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東坡宣麻

崇政殿。

大宋帝國多才多藝的英明官家趙佶現在心情很好,因爲他覺得自己越來越英明瞭。在他的英明領導下,大宋的文治現在已經達到了一個歷朝歷代都沒有的高峰!昔日聖人孔夫子都沒有尋到的答案,現在被大宋的儒生們攻克了!

用《實證論》的標準來說,就是用實踐證明了趙佶的英明偉大和大宋文治的鼎盛。真是太英明瞭,大宋百姓真不知道幾輩修來的福氣,居然有了這樣英明的官家。

除了文治鼎盛之外,趙佶的“武功”也有了一點蓋世的苗頭了。他低頭盯着鋪在御案上的高麗國大王王顒的國書。“世爲盟好”四個字一入眼,就像有什麼東西吸住了趙佶的目光,久久都沒有挪開——高麗國的大王在國書上給了準話了!等高麗國打敗了生女真,吞了他們的地盤,高麗國就和大宋正式結盟!

現在的高麗國可是遼國的藩屬啊,而且還不完全是名義上的藩屬。這樣的國家是沒有資格和大宋結盟的,如果要和大宋結盟,就意味着高麗要和大遼撕破臉了……撕破臉後那可要打起來了!

這對大宋而言,無疑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說不定再過上幾年,文治武功就都齊全了,以後就能安心悠遊享用了。

不過這幾年還是要好好勵精圖治一番的,府兵得趕緊建起了,禁軍也得好生整頓,殿前精銳也得嚴選精練,界河商市也得加緊發展好作爲日後用兵的轉運據點……

要做的事情還很多啊!也不知道蘇東坡能有什麼安定天下的妙計?可惜武好古的年紀太輕,又是個武官,要不然讓他去政事堂或是樞密院,大概會有不少良策獻上來吧?

想到這裡,趙佶終於把目光轉向了崇政殿中的宰執和兩制,人數比起國子監論道之前略少了一些。曾布和陸佃今天又一次遞交了請郡的摺子,這已經是第三次請郡了。按照慣例,不必再慰留也可以了,不如就許可兩人外放州郡吧。

趙佶擡起頭來,“曾卿、陸卿已經第三次請郡,其志頗堅,朕若不再慰留,可是虧待了有功老臣?”

之前章惇九次請郡都被慰留,現在曾布只請了三次郡就許可,的確有些虧待了。

“陛下!”韓忠彥當先上前,“曾布、陸佃去意已決,兩度慰留已經夠了,若陛下還想厚待他們,可以多給一些爵祿和實封。”

“韓卿言之有理。”趙佶點點頭。

他其實早就想把曾布攆走了,曾布雖然沾了那麼一點定策的功勞,但是爲相兩年多來也沒什麼建樹,只是一味建議“紹述”。可“紹述”又能解決什麼問題?

雖然在哲宗執政期間的確取得對西夏作戰的勝利,但是滅亡西夏的希望仍然沒有出現,更不要說和遼國開戰收復燕雲十六州了。而且國家每年花費幾千萬緡養一羣不能打的弱兵的局面也沒有多少改變。

而在曾布和新黨無所建樹的同時,舊黨倒是接連拿出了兩個不花多少錢的強兵之法。一是依靠職田維持的御前騎士;二是“義務府兵”制。雖然現在還不知道效果怎麼樣,但是總歸不會比新黨的辦法還差吧?

“那麼就讓曾布以觀文殿大學士知海州,再加實封二百戶。陸佃贈資政殿學士,知亳州,也加封二百戶實封吧。”

所謂二百戶實封其實也是虛的,根本沒有二百民戶歸曾布、陸佃調用,不過就是一戶多給個幾十文錢的俸祿罷了。

打發了曾布、陸佃後,政事堂裡面就空出兩個位子了。

就在翰林學士起草制書的時候,趙佶又開始討論右相和尚書右丞的人選了。

“現在右僕射和右丞空缺,”趙佶說,“誰人可以繼任?”

