腸生產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破驚天的價格第六百四十章 航空材料第九百九十章 零排放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2500萬人民幣一枚第一千一十四章 QXS彈道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大功率渦軸發動機第八百四十五章 蘇—27第四百二十四章 多尼爾—228運輸機第兩百七十八章 見證奇蹟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做一次反衛星試驗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二道流~變循環第八百三十七章 不爭饅頭,爭口氣第一百九十六章 六千多萬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待外賓第七百八十二章 滔天巨浪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體系纔是關鍵第八百一十七章 怎麼做到的?第八百章:劃時代的航天技術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垂直起降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海軍大發展第八百一十八章 凝視成像系統第四百四十章 救災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就沒見過這麼欺負人的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FCNB—220第四百八十六章 磁異探測器第四百三十章 不是墜毀,是硬着陸第五百九十三章 這效率,簡直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TY—2型無人機第五百八十四章 國防動員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重新定義三代半的FC—21戰鬥機第五百七十七章 違約金第兩百五十一章 財政危機第兩百五十五章 莊扒皮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更輕、更省、更強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精度第四百九十四章 專業的反潛巡邏機第五百三十七章 成了渣渣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海軍陸戰隊一號第一百七十五章 TY—2型無人機第一千一十一章 巨頭們的無奈第兩百九十九章 無人機傳過來的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下一代作戰飛機的重要課題第三百八十四章 配套航天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世界領先第五百一十五章 以市場爲驅動力第五百六十九章 “小叉車”直升機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生產線上的神秘戰機第八十八章 林伯伯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總投資1487億人民幣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紅外隱身第三百四十五章 老狐狸第六百零六章 航空部件運輸機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轟炸機的種子第五百四十章 教練機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小步快跑第五百一十八章 863計劃第八百七十九章 虛擬製造技術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三百八十二章 超越歐美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碾過防線第四百零六章:脈動—1型生產線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FCBN—220-300高級政務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