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覆信

史儒臉上和額頭上有一個巨大的傷疤,顯然是被一鐵鞭砸的不輕,到現在也沒有恢復,除了他之外,被俘人員中也有一些是受傷被俘的,不過趙雷早得了惟功的交代,這些被俘人員只要沒有變節背叛就不必虐待,也不要嘴上嘲諷,畢竟以少擊多,總兵都被俘了,下頭的人還有什麼辦法。

惟功更激進的話沒有說出來,在他看來,戰場盡到了責任就可以選擇投降,軍人不一定非要在戰場殉國纔對,象李陵那樣,率幾千兵與十萬匈奴騎兵周旋,日以繼夜的奮戰,最終弓斷箭絕,將士死傷殆盡,這樣的話不論是將領或是士兵已經盡力,就算被俘也沒有什麼可說的。

當然,漢武帝不認可這種說法,在東亞文化圈都不認同,殺生成仁,纔是一個武者應有的結果,投降,太恥辱了。

“老子自己會分說。”

史儒脾氣真是夠爆的,趙雷雖是好笑,他嘴上也不領情,不過看向遼陽鎮將士的目光卻柔和了很多。

他們這些遼鎮將領向來是眼高於頂,這次被俘真是奇恥大辱,又是被別鎮兵馬,特別是被邊軍普遍看不起的京營救出來,史儒的反應,也在情理之中。

“千總戴朝宗,趙將軍,謝了。”

“千總王越,趙把總,多謝。”

幾個被俘的千總和把總武官,一一上來致謝,有史儒幫他們發泄怨氣,他們倒是不必再出頭得罪人了。

畢竟是被人家救出來,不能叫人說遼鎮太失了禮數。

趙雷雖是夜不收把總,亦是加銜遊擊,眼前遼鎮諸將不過標營千總身份,也就史儒這種楞頭青會當面頂撞。

“好了,大家離開吧。”

此時柴堆已經燃盡,三個人只燒剩下一小堆骨灰,幾個夜不收用罈子裝了,那些被掠來的漢人女子也吃了一些食物和飲了清水,恢復了一些體力,加上曹簠等人,趙雷命李青先帶隊出發,他自己領着五十餘人組成十分精幹的後隊來斷後。

就算有數百到上千的追敵,以他們的戰力,縱不能勝,阻敵還是做的到的。

“也不知道我們大帥到了遼陽沒有。”

“算日子應該到了。”

提到這個話題,想到在大帥面前奏捷的喜悅心情,所有的夜不收們都是心情愉悅,恨不得飛身立刻趕赴遼陽纔是。

蹄聲響起,遼陽鎮最精幹彪悍的隊伍開始了歸程,深入蒙古人控制區域千里,來回十餘日,他們的成績,其實已經不在惟功率部伏擊速把亥之下了!

……

鎮夷堡的戰報在惟功離開兩個時辰之後就送到了義州,然後不到三個時辰又有急使奔赴廣寧城內,將急報一直送到總兵府邸。

李成樑剛從巡撫衙門回來,義州昨日有新的戰報,有一些斬首戰功,需要遲快報到京中,雖然首級不是很多,但最近遼鎮打出來的精采戰事也不算多,而且放眼天下,遼鎮都不行了,其餘的九邊各鎮當然更加的不行,所以李成樑覺得,這一

次陶成嚳和李寧李平胡幾個報上來的功勞,沒準也是夠告廟,賞下來的銀牌銀鞭也應該不少,至於麾下軍官的世職,李成樑還是會按慣例壓一下。

遼鎮掌握的土地之多是不必多說了,李成樑大幾千的家丁,隨便挑一個出來都是小地主,這樣一來,再多的地也不夠分,而擁有衛所世職之後,朝廷按例會撥給世職田畝,雖說名義上一個百戶只有三十畝,千戶也就幾十畝地,但實際上都最少乘以十倍以上,這麼多部下,個個如狼似虎,真這麼分下去,李成樑覺得會影響李家的核心地位。

他現在控制的核心區域就是廣寧,其後其子李如鬆爲遼鎮總兵,後戰死,再後其子李如梅也曾任總兵,李家的勢力範圍卻是一直沒離開過這裡。只是到李如梅被努兒哈赤嚇的倉惶逃竄,李家最後一層畫皮被揭下之後,所有的一切也就煙消雲散了。

此時的李成樑卻還是志得意滿,年輕時打熬的身子骨特別的結實,年近花甲仍然身輕體健,就算不少壯年的小夥子也比不上他,每天晚上,仍然能牀第不需,這對他這個年紀,更非易事。

成年長大的兒子就有九個,女兒十幾個,隔一陣子還得遠征千里提着馬刀去砍人,李成樑還活到了九十,這個身子骨,也確實不是普通人比的上的。

“老爺。”

一個家人在李成樑面前跪了一跪,李府規矩極大,家人平常和李成樑說話也要行跪禮,時間久了,已經無人敢觸李成樑的虎威。

“什麼事?”

