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螺桿

“這裡就是大夥兒的新家。”

能叫惟功出迎,並且親自將人帶到營地所在地方的,大約也就只有這麼一羣匠人了。

當然,更要緊的是匠人的大頭領趙士楨……儘管朝中的官員和純粹的儒生都看不慣趙士楨,不論趙士楨的書畫繪畫水平有多高,都是“雜技”,不論趙士楨在制器等各方面有多強的天賦,這都是“不純”,趙士楨前幾年也是官迷,惟功還想法子將他弄成了中書舍人,後來他可能自己也是明白了,自己這一生既然有天賦在製造器具之上,乾脆就物盡其用得了。

這一次,趙士楨請假一年,估摸着幾年之內是不打算銷假回京了。

大明的官就是這樣,瀟灑的很,法定假日一年就十來天,不過你不打算進步的話,隨便你請假,半年一年隨意,不過你人走了你的坑自然也就沒了,等銷假回來,老老實實等安排,沒有逆天的後臺粗腿撐腰的話可就難了。

好在老趙的官職真的不值一提,就算他十年後回京,惟功也有把握叫他官復原職,當然提升就不要想了,人家天天上班的升職,你辭職請假也想升?

惟功帶着衆人前往的地方在無敵門內,東寧衛倉邊上。

將作所需的地方極大,包括各種原材料的囤積,使用,鍛造等等,原材料包括一切所需的物品,從粘土到石灰,鐵器,木炭,皮具,還有各式模具,包括銃牀等等,都是在內。

用地多,聲響也大,不論安排在自在州或是南城都不恰合,東寧衛是惟功直領,包括衛倉等地方在內,土地都全部任他安排,在他的命令之下,衛中的軍官將土地讓出,軍戶們也可以領取相應的銀兩遷出,只是現在還沒有太多的銀子,工地是安排在東寧衛倉附近,這裡原本就是庫房集中的區域,荒地多,人口少,遷出去工程量小……就算如此,也遷出去三百多家,有一半願加入屯堡,成爲屯戶,還有一多半願意替遼陽鎮打雜,包括做長夫,燒窯,種菜等等,按日領工錢。

只有一小半人表達了願意從軍的傾向,這些人一般是年富力強,性格彪悍,象是李達那樣的性子,對這些優質兵源,遼陽鎮當然十分歡迎,只可惜人數太少了。

軍需局在這裡付出了很多精力和心血,周思進和他的副手們幾乎日夜吃住在這裡,後來在張用誠的統籌下,出現了近乎專門搞建設的部門,由張思根負責,周思進等人的擔子小了很多,惟功也希望周思進等人能在全局上統籌一切,特別是軍事用途的物品,而不是成天撲在工地上,這和同時代古斯塔夫的軍需總監的職能相差太遠了……新部門,更新的部門,一切需要都是在建設中衍生了出來。

“惟功你可真是有大能耐啊……”

趙士楨是爲數不多的叫惟功名字的人,當然他早就抱怨過,以惟功現在的身份,不僅要有字了,連號也該有了纔對,結果惟功就是不取

,連張元功也提起過此事,但惟功對這事沒有太大興趣,結果也就是這樣,趙士楨還是大大咧咧的叫着惟功的名字。

在他眼前,四個練鋼爐已經豎立好了,一切規制都是按趙士楨與遵化鐵廠出來的幾個老師傅慢慢摸索出來的最好的辦法建起來的。

其實這種類似後世土法練鋼的小高爐在這個時代是足夠用了,無非是用更好的焦煤,通風保持能耗上要更用一些心思,這才能到一定的熔點,然後將普通的生鐵轉化爲精鐵和上等的鋼便是。

高爐之外,便是一排溜的各式機牀,這年頭哪怕就是西方也沒有純粹的機器製成品,所有的器械都是用這些機牀打製而成,由澳門耶蘇會提供的圖紙是花重金買來的,在圖紙和趙士楨的天才之下,不少當時歐洲的車牀和鏜牀出現在了遼陽城中,另外中國本土的銃牀也足夠使用,總之在各人眼前,這裡呈現着標準的機械之美,一股陽鋼之極的感覺,撲面而來。

