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2章 金融危機的腳步聲

錢引是劣幣,銅錢是良幣。所以錢引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銅錢。特別是銅錢面值太小,一兩銀子可以換兩緡一千幾百文,光數數就眼花了。擺攤賣個炊餅那是沒問題,要做大買賣,隨隨便便就上億了,怎麼數都是個錯……而且銅錢還有個成色問題,還有當十、當五、當三、當二的大錢。一樣讓人眼花頭疼!

所以真的做大買賣的豪商,都不用銅錢結算。在錢引出現前,黃金、白銀、交子、鹽引、茶引、絹帛,甚至度牒都可以用於交易。

這個幣制……真的是夠亂的!

因此錢引這種和地產、食鹽、茶葉、酒、鐵等物品掛鉤的紙幣一經推出,就很受開封府及東南幾大商市的歡迎。

連武好古統治的天津市,都無法禁止錢引流通。

錢引是政和元年正式發行的,現在已經是政和五年,五年間總共發行了將近9000萬緡面值的錢引。

理論上這些錢引應該通過向官營的監務購買鐵、鹽、茶、酒粬等專賣物品,繳納商市稅收、關稅,以及購買官營的土地房產收回。

但是因爲市場對錢引的需求很大,而且錢引的兌換價格也一直堅挺,所以收回的錢引並沒有被註銷,而是無息存入了京東銀行——並不是用錢引換成真金白銀和銅錢,而是存錢引、用錢引、取錢引。

這就相當於向市場投放了大量的基礎貨幣,而且還是不收利息的基礎貨幣!光是這幾千萬錢引,就讓京東銀行一年白賺了幾百萬的利息。

另外,所謂的錢引替代銅錢,也不一定是把一箱箱的錢引搬出去交易,也可以通過銀行、交引鋪、解庫、長生庫這種金融機構進行交易。

這些金融機構發出以錢引爲單位的票據,供商人在大宗交易中使用。同時也承擔了錢引和金、銀、銅錢、絹帛之間的兌換業務。

而錢引的兌換,因爲有開封府的房地產業託着,所以一直都非常平穩。兌換價格,都長期穩定在一比一。

所以需要商人和金融機構,漸漸的都習慣儲存一些錢引備用了。

不過這些商人和金融機構沒有辦法像京東銀行一樣,直接從太府寺獲得無息錢引存款。而且它們也沒有京東銀行的吸儲能力,吸不到多少錢引存款。爲了支持匯兌和借貸業務或者日常的運營需要。就有不少商戶和金融機構用銅錢兌換了錢引。

也就是說,在開封府和東南沿海商市中,有相當一部分的商人將部分資本變成了錢引。

一旦錢引崩跌,恐怕有不少商人就要傾家蕩產!

更糟糕的是,還會有部分中小金融機構倒閉……

“那,那該怎麼辦?”

“紀大掌櫃,咱們手裡也有不少錢引啊!”

“如果開封府的房產跌了,錢引又跌,那咱們豈不是要傾家蕩產?”

“阿彌陀佛……這可如何是好?長生庫的錢賠了,佛祖是要怪罪的!”

紀奎只是微笑不語,他當然是有辦法的。實際上自從錢引發行之日起,京東銀行、天津銀行還有云臺學宮商學院就一直在研究這事兒,對策當然早就有了。

要不然紀奎今天也不會把那麼多大地產商都請到樊樓喝茶。

過了一會兒,紀奎將滿室奸商的表情都收入眼底,發現只有沐公陽鎮定自若,便心中有數了。

“公陽兄不擔心錢引貶值?”紀奎笑着問。

沐公陽笑道:“咱們手裡才幾個錢引?而且也不是用真金白銀換來的,而是向你們京東行借貸的,借錢引還錢引,怕什麼?”

紀奎笑着:“既然公陽兄不怕,那麼再多借一點如何?”

“多借一點?”沐公陽問,“借來何用?”

紀奎笑道:“借來買地皮啊!開封府的地皮是漲不起來了,但是襄陽府將來可是前途無量啊。怎麼?沐大掌櫃不敢玩了?”

