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垂死老人

夕陽西下,晚霞絢爛,由峨嵋到嘉定的官道上,正奔着四匹快馬。

第一匹健馬,是一位四十開外的男子,方中青衫,長髯垂胸,馬鞍掛着一把長劍。

第二匹快馬上,是一位中年婦人,眉目清秀,儀態萬千。

第三匹馬上,是一個十四五歲的童子,一身疾服,劍眉朗目,十分俊美,背上插着長劍。

第四匹快馬上,也是一位童子,身着藍衫,十分清瘦,一臉書生氣。

這時四人正行在一座小廟前面。

突然間,由那小廟中傳出一聲深長嘆息,一個青衣老人,踉蹌而出,一跤摔在大道上。

前面兩匹快馬已然越過小廟,第三匹快馬,疾馳而至,向那青衫老人身上撞去。

馬上疾服童子,突然一勒繮繩,向前疾衝的快馬,忽地前蹄上揚,打了一個轉身,閃向一側。

第四匹馬上的藍衣童子,卻及時收住繮繩,翻身下馬,放開手中繮繩,奔到那青衣老人身側,扶起那青衣老人,道:“老伯伯怎麼了?”

那青衣老人轉眼望了望那藍衣童子一眼,說道:“老朽病了。”

那藍衣童子伸手在那老人額頭上按了一下,只覺得他額上十分燙手,不禁一皺眉頭,道:“老伯伯你病勢不輕呀!”

青衣老人苦笑一下,道:“唉!老漢死不足借,可憐天下……”

到此處,神志陡然一清,住口不言。

這當兒,那青衣中年人,以及那婦人和病服少年,全都圍了過來。

藍衣童子道:“老伯伯,可有什麼心願丟不下嗎?”

青衣老人失去神采的雙目,緩緩轉動,掃掠了那青衫人和中年婦人一眼道:“是的,老朽丟不下救世心願……”

那青衫大漢一下馬,伸手在老人頭上按了一把,說道:“閣下燒的很高,難怪是語言不清了。”

那中年婦人突然接口道:“大哥啊,他這年紀、重病在身,如不能及時施救,只怕是難保不測,既然叫咱們碰上了,怎能袖手不管?”

那青衫中年人凝目尋思了片刻,道:“他的病很重,咱們又有急事……”

那中年婦人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夫君又糊醫理,理當濟世救人才是。”

那青衫中年人沉吟了片刻,接道:“好吧!我試試看。”

中年婦人喜道:“好極了……”

側目思索片刻道:“我默算咱們赴會之期,還有三日可以耽擱,到時,咱們辛苦一些,快步一些就是,再說,就算咱們去晚了,爲救人延誤時間,他們也會原諒的。”

青衫中年人長長嘆息一聲,道:“不瞞賢妻說,這人病情太重,我實在沒有把握能夠把他醫好。”

中年婦人道:“咳!只要咱們盡到了全部的心力,治不好他的病勢,那也是無可奈何的事了。”

青衫中年人抱起那老者,道:“此刻,咱們得找一座有藥鋪的市鎮,我先替他開兩付退燒的藥試試吧。”

中年婦人低頭看去,只見那老者雙目緊閉,似是已到難再支持之境,不禁一皺眉頭,道:“現在很危險嗎?”

青衫中年人道:“奄奄一息,隨時可以氣絕而逝。”

中年婦人道:“夫君煉成的八寶金丹,可否給他服用一粒呢?”

青衫中年人皺眉頭,道:“我十年採集的靈藥,只成十粒八寶金丹……”

婦人輕輕嘆息一聲,道:“大哥,你那八寶金丹,作何用途?”

青衫中年人道:“用來保命延身。”

щщщ⊙Tтká n⊙¢○

中年婦人道:“這位老人也是一條命啊!他爲什麼不能用這金丹呢?”

青衫中年人道:“唉!這金丹十分珍貴……”

中年婦人不便再言,緩步行到那老人身前,黯然說道:“你本來可以不死的……”

青衫中年人突然放下那青衣老人,從懷中取出一個玉瓶,倒出一粒紅色的丹丸,說道:“給他服下去吧!”

那中年婦人接過紅色丹丸驚喜他說道:“大哥啊!你捨得這粒金丹嗎?”

青衫中年人微微一笑,道:“不捨得也不成啊!我不能讓你因此事心中不快樂。”

中年婦人雖已是三十幾許人,但臉上仍是一片天真、純潔的神情,緩緩說道:“夫君待我真好。”

青衫中年人道:“我說過,這一生好好待你,決不讓你有不快樂的事情。”

中年婦人蹲下身子,伸出雪白的玉手,捏那老人牙關。

就在此時,青衣老人突然睜開雙目,望着那中年夫人,微微頷首,自動張開了嘴巴。

那中年婦人把丹丸投入了青衣老人的口中,道:“老伯伯,這一粒八寶金丹,乃我丈夫採集的各種奇藥煉成,功能固元保命,你服用了之後,可以安心養息,待到前面市鎮之上,再替你開藥療疾。”

青衣老人夫去神采的目光,緩緩地轉到那青衫人的身上,微微頷首,表示謝意。

青衫中年人大約對那粒人字金丹,心中仍有餘疼,冷冷說道:“不用謝我,如非我那夫人,在下實是捨不得讓你服用一粒。”

青衣老人苦笑一下,緩緩閉上雙目。

那中年婦人突然嘆息一聲,道:“大哥啊!你既然救了他,又何必傷他呢?”

青衫人淡淡一笑,道:“我說的都是實話,我煉這八定金丹,早已安排好了用處,如今少了一粒,只好另想別的辦法彌補了。”

ωωω ✿тт kΛn ✿CO

那中年婦人道:“唉!大哥不要生氣,我不知你早已安排了用途。”

青衫人微微一笑,道:“既讓他服用下了一粒八寶金丹丸,無論如何,我也要設法把他的病療好……”

說着抱起那青衣老人,跳上馬背,向前奔去。

天到掌燈時分,行到一處小鎮。

青衫中年人找了一處客棧,把那青衣老人安排在一個廂房之中。

那八寶金丹果然有着驚人的神效,自從老人服下之後,神智竟然保持着完全的清醒,但形勢卻又迫他閉着雙目,裝作暈迷未醒之狀。

那青衫中年人先替青衣老人把過脈搏之後,不禁一皺眉頭,但卻未發言,匆匆起身而去。

那中年婦人堅持以八寶金丹,救那老人之命,已瞧出丈夫心中的不樂,再也不敢多口。直待丈夫去後,她才望着那藍衣童子說道:“你留這裡照顧這位老伯伯。”

那藍衣童子應道:“伯母放心,小侄自會當心。”

那中年夫人嘆息一聲,轉身而去。

就在那中年婦人去後,青衣老人突然睜開了雙目。

藍衣童子喜道:“老伯伯,你醒了?”

那青衣老人在那藍衣童子的臉上打量了一陣道:“清醒了。”

藍衣童子道:“我去告訴伯母。”

青衣老人急急說道:“小兄弟,不要去。”

藍衣童子停下腳步道:“爲什麼?”

青衣老人苦笑一下道:“我們先談談如何。”

藍衣童子沉吟了一陣道:“好吧!”

青衣老人道:“我想問你幾件事不知你可否告訴我?”

藍衣童子道:“那要看你問什麼了?如果我不知道的事情自然是沒有法子回答你了。”

青衣老人道:“自然是你知曉的事情。”

藍衣童子道:“那你問吧!”

