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

“大人,可等到你了。”

“見過大人。”

惟功一到門前,張用誠和孫承宗已經等着了,任磊和張思根等人也是湊在一起,正在嘻笑着說話,一見他出來,衆人自是趕緊圍上來,問好致禮,嘻笑說話,格局與剛剛自是大爲不同。

這裡都是些老部下,惟功也不與他們客氣,笑罵了幾句,便叫各人上馬,趕赴屯堡選址所在的地方。

“大人,”張思根最近被派去專門負責屯堡之事,首尾最是清楚,騎在馬上一邊顛簸着,一邊彙報道:“第一堡選在耀州之北二十里地方,與遼陽相隔亦不到二十里,與牛莊也不到二十里,不論是從遼河運送物品到各屯堡,還是將屯堡出品以河運僵,都是十分方便。”

“屯堡佔地五千五百畝,原本是林紹廷的土地,由三百多戶軍戶替他種,我們收地回來,軍戶們聽說可以不必再白白替人種地,都是喜歡的了不得。後來連麥子熟了也沒有人管,還是我們用二兩一天的高價,一天一結清,這才僱了不少長夫過來……”

“這樣倒也有好處,”張用誠插話,笑道:“軍戶們都是被盤剝的多了,除了每畝二斗八升應繳,還得代上頭種地,還得交屯草和賠納屯糧……林家就是壞透了,自己一粒糧不交,全衛軍戶替他包賠,有這廝做在前,我們的屯堡原說怕招不着人,結果二兩銀子一天僱人之後,附近軍戶都紅了眼,招募屯戶的時候,民戶,流民,一窩窩的過來,軍戶也來了不少,待遇說明之後,簡直要打破頭來應募。”

“這麼說二百戶招完了?”

“是招完了,多以民戶和流民爲主。”

遼東這裡流民雖不及京師一帶多,但亦不是沒有,遼陽附近交通發達,城市較大,也有相當部份的流民出現,屯堡第一堡是惟功打算吸引各階層的示範堡,所以並不打算招太多軍戶,因爲軍戶被盤剝最狠,自由度不及民戶十分之一,所以很多人還心存猶疑。

人性就是如此,在他懷疑的時候,說的天花亂墜他亦不敢全信,待別的階層先拔頭籌,佔了好處之後,他便着急加入了。

“大人,我有一些疑問。”

孫承宗騎術也很不差,和順字行的人們策馬騎行在一處,絲毫不見吃力,說話亦無問題,不象一些參隨處的新人,剛來的時候目無餘子,但連騎馬都辦不到,因爲讀書太耗精力,最多坐轎子出行,或是坐馬車,牛車,騎過騾子或驢,騎上高頭大馬,揮鞭疾行,這對很多人來說是根本辦不到的事情。

惟功見是他說話,笑道:“愷陽啊,趕緊說,能給一個正經的大儒釋疑,實乃幸事。”

這麼一說,孫承宗頗有哭笑不得之感,不過也只能繼續道:“大人大興屯堡,以農莊代替單門獨戶,統籌興利,這個思路自是對的。招募貧苦的民戶,流民,軍戶分批入堡,這樣可以杜絕單門獨姓坐大,以防宗族干預屯務

,不易管制,亦是高妙。不過,只有一條我想不明白,每人月領一兩八,當日說種的好的,再有獎,種不好的便罰,但活計如果是全體來做,每日上工只計出工於否,怎的說好或是不好?或是光有管理屯堡的人來說好或不好,初始時可能尚且公平,時間久了,便會必有情弊發生,或親近,或遠怨,總有不公平的地方,這該怎麼是好?”

聽了孫承宗的話,惟功心中也是感慨,不愧是後來聞名海內,史書留名的大人物,雖然農莊制度對孫承宗來說是根本沒有參與過的事……中國有這樣的制度應該還是春秋之前,農民種的是公田,也就是儒家津津樂道多少年的井田制。

