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重回

“聽說是要打牌?”杜禮笑道:“先聲明,這次我可不再客氣。”

李甲和杜禮算是青年京官中的異類,他們入仕途已經有五六年,從觀政進士任官也好幾年了,都是主事一級的官員,一年俸祿連允許的冰炭敬不過幾十兩,這點收入,一般的京官買不起房,只能租住,也沒有辦法取來家小同住,京師物價騰貴,幾十兩勉強就夠自己用和養個老僕,書僮之類,再多便養不起了,這兩人卻是因爲有遼陽背景,杜禮有杜家當後援,李甲有李達這個唯一的堂兄,有自己一份家業,每到年尾,最少都有幾百上千兩銀子到他們手裡,用度不愁,平時爲人行事當然都是大方隨意的多。

張黨之中,他們和呂紳,梅國楨幾個,隱然就是核心人物,並不是僥倖。

“牌不急打,有封信,先叫你們傳閱一下。”

梅國楨這纔將惟功的親筆信取出來,給呂紳和李甲等人傳閱。

“哈哈,好,甚好。”

呂紳第一個看完,他半倚在椅中,滿臉歡心暢意的神情,向着衆人笑道:“這些日子,朝中那些人看我們就象看一羣瘋子,我們每一次說遼陽能打贏,那些人就是笑個不停,說我們是瘋迷了說這樣的話……自太宗皇帝后,土木一敗,已經二百餘年沒有王師大舉出塞,遠征蒙古的事情了,歷次做戰,都在長城與敵交手,這樣還是屢戰屢敗,戰績實在難堪。他們當然不信,老實說,連我亦不是很敢有這樣的自信,畢竟這是何等偉業!今大人親筆書信來,大勝已經獲得,我等很可以做一些事情了。”

李甲眼光波光閃爍,將信遞給杜禮後沉聲道:“今日葉進卿還問起此事,說是遼陽究竟如何了。他和方中涵雖然不是那種人雲亦云的人,但心中肯定極有疑慮。既然事已經定局,一會兒我就再去一次方府,和這兩人面談一下。”

遼陽現在在朝中最大的敵人就是晉黨,張四維雖死,殘餘的實力可還在朝中,晉黨雖然沒有象樣的頭面人物了,但並不代表已經沒有實力。

而且近來晉黨和楚黨有合流跡象,遼陽的發展對湖廣極爲不利,遼鹽不停進入兩湖,對當地的商業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順字行也開始進入兩湖,更是與兩湖商人龍爭虎鬥。

強龍與地頭蛇之間的商業竟爭也影響到了當地官場,當然更進一步影響京師的楚黨佈局,現在楚黨隱隱與晉黨勾結,而東林黨雖然趙南星和顧憲成對惟功是一腦門的官司,以東林黨的清流勁頭根本不可能選擇惟功這樣特立獨行的武臣,在他們眼裡,這樣的武臣太過危險,但江南士紳和大商家已經選擇與順字行一起合作做生意,順字行的海船又多而且安全性能高,大量出貨,江南的絲製品棉布瓷器大量經由順字行出海貿易,所獲利潤之豐常人難以想象,遼陽雖然也種植棉花大量出布,但目前還沒有威脅到松江布的生存地位,兩邊的合作基礎十分牢固,江南地方原本就是在這

個時間點開始大量湊錢買船造船,一艘船從造船到集貨,最少十萬兩,以當時江南士紳的財力,最少要集十股八股才能成行,海行利潤雖豐,風險也是頗大,船一番,那就是連造船的錢帶貨錢,血本無歸。

錢謙益這個還沒有出現的東林名人就是一個儒學宗師兼大地主,同時也是大海商,錢家也是在這個前後開始投資於大海之上,與人合股造船,出海貿易。

順字行在江南遍地開花,不僅僅是海運,江河船運,各縣之間的陸運,江南商人士紳仰賴大力極多,雖然鹽利被遼陽取走,鐵利也使馬鞍山一帶的江南鐵商大受影響,總體來說,卻是有牢固的合作基礎,別的不說,光是每年的北貨南下,就不知道多少商家得利,這些商家背後多半有與之交好的豪紳士族,總體來說,世事就是這樣奇妙,晉黨和楚黨對惟功仇視如昔,而東林黨和浙黨卻是漸成盟友之勢,連江南官員現在在朝的最大官員當今首輔申閣老,亦是無之奈何,這一次對遼陽的出手,申時行並沒有推動,只是萬曆乾綱獨斷,張惟賢推波助瀾,事情一出,東林和浙黨都大感頭疼,遼陽若是這時候換了總兵,順字行能不能保住,四海商行會出現什麼變故,遼陽與江南是否還有合作下去的基礎,這一些變故,實在是令這些江南人在京城的代表感覺惴惴不安。