青衣老人緩緩說道:“你那位伯父,可是中州三俠中方二俠方天成嗎?”

藍衣童子道:“是啊!你認識他?”

青衣老人道:“我不認識,但方二俠,大名鼎鼎,在下只不過聽人說過他的形貌罷了。”

藍衣童子道:“原來如此。”

青衣老人道:“那位美麗的中年婦人想必是方二俠的夫人?”

藍衣童子道:“是啊!正是我的伯母。”

青衣老人道:“久聞她的善名,今日一見果是不錯。”

藍衣童子道:“我那位方伯母,爲人最是善良了,一隻鳥兒受了傷,她心中也是不忍。”

青衣老人嘆道:“她的仁善之名,武林皆聞,名氣實不在方二俠之下……”語聲一頓道:“那位穿勁裝的童子可是方二俠的公子?”

藍衣童子道:“是的,也是我的兄弟。”

青衣老人道:“你是老大?”

藍衣童子黯然說道:“我們雖是兄弟,但卻非一母同胞,我是寄居在伯父家中。”

青衫老人道:“你今年幾歲了?”

藍衣童子道:“十五歲,我那兄弟也是十五歲,不過我大他三個月。”

藍衣老人點點頭道:“令尊呢?”

藍衣童子道:“家父過世很久了。”

青衣老人道:“他是方二俠的親兄弟嗎?”

藍衣童子道:“是的,家父小伯父五歲,他們是一母同胞。”

青衣老人道:“令堂呢?”

藍衣童子道:“家母哀傷過甚,不願再在塵世之上,本要以身相殉,但又怕我孤苦無依,因此五年前,把我送給伯父收養,自己削髮爲尼,超然塵外。”

青衣老人道:“令尊正值壯年有力之時,怎麼會突然而逝去?”

藍衣童子道:“這個,晚輩就不清楚了,我也問過伯母,伯母說她不太瞭然。”

青衣老人點點頭,道:“你學過武功沒有?”

藍衣童子道:“學過,不過我喜歡讀書,所以武功方面,學的很少。”

青衣老人道:“你是不喜歡學武功嗎?”

藍衣童子臉上掠過一抹淒涼的微笑,道:“伯伯說我天生骨質很弱,練武也難登峰造極,因此,他不主張我學武功,卻替我買了很多書籍,要我閱讀,而且還替我請了兩個通儒,教導於我。”

青衣老人微微一笑道:“這也很難怪……”

藍衣童子極爲聰明,聽後怔了一怔道:“老伯伯,說的什麼意思?”

青衣老人輕輕咳了兩聲接道:“孩子,你讀的是什麼書?”

藍衣童子道:“我讀的很博雜,星卜、醫道,無所不包。”

青衣老人道:“這麼說來,你那伯父也無意使你步入仁途了?”

藍衣童子道:“那我就不清楚了。”

青衣老人道:“孩子,你覺得老夫的人如何?”

藍衣童子道:“你好像知曉很多的事情。”

青衫老人道:“你既然覺得老夫不錯,可願聽從老夫的話嗎?”

藍衣童子沉吟了一陣道:“我很想聽你的話。”

青衣老人道:“那很好,我先問你一件事,你要確實回答我。”

藍衣童子道:“什麼事啊?”

青衣老人道:“你是否很想學武功?”

藍衣童子圓睜着一雙眼睛,望着那青衣老人,良久之後,才緩緩他說道:“還是不學算了。”

青衣老人在他神情愕然之間,突然發覺那藍衣童子目光中,隱隱間含蘊着一股肅煞之氣,不禁心頭怦然一動,道:“爲什麼呢?”

藍衣童子道:“如若我學習武功,那就永遠也無法追上我的兄弟,不如棄武從文,各謀成就。”

青衣老人淡淡一笑道:“孩子,你外貌柔和內心卻是強得很。”

藍衣童子悽然一笑,欲言又止。

青衣老人嘆息一聲接道:“孩子,如若有一個人,能把你造就成當今武林中第一高人,你願不願意學武呢?”

藍衣童子道:“那我自然願了,可是這是不可能的事啊!”

青衣老人笑道:“老夫有一位好友,被當今稱爲第一高人,日後,老夫介紹你去見他,他定會收你爲徒,不過,我要先傳你基本吐納之術,不知你願不願學?”

藍衣童子臉上呈現出一份喜悅之情,但卻又迅快消失,說道:“你爲什麼不找我兄弟呢?他比我強得多,不論體能、資質都是上好的練武人。”

青衣老人笑道:“那是他們的看法,老夫的看不則不同了。”

青衣童子道:“爲什麼你和別人的看法不同呢?”

青衣老人道:“因爲老夫看的是靈慧稟賦和氣度,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夠看出來了,他們只能看骨骼,體質。”

藍衣童子笑道:“原來如此……”語聲微微一頓,接道:“咱們說了半天,我還未請教你老人家貴姓。”

青衣老人沉吟了一陣,道:“老夫姓陳,你叫我東耳老人就是。”

藍衣童子道:“東耳老人?”

東耳老人道:“不錯,”語聲微微一頓,接道:“孩子,你不能把老夫的姓名,告訴你的伯父伯母。”

藍衣童子道:“爲什麼呢?”

東耳老人道:“因爲老夫落難於此,不願使姓氏爲人所知。”

藍衣童子道:“如若他們問到你的姓名時,你又如何答覆呢?”

東耳老人道:“那你就說我姓東吧!”長長嘆一口氣,道:“孩子,可否把你的名字告訴我?”

藍衣童子道:“自然可以了,我叫方雪宜,學名方瑜。”

東耳老人道:“誰給你起的名子?”

方雪宜道:“我母親起的,我父親叫方天宜,母親閨諱雪蓮,媽媽給我起的這個名字,也許含有紀念家父之意。”

東耳老人道:“原來如此。”

談話之間,突聞得步履聲傳了過來。

東耳老人急閉雙目,裝作暈迷之態。

只聽木門呀然,方天成推門而人。

方雪宜欠身說道:“見過伯父。”

方天成手中提着藥物,道:“孩子你出去吧,我要和他談談。”

方雪宜應了一聲,退出門外。

方天成舉手輕輕地在東耳老人胸前拍了一掌,道:“你該清醒了。”

東耳老人睜開雙目,道:“多謝救命之恩。”

方天成道:“你的脈象很亂,使人瞧不出病從何而來,我已經替你抓了幾付藥來,但我仍希望你能清醒,也好問明你的病,再決定用哪一付藥。”

東耳老人道:“老朽之病因年邁之故,只怕很難醫好。”

方天成接道:“你好像很輕淡自己的生死。”

東耳老人道:“螻蟻且生,何況在下是人呢。”

方天成道:“那你就仔細地告訴我病從何來?”

東耳老人沉吟了片刻,道:“起因好像是受了風寒侵襲。”

方天成道:“夠了……”就三包藥中取出一包,接道:“這包藥中,附有藥單,你自己照方再吃兩付,就可以好了,我還有事,不能留此爲你把脈了。”

東耳老人道:“唉!你留老朽在此,只怕老朽也無法活下去。”

方天成道:“爲什麼?”

東耳老人道:“老朽已入風燭殘年之境,既無可歸之家,又無銀兩,病情隨時可發,豈不是難以活得下去嗎?”

方天成道:“好吧!我助你十兩銀子,足夠你買處房子,苦度殘年了。”

東耳老人搖搖頭道:“這辦法也不妥。”

方天成一皺眉,不耐煩他說道:“你要如何才成?”