李成樑剛剛回府,寬了衣袍,正在修葺,他斜了那個家人一眼,道:“要是什麼軍務,現在不要拿來打擾我。”

“是,老爺,是京裡大爺來信了。”

“哦,拿來我看。”

李成樑接過書信,不去啓封,先看封皮上的字,看了幾眼後,微笑道:“老大的字雖然筆意還不算上乘,但間構得法,筆力遒勁,已經算是入了門了。”

聽到這話,原本就在一邊侍奉的門下清客,都是一迭聲的頌揚起來。

身爲一個軍功起家的人,李成樑在擁有武官世職的同時還讀書不綴,曾經中過秀才,雖然軍戶子弟中秀才的機會原本就比普通人大的多,但這仍然是不大不小的成就。

成名富貴之後,李成樑並沒有放鬆對子弟的教育,他的府邸之中,充斥着徐渭這樣的一時名士,很多江浙一帶有名的名士被延請入李家幕府,李家子弟不僅是小小年紀就學着怎麼砍人,兵法,書啓,甚至是詩文,都是一起學習,並不因爲是軍官子弟就放鬆要求。

象後來與寧遠祖家聯姻的吳家,也是這麼教育子弟,吳三桂號稱少年通侯,除了長相俊美之外,長袖善舞,詩文字畫無不精通,這纔是他在士林成名的殺手鐗。

至於武將子弟學這些玩意,還下這麼多功夫,這樣做是否應該,那就不是文人騷客們所關心的事情了。

“呵呵,衆位莫誇他,尚有很多進步餘地。”

子之中,李成樑當然最喜愛的就是李如鬆這個長子,不僅在身材相貌上與他很相信,膽氣將略,更不比他年輕時稍差一分,允文允武,十分出色。

如果說真有什麼毛病的話,也就是脾氣太大……不過李家的人有脾氣不大的嗎?

李如鬆在信中稟明瞭自己的新動向,在李成樑和朝中李家勢力的運作下,朝廷終於不理當年黃道瞻的諫言,再次有將李如鬆外放的打算。

原本李如鬆要在京師幹好幾年的提督巡捕,將京裡的勳貴圈和言官得罪的七七八八,然後京師之中忍不得他,這纔將他又外放,現在有惟功的例子在前,青年勳貴坐鎮一方,加上黃道瞻被刺身故,所以隔了一年不到,風聲已經放鬆,預計在數月之內,李如鬆將會外放宣府……不過這一次不是副總兵了,而是不折不扣的總兵官大人了。

一門父子兩總兵,李成樑的臉上忍不住也顯露出笑容來。

九邊精銳,無非就是遼鎮,薊鎮,宣大這三鎮,別的軍鎮都不夠看!

至於南直隸的京營兵,操江軍,鳳陽巡撫標營,勳陽兵,福建,兩廣,四川,這些兵馬超過百萬的人數,不過在李成樑看來都不夠看……如果李家能掌握宣大,遼鎮的全部實力……

一個危險的念頭襲上李成樑的心頭,他的臉色變的有些陰森起來。

幾十年後,包括萬曆和天啓崇禎幾個帝王都曾經私下裡表示過,李成樑其實就是遼東王,李家幾乎就是獨霸遼東,這個勢力就是從萬曆年間開始,到萬曆二十年左右到達頂峰。當時李家一門九將,掌握着最強悍的騎兵隊伍,地方上的分守副將和參將,遊擊,都出自李成樑門下,獨立勢力極少,李成樑霸佔農田軍戶,與蒙古人女真人還有朝鮮私下貿易,富可敵國,如果要造反,兵力,人脈,財力,都足夠了。

最不濟,李家只要一扯旗,最少能護住關內,大明想收復遼東,恐怕就不是萬曆三大徵那麼簡單的事了。

但李成樑到底沒有反……這件事在幾個大明天子和朝臣之間都是一個迷,很多人歸結於李成樑不失忠義之心,或是大明國祚綿長,真實的原因,卻只有李成樑自己知道。

“薊鎮……戚繼光……”

李成樑臉上陰晴不定,嘴裡輕聲嘀咕着,四周的人都靜默不語,不敢在大帥沉思的時候打擾於他。

“王先生,”半響之後,李成樑才點了一個負責書啓的清客的名,吩咐道:“給大爺回信,就說但妨去做,不必如他所說的到宣府收斂脾氣,該怎樣就怎樣,誰不服,就打他孃的蛋!”