而李甲等人的保證便是:遼陽必勝。

這一種保證,方從哲等人當然不能完全相信,李甲現在也是長長吐出口濁氣,對這些朋友,算是有一個完美的交代。

既然是相召前來以打牌爲掩護,衆人也不好立刻就走,一邊商討着互相奔走出手的細節,一邊打牌,稀里嘩啦的聲音不停響動着,也是掩護衆人壓不住的歡聲笑語。

四圈打完,梅府家僕上了一些點心,不過是餛飩,湯圓,麪條一類的細點,衆人勉強吃了一回,便是一個個趕緊告辭。

大家都有急迫的心思,這一仗打贏了打贏了,而且,據惟功信裡所書是一場大勝,但是不是能順利挽回局面,還得繼續看下去。

皇帝的詔旨來說,免除惟功的公爵已經是板上釘釘,很難挽回,大家要做的就是把聲勢造起來,總不能打了勝仗的總兵,還得去職?

這一個輿論壓力,就算貴爲天子也頂不住,大明的天子也並不是真正能爲所欲爲,天子,有時候也行不得快意事的。

衆人紛紛散去,李甲和衆人辭別,坐了自己家僕趕的輕便馬車,一路趕往南城。

方從哲雖然也是世家子,但寄寓京師多年,早就在正陽門外安了家,雖說南貧北賤,但在京官員,並不是人人都可以在西城或東城安家的。

天已經黑透,今晚無星無月,簡直是伸手不見五指,路邊每隔幾十家纔能有一點微光,算是黑漆漆世界裡的一點光亮。

每當這個時候,李甲便是懷念起遼陽城來。

他帶着兩個僕人出行,

一個負責趕車,別的事不管,一個就負責打雜,拿衣包,此時就提着一盞燈籠在前頭照亮,馬車上也懸着兩盞燈籠,算是勉強在這無邊黑暗裡開闢出一條光亮的道路來。

“老爺,方府到了。”

“好,我下車來。”

到了地方,車身一震,感覺不到多大的顫動就停了下來。

車廂並不大,但做工十分細緻,座椅也做的很好,人倚在上頭,感覺十分舒服,車廂裡也有燈,可以點亮在途中看看書,還有一個小小的暗閣,藏着酒和小點心,長途行走,可以用來解悶,解乏。

這樣的車,當然是遼陽出品,一車就價值數百兩,而且,有價無市,將作司有意控制產量,當然,也是不可能把過多的力量投入到製作馬車上,李甲這輛車,在京裡就算是侯伯之家也不多,普通官員和富商更不大可能容易買到,李甲經常拿馬車批文來套交情,也算是提前把幾百年後的一些做法給帶到大明朝來了。

方從哲身爲浙黨後起精英和李甲好友,這種單人馬車倒也早就有一輛,李甲下車時,又看到好幾輛馬車停在門前,他微微一徵,知道方府有不少客人,而且來的多半都是有能量的大人物了。

李甲是方府常客,也不必等通傳,自己擡腳便往裡去,到了滴水檐下,便看到方從哲和葉向高一起迎了出來。

“何去也匆匆,來亦匆匆?”

李甲有些激動,神色看的出來,方從哲爲人很詼諧,上來便是拿他剛剛匆忙離開又急急返回的模樣打趣。

“進卿你還沒走,這也好,省得我多跑一趟了。”

看到葉向高,李甲先笑着向方從哲做了一個稍安勿燥的手式,接着便是向葉向高笑道:“遼陽有新消息,正好可以告訴進卿兄。”

“張總兵戰敗的消息確實了?”