東耳老人道:“老朽雖然常病,但不病時身體還很健壯,如若老夫能夠追隨左右,執鞭隨蹬……”

方天成搖搖頭,接道:“不行,在下奔走江湖,席不暇暖,有時連夜趕路數日不眠,豈是你這等老弱的體能,能夠勝任。”

東耳老人道:“閣下奔走江湖,難道夫人和令郎,也要在江湖之上奔走嗎,老朽留在府上,作一老工,混口飯吃,難道閣下就不肯答應嗎?……”

語聲一頓,接道:“何況,老朽讀了不少詩書,工餘之暇,也好爲令郎講些詩文。”

方天成心中一動,道:“原來你還是一位飽學的通儒。”

東耳老人道:“不敢。”

方天成道:“閣下讀的是什麼書?”

東耳老人道:“老朽旁務雜學,五經四書之外,遍及星卜醫道,佛門經文,亦會涉獵。”

方天成微微一笑道:“這麼說你也通達醫理了?”

東耳老人道:“略懂一二。”

方天成道:“很好,待在下和夫人商量一下,再答覆老前輩。”

就在方天成去後不久,那藍衣童子重又行了回來,奔到東耳老人身前,道:“東老伯怕,你可是要走了?”

東耳老人微微一笑道:“只要你那伯母答應,我就可以留在這裡不走了。”

藍衣童子道:“好,那我就去告訴怕母去。”

東耳老人道:“不用了,你那伯母乃天下至善至仁的人,豈有不允?倒是有一件重要事,我非得詳細他說明不可。”

藍衣童子道:“什麼事?”

東耳老人道:“你學武的事不能泄露出去。”

藍衣童子道:“連我那伯母也不能講嗎?”

東耳老人道:“最好別講,因爲此事如若被你怕父知道,說不定他要取老朽之命,至低限度,他要把我逐離此地,自然你的武功也學不成了。”

藍衣童子沉吟了一陣,道:“如是你那武功不如我伯父,那我就不用學了。”

東耳老人道:“自然是比他高明……”語聲頓一頓,道:“俗言道,只有狀元學生,而無狀元老師……”

目光瞪在那藍衣童子的臉上,瞧了良久,才道:“孩子你必須信任我,才能夠學得第一流的武功啊!”

藍衣童子又似明白又似不懂地點點頭,道:“好吧,我信任你就是。”東耳老人道:

“好!你就先出去吧!你怕父是否留我在此,只怕就要決定了。”

藍衣童子微微一笑,依言退了出去。

果然,片刻之後,方天成帶着夫人,一齊到此。

方天成輕輕地咳了一聲,道:“我已和夫人談過,她很希望你留在此……”

東耳老人目光轉到方夫人的身上,道:“夫人救命之恩,老漢還未報答,今又蒙收留老漢,隆情厚誼,高薄雲天,但得老漢力能所盡,必將竭盡綿薄,報隆情於萬一。”

方夫人微微一笑道:“我丈夫在江湖頗有俠名,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也是平常的事,何況,老伯伯如許年紀,就算沒有生病,我們也該照顧一二,老伯伯已經是大病在身的人了,這一點,我們自是應該效勞纔是。”

東耳老人道:“夫人言重了。”

方夫人道:“你現在病情如何了?”

東耳老人道:“大見好轉。”

方夫人道:“我們很想帶着你同行,但你的病情還未完全康復,說不得,只好留你在此了……”

東耳老人微微一怔,道:“留我在此?”

方夫人道:“是的,等我們回程之時,再來此地接你……”

東耳老人道:“老漢斗膽問夫人一句話。”

方夫人道:“什麼話?”

東耳老人道:“兩位可是赴他人之約嗎?”

方天成道:“不錯,老丈何以知曉?”

東耳老人道:“在下默察情勢所得。”

方天成突然一皺雙眉,低聲對夫人說道:“咱們去吧……”牽着方夫人急急而去。

片刻之後,那藍衣少年又單獨奔人東耳老人的房中,低聲說道:“你怎麼得罪了我怕父?”

東耳老人微微一怔笑道:“不得罪也不成啊……”語聲一頓,道:“孩子,你可曾聽說伯父說我什麼?”

藍衣童子搖搖頭,道:“我聽到他說伯母……”

東耳老人怔了一徵,道:“他如何說那方夫人?”

藍衣童子微微一笑,道:“我那伯父素來對我伯母敬重,縱然有什麼事,也不會對她厲言聲色,不過……”

東耳老人長長嘆了一口氣,道:“如若方夫人應老朽受了那方大俠的責罵,那就非老朽心願了。”

語聲一頌,接道:“不過,你那伯父母,已決定把老朽留在長安,你必得想個法子,也留在此地才成……”

藍衣童子道:“現在你不用留這裡了,我那伯父說伯母,也就是爲了此事。”

“我那位仁慈的伯母,覺着把你留在此地很危險,萬一你病勢發作了,無人照顧,豈不是等於沒有救你,因此,主張帶你同去。”

東耳老人道:“你伯父可是不同意嗎?”

藍衣童子道:“伯父爲此事責怪伯母管事太多,但仍然答應伯母的請求。”

東耳老人沉吟了一陣道:“其實只要你能留下,咱們不去還好些。”

藍衣童子道:“怎麼?你可是不願去。”

東耳老人緩緩他說道:“咱們和你怕父伯母走在一起,老朽豈不是無法傳你武功了嗎?”

藍衣童子道:“這麼說來,我是非得學你的武功不可了?”

東耳老人道:“你可是不願意嗎?”

藍衣童子道:“我已經答應你了,豈可反悔,如是在途中無法傳我,等我們回到故居之後,你再傳我不遲。”

東耳老人道:“那不成,我既要傳你武功,自然是越快越好。”

語聲一頓,接道:“你可知曉咱們要幾時動身?”

藍衣童子道:“似乎是明日一早動身?”

東耳老人道:“好!你今夜三更之後,到我房中,但要隱秘行動,不要讓你伯父知道。”

藍衣童子道:“好吧,我今夜三更過來。”言罷,退了出去。

夜晚三更,那藍衣童子果然如約而來。

東耳老人開始教他靜坐吐納之法。

藍衣童子人極聰明,東耳老人所授的吐納術,乃是一種上乘內功初步奠基工夫,呼吸之間,內腹動作十分複雜,但那籃衣童子竟在五更之前,全部學會。

東耳老人眼看那藍衣童子,在兩個更次時間中,學會了上乘的內功奠基之法,心中大力高興,當下就說:“孩子,記住,從今日開始,每天必需要抽出一個時辰時間,打坐運功,我如能隨你同行,自會設法指導你,如是萬一不能同行,你更要刻苦用功,不論你在何處,何地,我都會找到你,不過此事要千萬隱秘,不要讓別人知道,包括你的伯母伯父,和你兄弟。”

藍衣童子沉吟了一陣道:“我心中有一點不解之謎,不知當不當問?”

東耳老人道:“可以問,你說吧!”

藍衣童子道:“你傳我武功是好事還是壞事?”

東耳老人道:“自然不是壞事。”

藍衣童子道:“既然是好事,爲什麼不能讓別人知道呢?”

東耳老人微微一笑道:“因爲,你學的是天下第一等的武功,不論何人,尤其學武的人,都不想你比他們強,是嗎?”

藍衣童子點點頭道:“嗯!不錯。”

東耳老人道:“聽我的話回房睡覺去吧!”