“陛下,”韓忠彥道,“臣推薦太府寺卿蔡京出任右僕射,提舉雲臺學宮事蘇軾出任右丞。”

趙佶微微點頭,這兩個人選都是他滿意的,蔡京乖巧能辦事兒。而蘇東坡不僅是大儒,而且還有武好古這個學生的幫襯,應該也不會差的。

“諸卿可有異議?”

“臣等並無異議。”

趙佶臉上早就寫了標準答案了,誰還會說錯話?趙佶道:“那就擬旨吧。”

崇政殿中的翰林學士很快就起草好了四份任免宰相的詔書,送到了趙佶跟前。趙佶看了一遍,就笑着拿過硃筆,簽字畫押,蓋上印章。

……

在等待宣麻的這段時間裡,蘇東坡和他的學生武好古一塊兒搬到了城內的武家大宅居住。

由於潘巧蓮、西門青都不在,武好文又去藍田縣做官,武好文的妻子韓娘子則去了韓忠彥的相府暫住。所以這座大宅院中一度顯得有些清冷。

但是現在搬進了蘇東坡、蘇迨、蘇過、呂好問、武好古,還有剛剛從海州趕來的俏金娘母女,還有服侍這一大羣人的丫鬟、僕役,諾大的武家宅院也就顯得有些擁擠了。

不過蘇東坡、蘇迨、蘇過和呂好問並沒有要搬出去另外找房子的意思,倒不是房子難找,當然也不是錢的問題。而是蘇家父子和呂好問、武好古這些日子還有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要聚在一起做完——他們必須儘快完成《天理說》和《實證論》兩書的編纂和修訂。

除了他們,程頤和侯仲良這些日子也常來武家大宅,和蘇門中人一塊兒編書。

之前的國子監論道毫無疑問就是蘇門、程門合起來把新學坑了!

其實蘇東坡的次子蘇迨就是二程和張載的學生!蘇門、程門的矛盾不過是蘇東坡和程頤互相看不慣,並不是根本性的。而且兩派都被新學欺負了好些年,絕對有共同點敵人,所以暗中聯手,也就一點不奇怪了。

而現在,則是把兩派學問融合起來,共同把持儒家正統的時候了。

實際上,“理學”和“實學”也的確是可以互相融合的。這兩個學派如果放到21世紀,那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但是在北宋末年,卻是另一種形勢了。

如果沒有天理假說,實證派是沒有傳播儒學的能力的——實證派的理論無知婦孺和各種蠻夷根本聽不懂。就算有帶劍的博士去以德服人,也達不到教化的目的。

至於能聽懂《實證論》的外國學者……那就更要多生幾個心眼了!

實證主義是“工具”,是“方法”,而且也不是儒學專用的。他們完全可以不接受儒學,只接受《實證論》,這對大宋可沒有一分錢的好處。

所以天理假說,纔是儒學外傳的主流思想,實證主義則是用來批評外道和發展自然科學(求道)的工具。

一本侯仲良、蘇迨根據程頤的言論整理出來的《天理說》拿在蘇東坡手中,字裡行間滿是武好古做的註釋和修改。程頤的路數其實就是變儒學爲儒教,而爲了讓這種改變擁有權威性,程頤就必須從儒家經典中去尋找理論根據——這是一本正經的胡說,所以很難的,讓武好古這個“大儒”來弄得話,多半編不到那麼圓。

不過程頤的“天理學說”有過於注重道德的缺點——也有點強使人成聖的意思。所以這個缺點也限制了理學的擴散,武好古現在所做的修改,主要就是降低道德標準。

什麼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統統都要改掉。另外還要加上“傳道證道”的理論……

大概因爲心裡有心事,蘇東坡今天有些煩躁,幾個時辰過去了,並沒有看進幾個字。

就在這時,書房門開了,不是蘇東坡等待的消息,而是蘇東坡的兒子蘇迨走了進來,表情有些爲難,“侯師聖剛剛來了。”

