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史上最大的地產商

出訪巴格達的使臣?

紀憶還記得這事兒?

姓紀的想走這一趟?

他也知道這一去好處大大的有?

那麼……讓不讓他去呢?

僅僅是一剎那間,武好古已經轉了幾個念頭了,不過面子還是帶着淡淡的微笑。武好古終於在西北戰場上學會了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就是害怕的想哭,也得強忍住裝出豪勇的樣子,要不然亂軍心啊。

至於看到死相難看的屍體時想嘔吐的感覺,在偷偷吐了幾回後,也已經習慣了。

不過會控制面部表情不等於能猜到紀憶的雄心壯志。在武好古看來,紀憶這個在關鍵時刻站錯隊的傢伙,趙佶能讓他悶生髮大財就已經是心胸寬廣了,難道還能容他位列宰執嗎?如果他這樣想,就太不瞭解趙佶了。看來他插進來的目的還是爲了錢。

如果是爲了錢,就得拉上他一起幹——不拉上他,他就是個很難對付的競爭對手,拉上他就能組團去圈地。

“出訪巴格達的使臣,現在還沒有開始尋找。”武好古和紀憶說了實話,他笑道,“沿海市舶制置司眼下的當務之急,還是發展和高麗國、日本國的關係。

另外,去年還派了船隊去探尋琉求、呂宋。已經尋到了幾個大島,留了些人,等過了年還會安排船隊前往。如果能站住腳,那麼就要安排更多的人和輜重上島了。到時候可能要你們京東市舶司多多協助了。”

所謂“琉求”既是指臺灣島,也是指後世的琉球羣島,也包括位於臺灣海峽中的澎湖列島。這些島嶼雖然距離大陸都不算遙遠,完全在大宋航海能力可以企及的範圍內。但是非常奇怪的是,大宋朝廷並沒有將這些島嶼納入統治範圍。

根據呼延慶和吳四德從明州送來的報告,琉求諸島(包括臺灣)上也不是沒有居民。一些島嶼上早就有漢人居住,還有一些島嶼上則有土著在生活,甚至還有一些島嶼上有海盜活動的痕跡。

不過其中最大的一個島嶼(臺灣島)上卻是沒有漢人,倒是有不少土著,時不時的還會駕着他們的小船到福建沿海做點小買賣,有時候也會偷點、搶點什麼。

而琉求諸島中有幾個較小的島嶼,比如位於琉求大島和福建之間的澎湖諸島上就有福建過去的漁民居住。而且澎湖諸島上的港口非常不錯,是天然的避風良港。所以呼延慶和吳四德就在澎湖列島上建立了第一個據點,留了二百多個壞人和一隊水軍官兵,還從福建運去了許多物資,準備在那裡建立據點。

另外,在琉求大島的東北大約1000裡的海中,還有一個東西長約200裡的大島,名曰阿兒奈波島。島上不僅有土著,還有不少福建過去的漢人,而且還有一個小小的王國,名叫天孫國。

因爲人家已經有了國,呼延慶和吳四德也不敢貿然派壞人去攻打。不過呼延慶還是以大宋遣日使臣的名義去了趟阿兒奈波島,還給島上的天孫王送了禮物,換到了一塊“修理船隻”的地皮,還留了一條不知道壞在哪裡的木船在島上,當然還有幾個磨洋工的船匠水手……

至於“琉求大島”,也就是後世的臺灣島,據說是個瘴痢橫行的島嶼。凡是上島居住的漢人,往往過不了幾年就會沾染上瘟疫,然後就是死路一條。

不過漢人也不是不能上島,只是必須在冬季北風大起的時候上島,在島上的大溪(濁水溪)以北的平原附近登陸,去找島上的土著收購鹿皮,然後儘快離開。

因爲這段時間,大溪以北的沿海平原地區氣候非常“寒冷”,和中原的春秋兩季差不多,所以瘴痢不容易流行——所謂瘴痢其實就是蚊蟲蒼蠅傳播的傳染病,天氣冷了就沒有蚊蟲蒼蠅之類的傳染媒介了,也就不會讓人得病了。