但井田制人們說的好,卻沒有一朝一代能夠恢復,原因就在於人們知道人心都是自私的,井田崩壞,是貴族壓迫加上農民的毫無動力,自然而然的就被淘汰了。

大農莊原則上來說和井田有共通之處,人們種的都不是自己的地,當然待遇上是比春秋之前的奴隸農民強的多了,可這並不能保證一直有積極性,人性就是這樣奇特。

可能在這些人初入屯堡時都能積極向上,管理者也盡職盡責,而時間久了,情弊必生,這也是無可避免之事。

孫承宗到底是在遼東局面崩壞時收拾好殘局的人,能將防線推回寧錦一線,修復堡壘,收攏數十萬逃民重新耕作,將遼東大局穩住,後人有不少譏評他指揮軍事的能力太差,但明末的嘴炮黨文官羣體中,他已經是難得的經世幹才。

“做事當然先講選賢任能,所以屯堡官一定要挑好。”

惟功先拿孫承宗開了個玩笑,見孫大鬍子一臉的不好意思,衆人都與他一起哈哈大笑起來。

“另外,便是確立制度,最壞的制度也比沒有制度要強……要叫人有制度可以遵守,而不是無所適從。”

“大人這話叫人深省……”

“屯堡事務,分爲農活,放牧,養殖漁業,將作,建設等諸多塊。每日記工是最基本的管理,不出工則按日扣銀,一兩八月餉除以三十日,每日攤着多少銀和糧,一目瞭然。”

“這是杜絕最差的情形,但上工之後,難免偷懶耍滑。”

“所以要有獎,每畝出產,按平均值記錄下來,第二季正常收穫當獲多少,多收一成到一倍甚至更多,當獎勵多少,都應該有明確規定,養殖戶,養一頭豬,從年頭到年尾長了多少斤爲合格,多少斤爲優秀,處罰當如何,優秀當如何獎,亦有規定。將作,建築,都要記工,比如燒磚,包給某幾人,磚上有築版留下姓名,不合格重罰等等,很多詳細的細則,可以慢慢補充進來,一下子也未必就能想周全了。”

雖然惟功說尚且沒有想周全,不過就是眼前這樣已經足夠叫孫承宗眨着眼消化半天了。

這些東西,其實在後世來說並不稀奇,當然整個體系其實在後世也沒有的,國營農場的規定

都沒有這麼詳細,人民公社打醬油出工不出力也無事的人也很多,惟功所做的就只是將自己的知道失敗的東西給摘了出去,不過老實說,這一套體系是不是就一定能成功,他心裡也沒有底。

他現在做的就是充分考慮到人性,人性中有美好的一面,也有很多不美好的東西,自私,貪婪,攀比,嫉妒,真正大公無私講奉獻的人肯定有,後世的政權喜歡突出這些人,希望用先進帶後進,但惟功的經驗就是先進帶後進的事蹟可能會有,但在他眼裡沒有成功過。他做的就是用制度化成鞭子,強迫人性中後進的東西必須向前,否則鞭子落下來會很疼,僅此而已,也就只能這樣設計,才能叫他感覺放心。

“學生……服了。”

良久之後,當屯堡在望之時,衆人慢慢放慢馬速,開始展望起來。

工頭和大工都是跟着遼陽鎮從京城過來的,這幾年趙士楨領頭栽培出來的人,燒窯制磚,給建築物燙樣子,畫墨線,瓦工還是木工,這些人都是好手,根本不在話下。

有這些人爲核心,通事局又招募了幾百個體格合格的軍戶當小工,每天兩錢銀子,高薪之下,這些軍戶玩命的幹,當惟功等人趕來時,屯堡的主體已經建設的差不多了。

“很好,地址選的很不錯。”

這個屯堡是遼陽城和鞍山驛的中間地方,往西就是牛莊,往南就是海州,往東北是往瀋陽的另一條官道,交通十分便利。

放眼看去,屯堡的土地綿延成片,西北方向是一條小河,是遼陽的支流,河水現在雖然沒有灌溉到土地,不過在經營之下是遲早的事情。

整個大地,是黃土和黑土的中間色,其實遼東大地還有紅土,土的肥力更足,而且天然防蟲,實在是高產之至,可惜不在遼陽這裡。

惟功也並不遺憾,老天給他這麼一個地方發展,待他已經很不錯了。

一行人在官道上停了下來,親兵們將馬匹收攏在一起,路途中有一些行商和馬車經過,都是用好奇的眼神打量過來。

這些人應該是從牛莊驛過來的,牛莊是遼中往遼西的咽喉地區,也是河運的交匯點,有一個不小的港口,在很多年後,這裡清軍和日軍打過一仗,結果當然不必多說。

張思根在前頭帶路,一邊走一邊回頭笑說道:“大人,現在的道路只是簡修,請大人要小心腳下。”

