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

瑪麗亞.克萊門蒂娜的伶牙俐齒在法國貴族圈子裡面都是有名的,甚至不在她的美色之下。大明國內出現的民不聊生,經她一番辯解,似乎不是朱大天子治國無能,而是朱濟世高瞻遠矚,有意爲之了。

WWW●тt kan●¢O

而實際上,大明國內的“民不聊生”,固然是有自然災害、戰爭和人多地少,土地無法承載過多人口等“不可抗”因素。但是朱明朝廷的施政經驗不足,政策調整很少考慮民間承受能力也是個重要原因——用左騾子當丞相來治國也就這樣了,推行政策的決心和力度都是有的,但是柔性明顯不足,考慮問題也不大周到,這左宗棠本來就不是面面俱到的圓潤性格。

當然,朱明所實行的“新政”也不是讓所有人都受傷,要不然朱明境內早就是烽火連連了。

又到十月金秋,肆虐了整個夏季的洪水已經退去,受了災的地方都在朝廷的援助下開始重建,民人雖苦,但還不至於衣食無靠。說實話,大明朝廷在這次賑災中所展現出的反應速度和財力,都是滿清所無法比擬的。雖有災,但不失民心。

至於沒有受災的兩江農村,更是一派喧囂狂歡的場面,因爲大明朝廷剛剛在無意當中頒佈了一項天大的德政。

江蘇吳縣城外,一羣農人剛剛收割完一大片成熟的稻田,正聚在一起聊天。水煙旱菸一塊兒抽上,煙霧模糊了顏面,卻掩不住話語中的歡喜。

“聽說了嗎。大明天子已經頒下明詔,永遠免除咱們農人身上的漕賦啦!”

“聽說了。當然聽說了……收了幾百年的漕賦讓聖天子一道聖旨就免了,咱們種田人一年到頭總能多幾頓飽飯了。”

“是啊,不僅漕賦免了,而且今年的米價也比往年要高一成半(自然災害和官府收購米糧用於東北作戰屯田等原因拉高了糧價),這田賦正項雖然比去年要高。但是沒有任何雜派加派火耗銀子,一律用匯豐行的銀元、銅元繳納(匯豐行的銀元、銅元、小銅元兌換比例固定,都可以用來繳納賦稅,因此民間沒有銀貴錢賤的困擾),比之往年的負擔還是輕許多了。”

“現在管民的官兒也比過去要好,都是咱們本鄉本土的秀才老爺,讀聖賢書的,個個還都有八品九品的官身。也講道理,同過去只曉得撈錢的胥吏不一樣的。”

農人們個個喜氣洋洋,還不時學着那些秀才老爺的姿勢衝空中拱拱手,說上幾句恭維朱大天子的馬屁話,好像朱大天子真是什麼愛民如子的好皇帝似的。不過話說回來,免除漕賦一事對大明境內的農人來說,的確是個天大的德政。

所謂漕賦,是指滿清官府所徵收的漕糧、加耗、漕項三者之和。這項制度並不是滿清想出來的。而是歷來就有的。定都北京的滿清朝廷,素來視漕運爲“天庾正供”。在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和山東八省徵漕糧,經運河北輸。每年理論上的漕糧總額也就是四百萬石。算上加耗,實際徵糧接近六百萬石甚至更多。除了漕糧還有漕項,也就是幾百萬石米糧的運輸費,這筆經費也取諸民間,列入正供。而漕項又有輕齎、行月、席木、贈貼銀米、漕耗銀米、津貼銀等諸多名目,雜七雜八加在一起。再考慮到惶惶大清的官吏們的“辛苦費”,這漕糧早就成了壓在八省農人,特別是承擔漕糧份額最多的江蘇(理論上179.44萬石)、浙江(理論上63萬石)、江西(57萬石)三省農人身上的一座大山。

而且以上這些僅僅是民間所負擔的漕運成本,在滿清朝廷這裡還設有漕運總督衙門、河道總督衙門以及下屬的一大堆衙門負責維持這條向北京輸送米糧的交通生命線暢通無阻。幾乎不計成本地從政治、經濟、軍事方面給予保障。隔三差五就是一疏通運河的大工,所費無算,不知道讓多少管漕運,管河道的官兒發家致富。

根據滿清自己的官員對漕運成本的模糊研究,算上官民兩面和所有人力物力的消耗,從江南運一石米到北京城,成本低則20兩,高則40兩!即便是這個數字有虛高的成分,但是一石漕米的成本肯定不會低於10兩銀子。所以這漕糧北運,在朱濟世看來純粹是瞎折騰,因而一道旨意就給廢了——其實他也沒有理由徵漕賦,他現在建都南京,蘇常糧倉就在身邊,根本用不着漕運啊。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哪怕是“瞎折騰”有時候不也能拉動gdp嗎?滿清漕運這個大大的“瞎折騰”背後,就牽着一個龐大的漕運經濟鏈,其中的核心就是數十萬以船運、縴夫、碼頭裝卸、河工爲業的漕幫弟子,如果再算上漕運周邊產業和靠着這些漕幫弟子吃飯的人,總計不下數百萬人。這些人沒有田地,就靠着漕運吃飯,滿清朝廷所徵收的漕糧、漕項、加耗中的很大一部分就是用來維持這些人的生計。除此之外,一個漕運還給運河兩岸的很多城市帶來了繁榮,形成了一個相當畸形的漕運經濟帶。