雖然呼延慶和吳四德不知道原理,但還是準備在今年冬天上島,去看看能不能找到通漢語的琉求土著,然後帶回澎湖島上的據點——其實臺灣島西部沿海平原收東北季風影響的低溫期,對於開發臺灣島是很有利的。上島的漢人至少有兩三個月的“安全期”,可以清理出大片的平整乾淨的土地用來建立據點和港口。

當然了,清理出來的比較安全的土地也不會太大。用來建立一個收購鹿皮的殖民據點是沒有問題的,至於要大規模開發,以後慢慢再說吧。反正先把土地佔下來,開發的事情慢慢再說……這個就叫囤地皮!如果有可能的話就先囤上幾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總歸會有升值的時候,反正也沒人來收地產稅,囤上一千年也沒什麼成本。

“探尋琉求、呂宋?”紀憶這幾年一直在模仿武好古的商業行爲,所以聽說武好古在探尋琉求、呂宋,馬上就來興趣了。“崇道兄,咱們爲何要探尋這種海外荒島?”

武好古一笑,“探尋當然是爲了佔領了,這可是開疆闢土啊!”

這是開疆闢土?

紀憶想了想,“這種島嶼又沒戶口,又沒產出,又沒稅賦,要來何用?”

“沒人多少人口倒是不錯,不過沒有產出,沒有稅賦就未必了。”武好古笑道,“譬如琉求大島上雖然沒有漢人,但是有不少土著,還盛產鹿皮,如果仔細搜尋,也許還會有別的特產。而阿兒奈波島上早就有土人建立了國家,有了農田漁村,可以嚮往來的船舶供給食物、淡水,你家去往日本國的商船就常常在那裡停靠吧?”

紀憶點點頭,這個阿兒奈波島和島上的天孫國他都是知道的。不過他也不覺得這個小島有啥油水?

武好古又道:“琉求大島和阿兒奈波島眼下是沒有多少油水的,但是再往南,呂宋島……呂宋島知道嗎?”

“知道,知道。”紀憶道,“這個島上有好幾個小國,和咱們一直都有貿易往來。還有不少呂宋島上毗舍耶國的人在你說的那個琉求大島上定居,時不時會騷擾一下泉州、福州。”

和武好古最開始時的想象不同,呂宋島在宋朝其實不是蠻荒之地。島上的文明可以說是相當久遠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不過呂宋島那個地方風向不好,”紀憶又道,“海船過去不大容易,所以和咱們的貿易不多。”

“不容易過去也得過去啊!”武好古正色道,“他們島上的人侵擾福建沿海算怎麼回事?本官現在是沿海市舶制置使,是不會等閒視之的,早晚要發兵討伐!

另外,那個三佛齊油水多吧?”

“這個多!”紀憶點點頭道,“三佛齊可富得流油啊!往來大食國和中原,還有天竺國和中原的商船都得給他們上稅,一條船就要交上好幾百甚至上千緡,太黑了!

而且那裡的國王雖然向咱們大宋稱臣,但是卻親近天方教的商人,常常刁難漢商,讓咱們很難通過海峽。”

“所以啊,咱們得在三佛齊海峽入口處有個島嶼作爲據點,”武好古道,“然後再發展成商市,這樣就不怕三佛齊人訛詐了!

憶之兄,咱們聯手一塊兒幹吧!就乘着使團出訪大食國的機會。怎麼樣?”

這個油水很足啊!

紀憶吸了口氣兒,“可是三佛齊不是小國,而是強國大國,擁兵總有數萬,真要打的話……”

“打不過咱們的!”武好古笑着,“烏合之衆罷了,怎麼打得過咱們大宋沿海制置司的水軍?”

