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輪也就是最後一輪比試安排在五天後,一百八十名候選人既興奮又緊張,紛紛埋頭苦練,希望能成爲第一批戰隊成員。
影村的人實戰經驗豐富,但他們多擅長偷襲暗殺,在正面的對抗比試中,優勢並不明顯。
狩獵隊的成員,他們的經驗來自深山中的各種兇獸,警惕‘性’高反應迅速,下手穩、狠、準,只是當對手是人的時候,他們的經驗似乎失去的用處。
剩下的其他人,因爲從前沒有任何經驗,他們所有的對敵方法都學自兩次比試,每一次的數百場比試,成爲了他們最好的老師,沒有先前經驗的束縛,他們學得很廣泛,什麼方法能制敵,他們就模仿什麼方法,只是沒有時間去消化,短短的幾天時間內,學得太多太雜,他們反而有些‘迷’失,不知道究竟該練習什麼。
所有人都存在問題,青蓮和衆位爺爺卻很欣慰,包括穩定境界後趕來的它牙影,也發現這樣的比試非常有用,即便是最後沒有選中的人,對他們往後的修煉也有很大的益處。
“讓他們一起對練吧,五天的時間,進步最大的人才能成爲最強的戰隊成員。”它牙影眯着眼,影族在這方面的經驗比青蓮豐富,她知道自己族人的優缺點,擺脫了之前的‘陰’影,影族人不可能依舊行走在黑暗中,正面遭遇不可避免,越早適應越好。
“好,那就讓影族人和狩獵隊成員一對一,剩下的人‘抽’籤自由組合。”青蓮也看出問題所在,影族人和狩獵隊成員的優缺點很明顯,他們幾乎是相剋卻又是相助。
面對警惕‘性’十分高的狩獵隊成員,偷襲和暗殺招式沒太大的用武之地,這就‘逼’着影族人適應正面的戰鬥,而對於如隱藏毒蛇一般的影族人,狩獵隊成員內心的惶恐會減弱很多,他們會將眼前的敵人看成是狩獵的對象,克服心裡障礙後他們的攻擊將更犀利。
至於剩餘的其他人,影族人和狩獵隊成員的對練,將是他們最好的老師,他們需要做的僅僅是,睜大眼睛看仔細,然後學會致用。
巨大的練武場熱火朝天,對練的所有人都下了死力,除了不能下死手之外,他們不吝嗇一絲靈力,每一招每一式都用盡全力,彷彿對手是欠債的仇人,不狠揍一頓不能解氣。
他們以前學習的各種法決,全都用在了比試中,只見練武場上一會電閃一會雷鳴,一會風氣一會雲涌,‘花’樣百出煞是好看,但究竟有多大的威力,還真是難說,不過也正是因爲他們敢嘗試,漸漸的被他們‘摸’索到一些‘門’道。
這樣對練的結果讓石傳忙昏了頭,每天都有幾十人不同程度的受傷,加上爲了保證所有人五天後能參加選拔,每天的‘藥’浴、靈丹、‘藥’陣一樣都不能缺,他幾乎腳不沾地,忙得暈頭轉向,不過他的收穫也很大,每天醫治幾十人,石傳的醫術在飛快的提升着。
還有人在對練中收穫巨大,那就是青蓮和它牙影。
對練有危險,她們是修爲最高的兩人,幾乎是眼睛不眨的盯着練武場,隨時準備出手救人,可也正是因爲這樣,她們比任何人都看得仔細,雖然不是親身上陣,但獲得的經驗卻比任何人都豐富。
每天休息之餘,兩人站在‘藥’池邊,爲衆人不明白的地方解‘惑’,問答之間,在場的所有人都受益匪淺。
這樣的日子痛並享受着,甚至有人開始忘卻了這是因爲比試,只一心想着自己的所學,那些不適合自己應該果斷放棄,那些又正中下懷應該加倍努力。
戰鬥果然是提升修爲的最佳方式,雖然是對練,但對於從未這樣做過的人來說,效果依然很明顯,短短几天時間,所有人的修爲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遠遠超過他們以往一個月所得,而且有些領悟更是可遇不可求,爲他們日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很快,五天的時間過去了,所有人即遺憾又興奮,因爲,最後一輪比試開始了。
依然是‘抽’籤決定對手,相比前兩次,這一次,大家的實力已經很接近,所有人都很慎重,沒人敢小看其他人,經過五天的打熬,即便是最弱的人,進步都非常大。
只是這一次不是單人對戰,通過‘抽’籤將所有人分成六組,每組三十人,然後再‘抽’籤將三十人分成十人一組的小組。
最後一次的比試,不僅僅要求個人武力,更要求團隊的協作能力,因爲,以後的戰隊會以小組形式組成。
這是青蓮又一重保險,如果在醫村被獸僕發現時,戰隊成員的修爲還沒達到預期,那隻能用數量來彌補,簡單的數量自然無法拉近修爲的差距,但配合默契的戰隊卻能實現這個目標,至少很有希望。
青蓮在這方面也是菜鳥,她只是這樣的想着,可究竟能有多大的效果,她也不知道。
她不知道,但她知道怎麼‘激’發,人是最擅長思考和變通的生靈,尤其是在危機時刻,總能想出超乎想象的辦法。
於是,三十人的分組比試開始了,第一組三十人站到了比武場中間,剩餘的一百五十人在場外圍觀,十人小組的‘抽’籤是在比試開始前半個時辰才進行,也就是說,比試的三個小組,他們只有半個時辰的時間來相互熟悉和商量取勝的對策。
三十人,三個十人小組,只能有一個小組勝出,剩餘的二十人淘汰。
規矩很殘酷,三角的對戰關係更讓比試難度增加,誰都想打敗其餘兩組勝出,但相近的實力讓一對二成爲不可能,先打敗一組然後再打敗另一組,這個想法更可笑,那究竟該怎麼辦呢?