藍衣童子心中仍有着很多疑問,但他未敢多問,回房而去。

天亮之後,方天成果然改變了主意,要東耳老人相隨而行。

東耳老人除了和藍衣童子單獨相見之時,說上幾句話外,平常一直是沉默不言。

幾人曉行夜宿,這日到了嘉定。

嘉定緊臨岷江大渡河口,商賈絡繹,市面繁榮。

方天成帶着幾人到了一座客棧中,要了一座跨院,對那勁裝童子說道:“今日你們好好休息一夜,明日午時爲父會合你們大伯父和三叔之後,如無要事就帶你們到嘉定玩上一口。”

那勁裝童子道:“爹爹和大伯父在何處見面?”

方天成道:“城外凌雲山?”

勁裝童子道:“爹爹不帶我同去嗎?”

方天成道:“爲父和你大伯有事商談,你和母親,哥哥守在店中不用去了。”

勁裝童子道:“爹爹幾時回來?”

方天成道:“日落之前。”

那勁裝漢子目光突然轉到東耳老人臉上,道:“老東啊!你到過嘉定沒有?”

東耳老人道:“老漢天涯流浪,到過此地。”

方天成目光轉到那勁裝童子身上,道:“珞兒,好好守在店裡,不許亂跑。”

方珞點點頭,方天成起身自去。

方天成去後,方珞目光又轉到東耳老人身上,道:“你對嘉定很熟悉,帶我去玩玩好嗎?”

東耳老人道:“並非是老漢不肯,只因未得老爺夫人首肯,老漢如何敢擅自作主。”

藍衣童子輕輕嘆息一聲,道:“珞弟,東耳老伯說的也是,他下敢自作主張,何不等伯父、伯母回來之後,稟明再去?”

方珞一皺眉頭道:“爲什麼要等爹孃回來呢?”

藍衣童子道:“此刻,東老伯不敢作主,如若你一定逼他同去,那豈不是爲難他嗎?”

方珞道:“唉!大哥,不是小弟說你,這老東是咱們的傭人,你怎麼能夠叫他東老伯呢?”

藍衣童子輕輕地嘆了一聲道:“兄弟,話怎麼這樣說呢,東老伯這樣大年紀了,我們還不及弱冠,如何能叫他老東呢?”

方珞冷笑一聲,道:“好吧!你叫你的東老伯,我叫我的老東,咱們各叫各的就是。

藍衣童子還想再說些什麼,東耳老人低聲說道:“你們不用爭執了,叫我老東也好,都是一樣。”

方珞突然轉過身子,道:“你們好好地談吧!我要出去了。”

東耳老人大吃了一驚,道:“那怎麼成,少主人無論如何不能使老漢爲難!”

橫身攔住了去路。

方珞冷笑一聲道:“你要管束我嗎?”

東耳老人道:“這個老漢不敢。”

方珞道:“不敢你就閃開去。”手一推東耳老人,衝了出去。

東耳老人呆呆地望着方珞的背影,內心之中感慨萬千,半晌說不出一句話來。”

那藍衣童子緩緩地行到那東耳老人的身前,低聲他說道:“老伯伯,不用生氣,我那位兄弟,生性暴急,對我也是如此,老伯伯不要生氣纔好。”

東耳老人笑道:“孩子你在這裡等我,我去瞧瞧方公子。”

藍衣童子黯然說道:“大怕父對他十分愛護。”

東耳老人微微一笑道:“我知道,孩子你安心用功去吧!此地事情,我自會對付。”

藍衣童子輕輕嘆息一聲,心中雖想說幾句安慰之言,但又不知從何開口。

只見老人緩緩地向前行去,身影消失在門外不見。

且說方珞,負氣奔出客棧,信步向前行去。

此時,將近午市,街上行人正多,接踵擦肩,擁擠異常。

方珞地形不熟,又不願問人,迷迷糊糊地向前走去。

走過兩三條街,到了一片廣場之中。

只見人頭攢動,這廣場之中十分熱鬧。

方珞擠人一圈人羣之中,擡頭看去。只見兩男兩女,正在一條鋼索之上,緩緩行走,方珞年紀雖小,但衣着卻很華貴,擠入人羣之中,立時有一個身着青衣,頭梳雙辮,年約十三四歲的女孩,行了過來,道:“公子,請賞點錢。”

方珞擡頭瞧了那鋼索一眼,心中暗道:“呼!就憑你們這點玩藝也要賣錢嗎?”

心中念轉,但左手卻探入袋中,摸出一燈金葉子,投入女童雙手捧着的竹籃之中。

那雙辮少女,看他出手就是一片金葉子,怕有二兩多重,不禁啊了一聲。

他一個年輕孩子,出手如此大方,立時引得全場注目,數十道眼光,一齊投注過來。

方珞傲然一笑道:“怎麼?可是太少了?”

那青衣女童生的十分秀致,嫣然一笑,道:“太多了。”

方珞探手入懷,又摸出兩片金葉子,投人那竹籃之中。

青衣女童呆了一呆欠身說道:“多謝公子。”

只聽得一個冷漠的聲音,道:“女娃兒,到這邊來,咱們少爺有賞。”

方珞轉眼望去,只見說話之人,頭戴瓜皮帽,身着青綢子長衫,手中提着一根湘竹玉嘴的旱菸袋,年約三十五六歲,留着八字鬍。

在他旁側,一張木椅上坐着一個二十上下,白淨面皮,黃緞子長衫的年輕人。

黃衣少年身後並肩兒站着兩個身軀魁偉的大漢,一身黑色的勁裝,兩張大麻皮臉,濃眉虎目。

這時,全場中人,都爲那一聲呼喝聲驚動,齊齊轉目相注。

那青衣少女怯生生地望了方珞一眼,捧着竹籃,行了過去。

四個走鋼絲的男女,一齊從上面跳了下來。

那青衣女童行到那黃衣少年的身前,欠身說道:“大叔有何吩咐?”

青衫人目光投注在那黃衣少年的身上,道:“這是我家公子爺,快些見禮。”

青衣女童望了那寅衣少年一陣才欠身說道:“見過公子。”

黃衣少年輕輕咳了一聲,道:“不用多禮……”語聲一頓道:“剛纔那小子給你好多銀子?”青衣女童道:“那位公子,給我三片金葉子。”

黃衣少年望了望青衣女童一眼,道:“來呀!賞她兩錠金子。”那留着八字鬍的青衫人,一哈腰,拉開一個白布袋子,摸出兩錠金子,放入竹籃中,道:“還不快謝過少爺的重常。”

青衣女童望了望那兩錠金子一眼,心中駭了一跳,估計那兩錠黃金,至少在二十兩以上。人約她從來沒有見過那樣多的黃金,端着籃子的雙手有些微微發抖,緩緩他說道:

“太多了。”

那黃衣少年哈哈一笑道:“這點黃金,算得了什麼?”

青衣女童欠身說道:“多謝公子。”

黃衣少年一揮手道:“不用謝了。”

語聲一頓,接道:“我不信這嘉定地面上,還有人手面大過本公子。”

那方珞年輕氣盛,看着黃衣少出手,似是有意超越於他,心中早已不是滋味,聽得最後一句話,不禁怒火高燒,大步行了過去,道:“區區二十兩黃金,算得了什麼?”

探手從懷中摸出一疊金葉子,投入那女童的竹籃之中。

這一疊金葉子至少有十片以上,說重量不下於三十兩。

那黃衣少年冷冷地望了方珞一眼,道:“臭小子,你是哪裡來的?”

方珞怒道:“你罵誰是臭小子?”