沿海制置司有幾個水軍?紀憶心說:你武大郎把海上的事情當成陸地了吧?派個1000騎士過去,呼啦啦一衝,三佛齊人有幾萬兵馬也得垮。

“三佛齊水軍不弱,”紀憶道,“而且三佛齊也是瘴痢之地,雖然比琉求大島好一些,但是北人去了也很難久留啊。”

所謂瘴痢,其實就是瘧疾,是一種熱帶常見的傳染病。因爲瘧疾是通過蚊蟲叮咬傳播的,所以在開發時間比較長,原始的植被森林都不復存在熱帶地區,疫情就要輕一些,而在沒有被開發的地方,疫情就會非常嚴重了。

所以臺灣島的維度雖然更靠北,氣候也相對涼爽,但是在宋朝時島上的瘧疾還是非常嚴重的。而三佛齊的都城佔卑和主要城市渤林邦,因爲開發時間很長,砍伐了大量的原始森林,環境不利於瘧疾傳播,疫情也就沒有那麼嚴重了。

而武好古因爲知道瘧疾傳播的媒介,所以也是有點辦法可以應付的。也就是佔據面積較小,容易清理的島嶼,同時相對涼爽乾淨的海邊建立據點。

至於具體的選址,當然就是後世的新加坡島了!

“憶之,”武好古笑着對紀憶擺了擺手,“且勿言難,你我聯手,還對付不了一個小小的三佛齊嗎?北人水土不服,那咱們就用南人去開拓三佛齊,大不了去儋州島(海南島)上僱傭黎人。咱們有的是錢,有官家授予的大權,兄弟手裡還有能打打殺殺的軍將,你手裡有能跑海的老水手,界河商市和海州還有船場……這事兒咱們一起幹,沒有不成功的道理!”