半個時辰到了,第一組三個十人小組的比試成了大‘混’戰,打到最後都昏了頭,誰是對手誰是組友都分不清楚,只覺得前前後後都是對手,先打倒了再說。
圍觀的一百五十人驚恐的望着比武場,暗自慶幸沒有‘抽’中第一組,看樣子,第一組將全軍覆沒。
但這並不代表着自己就能倖免,比試前半個時辰才‘抽’籤決定小組成員,那就是說他們和第一組一樣,根本沒多餘的時間來熟悉組員和商量取勝對策,難道他們也將重複第一組的經歷嗎?
“這次的選撥十分重要,雖然希望能有六十人合格,但如果沒有達到要求,我不會勉強湊數,到時候能有幾個算幾個。”青蓮輕飄飄的幾句話,打碎了一些人的幻想,‘逼’得他們不得不爲取勝開動腦筋。
第一組的‘混’戰很快就結束了,最後還站在比武場中的十人,有五人爲一組,另有三人是一組,剩下的兩人是一組,但青蓮最後宣佈,兩人一組的合格,而其他八人依然被淘汰,原因很簡單,不論五人還是三人,他們至始至終都是單人作戰,根本不知道彼此是組員,甚至還大打出手,只是在看到只剩下十人後才停了手,而那兩人,他們一直都是並肩作戰。
青蓮的選擇沒人有異議,相反更讓其餘人的心中堅定了想法,無論如何也要找出能團隊取勝的辦法。
很快,第二組上場了,‘抽’籤分組剛結束,十人小組就聚在一起‘交’頭接耳,爭先恐後的說着自己的主意,半個時辰不長,商量對戰計劃顯然不夠,但如何不重蹈第一組的覆轍,三個小組都想出了辦法,很簡單,在身上臨時做個醒目的標記,來區別對手和組員。
於是,第二組依然演變成‘混’戰,但至少他們沒有自相殘殺,還三三兩兩靠在一起,發動進攻或是抵抗攻擊。
剩餘的一百二十人微鬆了一口氣,他們要考慮的事情少了一件,只剩下如何團結更多的組員,甚至是全部來取得最後的勝利。
第二組有五人合格,他們無意之中採取的方式讓很多人眼睛一亮,心中有了新的對策。
到第三組開始時,一個戰隊形式的雛形出現了,有人將十人小組分成五人一隊的兩個小隊,一個小隊進攻一個小隊防守,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兩個對手相互戒備的慌忙迎戰中,他們成爲了最後的贏家,第一次以整組十人通過合格。
成功的案例很快被模仿,隨後的對戰中,所有十人小組都分成了五人小隊,比武場中出現了六個小隊,他們拉開距離‘交’錯對戰,所有對手都有自己的對手,他們不用防守,只需要全力的進攻,至少開始的時候是這樣。
一旦有一隊先一步戰勝對手,他們所在的一組就有更大的機率獲得最後的勝利。
所有人都在一開始拼命,爭取用最快的速度打敗對手,但是,事實並非那麼簡單,很快圍觀的人就發現,即便是五人小隊,如果沒有配合只一味的進攻猛打,結果也不會如想象那般好。第四組最後勝出的幾人,分別屬於三個小組,完全不像第三組那樣,整組人完全勝出,這個結果讓剩餘的人重新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