“襄陽府的地皮?”沐公陽的目光也在室內掃了掃。

所有人都在打量着他。在開封府地產界,萬家行可是個風向標!

其實他是蠻看好襄陽府地產業的,不過天津市傳來的指令卻是退出大宋市場,把真金白銀拉回天津去……

而要完成這個使命,恐怕少不了京東銀行的配合!

現在萬家行在開封府的所有資產,如果統統發賣,再扣除負債,2000萬緡都有了。即便打個折,拿回1500萬,也相當於750萬兩白銀,換成黃金也有100多萬兩了。

那麼多銀子金子怎麼運回天津去?自己運的話,會不會被沿途的宋朝官府攔截?想來想去,也只有讓京東銀行來匯款了。

“好!”沐公陽馬上有了決斷,“我聽紀大官人的!”

“哈哈哈……”紀奎笑着,武好古的這個學生還真夠意思。“就是嘛,錢引肯定是要跌的,也許比開封府的房產跌得更快。咱們多借一點,買了襄陽府的地皮,將來就賺大發了!”

“對!一定可以賺的!”

“就聽紀大官人的……”

天津、京東兩個資本集團都一致了,別人還有什麼猶豫?跟進就是了。

做買賣,要獨立思考的,都是不能通天的。要能跟風李超人,誰沒事兒自己傷腦筋?

而在如今,武好古和紀憶就是超人……跟他們的風,沒錯的!

紀奎得意的笑了起來,他纔不會去投襄陽府的地皮呢。襄陽府又不是開封府,開封府地價高昂不是因爲沒有土地,而是受糧食和各種物資供應限制,無法讓人口敞開了增長。這纔要嚴格限制開封府的面積,不讓大規模擴張。

如果換成襄陽府……呵呵,幾百萬人都能容得下!

當然,襄陽府的房產也不是不能做。只是不能躺着做,也沒有多少暴利可以吃。

而且做襄陽的市場還不如在紀家能夠控制的上海、明州、蘇州等地大量投資呢!

紀奎故意拿襄陽地產出來說事兒的目的,其實是爲了給錢引的需求編個故事——有了這個故事,京東銀行就可以給錢引加息。其實他也不在乎開封府的地產商們會不會跟進,他只要有個輿論。就有理由加息了。

而加息的目的當然是爲了吸儲,吸儲的目的則是要創造錢引的需求,而創造錢引需求的目的,當然是爲方便京東銀行用錢引套取金銀和銅錢了。

只要金銀、銅錢和錢引之間存在巨大的利差,而錢引的價格持續穩定,那麼就一定會有許多人用金銀、銅錢換取錢引。

等到京東銀行吸足了金銀和銅錢,錢引就該崩盤了!

然後就是一場席捲大宋的金融危機了……

……

“天子今日應該離開開封府了吧?”

“應該是今天……”

“大錯還是鑄成了!”

“怎就沒有重臣上疏呢?”

“上疏說什麼?官家營建南京襄陽府,歸根結底不是爲疏散開封府的人口?五月初四之變,難道不是因爲開封府人口衆多,造成百物騰貴而起的?”

“唉……不想真的誤了國!”

“文縝兄,何來此言?”

