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3章 失落的華夏之國

從陸路攻打印度的難題始終是後勤。雖然現在緬北的土司大多臣服於大明,得到了大明封臣的地位,等於是一個個半獨立的小國,已經不在貢榜王朝統治之下了。但是緬北多是山區,與之接壤的雲南同樣是山巒密佈之地,雖然有一條滇交鐵路連接雲南昆明和交州省的海防港,但是自昆明以西卻沒有一寸鐵路,到緬北和雲南交界出的新街(後世的八莫)就是將近900公里的山路——這個時代大明和緬甸的邊境線和後世不同,後世緬甸克欽邦的大部分地區,包括江心坡地區、坎底地區、胡康地區和密近那(後世的密支那)地區,全都屬於大明的雲南省管轄,大明朝廷還在上述地區設立了一個滇西府,治所就在新街。大明和緬甸在地圖上的邊境線就靠近新街。之所以是地圖上的邊境線,那是因爲朱濟世接受緬北土司臣服的時候根本不看邊境線什麼的。

包括伊洛瓦底江上游和妙香高原(撣邦高原)的廣大地區,全都是大明封臣的天下,就連緬甸王國首都曼德勒以東50公里的眉苗現在都在臣服於大明的楊家、羅家、張家和段家土司的聯合控制之下。這四家土司都自稱是前明昭宗(永曆)皇帝餘部的後裔,在大明收復雲南後不久,就派人嚮應天稱臣,都得到了伯爵的封號和一些武器彈藥。朱濟世還指示這四家相互聯姻,結成一體,共同在妙香高原打拼。經過近20年的發展。這四家土司基本上已經控制了整個妙香高原。爵位也升到了侯爵,人稱“妙香四侯”。現在朱濟世要取曼德勒根本不用出動大明本國的陸軍,只需要給“妙香四侯”下道旨意,最多一個月,貢榜王朝的首都就要易主了。

不過拿下曼德勒並不等於可以長驅直入打下英帕爾,因爲自曼德勒到英帕爾還有五百八十公里。雖然地形大多比較平坦,但終究沒有鐵路可用,因而大軍的後勤很成問題——現在可沒有用內燃機驅動的卡車。只有馬拉人推的車輛可以用來運載後勤物資。而民夫和馬匹本身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補給物資。而五百八十公里的後勤運輸線,差不多要走上一個月,來回就是兩個月!只怕有一半以上的物資在路上就要被消耗掉了。而且這僅僅是曼德勒到英帕爾的後勤線,如果計算雲南昆明到英帕爾,那可就是一千七八百公里之遙了!如果僅僅出動幾萬人的輕裝(不攜帶重炮)部隊,或許還可以在滇西府和妙香四侯的支持下維持後勤供應,至少糧食可以就地籌集,僅僅需要運輸武器彈藥。可要是將出兵數量增加到幾十萬,想要就地籌集糧食恐怕就很不容易了,彈藥的補給也會成爲明軍後勤部門的噩夢。

而英軍又在英帕爾要塞部署了50000人的重兵。苦心經營多年,恐怕不是幾萬人的輕裝部隊可以奪取的。

“父皇可曾聽說過阿薩姆王國?”朱國雄卻是對奪取英帕爾胸有成竹。微笑着反問朱濟世道。

“聽說過,是早年被英國人征服的一個小邦,英帕爾要塞不就在那裡。”

朱國雄笑道:“那父皇可知道這個阿薩姆王國之人,其實也是我華夏後裔呢?”

朱濟世一怔,“不會吧?”

“千真萬確,這阿薩姆之人的長相不類印度之種,而是酷似華夏之民。據他們國內記載,乃是周朝建立前後自中原遷往阿薩姆地區的。最早的時候叫東輝國,在唐僧的《大唐西域記》中是有記載的。估計不是周天子所封之諸侯,就是成湯後裔。算起來也是諸夏之一,只是沉淪已久。”

朱國雄多半是在瞎扯淡,東輝國是有的,建國時間的確也和西周差不多。但是不大可能是周天子封的,畢竟阿薩姆地區離開中原實在太遠。這個東輝國頂天也就是能和古蜀國扯上一點關係——不過古蜀國倒是受過周天子的冊封。

“是周朝封出去的?”朱濟世點了點頭,“這倒是有可能的,周天子分封諸侯的辦法和朕差不多,實行的都是夏君夷民之法。可惜爲後世諸朝代所誤解,未能取其精髓,以擴張我華夏民族之版圖啊。幸好有朕再行此法,建立起五華諸夏體制。”

這話的確不錯,把皇子皇弟們封到華夏文明的核心地盤之外去立國,在歷史上除了姬發也就是朱濟世在這麼幹了……實際上華夏文明的基本盤,就是周天子的大封的這些諸侯國奠定的。可惜的是,自秦朝以後的各朝各代,只看到了分封諸侯王容易造成內訌的缺點,卻忘記了“夏君夷民”在擴張過程中的作用。就算有過幾次分封,也都把諸侯國封在中原添亂,幾乎沒有什麼朝代捨得把諸王弄到蠻荒之地去吃苦的。