第1339章 好一個武義久第106章 海上有云臺 四(求收藏,求推薦)第382章 三大心腹第956章 階級敵人武好文 下第1128章 大宋金國王第1478章 戰鬥進士第400章 客自遠方來 中第1495章 有一種危機叫過剩第1507章 龍石島大海戰 下第1277章 老虎屁股摸一下第545章 奸黨的崛起 十三第1314章 阿骨打之死 三第154章 無奈(第二更)第680章 敵在開封府 完第七十四章 有病要早治(求收藏,求推薦)第1113章 國賊,軍亂 四第421章 大儒 八第六十四章 風風火火闖九州第227章 武大郎當官第625章 我們就是路過的第1186章 耶律延禧之死第二十五章 唱賣 四(爲盟主循序漸進加更)第1404章 何處是桃源?第1100章 蕭乾的目標第462章 地產興邦 五第803章 小航海時代 二第178章 新黨人物第428章 大儒中的壞人第616章 房奴,加油啊!第425章 大道 三第1385章 趙楷有機會第199章 蕭好古第497章 這很封建 十二第695章 寶塔山下第1431章 發現號第868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八第1153章 大遼要完第1325章 阿骨打之死——周軍動了第1152章 大宋朝廷的如意算盤第1240章 現在成六國志了第393章 中了 上第222章 極大的繩索第981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超兇的!第615章 天可汗要來了第504章 這很封建 十九第1193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完第189章 山寨要來了第821章 我們都是一家人 二第907章 我來,我騙,我殖民 二第554章 以德服人 完第577章 論道 七第330章 忽悠第1480章 十中一是不可能的第970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 四第二十六章 唱賣 完(求收藏,求推薦)第1106章 目光短淺武好古第799章 兒臣趙乾順 六第305章 逼上梁山第1431章 發現號第630章 有陰謀第1481章 當勇士遇上了瘋子第1312章 阿骨打之死 一第1411章 趙佶看上去能活好久啊第1176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二第十四章 醉羅漢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1324章 阿骨打之死——太后去哪兒了?第1342章 兵臨都門,無路可退矣第609章 誰是好漢 二第373章 死路一條第1231章 交趾兇猛第1393章 小武元首會釣魚第1173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九第548章 義務府兵制第861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一第137章 武大郎歸來 上(求推薦,求首訂)第373章 死路一條第887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四第389章 好男兒 上第300章 將軍跋扈第九十一章 武好古的平臺和標準第1393章 小武元首會釣魚第507章 這很封建 二十二第718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三第109章 阿拉丁商會(求收藏,求推薦)第234章 秘密入遼第1206章 儒之大者,爲國爲民第1207章 公民不平等第142章 趙小乙是誰 下(月票滿100的加更)第416章 大儒 三第1509章 革命,三分終歸一第685章 武好古的死穴第八十三章 梁山寇 六(求收藏,求推薦)第587章 君子之約第932章 好大一盤棋 上第767章 高俅冤枉 八第945章 戰爭販子 下第72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一第467章 地產興邦 十第976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牛來了第689章 大軍事家
第1339章 好一個武義久第106章 海上有云臺 四(求收藏,求推薦)第382章 三大心腹第956章 階級敵人武好文 下第1128章 大宋金國王第1478章 戰鬥進士第400章 客自遠方來 中第1495章 有一種危機叫過剩第1507章 龍石島大海戰 下第1277章 老虎屁股摸一下第545章 奸黨的崛起 十三第1314章 阿骨打之死 三第154章 無奈(第二更)第680章 敵在開封府 完第七十四章 有病要早治(求收藏,求推薦)第1113章 國賊,軍亂 四第421章 大儒 八第六十四章 風風火火闖九州第227章 武大郎當官第625章 我們就是路過的第1186章 耶律延禧之死第二十五章 唱賣 四(爲盟主循序漸進加更)第1404章 何處是桃源?第1100章 蕭乾的目標第462章 地產興邦 五第803章 小航海時代 二第178章 新黨人物第428章 大儒中的壞人第616章 房奴,加油啊!第425章 大道 三第1385章 趙楷有機會第199章 蕭好古第497章 這很封建 十二第695章 寶塔山下第1431章 發現號第868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八第1153章 大遼要完第1325章 阿骨打之死——周軍動了第1152章 大宋朝廷的如意算盤第1240章 現在成六國志了第393章 中了 上第222章 極大的繩索第981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超兇的!第615章 天可汗要來了第504章 這很封建 十九第1193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完第189章 山寨要來了第821章 我們都是一家人 二第907章 我來,我騙,我殖民 二第554章 以德服人 完第577章 論道 七第330章 忽悠第1480章 十中一是不可能的第970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 四第二十六章 唱賣 完(求收藏,求推薦)第1106章 目光短淺武好古第799章 兒臣趙乾順 六第305章 逼上梁山第1431章 發現號第630章 有陰謀第1481章 當勇士遇上了瘋子第1312章 阿骨打之死 一第1411章 趙佶看上去能活好久啊第1176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二第十四章 醉羅漢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1324章 阿骨打之死——太后去哪兒了?第1342章 兵臨都門,無路可退矣第609章 誰是好漢 二第373章 死路一條第1231章 交趾兇猛第1393章 小武元首會釣魚第1173章 共和國的崛起 十九第548章 義務府兵制第861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一第137章 武大郎歸來 上(求推薦,求首訂)第373章 死路一條第887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四第389章 好男兒 上第300章 將軍跋扈第九十一章 武好古的平臺和標準第1393章 小武元首會釣魚第507章 這很封建 二十二第718章 不會打仗武好古 三第109章 阿拉丁商會(求收藏,求推薦)第234章 秘密入遼第1206章 儒之大者,爲國爲民第1207章 公民不平等第142章 趙小乙是誰 下(月票滿100的加更)第416章 大儒 三第1509章 革命,三分終歸一第685章 武好古的死穴第八十三章 梁山寇 六(求收藏,求推薦)第587章 君子之約第932章 好大一盤棋 上第767章 高俅冤枉 八第945章 戰爭販子 下第72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一第467章 地產興邦 十第976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牛來了第689章 大軍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