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0章 大宋好妹夫

鄭州,河陰,孟津渡。

炮聲隆隆,將孟津渡南岸的宋軍陣地轟得煙塵鬥亂。數十門4斤和6斤大炮就在岸邊放列,炮手們都脫光了膀子,操弄着大炮,將一發發的炮彈裝填進炮膛,再發射出去。

共和軍的官兵,以排爲單位,紛紛登上綱船渡船,向黃河對岸的孟津渡口衝去。

渡船衝上灘頭後,揮舞着斧槍的壯士嗷嗷叫着跳下船頭,衝向一處處宋軍防守的殘垣斷壁。

守在孟津渡的是從牟駝崗調來的新軍,還是有一定戰鬥力的。不過就是實在有點“新”,士兵們在軍官的組織下列陣而戰還能湊合。可是不斷從黃河對岸打來的炮彈讓他們無法列陣。只好依託渡口的房屋殘垣死守。

不過部隊散開後的廝殺,往往就在考驗官兵的武藝了。能夠使用斧槍的“二代軍事公民”中的佼佼者,無論在武藝還是在士氣上,都要超過他們的對手。

而且……武義勇麾下的人馬還多!

他的兩個師有兩萬六七千人,而被開封府的朝廷打發出來守河陰的曹勳麾下,只有不到5000人馬。

哪怕曹正將拼了命,把中軍擺在了孟津渡前沿,還不時率領親兵上去和敵人肉搏,但還是無法抵擋越來越多的,渡過黃河的共和軍戰士。

共和軍戰士每奪下一處宋軍死守的要衝之地,就會升起一面萬符旗。看到萬符旗升起,黃河北岸等待渡河的官兵,以及從懷州、衛州徵集來的民伕,就會發出巨大的歡呼聲音!

在河北岸的渡口碼頭附近,來來往往的都是裝滿物資的車馬。懷州和衛州來的民伕一隊隊的糧食輜重輸送上來。又將從河南撤下來的傷員撤下去照顧。騎兵馬隊四下奔馳,傳遞命令,警戒戰場。

新組建的共和軍的河南軍團(督軍武義勇)對孟津渡南岸的攻擊,正如火如荼!

在二月下旬,開封府發生變亂的時候,武義勇一直在準備渡河戰役。

嶽和當時矇騙了趙佶,在二月政變發生的當天,武義勇的部隊雖然到了孟津渡北岸,但是並沒有船隻隨行。

而且他的兩個師經過連續的行軍作戰,已經變得相當疲憊,急需休整。

所以武義勇根本沒有辦法馬上發起渡河作戰,如果沒有二月政變,他可能要在黃河邊上準備到四月份以後。

可是當開封發生變亂,趙佶黯然退位,趙桓被牟駝崗新軍擁戴上臺的消息傳來後。

黃河北岸的人心再一次發生大動搖。不僅在被共和軍佔領的懷州地面上有更多的士紳投靠,連尚未被全部佔領的衛州,也望風歸順。

得到了懷、衛二州士紳官員的支持,武義勇自然很快得到了足夠的船隻。

渡河戰役也就可以提前發動了!

而在黃河對岸,變亂中的大宋朝廷也沒有多少力量可以佈防,只是把牟駝崗諸部中比較靠不住的曹勳派去當知鄭州事,負責防守黃河。

可是曹勳的兵力有限,又算不上精銳,實在抵擋不住共和軍的優勢兵力不停攻打。

眼看陣地一塊塊丟失,曹勳也知道守不住了!沒有辦法,只得一邊收拾殘軍退往滎陽要地挖壕堅守,一邊差人去向開封府的大宋官家告急——您的妹夫武義勇帶兵過河來了!

您趕緊拿個主意吧!

……

“恭喜督軍,宋賊逃跑了!”

