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九章 出行

這算是蒙古人自板升一役後的又一次大勝!

自戚繼光,李成樑兩人任總兵後,雖然蒙古各部沒有停止犯邊,但薊鎮方向不敢犯,西北方向明軍力量強過蒙古各部,犯邊得不償失,一般都是小打小鬧爲主,只有遼東這邊向來是大打出手,但多半是要虧損首級來換得搶掠物資,明軍損失大過蒙古這邊的戰事很少。

但自李成樑老邁之後,最近幾年與遼鎮的戰事幾乎都是蒙古這邊獲勝爲多,此次又是斬首明軍兩千級以上,估計明朝那邊又是要很是驚慌一陣子了。

鎮新堡這樣的堅堡在手,堡中還有幾百石糧和不少軍需物資,也算是一個蠻不錯的收穫。

蒙古人與明軍的戰事之中很少有破堡和全殲的記錄,這一下收穫可真是不小。

當然他們和努兒哈赤比就差遠了,廣寧一役後八旗兵一路殺向遼西,明軍土崩瓦解,幾百個堡壘軍臺無兵敢守,要麼跪下剃辮子請降,要麼望風而逃,努兒哈赤趕着幾萬輛小車不停的推,將百萬兩以上價值的物資不停的推向遼東,加上撫順瀋陽各戰事的損失,明朝在遼東二百年的積儲爲之一空,這纔是打草谷的最高鏡界,眼下黃臺吉幾個爲着這麼一點物資就高興的眉開眼笑,境界確實不高。

看着眼前戰場,黃臺吉揮鞭道:“不知道這一次能不能把遼陽明軍逼出來。”

對收拾遼鎮黃臺吉已經感覺意思不大了,以他對明朝上xiati系的瞭解,現在遼鎮,薊鎮,宣府,大同,這些各鎮肯定已經宣佈邊境警訊,明朝中樞會緊急動員起來,瞭解這一次入侵的規模和程度,同時開始調撥各鎮兵馬戒備,如果蒙古有破邊長驅直入的打算,京師可能也會爲之戒嚴。

俺答汗兩次入侵明朝內地,雖然只在京師附近打轉,也是足夠叫黃臺吉這個曾經與役者之一爲之自豪了。

“這得看我們深入多遠,呆的多久了。”卜言臺周也並不畏懼,在他身邊有不少小臺吉和鄂托克們,也是一臉的躍躍欲試。

土默特部和大明相爭多年,這些人都在祖輩敘述的榮光中深信蒙古人的武勇遠在漢人之上,遼陽軍絕不可能戰勝所有的蒙古人。

“南下,南下。”

所有人都叫嚷起來。

……

……

北虜入侵的消息,第一時間就傳到了京師。

遼鎮幾乎是在第一時間內棄守所有的大寧失地,幾天

之內,將遼陽鎮打下來的廣闊地方,拱手讓人。

東西七百餘里,南北三百餘里,這麼大的地方,遼鎮棄守起來卻是飛快,幾乎就是迅雷不捷掩耳之勢,沿東西境築成的十幾個軍堡立刻棄守,將領奔逃,士卒亡命。

自大明建國以來,還真的從未有過這樣的狼狽情形。

各大軍鎮與北虜交戰,歷來是有勝有負,最差的年頭是負多勝少,但從來沒有出現過將領普遍性的不戰而逃的情形,遼鎮算是開了先河,當然,在很多人詫異驚奇的同時,包括萬曆在內,沒有想到,三十年後,這會是遼鎮的常態,舉國之力供給遼西,結果培養出了一個個賣盟友專家和飛毛腿將軍,現在的情形,不過是幾十年後的預演罷了。

但因是開風氣之先,遼鎮還是受到舉國瞻目,一下子棄數百里地方,雖然在舊邊牆一帶穩住了防線,遼鎮上下的表現還是引發了舉朝的憤慨。

萬曆嚴旨迭降,率部先逃的查大受逮捕拿問,張世爵,楊元,孫守廉等相關的大將,俱着錦衣衛前往拿問,楊紹先革職待勘,着遼東巡撫並巡撫督促諸將嚴密防備,斷不允許再出現潰逃現象。