正在一艘緩緩北上的官船中議論趙佶南巡之事的,就是何氏三傑、鳳鳴山和秦檜等人。

他們現在已經到了大名府以北,此間已經不是中原繁華之地了。在幾年前的宋遼戰爭中,又遭到了戰火摧殘,現在也沒有完全恢復元氣。

哪怕是黃河兩邊還算繁榮的地方,也是處處蕭瑟。一路北來,所途徑的草市、集鎮,全都是一片蕭條。不過在路過大名府的時候,市面倒是非常繁華,和宋遼戰爭前並無多大分別。

只是大名府市面上販賣的各種手工器物,除了瓷器仍舊來自定州、磁州,其餘的手工產品,大多來自天津市和京東市……

也就是說,河北廣大農村也遇到了和河南府類似的情況。正在遭受東部沿海的資本主義工商城市的衝擊!已經無力提供手工業品供城市消費了。

河北農村能夠提供的,只有地租、稅賦和部分農產品了。

而在這種農村手工業幾乎崩潰的情況下,河北大部分地區的夏稅、免役錢的徵收都遇到了很大的問題。

夏稅、免役錢收不上來,原本歸屬地方的鹽、鐵、茶、酒專營,也因爲錢引的發行而喪失。所以河北的官府,也遇上了財政困難。連維持團練、保甲、弓箭手和僱役修築道路城牆的錢都拿不出了。

何慄望着附近一處廢棄的商市,只是一聲嘆息:“中原、北地,已經處處蕭條,人心也已然浮動。現在連開封府都開始動搖了……國家還能支撐四方滅金策嗎?”

鳳鳴山笑着一擺手,“不就是蕭條……其實河西比河北蕭條多了,離開河西走廊就難覓人影了。也沒有什麼商市、草市,大教化團的財入更是少得可憐,不照樣兵強馬壯嗎?”

“河西不是佔着絲綢之路?怎麼會沒有錢?”秦檜有點奇怪地問。

“哪兒來錢啊?”鳳鳴山笑着,“絲路一年纔多少貨物?能摟幾個錢?咱們河西兵強馬壯也不靠這幾個。”

“那靠什麼?”

“靠土地啊!”鳳鳴山道,“一個騎士莊園起碼有2000畝土地,七八戶部曲。以土地、部曲養騎士,要什麼錢啊?”

