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大波戰俘正在趕來

歐陽朔對姜尚說道:“北疆行省戰略地位非同尋常,兩位郡守人選還請內閣仔細斟酌一下,務必選調兩位得力之才赴任。”

“諾!”

姜尚心中瞭然,知道王上雖任命碔砆爲北疆總督,卻也不會真的放任此人治理北疆行省,自然需安插兩名心腹主政兩郡。

此乃君王平衡之術,姜尚豈能不懂。

倘若姜尚真不懂,聽不出王上的弦外之音,揣摩不透王上心思,選錯了官吏,那也無法在內閣呆下去,還是自動請辭吧。

設立北疆行省,對行省境內的軍隊也需重新佈置,歐陽朔看向軍務大臣杜如晦,問道:“對北疆行省的軍隊佈置,樞密院是怎麼個意見?”

議事之前,姜尚作爲內閣首輔,已然就跟杜如晦通過氣,略微提起此事,就是要讓杜如晦有個心理準備,不至在御前奏對時臨時抱佛腳。

此乃內閣職責所在,歐陽朔就算知曉,也不會妄加干涉。

故而杜如晦已經有了腹稿,回道:“樞密院的意思,可參照摩洛哥行省以及索馬里行省,在北疆行省單獨組建一個北疆兵團。”

歐陽朔皺眉說道:“常規兵團僅十萬大軍編制,可守不住諾大一個北疆。”

“兵團編制並無定製,微臣建議,將頑石軍團、豹韜軍第四軍團以及正在組建的濱海艦隊,悉數編入北疆兵團,整編爲一個大兵團,鎮守北地。當然,濱海艦隊僅在戰時劃歸北疆兵團指揮,日常訓練仍然歸海軍司令部領導。”

歐陽朔讚賞地點了點頭,杜如晦的治軍思路倒是跟現代軍隊“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做法不謀而合,看來這位軍務大臣平時可沒少在兵法上下功夫。

大夏需要的也正是杜如晦這種懂得不斷學習,充實自我,與時俱進的治世能臣,而非那些固守傳統,抱着老一套頑固不化的腐朽之臣。

也正是如此,大夏相比歷朝歷代都決然不同,這不僅是一個朝氣蓬勃的王朝,也是一個與時俱進,海內百川的無比自信的王朝。

自建立領地初始,到如今之大夏,歐陽朔都不改初心。

“海納百川,兼容幷蓄”已然由西南大學堂,擴散至大夏王朝的各個領域,成爲王朝的精氣神以及內在特質。

唯有這種特質,才能真正支撐起這個不斷擴張的龐然大物。

將一種超然的特質漸漸滲透進整個王朝,跟着王朝共同進步,一步步淬鍊自己,磨鍊品質,與王朝同呼吸,這纔是歐陽朔成功的秘訣。

歐陽朔稱之爲“王道”,一種對舊有王道的全新闡述。

不瞭解這一點,就無法真正看清大夏王朝迅速崛起於荒野的真正原因。

……

“這樣。”歐陽朔再次拍板,定下具體的改編方案,“原豹韜軍第四軍團,改編爲北疆兵團第一軍團;原頑石軍團,改編爲北疆兵團第二軍團。”

“原豹韜軍第四軍團軍團長陳玉成,擢升爲北疆兵團兵團長;原豹韜軍第四軍團第一師團師團長張郃,擢升爲北疆兵團第一軍團軍團長;原頑石軍團軍團長桓衝,調任北疆兵團第二軍團軍團長。”

對正在組建的濱海艦隊,歐陽朔也有安排,“原崖山艦隊總兵蔡瑁,擢升爲濱海艦隊水師副提督,署理濱海艦隊軍務。”

濱海艦隊的組建本就由蔡瑁負責,歐陽朔趁勢給這位大夏海軍功勳將領升了一級,至於蔡瑁將來能不能再次晉升爲水師提督,還有待考察。

杜如晦一一記下,問道:“王上,豹韜軍那邊怎麼安排?”

“原豹韜軍第三軍團第一師團師團長曹洪,擢升爲豹韜軍第四軍團軍團長。第四軍團的兵額,待西南戰場全部結束之後再統一配置。”

張郃、曹洪兩位三國將領,此番一一得到晉升。

三國將領中真正頂尖的名將,尤其是擅長指揮作戰的確實沒幾位,可架不住三國將領勝在數量龐大,着實解了大夏的燃眉之急。

可以預見,三國系將領必將在大夏軍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這種趨勢會隨着大夏不斷擴軍,而變得越發明顯。

