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勸進

大家都知道這廝就一牆頭草,他那些醜事時隔多年朝臣同僚還時時拿出來嘲笑,不過他的臉皮夠厚,根本不受風言風語影響心情,平時看得很開,一副瀟灑的氣度。?

不過竇懷貞也不是完全沒有能耐,三朝元老做了多年的宰相,任朝裡這些年風風雨雨,他名聲不好卻從未吃過虧,也不能不說是能耐。上位者都知道這廝名字的“貞”就是笑話,但縱觀竇懷貞這麼些年,雖然幾易其主,但沒在別人倒臺之前出賣過人,又是宰相,上位者樂得多一個支持者,何必在意人家的過去呢?這時局能穩得起的人,要麼夠滑要麼站對位置,像東宮那些官吏將帥就很悲劇,要死了才醒悟。?

這時竇懷貞便趁勸說李承寧的機會,把垂簾聽政的事兒說了出來,一下子就討好了兩個人,高皇后和晉王薛崇訓,兩人都樂得高皇后掌握實權。?

竇懷貞顯然明白如今朝廷最有實力的人是薛崇訓,雖然南衙權限依然很大,但那是很多人組合在一起的權力,論單個實力論出身論勢力,誰能和薛崇訓抗衡?但是竇懷貞不能去投奔薛崇訓,因爲他一個宰相如何和藩王走得太近了就不太恰當,投高皇后正好,她是皇室裡的人,完全合情合理……實質就是站了薛崇訓這邊的陣營。?

他不顧左相陸象先的提醒,繼續勸道:“邠王想想,您在衆王子府雖然錦衣玉食,但用度自然不甚寬裕,終究不能隨心。一旦登基,天下財賦聚集長安,您喜歡什麼就要什麼,愛宴飲也好歌舞也罷,沒人說您的不是,多好的事兒!”?

衆人神色尷尬,心道竇懷貞這貨真不要臉,雖然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但您也不是說得這麼露骨不是??

果然三言兩語就把李承寧說動了,他有些猶豫起來,不再堅持讓位弟弟。畢竟竇懷貞說得對,怎麼過都是紙醉金迷,顯然皇帝的日子好多了,哪怕沒有實權照樣可以隨意在宮裡折騰,想想他父皇生前過得多瀟灑。?

不過李承寧沒有馬上答應,顯然他也不是很蠢,知道做這種皇帝好處是多,卻也十分危險。無論你怎麼做,在那個位置上就是權力中心,肯定有風險,大行皇帝不是很無辜地死了?相比之下,衆王子府就安全多了,那裡遠離政權遠離朝臣,根本就沒他們什麼事兒,誰也不會沒事找事管到入苑坊來。?

竇懷貞見他不置可否,皺眉思索了一陣說道:“您既然是孝子,也要替淑妃娘娘想想不是,只要登基,淑妃就是一宮太后,百年之後可以供奉在宗廟,享受子孫後代的香火,多榮耀的事兒!”?

這下李承寧更加心動,轉頭看向趙淑妃:“母妃,兒臣……”?

趙淑妃輕聲道:“寧兒已經大了,就按自己的主張去做罷,不用擔心,皇后晉王衆大臣會幫襯着你,且安心便是。”?

高皇后也說道:“你是先帝之嗣,哀家,還有你表叔晉王都會向着你的。”?

薛崇訓默不作聲,在公衆場合他的言語實在很少,顯得有些沉默寡言,以前很容易被人忽視,但現在大夥都重視他。因爲這個低調的王爺手裡有實力,禁軍、身邊的幕僚武將集團,以及各種人脈,在朝裡分量不輕。?

李承寧聽到這裡便躬身說道:“既然皇后、親戚、大臣這般垂愛,我便勉爲其難……”?

衆臣聽罷舒了一口氣,總算能讓李唐朝廷像模像樣了不是。竇懷貞道:“咱們這是在私底下說好,在外頭您不能直接都答應了,一會咱們政事堂要上表勸進,前兩次你都要拒絕,第三次上表時你才答應。”?

李承寧道:“明白了。”?

他想了想又抱拳道:“我年紀尚小……”他急忙用袖子掩飾住自己嘴上的鬍鬚,衆人皆是愕然,但依然保持着一本正經,彷彿二十出頭了真算沒長大似的,完全是個事實,場面實在有些荒誕。?

李承寧繼續說道:“故有兩個懇請:其一請皇后聽政,我無理政經歷以前又非太子,諸事不通,若無人指點,恐誤了國事辜負大唐臣民。如若皇后不準,我實在不能擔當,懇請皇后同意;其二,金城縣主本是我的同父姐妹,諸姐妹皆封公主,唯她是縣主,真是委屈了,請晉封公主之列。”?

聽到後面那一條,大夥都十分滿意李承寧……金城當初和親吐蕃,被薛崇訓給搶回來,倆人的那點事天下皆知,李承寧能想到金城,自然是表示和薛崇訓和諧相處的態度,很讓人滿意。?