現在漕運斷絕,這麼多人沒有了生計,自然不穩,這兩江之地當然就動盪不安了。所以,朱明朝廷費漕賦惠及兩江農人的背後,則是靠着漕運爲生的人們在付出代價。

所以兩江農人口中所稱頌的朱大明君,在運河沿岸的漕運重鎮徐州的茶館裡面的形象就相當不堪了。

“這兵荒馬亂的,日子是愈發難過了,這運河也不曉得哪一天才能通啊……”

“運河通了又能怎麼樣?現在的大明建都南京,根本不需要漕糧北運。退一步說,就算朱家遷回北京又如何?朱家那位是海外天子,不禁海貿,自家就有海運大船數百艘,幾百萬石米糧用大海船來運,幾百艘船跑一個來回就夠了,所需銀錢不比漕運節省?”

“難道漕運以後就沒有了?咱們那麼多靠漕運吃飯的人怎麼辦?難道活活餓死?”

“還能怎麼辦?賣身去南洋,或者應募去遼東當衛所兵,幫朱家天子打仗……”

“去南洋……去當兵打仗……唉,這一去還回得來嗎?”

“還是以前大清在的時候好,守着大運河就不愁吃不愁穿了,要是大清朝還能回來……”

“說什麼呢?說什麼呢?沒聽說過東廠番子、錦衣衛?咱們漕幫現在可是被朝廷嚴密監視着!”

這話牽涉到明清之爭,的確得防隔牆有耳,茶館裡面一干漕幫弟子個個都閉口無言,但是面孔上卻都浮着怨色。

不知道過了多久,才又有人哼了一聲,開口道:“大清朝是回不來了,他們的天德皇帝已經向大明稱臣,受封渤海公。道光皇帝更逗,乾脆向太平天國投降,當了忠順王!這樣的朝廷還能回來?”

“那咱們還有什麼盼頭?莫非只能賣身去南洋?”

“那就只能去遼東當兵……”

說到下南洋去遼東,衆人都是唉聲嘆氣,徐州這裡可不是廣東,大家都是聽着下南洋發橫財的故事長大的,所以對下南洋沒有什麼牴觸。更沒有一大堆建功封侯的洪家兄弟,所以對去遼東當衛所兵也極不情願,除非真到了絕糧斷頓的時候,否則是不會去淮安城裡的那些洪門弟子開的各間南洋勞務公司或是遼東鎮募兵處報名的。

就在衆人嘆息的時候,一個牧師打扮的人從外面走進茶館,聽到大家在說話,大聲道:“有天父皇上帝在,是不會讓大家去南洋、遼東受苦送死的!”

