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姐兒在發現這點的時候, 幾乎沒急的想直接上吊了。還好那時候張媽媽也正好來喊他們起牀,一看竟然有這種事情發生,第一個反應就是文祈那小子又淘了!
王姐兒被張媽媽這麼一說, 也反應過來, 她是關心則亂, 畢竟文祈要有個什麼, 她大概一家都不夠賠的, 但張媽媽相對要冷靜許多。
文祈怎麼說也是張靜的乾兒子,她的幹孫子,這種時候, 首先想到的更多的還是等找到這小子之後一定得好好教育教育,實在不行, 哪怕捶一頓, 也不能隨便這麼說了就算!
至於文祈會不會是被人偷走之類的可能性, 張媽媽也不是沒考慮過,但很快就否定掉了。
一來莊裡雖然現在沒什麼高手, 普通的人手卻是不少的,並且彼此互相熟悉,真要有外頭的人混進來,完全不被發現很難。
二來文祈之前經過一次綁架,那麼小的孩子要讓他馬上學功夫可以自衛不現實, 但可以由其它途徑來達到保護他安全的目的, 比如吳方給王姐兒的, 每晚點在文祈牀邊安神香。
這種東西如果提前服下另外一種藥, 那麼兩者配合起來, 可以在睡眠裡對人體進行調理,改善睡眠質量的同時還有一定的強身健體效果。但如果沒有配合的藥物, 一般人如果晚上闖到文祈房間裡,會直接被催眠。
後來文十一他們帶着楊管事上京,文家莊裡武力空虛,吳方乾脆給每個主子屋子裡都配了這種香,所以如果真的有人想利用夜色前來對他們不利,最後會栽的八成是對方。
但應該沒有危險這點另說,現在人畢竟不見了,自然也必須馬上找,不然萬一在沒人注意的地方磕了碰了,同樣不是什麼有趣的事兒。
這一找自然不可能驚動其他人,於是很快就成了全莊發動。也就是到了這個時候張媽媽也纔開始着急了,因爲就這樣全莊子的人都在找,竟然還找不到!
張靜帶着小四回到莊子裡的時候張媽媽已經到了前廳裡,王姐兒和丹青都跟在她身邊。老太太倒是還沒慌神,一邊聽底下人一處處回答尋找的結果,一邊還能抽出時間安慰一下身旁兩個現在心裡完全亂成了一團的女人。
張靜的出現幾乎是給了她們新的力量,丹青立刻就撲了過來,幾乎要給張靜跪下,王姐兒雖然還不至於到那個地步,但也差不多了。這架勢把張靜很是嚇了一跳,等完全弄清楚事情原委,這才略微定心。
說真的,開始他還以爲文祈已經確認出事兒了。現在聽明白只是找不到,多少放下一點心來。就算他對別的沒把握,對吳方老先生的藥現在可是有十成十的信心的。
但人必須儘快找到,張靜深呼吸一下,並不着急去跟着人一起找,而是先再跟王姐兒仔細問了一遍早晨的情況。問清楚之後,又聯繫這幾天的情況一合計,立刻就有種心裡一動的感覺,立刻帶上小四往中院裡跑去。
中院一直是文家莊做燈籠的基地,因爲之前已經有不少成品出來,圍着院子的屋子跟邊廊前面都支起了棚子,棚子下來回拉着繩子,掛着一盞盞成品燈。其中有不少今天一早就已經被摘走掛到外頭去,餘下的回頭也都會被懸掛出去。
不過張靜的目標不是這些,而是院子中間的那盞百鳥朝鳳。
可惜等他跑到地方一看,才發現這盞最大的好像已經被搬走了,於是不得不立刻掉頭往屋外跑。
這盞最大的會被安置在整個場子最中間最醒目的地方,而且和其它燈籠不同,這一盞原本的計劃就是安放好就會點起來的。要是文祈真的就躲在那裡頭,回頭那上頭上百根蠟一起點起來,那可就真闖禍了!