能在短短時間,改造出寬闊高大的車間,建成高爐,還有生活區,器材區等等,分門別類,應有盡有。

特別是火器那邊,銅料儲存充足,足有好幾萬斤之多,不要說這些銅的價值,就是購買和運輸之難,也不是普通人能夠承受的起。

“工利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惟功笑說道:“我這也是有所圖,則必有所出啊。”

“也就你纔會說話這麼直白……”趙士楨拖長聲音,悠然道:“你給我這些東西,若不給你造出好的火炮來,那我便是笨蛋一個,蠢豬一隻了。”

惟功失笑道:“常吉兄你倒也不必給自己太多壓力,隨意折騰纔好。”

其實鑄炮術來說,此時中西方相差不多,中國曾經落後較多,後來與葡萄牙人的交戰中俘獲了佛郎機炮,再下來又獲得了其船上的艦載火炮,不過中國由此吃了大虧,得到的火炮其實是商船艦炮,移動性能當然很差,過於笨重,只追求大口徑和威力,中國的鑄炮也是由此走了彎路,一直到崇禎時纔開始鑄小口徑的火炮,所謂的捷勝飛空滅虜安邊炮,就是銅體鐵芯,炮體承受力大,閉合好,彈道遠而威力大,可以說是已經超過了同時代的西方。

不過這一進程被打斷了,明季的火器水平,從落後到急趕用時很短,比如正德年間,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都到了滿刺加和呂宋,同時侵入中國南方沿海,當時的中國邊防極強,打退敵船,獲得的火炮製造工藝和設計卻遠在中國本土炮之上,明朝並沒有說這些是奇技淫巧,而是秉着拿來主義的精神,大加鑄造仿製,到了嘉靖末年,據統計數據,光是遼東一鎮就有佛郎機一千四百四十三銃之多。

遼陽一城,就有這種小型火炮百餘門,整個邊牆一千四百多,並不稀奇。

到紅夷大炮傳入,從仿製到猶有勝出,用時也並不久。

所以惟功對趙士楨極有信心,對

中國的鑄炮匠人們,擁有更大更強的信心。

“對了,倒是折騰出你所說的那玩意了……好傢伙,費錢可真多。”

趙士楨居然是從懷裡掏出一個印花藍布包,裡頭的物事也是包的嚴嚴實實的,他遞給惟功時,也是加着小心。

惟功一到手,便知道是什麼了,身子一軟,差點栽倒在地。

“花了好幾千銀子,用時半年以上,幾個老手什麼也不幹,就是不停的制,現在這一套是母型,等再出幾套就不值錢了。”

“光以鐵來算,根本不值幾兩銀子,但以花費的時間來說,人力,浪費的工料,那可真是太貴了。”

以趙士楨之能,隱約是感覺到惟功手中的東西似乎是有獨特的用處,但他亦不是完全的明白,只有惟功在用貪婪的眼神打量着手中的東西……一套四件的螺桿,用油抹了,發散着一種迷人的機械之美。

“常吉啊,你知道有這東西,可以製造多少套出來,然後以畜力,水力,帶動機牀?甚至是紡機,織機?”

一整套的計劃,未來的圖案,一下子就在惟功腦海中爆發了一樣……雖然他很想製出蒸汽機,但毫無疑問現在中國沒有這種水平,儘管可以勉強叫工匠打製出差不多的東西,但這種機器沒有理論基礎是不行的,但就現在這樣惟功也十分知足了,可以說,未來革命性的最早期的工業發展……沒有蒸汽機談不上革命,但在他手中,工業大發展的前途就在眼前。

“呵呵,還有一樣禮物,也一併給你瞧瞧……”

趙士楨今天真是來獻寶了,他在京裡,一年不知道要糟蹋惟功多少銀子,就他本人來說,現在一屋子的宋人山水字畫是哪兒來的?惟功對他,真的算是推誠以待,要什麼給什麼了。

一隻兩尺多長,連銃管銃身在內也不超過三尺的短火銃,被趙士楨彎腰從行囊中取了出來,他笑道:“子藥都在裡頭,壓實上好了,你直接打火就成……小心別對着人。”

這火銃是與順字行其餘的出品一樣,遠遠不是工部的兵仗局能比,遼陽這裡的佛郎機銃全部是兵仗局所出,子銃身上都刻的有字,有排號,標準重量,發射流程,全部都有,但質量真的是十分一般,作工極其粗糙,佛郎機還算是有效的火器,很多什麼滅虜炮,虎蹲炮,盞口炮,大將軍,二將軍,保養稍微疏忽一些,炮就徹底報廢了,至於明軍的很多車載火器,比如神機箭這樣的火器,簡直就是拿出來搞笑,威力全無,連嚇唬敵人的戰馬都辦不到。