在黃河北岸孟津渡口,正在向武義勇道喜的是個穿着緋色官服的宋朝文官,名叫鄭億年。是前任知樞密院事鄭居中的兒子,政和七年的進士,不久之前還是宋朝的權知衛州事。

在李孝忠的大軍途徑衛州時棄城而逃,躲到了黃河北岸的新鄉(也屬於衛州),在得知開封之變後,立即投降了武義勇——他和武義勇算是親戚,那個鄭居中認了鄭皇后做妹子,而武義勇的老婆趙玉盤是鄭皇后的女兒,也就是鄭億年的表妹。所以武義勇算是鄭億年的表妹夫……

既然是表妹夫,當然是自己人了。所以鄭億年跟着武義勇鞍前馬後,非常賣力。武義勇可以那麼快就籌集到足夠的船隻,他可功不可沒。

“唔。”武義勇點了點頭,笑道,“長卿,你是汴梁子,該知何處的汴梁的死穴要衝,且說來聽聽。”

“回中將的話,”鄭億年滿臉堆笑,“開封府的命門有兩處,一是黃河;二是陳留。

黃河者,懸河也!只要掘開黃河堤壩,就能放水淹城。中將軍中有火藥,炸壩應該不難吧?”

武義勇瞅了鄭億年,不置可否,“還是說說陳留吧。”

開封府有一百多萬人口,放大水都淹了……武義勇還沒那麼兇殘,而且他擺明了是勝利者,何苦幹這種自招罵名的事情。

“陳留扼守汴河水道,這是東南六路米糧入開封府的咽喉要衝。”鄭億年道,“中將只要揮師繞過開封,進佔陳留,再派出騎兵劫持綱船,奪取米糧,就能在陳留長駐久留。甚至可以用搶到的東南財帛招誘京東、京西各路好漢,擴大聲勢,嚇跑宋主趙桓。”

“還是這個辦法好!”武義勇點點頭。

“另外,”鄭億年又道,“趙桓此人膽氣不旺,與其父無二,若聞天兵過河,一定膽戰心驚,多半會遣使議和。”

“議和?”武義勇一愣,他壓根沒請示過上面應該怎麼和宋朝議和。

鄭億年笑着:“我大周天朝自然要滅宋一統天下的,但是也不妨先哄騙一下趙桓,開出個讓趙桓心癢的條件……這樣中將的兵馬就容易在陳留站住腳跟了。”

“也是個辦法!”武義勇想了想,“那什麼是讓趙桓心癢的條件?”

“這個……下官也不知道,”鄭億年笑着,“不過下官可以去替中將探聽一二。”

“好!”武義勇笑道,“長卿,你好好幹,等本督取了開封府,一定保舉你做知開封府事!”

“謝過中將。”鄭億年滿臉堆笑,向着武義勇就是一禮揖拜。

……

武義勇大軍渡過黃河,並且向開封府快速推進的噩耗,在三月初三這天就傳到趙桓耳中了。

這回趙桓不在公開討論這事兒,而是把耿南仲和何慄叫到了崇政殿私下商量對策了。

“陛下,不能打啊!”耿南仲只是搖頭,“還是得講和……哪怕割了河北、河東,只要能轉寰幾年,讓咱們行了復古之法,就不怕打不回來。”

“不可,萬萬不可!”何慄搖頭道,“天下強兵,無非燕趙秦晉。割讓了河北、河東,燕趙晉三地皆爲周有!大宋獨有一個秦地,如何以一敵三?”

“可是現在河東大部、河北大部已經爲敵所有了。”耿南仲道,“全取也不過是時間問題,若不議和,開封府都沒有了!”

“陛下,”何慄道,“議和可以,但是割地不行……至少不能真的割!否則開封府的人心軍心,又得動盪一回啊!”

聽見開封府的人心、軍心,趙桓就心驚肉跳。

“若東賊攻城,可守得住?”趙桓又問。

何慄點點頭,耿南仲卻搖搖頭。

何慄道:“開封府有百姓上百萬,其中丁壯不下20萬,另外朝廷還可以招四方勤王之兵。”

耿南仲問:“糧食有嗎?器械有嗎?空有20萬壯丁,沒有糧餉器械有何用處?