“哦。”蘇東坡隨口應了一聲,侯仲良昨日拿了武好古修改的《天理說》去了程頤那邊,程正叔那個呆子一定不滿意武好古的篡改。

“……說伊川先生對大郎的修改非常不滿。”

蘇東坡放下書,冷淡地一笑:“等老夫做了右丞,給他的弟子安排則個,他就滿意了。”

程頤和蘇東坡的聯手當然是有條件的,不僅《天理說》要成爲顯學,而且程門子弟也要儘可能安排做官。

儒家學派嘛,當然是學而優則仕的,要是沒得做官,學習的動力在哪裡?

程頤自己七十歲了,也不想那麼多了,可是他的學生還有很多沒有做過官呢!作爲恩師,當然要爲弟子考慮了。

蘇東坡看着兒子蘇迨,“仲豫,爲父過去不走運,也連累了你和邁兒(蘇邁)、過兒(蘇過)。現在機會來了,也是時候給你們安排了……”

他話剛說到這裡,就聽見書房門外響起了武好古的聲音:“老師,好消息,御藥院的楊都知來宣麻了!”

終於宣麻了!

蘇東坡咧嘴笑了起來,看着兒子道:“回頭給你安排一個崇政殿說書怎麼樣?”

蘇迨是哲宗紹聖元年的進士,論資格也可以做個上縣知縣了,不過知縣的前途怎麼能和崇政殿說書相比?況且蘇迨參與編纂了《天理說》和《實證論》,如何不能去崇政殿?