同時朝中議論紛紛,請李成樑復職一說,甚囂塵上。

張惟賢這兩年幾乎快要淡出人們的視線之外,錦衣衛收斂了很多,人數從暴漲階段變成削減人手,大致的人數維持在萬把人左右,校尉們雖然還是勒索商戶,橫行不法,但對官吏和有太監勳貴背景的就容讓幾分,朝中的輿論譏評,果然是比以前要減弱了很多。

他牢牢把握住的,其實就是自己最看重的東西,隨着時間推移,張惟賢對其掌握的越發牢固,只是他做的十分隱秘,因此不怎麼爲人所知罷了。

今日萬曆召見,將逮拿遼東鎮將領的嚴旨頒發下來,包括查大受這個副總兵在內的諸多將領都在逮拿範圍之內。

張惟賢接旨之後,並沒有從他可以特許出入的東華或西華兩門出去,而是從奉天門再到午門,端門,再打長安左門出皇城。

在出皇宮的時候,他看到有不少文官站在金水橋內六科廊前交頭結耳,神情似乎有所激動,當下心中一動,問道:“去看看那邊出了何事。”

一語既出,自然有人跑去打探,而且還不是普通身份,是曹應魁這個錦衣衛指揮使親自跑了過去。

此人身量漸漸發福,跑動時感覺是十分的笨拙,但搖搖擺擺,按着腰間的繡春刀,竟是顯的十分勤謹的模樣。

自上次錦衣衛事變以後,曹應魁和馬維很吃了一場掛落,但張惟賢礙着張誠這個大太監的面子不好過份,曹應魁悔過態度極佳,是以現在張誠已經被萬曆拋棄,打發到南京閒住去了,曹應魁還是保住了在錦衣衛的職務,只是跟隨張惟賢跟的更緊密了。

“都督,”過不多時,曹應魁氣喘吁吁跑了回來,稟報道:“吏部尚書

朱薰,禮部尚書于慎行會集相關官員,聯名奏請皇上早立東宮。”

“哦?”張惟賢呵呵一笑,隨意道:“這幫傢伙,怕是嗅到什麼味道了。”

本來這個時空的萬曆與皇后生了嫡長子,應該沒有什麼國本之爭,但鄭貴妃的入宮使得歷史在這裡還是走回了原本的道路。皇三子是鄭貴妃所出,今年萬曆又將鄭貴妃加封爲皇貴妃,位份只在皇后之下,在六宮之首,而皇三子簡在帝心,子以母貴,經常隨侍帝側,皇后雖然並沒有受到嚴重的排擠,但在鄭貴妃的影響之下,帝后的感情已經不能和幾年前相比,無形之中,似又有奪嫡的跡象發生。

這一次文官卻是理直氣壯的多,在原本的歷史時空之中,各官在早期奏請的就是請皇長子讀書,視學,並沒有敢直接奏請立儲君,而本時空朱薰和于慎行等大臣卻是直接奏請立皇長子爲儲君,而且文官集團之中也沒有反應的聲音,不僅是這些尚書,下一步肯定還有內閣大學士參與其中,至於六科給事中,御史,能有資格發聲的,肯定也會相隨跟上。

皇長子是嫡長子,以封建宗法來說是毫無爭議的儲位繼承人,哪怕就是皇長子不學無術,或是性格有什麼缺陷,只要不是殘暴不仁,荒淫無度,肯定是文官集團惟一能認可的皇位繼者,而十來歲的孩子,能有什麼大惡在身?就算宮禁之中有人傳出來,外官也是不可能相信的。

“這事兒我們錦衣衛不要摻合,你們聽到沒有?”

“是,謹遵都督大人口諭,我等絕不敢參與此事。”

錦衣衛在張惟賢的經營下已經儼然是京師中一支很重要的政治力量,沒有人敢輕視於他,更不敢輕視錦衣衛,論實權來說,現在的錦衣衛已經只在當年陸炳之下了,以張惟賢的根腳出身和經歷,能把錦衣衛經營到眼前這般模樣,着實不易。

在通往英國公府的路上,張惟賢閉目沉思,雖然轎簾打開着,但路邊空空蕩蕩沒有人蹤,誰都知道,張惟賢沉思之時,最討厭被人打擾,而他每次出行,早早就有錦衣衛開道,地方的錦衣衛駐守百戶也是警告沿途的住家和商戶,在大都督經過時,閉緊門戶,不得外出,時間久了,每當張惟賢經過時,四周都是寂寂無人,沉默無聲,這種權勢威風,其實就是萬曆出行,亦是遠遠趕不上他。