至於天下勤王之兵……如今攻打開封的一非蠻夷;二非流寇。與天下人何干?”

隋唐五代時漢族割據政權互相兼併的例子太多了,也沒見幾回能號召到天下秦王之師的。

從這一點來說,大宋現在的處境還不如歷史上挨金國胖揍的時候呢!

那時至少有不少民間的義軍助戰。而如今,只看見各處喜迎王師……義軍?宋朝有啥好的?周國又有啥不好的?

姓武姓趙,共和帝業,和老百姓有啥關係?

現在可不是天下興亡,而是國家興亡。

對天下的匹夫來說,周興宋亡其實挺好的。別的不說,因爲周國搞土地兵役制,而且執政府的管理能力更強,所以周國私田的負擔比宋國輕多了。沒有夏錢,只有秋稅,稅率也在可承受的範圍內。

“遷都呢?”趙桓問起了最關心的事兒,“什麼時候可以走?開封府可守不住太久!”

“陛下,”何慄道,“都肯定要遷,可現在不行啊!”

耿南仲也認可了何慄的觀點,“現在如果西遷,東海王沒準就在東南登基了!而且太上皇也有可能復辟,到時候大宋就一分爲三了。”

“那什麼時候可以遷?”

何慄道:“必須先收天下之心,然後才能遷都。”

“怎麼收人心?”

“陛下得實行《抗敵十策》中的部分主張!”何慄道,“還要得到西軍將門的支持!陛下要在關隴行均田府兵,沒有他們的支持可不行。”

“他們會支持朕嗎?”趙桓有些憂鬱。

“會!”何慄咬咬牙,“陛下以關隴爲本,他們就是隋唐的勳貴,如何不追隨陛下?至於土地……陛下可以調徐州的金銀銅錢補償他們。”

趙桓問:“徐州有許多金銀銅錢?”

何慄道:“有!就是大宋銀行中的錢啊!”