聽王上說統一配置兵額,杜如晦臉上的表情着實不輕鬆。杜如晦粗略統計了一下,數**戰下來,大夏預計將一次性收穫數十萬大軍。

東川郡一戰,最終收攏的戰俘在七萬左右。

蜀地眼下已經收押了十五萬戰俘,待平定漢中郡,怕是又有一批新戰俘。

川北行省既有歸附大夏領地的領地大軍,又有攻打其餘領地的戰俘,具體數額還沒統計出來,預計在十八萬上下。

再就是湘南行省,除彩雲城的兩個野戰軍團,還有李牧統領的十一萬大軍,再算上歸附的領地大軍以及戰俘,總數怕是在三十萬以上。

再有就是六萬羌族大軍,也要納入大夏軍體系。

整個算下來怕是要新增七十餘萬大軍,抵得上兩個集團軍,這就非常恐怖了。就算扣除各部戰損,最終的數目也將非常可觀。

如何整編這支數目驚人的部隊,已然成了樞密院眼下最核心的工作。

想到這,杜如晦又怎麼輕鬆的起來。

當然,姜尚領導的內閣同樣不輕鬆,此番一次性拿下三大行省,且不說幾次官吏,僅三位總督、十五位郡守,數量更大龐大的知府、縣令,以及其餘重要屬官,總數就在一千人上下。

僅此一次,怕是就要將大夏好不容易儲備起來的後備官吏消耗一空。

除此之外,內閣還要主持對三大行省的行政區劃以及官員考覈工作。選哪座城池爲行省治所,哪座爲郡、府、縣治所,各府如何規劃,都是一個系統工程。再加上對原有官吏的篩選、考覈以及重新任命,一項項工作焦頭爛額。

眼下的內閣已經會同四大院,天天忙的連軸轉,每每工作到深夜。

此番拿下三大行省,雖不至於說是蛇吞象,兼且大夏人才儲備也已頗有底蘊,可一番擴張下來,大夏也不得不停一停,好好消化一番,否則後患無窮。

別的不說,僅是要消除【炎黃盟】在三大行省的暗線就要下一番大工夫。蜀地就不用說了,諾大的風家在蜀地經營數載,內裡關係盤根錯節。

風家雖然撤了,可風家的影響力依然無處還在。

昨天前線就來報,張遼軍團掃蕩巴東郡過程中可沒少遇到反抗,或是明目張膽,或是口蜜腹劍,各種手段不一而足。

故而真要理順蜀地,絕非一件輕鬆之事。

川北行省跟湘南行省同樣不簡單,兩大行省早早組建了城邦,無論是【炎黃盟】還是大夏,都在其間長期展開滲透行動。

眼下明面上的毒刺是拔除了,可暗地裡的毒瘤卻沒那麼容易清除乾淨。

再加上城邦以及諸位領主或大或小的影響力,兩個行省表面風平浪靜,暗地裡也不知還藏着多少洶涌暗流。

不將這些隱患一一剪除,大夏在三大行省的統治就不算穩固。

毫無疑問,這將是一項極爲龐大的系統工程,既要山海衛在暗中發力,也要朝廷任命的總督、郡守、知府等官員配合,更要朝廷制定一系列惠民措施,施民以利,以安民心。

只有穩固了民心,朝廷才能真正放手施爲。

在此期間大夏王朝將以穩定爲先,不宜再起干戈,再生事端,需要安安穩穩地休養一段時間,完成內部的消化與整合。

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歐陽朔沒有同意韓信繼續攻打丹陽城的計劃。

十月十八日,幾乎就在邯鄲城大軍撤離彰武郡的同時,丹陽城侵入湘南行省的兩個野戰軍團也連夜撤離湘南行省,回到領地。

等於是說,春申君已然將湘南行省拱手相讓,不願再涉足其中。

丹陽城的奇怪舉動,自然引起歐陽朔的注意,如此果斷的撤軍完全不像春申君的風格,其中必定有什麼緣故。

歐陽朔原本還打算趁彩雲城投降的消息還沒傳出去,密令韓信率部越過寶慶郡,直取長沙郡,配合李牧大軍將丹陽城大軍留下。

丹陽城總計就四個野戰軍團,一旦損失兩個,歐陽朔就有信心讓豹韜軍繼續北上,一舉掃滅丹陽城,再斬去【炎黃盟】一臂。

哪裡想到,還沒等歐陽朔擬定的計劃實施下去,丹陽城大軍就先撤了。

這不得不讓歐陽朔起疑。

歐陽朔首先懷疑的,就是彩雲之南在背後通風報信。無怪歐陽朔這般想,彩雲城投降之事本就機密,春申君就算再有能耐,也不該這麼快就知悉。

只是眼下歐陽朔還沒掌握令人信服的證據,不好立即發作彩雲之南,以免引起其他投誠領主諸如西門大官人、古痕蕭等人的誤會。

歐陽朔可不願落下一個“狡兔死,走狗烹”的壞名聲。

只是對彩雲之南的防備是少不了的了,歐陽朔已經準備將彩雲之南調到一個無關緊要的郡去任職,再安排山海衛秘密調查此事。

一旦查明真相,就是彩雲之南伏法之時,歐陽朔斷不能容許王朝之內還有懷有二心者。8)