“是的,東翁。”

王清客答應一聲,匆忙下去覆信去了,李成樑嘴角又顯露出笑容來。老大的脾氣原本就是紈絝公子哥兒,有自己力挺,宣府那邊要多事了。

而有徐渭在京師提點,相信自己的深意,老大會明白的。

正在他微笑之時,又有一個家丁跑進來,跪下稟道:“老爺,巡撫周軍門來拜。”

(本章完)

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四百一十三章 一敬第八章 入府第四百六十一章 打行第二百零二章 騎兵第七百四十九章 齊集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亂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四百八十一章 齊射第二百三十章 胸襟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一百五十三章 氣息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議第七百三十二章 藉口第二百一十三章 長短第四百四十八章 議題第二百四十四章 引誘第八百零四章 暴起第四百五十四章 薦人第五百七十三章 破臉第二百七十八章 取銀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二百二十三章 沸騰第二百一十章 插手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心第二十六章 樁功第七百六十七章 收支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七百七十七章 焦急第六百三十八章 搗巢第一百二十九章 陰毒第四百一十七章 六堡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八百八十三章 再別第四百四十二章 儒學第四百三十九章 嚮往第六百四十一章 送別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弓第四十五章 說古第六百六十二章 左右第四百二十二章 撫賞第五百五十三章 龍騎第二百二十二章 向前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前第八百七十二章 三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心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七百八十四章 心緒第三百零六章 錯誤第七百八十一章 籌戰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六百六十九章 碾壓第一百九十五章 賜膳第九十九章 殺侄第七百七十三章 後來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猛第六百三十五章 慾望第一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財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三百六十三章 路祝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六百九十四章——六百九十五章 貪婪第五百二十六章 瘟疫第五十七章 展布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第四百一十三章 一敬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二百九十章 罰跪第三百九十章 忍耐第六百一十四章 路見第三百四十章 破敗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軍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第八百四十四章 入室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場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波第七百九十九章 李家第五百章 牛酒第四百一十一章 總爺第二百九十一章 主奴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七十七章 志願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路第四百八十三章 判斷第八百八十六章 堵門
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四百一十三章 一敬第八章 入府第四百六十一章 打行第二百零二章 騎兵第七百四十九章 齊集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亂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四百八十一章 齊射第二百三十章 胸襟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一百五十三章 氣息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議第七百三十二章 藉口第二百一十三章 長短第四百四十八章 議題第二百四十四章 引誘第八百零四章 暴起第四百五十四章 薦人第五百七十三章 破臉第二百七十八章 取銀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二百二十三章 沸騰第二百一十章 插手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心第二十六章 樁功第七百六十七章 收支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七百七十七章 焦急第六百三十八章 搗巢第一百二十九章 陰毒第四百一十七章 六堡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八百八十三章 再別第四百四十二章 儒學第四百三十九章 嚮往第六百四十一章 送別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弓第四十五章 說古第六百六十二章 左右第四百二十二章 撫賞第五百五十三章 龍騎第二百二十二章 向前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前第八百七十二章 三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心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七百八十四章 心緒第三百零六章 錯誤第七百八十一章 籌戰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六百六十九章 碾壓第一百九十五章 賜膳第九十九章 殺侄第七百七十三章 後來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猛第六百三十五章 慾望第一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財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三百六十三章 路祝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六百九十四章——六百九十五章 貪婪第五百二十六章 瘟疫第五十七章 展布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第四百一十三章 一敬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二百九十章 罰跪第三百九十章 忍耐第六百一十四章 路見第三百四十章 破敗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軍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第八百四十四章 入室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場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波第七百九十九章 李家第五百章 牛酒第四百一十一章 總爺第二百九十一章 主奴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七十七章 志願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路第四百八十三章 判斷第八百八十六章 堵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