“你他孃的顧好自己就行。”惟功笑罵。

雨後的世界在屋裡還感覺不到什麼,在這種空曠的地方,雨水淋過的土地散發着陣陣泥土的清香,草的清爽味道,樹木的樹皮也有味道,人在這種環境中,情不自禁的就是感覺精神愉悅,什麼都放鬆了。

通往土地正中屯堡的路確實是簡修的,只是墊了一層碎石和沙子,連夯實的功夫都沒有,每日都會有大量人員和工具經過,確實是沒有這個時間去做這樣的事了。

(本章完)

第五百九十七章 殉道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五百零七章 折射第五百四十六章 青唐第一百九十四章 整治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八百一十八章 收穫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十一章 衝突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八百六十七章 變遷第八百三十五章 風雨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力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七百五十八章 針對第九百零六章 再召第三十四章 冷鋪第四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八百零五章 處理第七百九十二章 立體第三百六十五章 守有第三百二十二章 潛流第八百二十一章 成約第四百零五章 底定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八百零一章 內幕第六百五十五章 好強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十五章 決絕第八百七十章 壓服第五百二十八章 咸寧第五十六章 提點第七百八十一章 籌戰第三十七章 入門第一百四十五章 募兵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一百六十七章 醫治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宅第七百四十六章 密疏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青第一百五十章 跨越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三百零三章 露宿第四十五章 說古第二百四十五章 妖孽第二百八十二章 組織第九百零四章 成功第六百八十一章 各司第八百五十三章 叔侄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火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六百一十章 雄心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四百四十一章 心思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七百七十五章 使團第五百四十四章 留中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鬥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三百六十五章 守有第六百二十五章 隸籍第三百四十五章 鎮東第二百五十一章 石星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一百一十三章 點卯第六百八十三章 天時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九百零七章 寧夏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二百零一章 腐肉第七百五十二章 踟躕第三百一十二章 十萬第六百九十章 倒個第一百三十八章 同知第八百五十六章 伐異第六百六十七章 向前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九章 習武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營第六十四章 波動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贄第七百一十六章 教訓第九百零三章 行動第六百二十六章 翰林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三百九十一章 期待第三百七十六章 打鬥第五百二十四章 推銷第五百四十四章 留中第五百八十章 海上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一百五十九章 餘波第二百二十二章 向前
第五百九十七章 殉道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聲第五百零七章 折射第五百四十六章 青唐第一百九十四章 整治第四百六十三章 船廠第八百一十八章 收穫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十一章 衝突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八百六十七章 變遷第八百三十五章 風雨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力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七百五十八章 針對第九百零六章 再召第三十四章 冷鋪第四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八百零五章 處理第七百九十二章 立體第三百六十五章 守有第三百二十二章 潛流第八百二十一章 成約第四百零五章 底定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八百零一章 內幕第六百五十五章 好強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十五章 決絕第八百七十章 壓服第五百二十八章 咸寧第五十六章 提點第七百八十一章 籌戰第三十七章 入門第一百四十五章 募兵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一百六十七章 醫治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宅第七百四十六章 密疏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青第一百五十章 跨越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三百零三章 露宿第四十五章 說古第二百四十五章 妖孽第二百八十二章 組織第九百零四章 成功第六百八十一章 各司第八百五十三章 叔侄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火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六百一十章 雄心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四百四十一章 心思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七百七十五章 使團第五百四十四章 留中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鬥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三百六十五章 守有第六百二十五章 隸籍第三百四十五章 鎮東第二百五十一章 石星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一百一十三章 點卯第六百八十三章 天時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九百零七章 寧夏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二百零一章 腐肉第七百五十二章 踟躕第三百一十二章 十萬第六百九十章 倒個第一百三十八章 同知第八百五十六章 伐異第六百六十七章 向前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九章 習武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營第六十四章 波動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贄第七百一十六章 教訓第九百零三章 行動第六百二十六章 翰林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三百九十一章 期待第三百七十六章 打鬥第五百二十四章 推銷第五百四十四章 留中第五百八十章 海上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一百五十九章 餘波第二百二十二章 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