也難怪李承寧他娘一口一個“寧兒”疼愛有加,這廝確實挺會討人喜歡的。?

至於請皇后聽政的事兒,高皇后就算有那心思,也不能立刻就答應了,這樣會給朝臣一個貪戀權柄的印象。反正大夥就喜歡假打,明明想要偏偏百般拒絕,這種情況彷彿是漢家的傳統。就像兩人去酒肆消費,大多時候都會爭着付錢一樣,真是錢多得花不完了??

果然高皇后立刻拒絕,緩緩說道:“先帝駕崩,哀家整日悲傷,無心國事,朝廷裡有這麼多忠臣賢臣輔佐,你不用擔心。”?

垂簾聽政自然不是從武則天時纔開始的,要是女人厲害還數漢朝,呂后就不言了,漢殤帝出生不過百日就繼漢和帝爲帝,皇后鄧氏以皇太后臨朝,但畢竟年輕新寡,多有不便,遂命其兄鄧騭爲車騎將軍,可隨招入宮議事;延平元年,殤帝夭折,鄧太后定立不足十三歲的清河王爲帝,繼續臨朝,垂簾聽政十六年。?

雖然這種政權形式很不正統,但沒辦法只能這樣的時候,倒也是有史可查,勉強能讓人接受。

第50章 顴高第80章 天命第71章 科舉第6章 杏花第11章 石灰第29章 飛霞第6章 對弈第五十二章第32章 生死第3章 刀光第31章 落白第20章 胡兵第10章 獅口第5章 心思第14章 汗王第2章 歸宿第24章 供詞第36章 松樹第71章 科舉第8章 信你第31章 兄弟第38 岐州第55章 數字第17章 搜查第45章 來往第84章 前途第81章 愛慕第35章 故事第62章 清算第13章 生氣第17章 歸來第30章 家宴第48章 白狐第8章 罪惡第44章 黑夜第19章 巡察第32章 折花第43章 破城第11章 熱羹第11章 熱羹第64章 秋雨第35章 命運第25章 魚兒第9章 風起第56章 榮光第32章 生死第32章 生死第63章 保守第62章 出發第6章 貪心第12章 孟姜第68章 梳子第66章 熟果第40章 難堪第4章 金斗第23章 教說第29章 條件第27章 圓圈第25章 公主第23章 橫刀第68章 梳子第13章 莫笑第8章 罪惡第51章 己出第9章 祥和第66章 熟果第66章 山青第18章 承香第21章 釋義第74章 默契第59章 冷暖第20章 見面第48章 劍傷第29章 烏雲第38章 道同第1章 晚飯第36章 過問第25章 公主第100章 博弈第83章 玄虛第30章 明月第32章 折花第69章 短刃第27章 夜訪第40章 難堪第14章 楓葉第14章 汗王第34章 異香第42章 訣別第62章 出發第66章 熟果第47章 望鄉第8章 翻山第15章 手筆第31章 獎勵第2章 禮遇第92章 亡魂第79章 表忠第32章 孫娘第112章 暖意
第50章 顴高第80章 天命第71章 科舉第6章 杏花第11章 石灰第29章 飛霞第6章 對弈第五十二章第32章 生死第3章 刀光第31章 落白第20章 胡兵第10章 獅口第5章 心思第14章 汗王第2章 歸宿第24章 供詞第36章 松樹第71章 科舉第8章 信你第31章 兄弟第38 岐州第55章 數字第17章 搜查第45章 來往第84章 前途第81章 愛慕第35章 故事第62章 清算第13章 生氣第17章 歸來第30章 家宴第48章 白狐第8章 罪惡第44章 黑夜第19章 巡察第32章 折花第43章 破城第11章 熱羹第11章 熱羹第64章 秋雨第35章 命運第25章 魚兒第9章 風起第56章 榮光第32章 生死第32章 生死第63章 保守第62章 出發第6章 貪心第12章 孟姜第68章 梳子第66章 熟果第40章 難堪第4章 金斗第23章 教說第29章 條件第27章 圓圈第25章 公主第23章 橫刀第68章 梳子第13章 莫笑第8章 罪惡第51章 己出第9章 祥和第66章 熟果第66章 山青第18章 承香第21章 釋義第74章 默契第59章 冷暖第20章 見面第48章 劍傷第29章 烏雲第38章 道同第1章 晚飯第36章 過問第25章 公主第100章 博弈第83章 玄虛第30章 明月第32章 折花第69章 短刃第27章 夜訪第40章 難堪第14章 楓葉第14章 汗王第34章 異香第42章 訣別第62章 出發第66章 熟果第47章 望鄉第8章 翻山第15章 手筆第31章 獎勵第2章 禮遇第92章 亡魂第79章 表忠第32章 孫娘第112章 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