第310章 範家分了吧第1277章 老虎屁股摸一下第127章 潘素兒的微笑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587章 君子之約第1387章 還我血汗錢第491章 這很封建 六第709章 想騙高俅第939章 好大的畫餅 完第203章 過年第818章 星主的崛起 上第464章 地產興邦 七第一章 武大郎 (求收藏,求推薦)第1297章 發鈔權和大分封 中第764章 高俅冤枉 五第199章 蕭好古第418章 大儒 五第五十六章 西園雅集第1000章 戰爭纔是最大的生意第1273章 滿朝親貴有公敵第321章 海州吳家第1324章 阿骨打之死——太后去哪兒了?第911章 關隴的幽靈 上第644章 房奴猛男西征 八第714章 撈夠了就要避險第1292章 豪商實在太壞了第938章 好大的畫餅 下第1018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二第451章 殿前武士 二第587章 君子之約第475章 房奴 四第1015章 兵臨城下——資本家害怕了第118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427章 講故事的人第428章 大儒中的壞人第133章 紀大官人的花魁大比第998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人生巔峰第十六章 鬼市子 (求收藏,求推薦)第683章 奸商和戰爭第1015章 兵臨城下——資本家害怕了第1454章 西宋就要向西第995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官家不怕第1441章 岳飛來了第503章 這很封建 十八第427章 講故事的人第二十七章 洗洗才能用?(求收藏,求推薦)第992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北丐延禧第572章 論道 二第918章 遼國也想插一腳?第1280章 阿骨打超狡猾的第338章 韓忠彥第九十四章 又見紀才子第1465章 歐洲人鐵木真(新年快樂)第1322章 阿骨打之死 十一第519章 話語權 五第528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六第987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排隊送錢第1020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四第751章 沒有實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貫 一第349章 共和之騙第1067章 高俅,危險 一第578章 論道 八第284章 遼宋共管纔好啊第1379章 宋魂已逝第1092章 妖法厲害第953章 世界之戰 四第542章 奸黨的崛起 十第1248章 富一隅而貧天下第166章 行首不好當第五十五章 不用毛筆用刀子第741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七第460章 地產興邦 三第1031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如風如火第1237章 有競爭纔好殖民第1194章 武好古要走了?第438章 雲臺門徒 三第1351章 殺慄始可言和第七十五章 不要領便當(求收藏,求推薦)第366章 趙煦的決斷第二十二章 唱賣 一 (求收藏,求推薦)第545章 奸黨的崛起 十三第三十六章 武好古學壞了(求收藏,求推薦)第673章 敵在開封府 一第981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超兇的!第1468章 華夏優先第423章 大道 一第1426章 光明頂第190章 知音蔡京第200章 還不快拜!第1461章 大統領義信第597章 大宋真的是天朝 上第1262章 金融危機的腳步聲第三十九章 武好古是騙子第1066章 耶律延禧瘋了第312章 潘巧蓮也是超兇的!第742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八第927章 存天理,滅逆虜 五第683章 奸商和戰爭第1058章 戰爭與和平——黎陽之盟?第1153章 大遼要完第九十七章 名士(求收藏,求推薦)
第310章 範家分了吧第1277章 老虎屁股摸一下第127章 潘素兒的微笑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587章 君子之約第1387章 還我血汗錢第491章 這很封建 六第709章 想騙高俅第939章 好大的畫餅 完第203章 過年第818章 星主的崛起 上第464章 地產興邦 七第一章 武大郎 (求收藏,求推薦)第1297章 發鈔權和大分封 中第764章 高俅冤枉 五第199章 蕭好古第418章 大儒 五第五十六章 西園雅集第1000章 戰爭纔是最大的生意第1273章 滿朝親貴有公敵第321章 海州吳家第1324章 阿骨打之死——太后去哪兒了?第911章 關隴的幽靈 上第644章 房奴猛男西征 八第714章 撈夠了就要避險第1292章 豪商實在太壞了第938章 好大的畫餅 下第1018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二第451章 殿前武士 二第587章 君子之約第475章 房奴 四第1015章 兵臨城下——資本家害怕了第118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427章 講故事的人第428章 大儒中的壞人第133章 紀大官人的花魁大比第998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人生巔峰第十六章 鬼市子 (求收藏,求推薦)第683章 奸商和戰爭第1015章 兵臨城下——資本家害怕了第1454章 西宋就要向西第995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官家不怕第1441章 岳飛來了第503章 這很封建 十八第427章 講故事的人第二十七章 洗洗才能用?(求收藏,求推薦)第992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北丐延禧第572章 論道 二第918章 遼國也想插一腳?第1280章 阿骨打超狡猾的第338章 韓忠彥第九十四章 又見紀才子第1465章 歐洲人鐵木真(新年快樂)第1322章 阿骨打之死 十一第519章 話語權 五第528章 沒有最奸,只有更奸 六第987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排隊送錢第1020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四第751章 沒有實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貫 一第349章 共和之騙第1067章 高俅,危險 一第578章 論道 八第284章 遼宋共管纔好啊第1379章 宋魂已逝第1092章 妖法厲害第953章 世界之戰 四第542章 奸黨的崛起 十第1248章 富一隅而貧天下第166章 行首不好當第五十五章 不用毛筆用刀子第741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七第460章 地產興邦 三第1031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如風如火第1237章 有競爭纔好殖民第1194章 武好古要走了?第438章 雲臺門徒 三第1351章 殺慄始可言和第七十五章 不要領便當(求收藏,求推薦)第366章 趙煦的決斷第二十二章 唱賣 一 (求收藏,求推薦)第545章 奸黨的崛起 十三第三十六章 武好古學壞了(求收藏,求推薦)第673章 敵在開封府 一第981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超兇的!第1468章 華夏優先第423章 大道 一第1426章 光明頂第190章 知音蔡京第200章 還不快拜!第1461章 大統領義信第597章 大宋真的是天朝 上第1262章 金融危機的腳步聲第三十九章 武好古是騙子第1066章 耶律延禧瘋了第312章 潘巧蓮也是超兇的!第742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八第927章 存天理,滅逆虜 五第683章 奸商和戰爭第1058章 戰爭與和平——黎陽之盟?第1153章 大遼要完第九十七章 名士(求收藏,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