直到朱濟世恢復大明,才重新祭出這個絕招,拿出了五華諸夏這個擴張體制。早些年的時候,大明國內還就這種“分封諸侯王”的政策進行過一場大辯論,反對者舉出了“七國之亂”和“八王之亂”這兩個例子。而支持者卻拿出周朝這塊金字招牌一晃——把朱濟世的五華諸夏包裝成了周天子留下的古制,反對的聲音立即就消於無形了,在一般華夏的儒士看來,和周朝掛上鉤的東西總是好的。

“不過周天子封的國也太久遠了,其人該沒有多少華夏血統了吧?”朱濟世有些懷疑地道。

朱國雄微微一笑,捻着才蓄起來不久的鬍鬚,“其實華夏血統淡薄又有什麼打緊?只要這阿薩姆王國的王室和大臣們想要追隨我大明就行了。”

朱濟世哼哼道:“印度的事情一直都是你在負責的,是不是有阿薩姆的王室投靠過來要咱們出錢出槍幫助復國?這事兒你看着辦就行,不過也不要因爲他們自稱是華夏後裔就太過優待。至於南方軍總司令一職,暫時就由朕親領,等你拿下英帕爾再交給你。”

橫豎就是個小國,朱濟世可不覺得可以靠他們打下英帕爾要塞,而且打下英帕爾又如何?從英帕爾到加爾各答可還有八百多公里呢,中間還隔着條非常寬闊的賈木納河。

朱國雄卻道:“父皇,兒臣以爲這個阿薩姆王國大有可用,應該將其視爲諸夏一員,大加扶植,可以將阿薩姆人視爲漢人,讓他們在印度東北再建東輝國。有他們的相助,咱們就有可能以少量精銳部隊翻越那加丘陵,繞到英帕爾要塞背後,切斷英帕爾和孟加拉之間的聯絡。如此,數萬英印軍隊就會前後失據,英帕爾要塞必將不攻自破。而英帕爾既得,印度東北必然望風而亂。”

會不會望風而亂不知道,不過那些阿薩姆人如果真靠得住,英帕爾要塞或許是可以打下來的。只是將印度東北的大片地盤都交給這個什麼阿薩姆王國是不是太優厚了一些?這一戰少不得要出動幾萬明軍苦戰數月吧?

“雄兒,這個阿薩姆王室可靠得住?”朱濟世思索着問,“他們現在已經亡了國,還有力量幫助我們取得英帕爾嗎?另外,英帕爾和阿薩姆邦乃是從陸上威脅印度的要衝,讓阿薩姆王室控制真的妥當?朕隱約記得英宗朝的時候有個麓川之役,和這個什麼阿薩姆王室可有關係?”

朱國雄站在朱濟世背後,微笑道:“阿薩姆王國雖然亡國多年,但是其君臣國人無一日不在圖謀恢復,現在他們已經通過印度邦聯大會黨聯絡上了兒臣。還送來了一名阿薩姆王國未來國王之母。”

“未來國王之母?”朱濟世一怔,然後又問,“那未來國王之父是誰?”(未完待續。。)