那留着八字鬍的青衫人道:“公子爺你別生氣,教訓這小子一頓就是。”一面舉起湘妃竹的菸袋,指着方珞,道:“臭小子,我瞧你是活得不耐煩了!”

方珞右手一伸,抓住那青衫人手中的旱菸袋,怒道:“你罵哪一個?”右手一掌劈了過去。

那青衫人沒有料到方珞竟然出手,而且出手是如此快速,閃避已來不及,蓬然一聲被擊在前胸之上。

這一掌似是很重,那青衣人吃他一掌打得向後退了兩步,張開嘴噴出一口鮮血,跌坐地上。

黃衣少年霍然站起身子,怒道:“你敢動手!”

語聲未落,身後兩個勁裝大漢,已然雙雙撲出,四隻手一齊向方珞抓去。

這時,那青衣女童突然放下手中的竹籃子,高聲說道:“諸位不要動手……”

兩個大漢哪裡肯聽她的喝止,左面一人五指箕張,扣住方珞的手腕,左面一人,索性一掌劈了下去,拍向方珞的頂門。

方珞極得父母的寵愛,方天成又用了很大的心思,來培植愛子武功,所以,他年紀雖小,但武功上卻是有着不凡的成就,眼看兩個高過他一倍的大漢,分攻合擊,心中雖然有些害怕,但同時,也激起了他好鬥的天性,一吸氣,突然一個轉身,避開了左面大漢的一掌,閃到右面大漢的身後飛起一腳,踢了過去。

右面大漢冷哼一聲道:“這小子很滑溜啊!”

語聲未落,屁股上中了一腳。

這一腳踢得很重,那大漢高大的身體,也不禁向前一栽。

這一來也同時激怒了那大漢,大喝一聲,回身撲去,掌如巨斧開山一般劈下來。

方珞不敢硬接掌勢,縱身避開。

那兩個大漢縱身從後圍上,擋住了方珞後退之路。

方珞有生以來,一直在父母庇廕之下長大,從未和人這樣動手互拼,毫無對敵經驗,在兩個大人圍攻之下,不禁急躁起來,掌法漸見散亂。

其實一個大漢十餘閤中未能擒得住方珞,心中亦是暗自震駭,忖道:這娃兒如此年輕,武功如此了得,必然是出身於武林世家,如是傷到他,勢必要引起一場爭紛,以他身手而言,如若由他家人出面,我等決非其敵。

那青衣女童眼看兩個武功高強的大漢,博鬥了數十合,仍未能傷到方珞,心中大是敬佩,暗道:他乃有真才實學的人,和自己賣藝江湖的花拳繡腿,大大不同了。

心轉念動之間,突聞砰然一聲大震,傳了過來。

緊接着,響起了一聲盈耳的尖叫。

凝目望去,只見方珞連退了數步,倒在了地上。

原來,兩個黑衣大漢,久戰方珞不下,在衆目睽睽之下,大感難堪,情勢所迫只好施下毒手了。

方珞對敵經驗不足,強敵施下毒手時,防護不及,被人一掌擊在左肩之上。

這一擊落掌甚重,只打得方珞一連向後退了數步,跌倒在地上。

左首那大漢四顧了一眼,不見有人出面,才冷笑了一聲道:“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娃兒。”

說着話伏身一探,抓起了方珞。

那青衣女童眼看方珞中掌暈了過去,心中大是憐惜,再看那大漢惡狠狠地抓起方珞,心中大驚,急急說道:“不要動!”

左首那大漢兩道惡狠狠的眼光,盯住那青衣女童臉上,打量了一陣,冷冷說道:

“怎麼,憑你這小毛丫頭幾招花拳繡腿想多管閒事嗎?”

這青衣女童雖然年紀不大,但她常年在江湖上走動,處理事情之能,卻大大地超越她的年紀。

只見她欠身一禮,道:“兩位大叔身手不凡,看來都是武林中一流的高手,小女子如何也不會是敵手。”

她說話婉轉和氣,先把那兩個黑衣大漢捧了一陣,兩人雖然不耐煩,也不好發作出來。

左面那大漢沉吟了一陣道:“你有什麼事?快此說出來吧!”

青衣女童道:“二位和這公子哥,並無什麼深仇大恨,他雖然打傷了你們那位大叔,但你們也打傷了他,彼此已經扯平,求求兩位大叔放了他吧!”

這時,看熱鬧的人,仍然圍在四周,數百隻眼睛,望着場中情勢變化,但卻是一片寂然,靜得聽不到一點聲音。

那青衣女童不聞兩個大漢講話,接道:“如若事和我們無關,小女子決然不敢多口,但事爲我們而起,小女子怎能坐視?”

這兩個黑衣大漢,不但身材相似,而且都是一張麻子臉,千萬人中也難找出和他們相似的一對。只見兩人相對望了一眼,仍由左面那大漢說道:“我們要生擒他回去,如若我們那位張師爺,能夠傷勢痊癒,我們自然會饒了他的性命。如是張師爺被他一掌打死,殺人償命,欠債還錢,自然由他來抵償了。”

那黃玄少年冷冷的站在一側,望着那青衣女童,一言不發。

這時,方珞已由昏迷中清醒過來,此子年紀雖輕,但生性卻極高做,暗中咬牙,忍疼不言。

那青衣女童眼看苦求兩個大漢,毫無作用,轉向那黃衣少年行去,欠身一禮道:

“公子在上,小婢這裡有禮了。”

黃衣少年冷笑了一聲,道:“什麼事?”

青衣女童道:“我想求你一件事。”

黃衣少年道:“什麼事?”

青衣女童道:“關於那位公子的事。”

黃衣少年冷然接道:“這和你何關?”

青衣女童道:“如若公子不肯放手,鬧出人命,賤妾都難免身受牽連。”

黃衣少年望了仰臥在地上的青衫人一眼,道:“那小於是你的什麼人?”

青衣女童道:“和賤妾毫無瓜葛。”

黃衣少年道:“這就是了,既然是毫無瓜葛,你最好別管。”

青衣女童道:“公子……”

黃衣少年突然舉手一揮,怒道:“滾開去!”

方珞高聲說道:“這事和你無關,你不要管,料他們也不敢動我。”

黃衣少年怒道:“王合、王寶,打他們兩個耳光!”

王合應聲出手,左右開弓,呼呼兩個耳括子。

那方珞本已受了很重的內傷,口中血跡未乾,王合又出手甚重,兩聲脆響過後,直打的方珞滿口鮮血,狂噴而出。

倔強的方珞仍然是緊咬牙關,一聲不響。

黃衣少年突然舉步行了過來,冷笑一聲道:“你很倔強,我倒要瞧瞧你是不是鐵打銅澆的羅漢。”緩緩舉起右手。

方珞究竟還是一個十五歲的孩子,在父母蔭護之下長大,幾時吃過這等苦頭,雖然忍住未叫,但雙目中早已是滿眼淚水。

只見黃衣少年仰天打了個哈哈,道:“你可是害怕了?”

方珞道:“誰怕你了?”

他滿身是傷,雙頰紅腫,說來語焉不詳。

黃衣少年怒道:“好硬的小骨頭,今日我如不叫你告饒求命,我就把宗字倒過來寫。”

正待出手點方珞五陰絕穴,突然一個冷冷的聲音喝道:“住手!”

