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傳說的比較委婉,但態度很是堅決。
真武大帝是何等修行,不可能是意氣用事之“人”。
他篤定即便談不妥,爲了武道氣運,都會將玄武之法傳授給自己。
自己大膽一試,吃不了虧。
而且對方也不可能一巴掌拍死自己,外面有人呢
對於大帝,孟傳還是很尊敬的。
但事關自身武道,只好“得罪”。
與此同時,真武顯然明白他的意思。
空氣中氣氛凝重,只有孟傳淡淡的呼吸聲可聞。
一個站在高臺上俯視,一個站在臺階下仰視。
目光膠着,風過簾響都像驚雷。
片刻後,真武迎着孟傳的目光。
祂緩緩開口,語氣有些冷淡:
“蕩魔神通,未至所謂的神功層面,不見得比你身上的幾門拳法厲害。
至於神功絕學,吾乃真武上下衆生之念,蕩魔神功亦是虔誠者所創,後續推演亦是信者所舉。
簡而言之,便是入門後的推演學習,和吾息息相關。你不信不觀,何談修行?”
聽到祂的話,孟傳微微點頭,心中思忖:
“信仰與觀想,是修行真武神功的必修課嗎.”
今日算是明白,爲何大楚不徹底將所有香火廟觀,通通都改爲武祠了。
拿真武大帝來舉例,若大楚要一刀切強制改爲武祠。
先不談道長們反抗起來的戰鬥力,光是信仰關乎到武當神功的修行,涉及到武當派宗師尊者,乃至天王大聖的後續武道路,就改不了.
當然,大楚對於真武信仰亦是比較放心,屬於國家信仰層面的白名單。
若連祂都被魔染,仙佛基本就全軍覆沒了
武當衆人爲了自身的武道路,亦會全力保全真武大帝不被魔染。
念起酆都大洞內,數不清的概念類天魔屍體。
恐怕無需武當之人出手,真武的力量,就足以將這些宵小鎮殺。
至於真武所言的,蕩魔神通之內的神功絕學,沒有信仰就學習不了。
孟傳表示,我一證永證。
只要你敢讓我入門,我就學給你看.
大帝說這些話,有些以退爲進的意思。
孟傳選擇繼續挺進,快刀斬亂麻!
他頓了頓,繼而說道:
“請大帝傳我便好,孟傳是真心求學,何妨一試。”
日後只要能入門,縱使修行緩慢。
後續,也能靠其他武當真武一系列的特質來想辦法。
比如增強相應悟性、頓悟概率之類的特質。
都有利於日後學習真武神功。
給他時間,他能一直破限下去,將蕩魔神通系列徹底打通。
只要有特質在,什麼信仰不信仰的,玩的就是變不可能爲可能.
聞言,真武搖了搖頭,祂覺得孟傳在癡心妄想。
但看向身旁的玄武,祂決定了,還是滿足孟傳這個“妄念”。
傳給對方,至於學不學得會,就是對方自己的事情了。
“好吧,看你執着,吾可將【玄天真武蕩魔妙經】拓於你的腦海。
其餘蕩魔之法,你憑印記可自行找武當徒輩學習,他們自會教你。”
法界傳功,會消耗不少香火神力,沒必要將蕩魔一系列傳授給他。
找他人學,肯定沒有心神授法感受深切。
但孟傳不是武當弟子,還敢威脅自己,祂斷然不會用更多的香火神力,
將蕩魔最高神功授予這小子,已經是看在玄武的面子上。
“感謝,多謝大帝!”
孟傳抱拳做武禮,深深鞠躬。
此法,聽着就猛地一批。
先掏上了再說,日後慢慢學習。
至此,孟傳手裡的神功,再添一門。
算上隋校長答應的火屬神功,他將來破境宗師,足足還有三門在等着自己。
因爲除去這兩門外,還有一門硬功神功,存於玄武之法中。
【壬癸玄武不滅大道經】!
正思索着,他見真武招手讓自己上前。
孟傳一步步靠近,隨着離對方的距離越近,耳畔有風雷餘聲隱隱響徹。
貼近了看,方纔能徹底感受到大帝的威嚴。
此時,他亦是有點後怕,剛纔自己膽子是真的有點大了.
收起了“打蛇上棍”的心思,他老老實實站定在真武五米之外,等待授法傳功。
只見真武丹眼掃過自身,祂並未多言語,只是右手虛按,一道藍黃糾集的洪流從自己的顱頂灌入。
卻見無數道符籙模樣的虛虛實實之物,在識海聚而又散。
最終在某種偉力整合之下,化作一道披髮跣足的虛影。
此乃,真武之印。
他的耳邊,真武大帝的聲音將他拉回現實:
“日後,你只有一次學習機會。這枚真武之印一旦激發,蘊含的香火力量耗盡,便會消散一空。若想學習,準備做足了纔是。”
“明白。”
大帝還挺貼心,孟傳先前感受過隋校長金烏授法,自然知道這種授法印記的規律。
就是不知,校長和大帝的傳功方式,都爲神念授法。
二者有何異同?