第26章 官司上身 、第984章 容校長第371章 海參崴先得佔了第1184章 高高捧起第922章 土坦克大破鐵網陣 下 狂第163章 來了個左秀才第1262章 人心啊,人心第1438章 法治國, 儒治人,佛治心第355章 戰福州,共和派第491章 妥協下的自由第1457章 天選之國,勝者爲王(七)第805章 待價而沽 狂第1056章 自由、民主、法治和黑人第1310章 憲政又一進步?第212章 有種的大清水師 二第1473章 佔領華爾街第259章 追逃敵、入廣州第798章 草原上的持久戰 狂第1174章 大明屬國地位第880章 市場和競爭 狂第950章 血友病 狂第477章 投降的條件第644章 10萬遠征軍 狂第1026章 讀書無用論第1017章 微服私訪:繁榮的漢城第1352章 當羅斯福遇到肯尼迪第565章 封建主義棟樑 票票第637章 拔苗保苗 狂第402章 孔氏南宗第92章 幹大事需於虎謀皮第1433章 羅馬真能復興?第707章 人太少,死不起 狂第551章 軟弱的將軍第204章 以旗將馭漢兵!第553章 亞歷山大的收穫第251章 戰東江,洋槍對馬甲(上)第143章 婆羅洲的租界 求收第634章 新東北人們 狂第843章 洋槍換女人 狂第1067章 機不可失?第533章 要吃飽,去殖民第1154章 墓園嶺,第一天第1045章 資產階級站起來了第1349章 10月30日凌晨第498章 肉包子打朱第332章 巴夏禮建議書第1003章 暴力和非暴力第1307章 中俄VS英德奧?第882章 絲綢研究所 狂第1482章 在芝加哥第890章 考察司法 狂第637章 拔苗保苗 狂第1137章 第一國際第1299章 美國人的血第1344章 長途奔襲第1487章 大難臨頭,資本先逃第337章 天朝田畝制度第500章 不要英主第557章 先南後北,先東後西 狂第1457章 天選之國,勝者爲王(七)第698章 勝利之路 狂第1134章 明德同盟?第892章 聯姻土耳其? 狂第576章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票票第49章 炸彈專家第530章 天父下凡來第403章 坐困愁城鼓士氣第1051章 驚變和轉折第1316章 天子親征?第1289章 棉蘭老島第699章 騎兵,不是步兵的保姆第150章 賣槍給大清?第1244章 朱皇帝的德政第1013章 微服私訪:在常熟第1004章 楊東王第1215章 全面對抗的開始第503章 皇城公學第627章 大明書生忙折騰 狂第264章 綠營還是要裁的第1449章 祖龍死而地分?第1451章 天選之國,勝者爲王(二)第1354章 政治家和軍事家的區別第1456章 天選之國,勝者爲王(六)第492章 想吃老虎先扮豬第1336章 碰撞開始第160章 法蘭西匯豐銀行第511章 兵分三路來第549章 抗俄援日第840章 殖民者的血淚史 狂第1105章 佔領白宮 五第1432章 不當皇帝了?第945章 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狂第666章 戰爭未開,外交先行 上狂第726章 琉球女王 狂314章 明清議和第808章 夜攻第1548章 5600萬人的蕭條第416章 嫁禍江東第1373章 失落的華夏之國第514章 對付楊上帝的法寶 兩章連發
第26章 官司上身 、第984章 容校長第371章 海參崴先得佔了第1184章 高高捧起第922章 土坦克大破鐵網陣 下 狂第163章 來了個左秀才第1262章 人心啊,人心第1438章 法治國, 儒治人,佛治心第355章 戰福州,共和派第491章 妥協下的自由第1457章 天選之國,勝者爲王(七)第805章 待價而沽 狂第1056章 自由、民主、法治和黑人第1310章 憲政又一進步?第212章 有種的大清水師 二第1473章 佔領華爾街第259章 追逃敵、入廣州第798章 草原上的持久戰 狂第1174章 大明屬國地位第880章 市場和競爭 狂第950章 血友病 狂第477章 投降的條件第644章 10萬遠征軍 狂第1026章 讀書無用論第1017章 微服私訪:繁榮的漢城第1352章 當羅斯福遇到肯尼迪第565章 封建主義棟樑 票票第637章 拔苗保苗 狂第402章 孔氏南宗第92章 幹大事需於虎謀皮第1433章 羅馬真能復興?第707章 人太少,死不起 狂第551章 軟弱的將軍第204章 以旗將馭漢兵!第553章 亞歷山大的收穫第251章 戰東江,洋槍對馬甲(上)第143章 婆羅洲的租界 求收第634章 新東北人們 狂第843章 洋槍換女人 狂第1067章 機不可失?第533章 要吃飽,去殖民第1154章 墓園嶺,第一天第1045章 資產階級站起來了第1349章 10月30日凌晨第498章 肉包子打朱第332章 巴夏禮建議書第1003章 暴力和非暴力第1307章 中俄VS英德奧?第882章 絲綢研究所 狂第1482章 在芝加哥第890章 考察司法 狂第637章 拔苗保苗 狂第1137章 第一國際第1299章 美國人的血第1344章 長途奔襲第1487章 大難臨頭,資本先逃第337章 天朝田畝制度第500章 不要英主第557章 先南後北,先東後西 狂第1457章 天選之國,勝者爲王(七)第698章 勝利之路 狂第1134章 明德同盟?第892章 聯姻土耳其? 狂第576章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票票第49章 炸彈專家第530章 天父下凡來第403章 坐困愁城鼓士氣第1051章 驚變和轉折第1316章 天子親征?第1289章 棉蘭老島第699章 騎兵,不是步兵的保姆第150章 賣槍給大清?第1244章 朱皇帝的德政第1013章 微服私訪:在常熟第1004章 楊東王第1215章 全面對抗的開始第503章 皇城公學第627章 大明書生忙折騰 狂第264章 綠營還是要裁的第1449章 祖龍死而地分?第1451章 天選之國,勝者爲王(二)第1354章 政治家和軍事家的區別第1456章 天選之國,勝者爲王(六)第492章 想吃老虎先扮豬第1336章 碰撞開始第160章 法蘭西匯豐銀行第511章 兵分三路來第549章 抗俄援日第840章 殖民者的血淚史 狂第1105章 佔領白宮 五第1432章 不當皇帝了?第945章 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狂第666章 戰爭未開,外交先行 上狂第726章 琉球女王 狂314章 明清議和第808章 夜攻第1548章 5600萬人的蕭條第416章 嫁禍江東第1373章 失落的華夏之國第514章 對付楊上帝的法寶 兩章連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