因爲往文家莊裡跑了一趟,這一來一回中間,那盞百鳥朝鳳已經被推到了場中。
因爲這燈體積實在太大,得差不多五個成年男人才圍得攏,所以從開始正式做骨架,就預先在底下安放了帶輪子的木板,燈就是紮在木板上面的。
燈有差不多近兩米的高度,最頂上是一隻半人高、仰天望的火紅色鳳凰,翅膀和尾羽上都描了金,十分奢華。底下則是一圈圈圍繞着鳳凰的各色禽鳥,而蠟燭除了鳳凰肚子裡的那根最大的之外,其它的就隱藏在這圍繞着鳳凰的鳥類之間。
由內圈到最外圈,雖然沒有真的扎出一百隻鳥這麼多,但扎的和畫的加起來也就差不多了。畫的鳥上面綴了琉璃片,而扎的鳥許多肚子裡都有裝蠟頭。這樣一旦全部點亮,這座百鳥朝鳳就會顯得金碧輝煌。而它附近的溫度也是十分明顯會很高的。
同樣也因爲這盞燈十分複雜,所以在場中安置好之後,要花很多時間才能真正點好,所以計劃裡就是從一開始就要點的。
張靜趕到的時候最頂上鳳凰裡的蠟燭已經點了起來,燭光透過鳳凰身上一層層覆蓋着的金紅相間的羽毛,雖然天色已然亮了,卻依然能感覺得出那種光芒所帶來的溫暖和炫目。
鳳凰身上的羽毛並不是手繪的,而是直接用染色的紙剪出細細的絲,然後一層層貼上去。中間的蠟燭又夠大,連帶着那燭光都被帶出了層次感,底下圍在那裡看熱鬧的百姓們已經有開始叫好的了。
張靜連忙大聲喊停,頓時場上幾乎所有的目光都往他這裡看了過來。
這個時候已經開始點鳳凰身邊內圈的燈,因爲離的遠,點起來有技巧,得拿長長的杆子把裡頭的燈一盞盞小心的挑出來,點好了再小心放回去。這原本就是件細緻活兒,現在被張靜這麼一喊,頓時所有人都不敢動了。只愣愣的看着張靜,不知道出了什麼事。
這燈體積大,扎的時候只能在外圍動作的話會十分不便,所以在底部一直留有一扇差不多到成年人胸口高度的小門。當然這門外頭也有紙紮的彩鳥擋着,那幾只鳥是做在門上的,合攏之後外面的羽毛會把門縫都擋住,輕易看不出來那裡是個門。
張靜彎腰沿着燈籠下方細細的看,百姓們不知道是怎麼了,在點燈的幾個人倒是一下子明白過來,其中一個立刻丟開手裡的竹竿兒,過來幫張靜把門開開。
這門周圍的百姓也是第一次看到,不由驚歎,然後就看到張靜一個彎腰鑽了進去。正奇怪,就見張靜又鑽了出來,手裡多了個娃娃。
這些天來文祈在整個望鎮都已經混的十分臉熟,雖然百姓不清楚他名字,但不妨礙大家——特別是大娘們——對他的喜愛。現在張靜一站出來,立刻就被人認出來他懷裡那個就是莊子裡的小少爺。聯繫到前後因果,人羣頓時都鬨笑起來。
人們的鬨笑並沒有惡意,只是覺得這娃娃未免也太逗了,也夠淘的,怎麼能鑽到那裡頭去睡覺。但架不住場上人多,那聲音立刻就喧囂起來,文祈這才漸漸清醒過來。
他原本一大早溜出來,就是爲了來看這盞大燈。他已經期待着看它被點燃很久了,知道今天終於到了日子,這才剋制不住的一早溜了出來。
可惜小傢伙醒的太早,摸着黑跑到中院的時候人都還沒到。他在那裡轉了一會兒,到底扛不住冬天清早凜冽的寒意,開始發起抖來。
不過這種時候想要他知難而退是不可能的,他都巴望這天那麼久了!所以最後小傢伙靈機一動,鑽到了燈籠的肚子裡。因爲巨型燈籠的內部對於他也一直是十分有吸引力的地方,所以那小門的位置他是爛熟於心,要鑽進去絕對是小菜一碟。
進去之後終於不那麼冷了,周圍又黑,燈籠內部空間也不大,反而給他帶來一種安全感,於是不知不覺裡,小傢伙倒頭睡起了回籠覺。
等到後頭大家把這盞百鳥朝鳳推出去的時候,他雖然被吵醒過來,卻也知道這是時間到了,很快燈就會被點起,心裡興奮,反而憋住了勁兒一聲不吭,結果硬是那麼多人都沒發現燈裡多了個餡兒。
其實文祈自己也知道,燈一旦被點起,自己待在這裡頭大概不太對,尤其是待在這裡的話肯定就看不到燈的樣子了!所以他也一直在等機會可以鑽出去。
可惜的是大家把燈推出來之後,場上一直有各式人等來往,就沒一點時間可以讓文祈偷偷的人不知鬼不覺的再出來。小孩兒怕被人發現捱罵,也不敢冒險在外頭還有人聲的時候就往外跑,結果一來二去,不知不覺又熬的睡了過去,直到張靜找過來。
人找到了,小四連忙往莊子裡去報信,讓張媽媽她們安心。這頭一早就跟着張靜在外頭的小蜆子帶着人也過來,問清了前因後果,看着還在揉眼睛的文祈,也是好氣又好笑。
心想還好張公子反應快,否則一會兒燈籠全點上了,這小爺還在裡頭,那樂子可就大發了。回頭小傢伙再一個慌張想闖出來,那絕對會釀成大禍!偏偏這小東西似乎一點也不清楚有那種可能,還睡眼惺忪一臉懵懂的四處張望!
張靜一看文祈那樣子就知道他是在找百鳥朝鳳。這小玩意兒平常喜歡這燈喜歡的不得了他是看在眼裡的,但沒想到他會因爲這種喜歡就做這樣不顧後果的事情。
雖然說文祈年紀還小,但他從小聰明,真該懂的其實都懂,今天這事兒擺明了就是不聽話。這種事,如果不從一開始就讓他充分認識到嚴重性,只怕以後還會一而再再而三,這可絕對不是可以冒險的事情!
尤其自己還打算這之後跟小蜆子回京裡一趟,就只放文祈一個在莊上的話,他現在這個樣子,可是絕對無法讓人放心的。
想到這點,張靜的眉頭也不由緊緊的皺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