葉向高還沒有說話,裡頭已經有人接了話。

一個四十左右的中年官員在裡間踱了出來,身上是四品文官的緋色服飾,在京裡,官職到了四品就是一個重要關口了,最不濟也是一個衙門裡的重要一員,除了給事中這種逆天的存在外,一般的六七品官員升到五品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不論是四品,這個資歷,到地方也可以爲大府知府,或是直接爲巡撫了。

“是顧叔時啊,沒想到老兄也在。”看到顧憲成,李甲也是眉頭大皺,他實在不願見到此人。

前一陣,衆人在城門送別盧洪春兩人時就巧遇顧憲成幾人,彼此間藉着相隔一段距離,實在是連見禮的興趣都沒有,不料今日在方從哲這個浙黨中人的府中卻遇着東林黨的人,實在是好生不巧。

顧憲成是赫赫有名的東林三君之一,這個黨派從萬曆初年開始萌芽,到如今十幾年功夫下來,顧憲成已經有資格被人稱爲“先生”了,再過十年八年的,估計就能取個號,被人稱爲“某某公”,再下來,就是郡望相稱了。

(本章完)

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五百一十四章 掌握第三百一十章 廣寧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心第三百九十四章 月錢第四百六十八章 孤寂第五百五十三章 龍騎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六百二十一章 夥計第七百八十七章 規劃第八百五十九章 預感第四百九十九章 民意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七百七十章 離去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五百九十三章 異樣第六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八百五十四章 閣中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前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二百八十五章 換防第三十四章 冷鋪第六百二十六章 翰林第三百六十章 突襲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三章 殺良第五十九章 練槍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一百七十七章 志願第八百六十六章 總管第七百四十四章 文武第三百四十九章 騎戰第五百零六章 興狂第五百零八章 亂象第一百八十六章 佈局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五百一十八章 感激第二百三十三章 奴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直入第四百六十一章 打行第七百九十八章 唐府第八百零五章 處理第三百六十一章 覆信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五百八十八章 篤定第二百三十五章 羨慕第八百三十五章 風雨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七百六十章 誅心第八十三章 威脅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一百五十二章 根基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了第六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四十八章 出宮第一百三十三章 沾衣第四百八十六章 瑰寶第三百章 緩急第八百零九章 勸說第六章 兩帥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北第七百零二章 重回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部第七百五十三章 躲避第五百八十二章 港口第一百七十三章 爆發第二百八十五章 換防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三百二十九章 應對第二百七十章 宗沐第六百六十七章 向前第九十六章 侯爺第七百八十九章 火耗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六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八百四十八章 買直第四十六章 憧憬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五百八十七章 猛虎第八百零四章 暴起第六百二十四章 搖頭第五百零六章 興狂第二百五十九章 蹊蹺第五百零八章 亂象第六百三十九章 諱敗第一百五十二章 根基第三百二十九章 應對第二百六十三章 瘟疫第三十六章 逆轉第三百一十二章 十萬第七章 入京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人第八百六十六章 總管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軍
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五百一十四章 掌握第三百一十章 廣寧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心第三百九十四章 月錢第四百六十八章 孤寂第五百五十三章 龍騎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六百二十一章 夥計第七百八十七章 規劃第八百五十九章 預感第四百九十九章 民意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七百七十章 離去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五百九十三章 異樣第六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八百五十四章 閣中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前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二百八十五章 換防第三十四章 冷鋪第六百二十六章 翰林第三百六十章 突襲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三章 殺良第五十九章 練槍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一百七十七章 志願第八百六十六章 總管第七百四十四章 文武第三百四十九章 騎戰第五百零六章 興狂第五百零八章 亂象第一百八十六章 佈局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五百一十八章 感激第二百三十三章 奴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直入第四百六十一章 打行第七百九十八章 唐府第八百零五章 處理第三百六十一章 覆信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五百八十八章 篤定第二百三十五章 羨慕第八百三十五章 風雨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七百六十章 誅心第八十三章 威脅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一百五十二章 根基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了第六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四十八章 出宮第一百三十三章 沾衣第四百八十六章 瑰寶第三百章 緩急第八百零九章 勸說第六章 兩帥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北第七百零二章 重回第六百三十六章 各部第七百五十三章 躲避第五百八十二章 港口第一百七十三章 爆發第二百八十五章 換防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第三百二十九章 應對第二百七十章 宗沐第六百六十七章 向前第九十六章 侯爺第七百八十九章 火耗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六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八百四十八章 買直第四十六章 憧憬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五百八十七章 猛虎第八百零四章 暴起第六百二十四章 搖頭第五百零六章 興狂第二百五十九章 蹊蹺第五百零八章 亂象第六百三十九章 諱敗第一百五十二章 根基第三百二十九章 應對第二百六十三章 瘟疫第三十六章 逆轉第三百一十二章 十萬第七章 入京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人第八百六十六章 總管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