第453章 殿前武士 四第913章 關隴的幽靈 下第301章 西門青超兇的第163章 向太后第741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七第1335章 敵在避暑宮 三第1093章 債奴更厲害第640章 房奴猛男西征 四第870章 蔡京冤枉 上第1073章 他要當武祿山第1092章 妖法厲害第970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 四第687章 500名軍官第1307章 維新變法裱糊 六第1239章 大宋真封建第1075章 與武好古爭利第568章 如意算盤第1434章 新世界第880章 武大郎,都軍機 一第十章 一紙萬緡 下 (求推薦,求收藏)第336章 一個敬業的髒官第三十六章 武好古學壞了(求收藏,求推薦)第127章 潘素兒的微笑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103章 海上有云臺 一(求收藏,求推薦)第419章 大儒 六第214章 鬱悶啊,太鬱悶了第1443章 伏爾加河邊的滿江紅第833章 東坡之死 下第511章 奸臣孝子 二第1081章 武好古也有沒錢的時候第1442章 這不符合兵法第773章 高俅冤枉 完第1060章 戰爭與和平——鬥法和出家第1434章 新世界第634章 “菜市場”的競爭第604章 老武也當官了第794章 兒臣趙乾順 一第1394章 大家都要先安內第853章 奸商也懂兵法第289章 納妾和做妾都不容易第826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三第149章 拉皮條(今天第10更奉上)第997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蔡京來了第970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 四第383章 叛徒的救贖第333章 母女花、蘇父子第1266章 復古黨人 一第八十八章 學着點,武大郎第1011章 韓大帥第1036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鍾傅成仁第1191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四第288章 西門值幾何?第889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完第788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五第506章 這很封建 二十一第1508章 合衆國的落日第1078章 分田分地真忙第417章 大儒 四第210章 張擇端第1415章 風波亭 上第861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一第860章 請蔡入甕 完第1269章 復古黨人——科舉能廢嗎?第1409章 共和國的煩惱第1115章 國賊,軍亂 六第604章 老武也當官了第1480章 十中一是不可能的第1312章 阿骨打之死 一第七十九章 梁山寇 二(求收藏,求推薦)第1062章 投名狀第829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六第1352章 大宋有進步第1415章 風波亭 上第1044章 南征北伐——御駕親征吧第521章 話語權 七第1115章 國賊,軍亂 六第三十六章 武好古學壞了(求收藏,求推薦)第761章 高俅冤枉 二第二十四章 唱賣 三 (求推薦,求收藏)第四十四章 聚會潘家園第905章 驅虎吞狼,驅狼喂虎 完第1398章 美娘之國 下第1227章 遼崩——河東雄鎮第1288章 國將不國?第726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第206章 林牙竊畫第1118章 國賊,軍亂 九第305章 逼上梁山第1018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二第973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向印度進軍吧第661章 腦袋!哪裡走!第1401章 苛政猛如虎第1179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五第八十五章 拯救好漢晁蓋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1033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血戰開始第1488章 主昏臣奸是東宋第805章 小海航時代 完第1267章 復古黨人 二第1156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第74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一
第453章 殿前武士 四第913章 關隴的幽靈 下第301章 西門青超兇的第163章 向太后第741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十七第1335章 敵在避暑宮 三第1093章 債奴更厲害第640章 房奴猛男西征 四第870章 蔡京冤枉 上第1073章 他要當武祿山第1092章 妖法厲害第970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 四第687章 500名軍官第1307章 維新變法裱糊 六第1239章 大宋真封建第1075章 與武好古爭利第568章 如意算盤第1434章 新世界第880章 武大郎,都軍機 一第十章 一紙萬緡 下 (求推薦,求收藏)第336章 一個敬業的髒官第三十六章 武好古學壞了(求收藏,求推薦)第127章 潘素兒的微笑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103章 海上有云臺 一(求收藏,求推薦)第419章 大儒 六第214章 鬱悶啊,太鬱悶了第1443章 伏爾加河邊的滿江紅第833章 東坡之死 下第511章 奸臣孝子 二第1081章 武好古也有沒錢的時候第1442章 這不符合兵法第773章 高俅冤枉 完第1060章 戰爭與和平——鬥法和出家第1434章 新世界第634章 “菜市場”的競爭第604章 老武也當官了第794章 兒臣趙乾順 一第1394章 大家都要先安內第853章 奸商也懂兵法第289章 納妾和做妾都不容易第826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三第149章 拉皮條(今天第10更奉上)第997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蔡京來了第970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 四第383章 叛徒的救贖第333章 母女花、蘇父子第1266章 復古黨人 一第八十八章 學着點,武大郎第1011章 韓大帥第1036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鍾傅成仁第1191章 蕭太后和武大郎 四第288章 西門值幾何?第889章 臭名昭著紀憶之 完第788章 撼山易,撼高家軍難 十五第506章 這很封建 二十一第1508章 合衆國的落日第1078章 分田分地真忙第417章 大儒 四第210章 張擇端第1415章 風波亭 上第861章 公車上書,以理服人 一第860章 請蔡入甕 完第1269章 復古黨人——科舉能廢嗎?第1409章 共和國的煩惱第1115章 國賊,軍亂 六第604章 老武也當官了第1480章 十中一是不可能的第1312章 阿骨打之死 一第七十九章 梁山寇 二(求收藏,求推薦)第1062章 投名狀第829章 以理服人天可汗 六第1352章 大宋有進步第1415章 風波亭 上第1044章 南征北伐——御駕親征吧第521章 話語權 七第1115章 國賊,軍亂 六第三十六章 武好古學壞了(求收藏,求推薦)第761章 高俅冤枉 二第二十四章 唱賣 三 (求推薦,求收藏)第四十四章 聚會潘家園第905章 驅虎吞狼,驅狼喂虎 完第1398章 美娘之國 下第1227章 遼崩——河東雄鎮第1288章 國將不國?第726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第206章 林牙竊畫第1118章 國賊,軍亂 九第305章 逼上梁山第1018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 二第973章 擁有四海的皇帝——向印度進軍吧第661章 腦袋!哪裡走!第1401章 苛政猛如虎第1179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十五第八十五章 拯救好漢晁蓋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1033章 弓馬無敵VS鐵騎衝鋒——血戰開始第1488章 主昏臣奸是東宋第805章 小海航時代 完第1267章 復古黨人 二第1156章 共和國的崛起 二第745章 戰無不勝高太尉 攻無不克武大郎 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