真武所言,這枚印記是香火之力所凝聚。換做人類武道,這力量便是一種另類的【神】。
因此,孟傳猜測隋校長的手段與祂類似,便是對於精神力的一種強力用途。
多半是三花聚頂,精神力異變或是達到一定高層次後的妙用。
先前趙守歲師伯,跟自己提到過【魂宮】一詞。
孟傳估計,神念授法便與這個,後續武道路誕生的產物有關。
回過神來,感受到【真武之印】已經在識海中偏居一隅。
他打斷內視狀態,注視着緩緩而來的玄武。
孟傳這是第一次用肉眼看到,活着的“神話生物”。
玄武乃龜蛇二將的集合化身,形象,亦是人們心中所想之物,一般無二。
祂的背甲青黑帶褐,每片盾甲的邊緣都翹起細薄的棱邊,就像被歲月磨鈍了的老瓦片。
背上還纏有一條靈蛇,鱗片細密如魚鱗,渾身微微泛着金光。
孟傳見到,龜頸與蛇頸一同朝着自己探過來。
他腦子一熱,伸出左右手一塊摸了摸
右手上蛇頭火熱,左手的玄武頭冰涼
“.你站好,別亂動,等祂給你傳功。”
真武的眼神,帶着一絲揪心。
玄武傳功於孟傳,會消耗不少,祂本就不多的香火力量。
若孟傳日後沒有取得大成就,今日的冒險傳功行爲,很可能便是魔染降臨的開端。
真武,已經替其擋下了太多的外在“窺視”力量。
可內心之魔,只能靠自渡。
爲何會將氣運寄託給一個外人,玄武有其自身的想法,真武表示尊重。
這是玄武自身的決策,祂還是不干預了。
傳言道:玄武乃自身的腸肚化身。
但事實上,玄武從何而來,真武大帝清楚,武當高層亦是清楚。
天外,除了有魔之外。
還有那些被魔破滅了家園,居無定所的靈魂.
有些經過千百年,甚至上萬年漫無目的地遊蕩,無意間找到了藍星。
那些漂泊的靈魂穿越星海,在藍星大氣層外徘徊。
這裡是還未被魔污染的淨土,在深深吸引着這些靈魂。
它們本是異界生靈,家園被天魔吞噬後,僅剩殘破的靈識在虛空中游蕩。
真武大帝在順遂香火,最初誕生之時。
於武當金頂上,忽見北方天幕裂開七道幽藍縫隙,北斗七星對應的方位熠熠生輝。
無數螢火般的魂光傾瀉而下,在雲海中聚成龜蛇糾纏的星霧。
北方七星“鬥、牛、女、虛、危、室、壁”連線成型,正是形似龜蛇絞纏。
這亦是普通人心中,鎮守北方的玄武之形由來。
大帝袖中拂塵一揮,用自身香火神力爲其凝形。
星光與魂霧匯聚,當即凝爲玄甲巨龜,蛇狀流光則盤成騰蛇。
龜甲紋路間,尚可見未曾熄滅的星火,蛇瞳裡仍映着故鄉破碎的殘影。
這便是玄武真形的由來。
祂既是鎮守北方的神君,亦是流浪星魂的殘骸。
孟傳聽到真武讓自己收手,便要收回。
但他卻發現,自己的手被莫名吸力所裹挾,想收卻收不回來
而後,他的五指不自覺地繃緊。
卻見掌心與兩顆頭接觸的地方,突然泛起幽藍波紋。
與此同時,孟傳的眼前陡然浮現出,星穹倒懸的奇景。
龜蛇二將盤踞北斗七星,每顆星辰都垂下一縷銀線,在他脊柱上烙印七處冰火交織的穴位。
當最後一顆天樞星銀線,貫入百會穴之時:
“咚!”
震響如暮鼓晨鐘,在識海深處盪開三重漣漪。
第一重漣漪,凝爲玄龜之虛影。
第二重化作口銜蛇珠的螣蛇法相。
第三重,竟是真武大帝踏龜蛇而來恢宏剪影。
三枚印記成型剎那,孟傳耳畔響起古老道謁。
好似玄武在耳邊呢喃:
“北冥有氣,其名爲玄”
後續他就聽不懂了,但亦是知曉,這是武當道經之內的經文。
回頭皇經閣,還得去。
沒文化,練個功都聽不懂.
授法結束,玄武的龜蛇四目好似人一般,透露出複雜感情神色。
撇了孟傳一眼,身軀默默在原地化作星點消散。
他見此一幕,心中沒由來的一陣悲意。
“一口氣授予我三枚印記,給我傳功,莫非是消耗了祂太多的能量?”
三枚玄武之印,前兩枚代表着龜蛇二將之法。
最後一印,則是壬癸玄武不滅大道經的印記。
這些相關之事,玄武都一併告訴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