“自生火銃?”一拿到手,其實沒到手,光是那擊錘和火門,還有扳機的模樣,惟功也認出來這是燧發槍了,沒有火繩,也沒有火繩夾,一切都與他記憶中的燧發槍一模一樣。

“嗯,就是你說的自生火銃。”趙士楨笑容中有驕傲,也有深深的疲憊,他飽含自豪的道:“幸不辱命啊。”

(本章完)

第三百四十章 破敗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丁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報第二百一十七章 去留第八百四十八章 買直第五百九十二章 臺下第四百零八章 私宴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第二百一十八章 退讓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三百六十章 突襲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七十七章 聖學第九百零一章 左右第七百章 福星第九百零六章 再召第六十章 國公第七百九十七章 書信第六百一十一章 心願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軍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四百零八章 私宴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刺第三百七十章 爭搶第六百五十四章 行軍第七百六十五章 飲酒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軍第一百六十四章 溫諭第三百一十九章 基礎第七百三十六章 醫院第六百一十三章 收貨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五百三十五章 文武第七百一十一章 封侯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二百五十一章 石星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三百零一章 殺戮第七百八十二章 搶風第三百四十八章 渡口第二百六十一章 朋黨第九十七章 公府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迎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二百五十一章 石星第四百三十九章 嚮往第三百七十二章 追逃第三十章 講官第六百零二章 內操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八百九十章 擴編第四百九十三章 海邊第五百八十六章 階層第七百五十七章 顧家第一百零五章 大喪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七百九十八章 唐府第六百六十七章 向前第七章 入京第九十章 說古第六十四章 波動第八百五十二章 承恩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七百七十七章 焦急第四百八十章 瘋了第一百七十章 決心第八百六十七章 變遷第五百二十七章 豐富第五百五十二章 重騎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爺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道第八百九十五章 東望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七百零一章 笑談第七百九十六章 連珠第四百四十四章 行動第四百四十五章 細則第五百二十六章 瘟疫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一百四十二章 騎士第三十三章 巧遇第一百一十三章 點卯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六百二十二章 說糧第三百一十二章 十萬第七百三十二章 藉口第二百零九章 登聞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白第八百九十六章 會寧第七百六十五章 飲酒
第三百四十章 破敗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丁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報第二百一十七章 去留第八百四十八章 買直第五百九十二章 臺下第四百零八章 私宴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第二百一十八章 退讓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三百六十章 突襲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七十七章 聖學第九百零一章 左右第七百章 福星第九百零六章 再召第六十章 國公第七百九十七章 書信第六百一十一章 心願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軍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四百零八章 私宴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刺第三百七十章 爭搶第六百五十四章 行軍第七百六十五章 飲酒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軍第一百六十四章 溫諭第三百一十九章 基礎第七百三十六章 醫院第六百一十三章 收貨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五百三十五章 文武第七百一十一章 封侯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二百五十一章 石星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三百零一章 殺戮第七百八十二章 搶風第三百四十八章 渡口第二百六十一章 朋黨第九十七章 公府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迎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二百五十一章 石星第四百三十九章 嚮往第三百七十二章 追逃第三十章 講官第六百零二章 內操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八百九十章 擴編第四百九十三章 海邊第五百八十六章 階層第七百五十七章 顧家第一百零五章 大喪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七百九十八章 唐府第六百六十七章 向前第七章 入京第九十章 說古第六十四章 波動第八百五十二章 承恩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七百七十七章 焦急第四百八十章 瘋了第一百七十章 決心第八百六十七章 變遷第五百二十七章 豐富第五百五十二章 重騎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爺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道第八百九十五章 東望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七百零一章 笑談第七百九十六章 連珠第四百四十四章 行動第四百四十五章 細則第五百二十六章 瘟疫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一百四十二章 騎士第三十三章 巧遇第一百一十三章 點卯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六百二十二章 說糧第三百一十二章 十萬第七百三十二章 藉口第二百零九章 登聞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白第八百九十六章 會寧第七百六十五章 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