到了英國公府正門前下轎,五楹寬廣的正門並沒有開,張惟賢自右側門而入,行得幾步,便有一個家中管事要上前回事,張惟賢卻是搖了搖頭,止住了他。

在他眼神所看的地方是西角門地方,十來個粗劣漢子推着糞車自府中過來,預備打西角門出去。

這西角門直通梨花院等處,原本是張元芳和惟功住時常走的地方,張惟賢心厭此處,下令封閉,只有拖運垃圾糞便時纔開啓。

這當然是一種無聊的小小報復,只是府中上下,並沒有人敢這般說起。

(本章完)

第六百一十六章 復仇第四百零一章 農莊第七百三十章 調戲第七百九十五章 衝陣第五百二十八章 咸寧第四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六百四十一章 送別第八百零二章 紡織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書第七十三章 驛站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六百九十八章 庫房第三百三十七章 皆歡第七百六十章 誅心第六百八十九章 報復第四百四十一章 心思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六百章 雪中第六百九十八章 庫房第五百一十五章 輕視第七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八百六十二章 軍區第五百零八章 亂象第六百三十三章 和睦第七百六十五章 飲酒第五百三十三章 書籍第一百九十四章 整治第八十章 捐輸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八百二十八章 請罪第一百三十二章 和尚第八百二十八章 請罪第六百八十九章 報復第一百三十八章 同知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六百零八章 閱操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三百三十七章 皆歡第三百二十四章 論財第六百一十七章 壯志第七百八十七章 規劃第四百八十七章 棟鄂第七百六十一章 質問第八百六十八章 頭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辦法第七百八十二章 搶風第四百九十三章 海邊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衡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六十七章 利益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八百四十四章 入室第一百四十四章 設官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七百八十五章 限制第八百七十章 壓服第五十六章 提點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一百七十三章 爆發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前第七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三百四十四章 家將第三百二十四章 論財第二百三十八章 勒索第六十二章 贈王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二十七章 入門第九十五章 東林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埂第六百七十八章 求地第一百九十二章 綁票第七十六章 真倭第四百一十四章 離開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五十三章 發動第一百四十章 兩難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八十二章 試探第四百零九章 官亭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第八百二十七章 車上第四百三十章 勇士第五百九十二章 臺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迷團第八百七十章 壓服第三百一十九章 基礎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四百四十六章 螺桿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進第九十五章 東林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五百三十四章 肅清第四百零五章 底定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
第六百一十六章 復仇第四百零一章 農莊第七百三十章 調戲第七百九十五章 衝陣第五百二十八章 咸寧第四百六十四章 海盜第六百四十一章 送別第八百零二章 紡織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書第七十三章 驛站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六百九十八章 庫房第三百三十七章 皆歡第七百六十章 誅心第六百八十九章 報復第四百四十一章 心思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六百章 雪中第六百九十八章 庫房第五百一十五章 輕視第七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八百六十二章 軍區第五百零八章 亂象第六百三十三章 和睦第七百六十五章 飲酒第五百三十三章 書籍第一百九十四章 整治第八十章 捐輸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八百二十八章 請罪第一百三十二章 和尚第八百二十八章 請罪第六百八十九章 報復第一百三十八章 同知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六百零八章 閱操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三百三十七章 皆歡第三百二十四章 論財第六百一十七章 壯志第七百八十七章 規劃第四百八十七章 棟鄂第七百六十一章 質問第八百六十八章 頭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辦法第七百八十二章 搶風第四百九十三章 海邊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衡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六十七章 利益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八百四十四章 入室第一百四十四章 設官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七百八十五章 限制第八百七十章 壓服第五十六章 提點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一百七十三章 爆發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五百四十三章 提前第七百二十一章 歡笑第三百四十四章 家將第三百二十四章 論財第二百三十八章 勒索第六十二章 贈王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二十七章 入門第九十五章 東林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埂第六百七十八章 求地第一百九十二章 綁票第七十六章 真倭第四百一十四章 離開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五十三章 發動第一百四十章 兩難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八十二章 試探第四百零九章 官亭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第八百二十七章 車上第四百三十章 勇士第五百九十二章 臺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迷團第八百七十章 壓服第三百一十九章 基礎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四百四十六章 螺桿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進第九十五章 東林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五百三十四章 肅清第四百零五章 底定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