第1343章 大突出部第432章 大道和小術第43章 辦大學的設想第1124章 大獎賽第1411章 浩瀚大洋是戰場(十一)第401章 大清果有忠臣第931章 俾斯麥 狂第1270章 三個女人的歐洲第1238章 收購美利堅第1043章 行動起來了!第273章 是三國志還是劉項傳第299章 罪魁禍首林則徐 了!第412章 南北和,天王是什麼意思第327章 借師助剿?第332章 巴夏禮建議書第305章 東狩盛京?第414章 買古董,要鞭屍?第531章 今日楊秀清,來日洪秀全第317章 聯合施壓第319章 瓜分滿清?第1396章 圈套不會只有一個第1148章 決心,決戰 一第443章 立憲法,開議會第998章 在西安第722章 三千世界鴉殺盡 上 狂第837章 行萬里路 狂第1242章 西進的快速通道第1417章 浩瀚大洋是戰場(十七)第1042章 等着捱揍吧第642章 晉商蔚字號的崛起 狂第1377章 不會打敗吧?第1320章 死循環?第586章 農事也是工商事 狂第1489章 選上去的會是民意黨?第1164章 總體戰時代的開始第741章 和馬蒂爾德 狂第462章 戰朝鮮,勤王令第460章 八旗朝鮮第751章 夏威夷不需要戰爭 狂第745章 一攬子問題 狂第123章 兩營新兵第1385章 只欠東風第1473章 佔領華爾街第103章 穩定壓倒一切 上第446章 北方來使第1202章 搶救土耳其第246章 渡東江第1388章 替海軍打出一個主動權第655章 爲了做官而讀書 狂第255章 廣東須全取第1288章 談判第30章 這下出大名了第83章 反清四人組第668章 搖頭天王 狂第1095章 這一天,美國失去了未來!第116章 狐假虎威 、第1078章 搞美國還是搞俄國?第430章 好大一個坑第607章 德川無雄主 狂第1018章 當慈禧遇到和卓.奕詝(上)第1090章 如意的算盤第1017章 微服私訪:繁榮的漢城第893章 出去看看 狂第1268章 金色的十年第789章 還想種地? 狂第740章 夏威夷危機的由來 狂第351章 產業革命,金融爲先第1349章 10月30日凌晨第1352章 當羅斯福遇到肯尼迪第1361章 歐盟版的大中華?第771章 浴桶中的國家大事 狂第1479章 好一個大中華(下)第225章 幕府是牢籠第565章 封建主義棟樑 票票第844章 新日本領管第1448章 最後的機會第1293章 民意黨第710章 宣戰和鐵甲艦 狂第1547章 可以回家了第1551章 工作狂依人第73章 波拿巴的友誼第165章 香江對奉上第1470章 革命啦!美國(上)第478章 得饒人處不饒人第1031章 劣紳、奸商、選舉(下)第931章 俾斯麥 狂第512章 該打哪一路? 兩章連發第68章 安的什麼心?第296章 撫湘湖,千金買馬骨第780章 成功的集體化 狂第1022章 奸商是怎樣煉成的第1080章 人權、關稅和戰爭第1334章 上中下三策?第1243章 俄國大革命的基礎第1037章 秘密工作者翁子房第1257章 子子孫孫的責任第1382章 又是一個胡安?第479章 又有變數了第178章 九龍大開發 !第461章 內附不如共君
第1343章 大突出部第432章 大道和小術第43章 辦大學的設想第1124章 大獎賽第1411章 浩瀚大洋是戰場(十一)第401章 大清果有忠臣第931章 俾斯麥 狂第1270章 三個女人的歐洲第1238章 收購美利堅第1043章 行動起來了!第273章 是三國志還是劉項傳第299章 罪魁禍首林則徐 了!第412章 南北和,天王是什麼意思第327章 借師助剿?第332章 巴夏禮建議書第305章 東狩盛京?第414章 買古董,要鞭屍?第531章 今日楊秀清,來日洪秀全第317章 聯合施壓第319章 瓜分滿清?第1396章 圈套不會只有一個第1148章 決心,決戰 一第443章 立憲法,開議會第998章 在西安第722章 三千世界鴉殺盡 上 狂第837章 行萬里路 狂第1242章 西進的快速通道第1417章 浩瀚大洋是戰場(十七)第1042章 等着捱揍吧第642章 晉商蔚字號的崛起 狂第1377章 不會打敗吧?第1320章 死循環?第586章 農事也是工商事 狂第1489章 選上去的會是民意黨?第1164章 總體戰時代的開始第741章 和馬蒂爾德 狂第462章 戰朝鮮,勤王令第460章 八旗朝鮮第751章 夏威夷不需要戰爭 狂第745章 一攬子問題 狂第123章 兩營新兵第1385章 只欠東風第1473章 佔領華爾街第103章 穩定壓倒一切 上第446章 北方來使第1202章 搶救土耳其第246章 渡東江第1388章 替海軍打出一個主動權第655章 爲了做官而讀書 狂第255章 廣東須全取第1288章 談判第30章 這下出大名了第83章 反清四人組第668章 搖頭天王 狂第1095章 這一天,美國失去了未來!第116章 狐假虎威 、第1078章 搞美國還是搞俄國?第430章 好大一個坑第607章 德川無雄主 狂第1018章 當慈禧遇到和卓.奕詝(上)第1090章 如意的算盤第1017章 微服私訪:繁榮的漢城第893章 出去看看 狂第1268章 金色的十年第789章 還想種地? 狂第740章 夏威夷危機的由來 狂第351章 產業革命,金融爲先第1349章 10月30日凌晨第1352章 當羅斯福遇到肯尼迪第1361章 歐盟版的大中華?第771章 浴桶中的國家大事 狂第1479章 好一個大中華(下)第225章 幕府是牢籠第565章 封建主義棟樑 票票第844章 新日本領管第1448章 最後的機會第1293章 民意黨第710章 宣戰和鐵甲艦 狂第1547章 可以回家了第1551章 工作狂依人第73章 波拿巴的友誼第165章 香江對奉上第1470章 革命啦!美國(上)第478章 得饒人處不饒人第1031章 劣紳、奸商、選舉(下)第931章 俾斯麥 狂第512章 該打哪一路? 兩章連發第68章 安的什麼心?第296章 撫湘湖,千金買馬骨第780章 成功的集體化 狂第1022章 奸商是怎樣煉成的第1080章 人權、關稅和戰爭第1334章 上中下三策?第1243章 俄國大革命的基礎第1037章 秘密工作者翁子房第1257章 子子孫孫的責任第1382章 又是一個胡安?第479章 又有變數了第178章 九龍大開發 !第461章 內附不如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