黃衣少年舉目望去,只一個身着青衫,頭戴氈帖帽,白髯垂胸的老人,停在三尺以外。

此人來的無聲無息,不知何以竟到了身側。

方珞已瞧出來人正是東耳老人,急急的說道:“老東,你快些告訴我爹爹去,這些人都會武功,你不是他們的敵手。”

東耳老人緩緩的說道:“老漢既然來了,拼了老命,也要把少爺救出來。”

方珞強忍着疼痛,說了數言,再也接不下去。

黃衣少年冷笑一聲,道:“你這把年紀了,死也不算夭壽啊!”

突然揮手一掌,拍了過來。

全場人中,無不替那老漢擔心,看那白髮蒼蒼,這少年一掌非要竹斷他幾根肋骨不可。

東耳老人肅然不動,任那黃衣少年拳勢擊中前胸。

但聞一聲悶哼,傳入耳際,幾聲深長的嘆息聲一齊響起。

那是一些惋借東耳老人的嘆息,也是讚美他捨命救主的豪壯。

方珞理是不忍瞧看,閉上雙目。

只聽得東耳老人的聲音,傳入耳際,道:“兩位還不放手嗎?”

方珞只覺身子一鬆,抓在身上的兩條手臂突然鬆開,心中大感奇怪道:“這兩個麻皮大漢,兇惡橫蠻,怎會聽東耳老人的話。”

睜眼望去,只見東耳老人,仍然站立在原地,那黃衣少年卻抱着小腹,蹲在地上,似是受了很重的內傷。

玉合王室呆呆地站在一側。

東耳老人舉手一招,道:“少爺,咱們回去吧。”

方珞愕然望了王合王寶一眼,仍然站着一動不動。

原來他們傷勢沉重,無法舉步。

東耳老人大步行了過來,抱起方珞,穿出人羣,直回到客棧,洗去方珞臉上的血跡,放在木榻之上,嘆道:“老漢晚到一步,致使少爺受傷。”

那東耳老人在抱着方珞奔行之時,已暗中活了他身上經脈。

方珞覺着身上血行舒暢連傷也好了許多,只是他自己並未覺得是東耳老人暗中相助之力。

這時那方瑜聞迅也奔了進來,目睹方珞受傷之狀,不禁闇然淚下,道:“兄弟,什麼人打傷了你呢?”

方珞搖搖頭道:“我不認識那些人。”目光轉到東耳老人的身上,接道:“老東你不用害怕,這事和你無關,爹爹回來問起,自有我一人承擔。”

東耳老人伸出手去輕輕在方珞身上拍了兩下道:“少爺安心睡吧,老爺回來,責罵老漢兩句,那也是應該的事。”

方珞似是極爲聽話,聞言閉上雙目,很快地睡熟了過去。

方瑜搖搖頭嘆道:“東伯伯,我這位兄弟,從小就被叔父寵壞了,如有得罪你老人家之處,還望你不要見怪纔好。”

東耳老人微微一笑道:“令弟說話雖然難聽一些,但他心地還很善良。”

語聲一頓,接道:“我的底細,你也許已經知道很多,這番事故之後,也許我無法在此多留下去,孩子,如若我無法在此多留,你願不願意跟着我一起走呢?”

方瑜低頭沉吟了一陣道:“咱們到哪裡去呢?”

東耳老人道:“天涯海角,越是隱秘的地方越好。”

方瑜沉吟了一陣道:“伯母待我好,有如親生子一般看待,如是和你偷走,伯母一定很傷心。”

東耳老人道:“老夫也不想如此,但如情勢逼人,那也是無可奈何的事了!”

方瑜沉吟道:“如是別無選擇,晚輩自然追隨老前輩了……”

語聲一頓,突然流下淚來,接道:“伯母受我逃塵避世的母親所託,對我之好,實是尤勝親生之子,我如若不告而別,她心中自然悲傷無比,我實在不願使她傷心,如是咱們能夠不走,那是最好不過了。”

東耳老人緩緩他說道:“你能有如此知恩必報的孝心我是更安心了。”

語聲一頓道:“你去休息吧,我在這裡守候他。”

方瑜道:“伯伯去吧!我守候在這裡。”

談話之間,突然步履聲響,方天成一馬當先,行進房中。

他本是臉帶笑容,但進入房中之後臉色突然冷了下來,目光注在方略身上,打量了一陣道:“這是怎麼回事?”

東耳老人低聲說道:“少爺和人鬥毆,受了傷。”

方天成久歷風險的人物,心中儘管焦慮、痛疼,但仍然保持着鎮靜,嗯了一聲道:

“傷得很重嗎?”

東耳老人道:“傷得雖然不輕,但卻不礙事了。”

方天成緩步行近木榻,仔細瞧了愛子一陣,但卻並未伸手觸動,舉手一揮,道:

“咱們到外間談談吧!”

方瑜轉身望去,只見方夫人和兩個勁裝大漢,並肩站在門口。

左面一個約五旬以上,虯髯如戟,身着深灰勁裝,外着玄色披鳳,濃眉環目,神態十分威猛。

右面一個年約三旬以上,白面無鬚,看上去十分地清俊,只是瘦了些。

方夫人臉上一片悽傷,望了仰躺在牀上的愛子一眼,欲言又止。

方天成舉步行到門口,低聲對那虯髯的大漢道:“大哥,珞兒受了點傷,此刻睡得很熟,咱們到外間談談吧!”

虯髯大漢緩緩他說道:“傷得很重嗎?”

方天成微微一笑道:“就小弟觀察所得,傷的應該不輕,但他氣息還很均勻。”

那白面無鬚的中年低聲說道:“看來珞侄的內功,進境很大。”

方天成道:“以他的功力而論,受此重傷,決難這等熟睡鎮定,其間必然有人相助。”

虯髯大漢輕輕嘆息一聲道:“是否是別人有意傷他。”

方天成淡淡一笑,道:“小弟推想,還不致於有人有意傷他……。”語聲一頓,接道:“不過,詳細內情,還未了然。”

羣豪等一齊退出,到廳中坐下來。

方天成儘量維持着心情的平靜,說道:“大哥三弟請坐。”

那虯髯大漢和白麪中年人緩緩地坐了下來。

方夫人抑制着焦慮、悲傷,親手爲三人奉上香茶。

方天成喝了一口茶,道:“瑜兒,你兄弟怎麼會被人打傷?”

方瑜黯然說道:“珞弟要出去玩耍,東老伯勸他不要去,珞弟不肯聽,獨自出去玩耍。”

方天成道:“以後呢?”

東耳老人接道:“老漢勸不下少爺,只好追出尋找,老漢找到他的時候,少爺已經身受重傷了。”

方天成道:“你救他回來?”

東耳老人沉吟了一陣道:“老漢抱他回來。”

方天成道:“什麼人打傷了他?”

東耳老人道:“老漢不認識那些人。”

方天成道:“他們穿的是什麼衣服?”

東耳老人道:“一個穿着黃衣的少年,兩個穿黑衣的大漢,一臉大麻子。”

東耳老人思索片刻,把經過之情說了一遍。

那虯髯的大漢緩緩他說道:“你抱方賢侄回來此地,黃衣少年肯放你們走嗎?”

東耳老人沉吟一陣道:“老漢眼看少爺山得很重,當下心中十分緊張,匆匆忙忙地抱起少爺就跑,那兩個黑衣大漢雖想攔住,卻爲老漢捨命衝了出來。”

虯髯大漢微微一笑道:“東老丈辛苦了。”

方天成舉手一揮道:“你可以休息去了。”

東耳老人欠身一禮轉身向外行去。

虯髯大漢目睹東耳老人背影去後,才緩緩他說道:“二弟,這位老東是何許人物?”