第1124章 再沒有海上之盟了第348章 友誼之城第1162章 共和國的崛起 八第1152章 大宋朝廷的如意算盤第1019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三第117章 有緣人(求收藏,求推薦)第1146章 延禧攻略 四第1349章 百萬歲幣第343章 遼人的盤算第805章 小海航時代 完第642章 房奴猛男西征 六第757章 契丹來也 完第808章 一城之主武大郎第1165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一第1259章 等貴賤,均貧富第257章 好一個火坑第1003章 失寵的節奏第1180章 共和國的崛起——大遼還有救第973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向印度進軍吧第十八章 講故事(求收藏,求推薦)第799章 兒臣趙乾順 六第788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五第449章 點亮燈塔 完第123章 以德服人(求收藏,求推薦)第455章 殿前武士 六第667章 保忠還是忠的第1166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二第856章 請蔡入甕 三第1121章 真理之船第1146章 延禧攻略 四第715章 我不會打仗第1114章 國賊,軍亂 五第603章 好期待強推感言及求首訂第1107章 義薄雲天武好古第889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完第1213章 三家同盟——官人救命第673章 敵在開封府 一第530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八第388章 爲人父第1454章 西宋就要向西第1379章 宋魂已逝第1425章 金帳汗國第274章 高人第780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七第1492章 鳥糞盛世第1306章 維新變法裱糊 五第612章 誰是好漢 五第887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四第1338章 兵權去哪兒了?第809章 宋遼原來是親家第404章 博士團的起源第302章 梁山是這樣用的第1456章 科舉必須改革了第886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三第1029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兩章連更,爲盟主定庸兄賀第857章 請蔡入甕 四第三十二章 朝元仙仗圖 上第1152章 大宋朝廷的如意算盤第549章 以德服人 一第408章 望北樓第四章 保人高俅第813章 史上最大的地產商第1154章 大遼有救第1194章 武好古要走了?第969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 三第826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三第823章 我們都是一家人 完第1127章 主戰救國吳延寵第1190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三第284章 遼宋共管纔好啊第1285章 阿骨打要稱臣第1318章 阿骨打之死 七第360章 假的權相第506章 這很封建 二十一第550章 以德服人 二第957章 資本主義接班人第十四章 醉羅漢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1161章 共和國的崛起 七第1023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七第507章 這很封建 二十二第324章 宋欽宗的胚胎第757章 契丹來也 完第1296章 發鈔權和大分封 上第1109章 雷霆手段鄭居中第1331章 阿骨打之死——挺住,阿骨打!第647章 常敗將軍第1078章 分田分地真忙第660章 腦袋們又來啦第74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一第722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完第886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三第1432章 南大嶼第243章 好大一個儒第1469章 鐵木真包圍網第481章 房奴 十第748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五第803章 小航海時代 二第267章 搞出人命了第973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向印度進軍吧
第1124章 再沒有海上之盟了第348章 友誼之城第1162章 共和國的崛起 八第1152章 大宋朝廷的如意算盤第1019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三第117章 有緣人(求收藏,求推薦)第1146章 延禧攻略 四第1349章 百萬歲幣第343章 遼人的盤算第805章 小海航時代 完第642章 房奴猛男西征 六第757章 契丹來也 完第808章 一城之主武大郎第1165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一第1259章 等貴賤,均貧富第257章 好一個火坑第1003章 失寵的節奏第1180章 共和國的崛起——大遼還有救第973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向印度進軍吧第十八章 講故事(求收藏,求推薦)第799章 兒臣趙乾順 六第788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五第449章 點亮燈塔 完第123章 以德服人(求收藏,求推薦)第455章 殿前武士 六第667章 保忠還是忠的第1166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二第856章 請蔡入甕 三第1121章 真理之船第1146章 延禧攻略 四第715章 我不會打仗第1114章 國賊,軍亂 五第603章 好期待強推感言及求首訂第1107章 義薄雲天武好古第889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完第1213章 三家同盟——官人救命第673章 敵在開封府 一第530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八第388章 爲人父第1454章 西宋就要向西第1379章 宋魂已逝第1425章 金帳汗國第274章 高人第780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七第1492章 鳥糞盛世第1306章 維新變法裱糊 五第612章 誰是好漢 五第887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四第1338章 兵權去哪兒了?第809章 宋遼原來是親家第404章 博士團的起源第302章 梁山是這樣用的第1456章 科舉必須改革了第886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三第1029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兩章連更,爲盟主定庸兄賀第857章 請蔡入甕 四第三十二章 朝元仙仗圖 上第1152章 大宋朝廷的如意算盤第549章 以德服人 一第408章 望北樓第四章 保人高俅第813章 史上最大的地產商第1154章 大遼有救第1194章 武好古要走了?第969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 三第826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三第823章 我們都是一家人 完第1127章 主戰救國吳延寵第1190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三第284章 遼宋共管纔好啊第1285章 阿骨打要稱臣第1318章 阿骨打之死 七第360章 假的權相第506章 這很封建 二十一第550章 以德服人 二第957章 資本主義接班人第十四章 醉羅漢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1161章 共和國的崛起 七第1023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七第507章 這很封建 二十二第324章 宋欽宗的胚胎第757章 契丹來也 完第1296章 發鈔權和大分封 上第1109章 雷霆手段鄭居中第1331章 阿骨打之死——挺住,阿骨打!第647章 常敗將軍第1078章 分田分地真忙第660章 腦袋們又來啦第74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一第722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完第886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三第1432章 南大嶼第243章 好大一個儒第1469章 鐵木真包圍網第481章 房奴 十第748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五第803章 小航海時代 二第267章 搞出人命了第973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向印度進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