方天成道:“小弟在途中救得的一個人。”

虯髯大漢道:“你知道他的姓名嗎?”

方天成道:“他自稱是東耳老人。”

虯髯大漢沉吟了一陣道:“只怕那不是他真實的姓名。”

那白麪瘦子道:“方賢侄被人打傷,難道就此罷休不成?自然不能就此罷休,小兄立刻去拜會程子望,打聽一下那黃衣人的來路,”

方天成輕輕嘆息一聲道:“我看算了!”

虯髯大漢道:“珞侄受此重傷咱們就這般罷休,日後傳到江湖之上,豈不是要爲人恥笑嗎?”

方天成道:“珞兒這點年紀,自然不會和人結仇,我又很少帶他在江湖之上行走,認識他的人絕無僅有,這次,他被人打傷,只怕是偶然發生的事件,而且詳細經過之情,目下還不瞭解……”他語音一頓,又緩緩他說道:“珞兒的傷勢,也不很重,小弟想到此事,追究起來,不知是如何一個結果,此刻,咱們正事很多,不用爲犬子的小事,耽誤咱們的正事了。”

虯髯大漢沉吟了一陣,道:“話雖如此,但咱們也不能不管珞侄。”

那白麪中年人突然開口說道:“算時間路程,咱們在嘉定府還可以逗留三日,停上三天,不論什麼事都應該辦好了。”

虯髯大漢道:“三弟說的不錯,這個氣咱們決然不能忍受。”

方天成心中叫愛子受傷一事豈有不報之理,只是形式上不得不作出一另不在乎神態,但聞那虯髯大漢和白麪中年再三堅持之後,也就順水推舟他說道:“大哥、三弟既然堅持要查明內情,咱們只好在此停留兩日了。”

白麪中年人突然說道:“小弟有個很奇怪的感覺,不知二哥以爲如何?”

方天成道:“什麼事?”

白麪中年人道:“小弟總感覺那東耳老人還有話未講完。”

方天成微微一笑道:“小兄也有這感覺,但他既然不願說,小兄也不想追問於他了。”

虯髯大漢道:“不用追問他了,小兄和那程子望有過數面之交,他曾經和小兄談過,嘉定地面不論發生什麼事,都要我找他。”

語聲一頓,接道:“目下想查明經過之情倒很容易,只要找到現場一問不就瞭然了,但咱們要查明那黃衣少年的底細,只怕不是一般人能夠知曉了。”

白麪中年人道:“大哥說的是。”

虯髯大漢道:“反正我要到程子望那邊走一趟,他在嘉定地面上十分熟悉,小兄去問問他再說。”

方天成道:“大哥先請吃杯茶,休息片刻再去如何?”

虯髯大漢道:“小兄去去就來。”

話落口,人已到數丈之外。

方天成目光轉到那白麪中年人的臉上,道:“俊弟,就小兄觀查所得,大哥表面上雖然鎮靜,但內心中實是十分地焦急,小兄不願爲犬子的事,再替大哥添麻煩。”

白麪中年沉吟了一陣道:“二哥的用心,小弟十分的清楚,然橋歸僑,路歸路,不能說明咱們有要事,珞侄被人打傷一事,咱們就不聞不問了。”

方天成眉宇間憂慮重重,半晌之後,才緩緩說道:“這件事太大了,小兄不願再節外生枝,多增大哥煩惱。”

這時,方夫人已經悄然退出,回到內室探望愛子,廳房中只剩下方天成和那白麪中年兩個人。

白麪中年四顧了一眼,低聲道:“二哥,小弟有幾句過慮之言,說出來二哥不要多心。”

方天成道:“咱們八拜金蘭情共生死,俊弟怎的還說這等話,”

白麪中年道:“此番事情的變化,確然出了我們的意料之外,但我既然頂了下來,自不能中途畏縮,中州三俠之名也不能因此而蒙污,我看大哥的意思是,寧名存身不在……”

聲音突然放低,接道:“我和大哥都未娶妻育子,將來咱們百年之後,珞兒是唯一到咱們墓前燒化紙錢的人,因此嫂夫人和珞兒,似是用不着涉這次之險……”

方天成苦笑一下道:“三弟用心,小兄明白,不過,咱們兄弟如若死去,對方決不會饒你嫂嫂和珞兒。”

白麪中年人道:“因此咱們必得未雨銅纓,早作安排……”

長長吐一口氣,接道:“天下之大,何處不可以安身立命,二哥必可以想到一處安排嫂嫂及珞兒的隱秘之地。”

方天成道:“你嫂嫂經常和我一起在江湖之上走動,認識她的人很多,一時之間,我瞧此事不易安排。”

白麪中年人道:“如是二哥當真想不出來,小弟倒有一個去處。”

方天成道:“什麼地方?”

白麪中年人接道:“小弟有一叔父,遠在江南行醫,他非江湖中人,不妨先把二嫂和珞侄送到他那裡去……”

方天成接道:“此事不妥。”

白麪中年人道:“爲什麼?”

方天成道:“咱們如遭大變,對方必有斬草除根之心,你嫂嫂和珞兒定然難逃他們的耳目,令叔非武林中人,如何能夠對付得了江湖中人物的詭計,被人查出,反而連累令叔了。”

白麪中年人道:“二哥說的也是。”

兩人對望了一陣,默然不語。

不知過去了多少時間,突然一陣步履之聲,傳了過來。

擡頭望去只見虯髯大漢當先進門,道“兩位賢弟,小兄替兩位引見一位朋友……”

回目望着那青衫老人接道:“這位是程子望兄,乃嘉定地面,水旱兩路的龍頭老大。”

方天成、白麪中年人齊齊抱拳說道:“久仰大名!”

程子望道:“不敢,不敢,兩位是方大俠和石大俠了!”

方天成道:“兄弟方成。”

白麪中年人接道:“兄弟石俊。”

程子望道:“仰慕兩位久矣!今日有幸得會……”回目望了那虯髯大漢,接道:

“兄弟曾和鄭大俠有過數面之交。”

方無成、石俊齊聲應道:“我等亦常聽大哥說起程兄,在嘉定地面的威望。”

程子望哈哈一笑道,“小局面,在三位面前,實叫兄弟慚愧。”

語聲一頓,接道:“剛纔區區已得知鄭大快說知內情,方大俠愛子被人打傷,而且又在嘉定地面上,兄弟實是不能坐視。”

石俊一揮手道:“那就有勞程兄了。”

程子望道:“兄弟已派人手,查明內情,我相信今夜之前,定然能給三位一個交代。”

方天成道:“兄弟之意,只想查明經過之情也許錯在小大。”

程子望道:“不管如何,令公子總是受了傷,對方就算是在理,也不能出手打人,何況,打的還是一位孩童。”

方天成道:“不能這樣說,彼此動手,自然是難留餘地了。”

程子望嘆息一聲道:“方二俠的風度,實叫程某佩服……”

談話之間,突然一個宏亮的聲音傳來,道:“快腿張三,求見莊主。”

程子望道:“張三是區區手下一個最能幹的管事,我派他查明此事,想必已有回報來了……”

語聲一頓,道:“你進來。”

只見人影一閃,一個穿灰色短褂,腿上纏着白裹腿的漢子,快步行了過來,對着程子望行了一禮道:“見過莊主。”

程子望道:“這三位是鼎鼎大名的中州三俠,今日你有幸能夠見到。”

張三躬身一個長揖道:“小人久聞三位大俠之名,今日得會,實是三生有幸。”

方天成、石俊及那虯髯大漢也都微微一欠身,還了一禮。

程子望輕輕咳了兩聲,道:“張三你打聽的事情如何了?”

快腿張三道:“小的如未辦妥怎敢回慶主的話。”

程子望聽他說已經辦妥,臉上亦覺光彩,微微一笑道:“好,你說出來聽聽。”

張三道:“他們住在一個畫舫之上,停泊於岷江之中。”

程子望道:“好,你去送個帖子給他,老夫要看看他們是何許人物。”

方天成道:“這個怎敢勞動程兄呢?”

程子望道:“嘉定地面方圓百里內,不論何許人,提起我程某人,都會打個招呼,那人既然不把我程某人放在眼中,行客不拜坐客,兄弟嘛!只好去拜訪一下他們了。”

張三道:“莊主要去小的就去準備帖子。”

方天成道:“程兄一個人去嗎?”

程子望道:“兄弟再帶兩個助手同去。”

石俊道:“在下陪程望弟一塊去如何?”

程子望哈哈一笑,道:“石兄弟要去那是最好不過。”

方天成回顧了虯髯大漢一眼,道:“大哥,小弟是否也要去一趟呢?”

虯髯大漢點點頭,道:“你去一趟也好,小兄留在店中,等候你們消息。”

方天成一躬身道:“大哥稍息風塵,小弟們去去就來。”言完,大步而去。

虯髯大漢也不送他們幾人,伸手就掩上房門。

張三帶着程子望、方天成等幾人,一口氣跑到城外岷江岸畔。

這時,已是二更時分,但碼頭旁仍然十分熱鬧。

江中漁火點點,岸上夜市未散。

張三伸手指着泊在八丈外,一艘銀色的畫紡,說道:“就是那一艘船。”

程子望低聲說道:“你要碼頭上的哥們,弄一艘快舟來。”

張三道:“今已在江畔等候。”

石俊擡頭看去,果然有一條小舟,停在身側不遠處。

程子望微微一笑,長揖肅客。

方天成當先舉步而行,登上小舟。

石俊緊隨着方天成身後,程子望最後登上船,低聲對張三說:“招呼他們,準備幾艘大船,這畫舫如果起錨逃走,好在江中攔截他們。”張三應了一聲,道:“莊主請放心,小的不會誤事。”

程子望一揮手,小舟離岸,駛向畫舫。

第九回 金頂神尼第九回 金頂神尼第十二回 魔刀授首第十三回 權宜之計第十一回 人事全非第三十回 意外驚喜第三十回 意外驚喜第十回 初試啼聲第三十一回 乍聞噩耗第一回 垂死老人第十二回 魔刀授首第十八回 躍馬中原第十七回 俠骨柔情第十一回 人事全非第三十四回 三絕五妖第三回 五鬼夜襲第二十四回 怪事叢叢第二十六回 神劍施威第四回 浴血退敵第五回 秘傳絕學第十九回 劍震丐幫第十二回 魔刀授首第二十八回 任重道遠第一回 垂死老人第十二回 魔刀授首第五回 秘傳絕學第十二回 魔刀授首第二十回 少林驚變序 幕第六回 一劍奏功第三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二十一回 天魔女徒第十七回 俠骨柔情第二十六回 神劍施威第十二回 魔刀授首第八回 拜師練劍第七回 晴天霹靂第三十二回 奇峰突起第八回 拜師練劍第三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二十八回 任重道遠第三十回 意外驚喜第十六回 東海嬌娃第二十回 少林驚變第十三回 權宜之計第二十七回 神劍奇襲第二十二回 情海興波第二十六回 神劍施威第二十四回 怪事叢叢第三十回 意外驚喜第二十三回 智取神珠第九回 金頂神尼第六回 一劍奏功第十四回 初鬥女魔第十六回 東海嬌娃第三十四回 三絕五妖第三十二回 奇峰突起第三十一回 乍聞噩耗第一回 垂死老人第十回 初試啼聲第十一回 人事全非第十六回 東海嬌娃第十回 初試啼聲第二十六回 神劍施威第十四回 初鬥女魔第十八回 躍馬中原第二十回 少林驚變第十九回 劍震丐幫第二十六回 神劍施威第七回 晴天霹靂第二十八回 任重道遠第五回 秘傳絕學第十五回 神秘約會第十六回 東海嬌娃第四回 浴血退敵第二十回 少林驚變第二十四回 怪事叢叢第三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十二回 魔刀授首第二十七回 神劍奇襲第十四回 初鬥女魔第二十五回 鬼王現身第二十七回 神劍奇襲第一回 垂死老人第七回 晴天霹靂第七回 晴天霹靂第九回 金頂神尼第五回 秘傳絕學第一回 垂死老人第五回 秘傳絕學第三十一回 乍聞噩耗第十一回 人事全非序 幕第十九回 劍震丐幫第十回 初試啼聲第三十一回 乍聞噩耗第十七回 俠骨柔情第四回 浴血退敵
第九回 金頂神尼第九回 金頂神尼第十二回 魔刀授首第十三回 權宜之計第十一回 人事全非第三十回 意外驚喜第三十回 意外驚喜第十回 初試啼聲第三十一回 乍聞噩耗第一回 垂死老人第十二回 魔刀授首第十八回 躍馬中原第十七回 俠骨柔情第十一回 人事全非第三十四回 三絕五妖第三回 五鬼夜襲第二十四回 怪事叢叢第二十六回 神劍施威第四回 浴血退敵第五回 秘傳絕學第十九回 劍震丐幫第十二回 魔刀授首第二十八回 任重道遠第一回 垂死老人第十二回 魔刀授首第五回 秘傳絕學第十二回 魔刀授首第二十回 少林驚變序 幕第六回 一劍奏功第三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二十一回 天魔女徒第十七回 俠骨柔情第二十六回 神劍施威第十二回 魔刀授首第八回 拜師練劍第七回 晴天霹靂第三十二回 奇峰突起第八回 拜師練劍第三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二十八回 任重道遠第三十回 意外驚喜第十六回 東海嬌娃第二十回 少林驚變第十三回 權宜之計第二十七回 神劍奇襲第二十二回 情海興波第二十六回 神劍施威第二十四回 怪事叢叢第三十回 意外驚喜第二十三回 智取神珠第九回 金頂神尼第六回 一劍奏功第十四回 初鬥女魔第十六回 東海嬌娃第三十四回 三絕五妖第三十二回 奇峰突起第三十一回 乍聞噩耗第一回 垂死老人第十回 初試啼聲第十一回 人事全非第十六回 東海嬌娃第十回 初試啼聲第二十六回 神劍施威第十四回 初鬥女魔第十八回 躍馬中原第二十回 少林驚變第十九回 劍震丐幫第二十六回 神劍施威第七回 晴天霹靂第二十八回 任重道遠第五回 秘傳絕學第十五回 神秘約會第十六回 東海嬌娃第四回 浴血退敵第二十回 少林驚變第二十四回 怪事叢叢第三十三章 近鄉情怯第十二回 魔刀授首第二十七回 神劍奇襲第十四回 初鬥女魔第二十五回 鬼王現身第二十七回 神劍奇襲第一回 垂死老人第七回 晴天霹靂第七回 晴天霹靂第九回 金頂神尼第五回 秘傳絕學第一回 垂死老人第五回 秘傳絕學第三十一回 乍聞噩耗第十一回 人事全非序 幕第十九回 劍震丐幫第十回 初試啼聲第三十一回 乍聞噩耗第十七回 俠骨柔情第四回 浴血退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