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歐洲劇變第四百一十二章 螳螂捕蟬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第二件國器第一百章 拍賣會 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連環計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借道吐蕃第四十七章 揭牌儀式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用人導向的改變第二百零六章 牧野之戰 八第三百一十五章 灌鋼法第二百三十一章 智取惡獅嶺 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如夢軒第九百二十六章 一次要兩第五百七十四章 領地架構調整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老巢安危第五百六十五章 牽星術第四十四章 決裂第六十六章 祭祀第二百六十一章 悍然宣戰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你開個價吧! 12/18第四十六章 開學典禮第五十四章 考功司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文華樓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三大神器第五百四十三章 蘇轍的路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五帝真經》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打,接着打!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鳳堡之戰 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野火行動 下第四百零四章 領地氣運第五百九十六章 名將趙奢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宮變第三百二十三章 五指山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震盪餘波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私人訂製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沉悶的國戰第五百三十八章 聖教餘孽第七十六章 甲坊司第四百八十三章 范蠡的消息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又出幺蛾子第四百一十二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六十四章 內政署第八百八十四章 開闢新的航路第三百二十八章 帝道王道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鎮魔軍橫空出世第一百零二章 拍賣會 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工匠福地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乘勝追擊第三百五十章 搶紅包活動第四百六十七章 棄帥保車第二百一十二章 逼宮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南美新格局第八百二十三章 占卜神婆第五百六十五章 牽星術第四十九章 田文鏡第八百四十七章 登基大典 下第九百六十八章 道森王朝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一統亞洲第六百三十章 神兵星光劍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大夏皇朝第三百一十五章 灌鋼法第四百七十一章 韓信的驚天一擊第五百二十九章 虎口奪食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贏了,也是輸了!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湛藍徽章的外交牌第五百八十二章 進入大漠第七百五十九章 貿易保護主義上架感言第八百四十七章 登基大典 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明光鎧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幽靈軍第二百一十一章 三級縣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涿鹿之戰 十七第四百零五章 鉅鹿之戰第七百一十章 賈詡VS諸葛亮第三十一章 排行榜第三百二十九章 廉州!廉州!第九百六十五章 鷹揚軍出世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輪淘汰第七百三十一章 蛟龍一出天下驚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三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六十三章 內閣制度第四百二十六章 活捉范增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秦始皇的選擇第七十章 暗戀第六百二十九章 誓死相隨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定鼎東非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六國滅,四海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涿鹿之戰 十第八百一十五章 老兄,對不住了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敵人跟朋友第四百四十章 宋家的出路第三百零八章 黑馬第二十八章 怪物攻城 上第二十五章 基本福利第八百章 蜀山鋼鐵集團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放在火上烤第七百九十三章 狗咬狗,一嘴毛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沒有聖誕,只有春節
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歐洲劇變第四百一十二章 螳螂捕蟬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第二件國器第一百章 拍賣會 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連環計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借道吐蕃第四十七章 揭牌儀式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用人導向的改變第二百零六章 牧野之戰 八第三百一十五章 灌鋼法第二百三十一章 智取惡獅嶺 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如夢軒第九百二十六章 一次要兩第五百七十四章 領地架構調整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老巢安危第五百六十五章 牽星術第四十四章 決裂第六十六章 祭祀第二百六十一章 悍然宣戰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你開個價吧! 12/18第四十六章 開學典禮第五十四章 考功司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文華樓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三大神器第五百四十三章 蘇轍的路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五帝真經》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打,接着打!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鳳堡之戰 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野火行動 下第四百零四章 領地氣運第五百九十六章 名將趙奢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宮變第三百二十三章 五指山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震盪餘波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私人訂製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沉悶的國戰第五百三十八章 聖教餘孽第七十六章 甲坊司第四百八十三章 范蠡的消息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又出幺蛾子第四百一十二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六十四章 內政署第八百八十四章 開闢新的航路第三百二十八章 帝道王道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鎮魔軍橫空出世第一百零二章 拍賣會 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工匠福地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乘勝追擊第三百五十章 搶紅包活動第四百六十七章 棄帥保車第二百一十二章 逼宮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南美新格局第八百二十三章 占卜神婆第五百六十五章 牽星術第四十九章 田文鏡第八百四十七章 登基大典 下第九百六十八章 道森王朝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一統亞洲第六百三十章 神兵星光劍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大夏皇朝第三百一十五章 灌鋼法第四百七十一章 韓信的驚天一擊第五百二十九章 虎口奪食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贏了,也是輸了!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湛藍徽章的外交牌第五百八十二章 進入大漠第七百五十九章 貿易保護主義上架感言第八百四十七章 登基大典 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明光鎧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幽靈軍第二百一十一章 三級縣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涿鹿之戰 十七第四百零五章 鉅鹿之戰第七百一十章 賈詡VS諸葛亮第三十一章 排行榜第三百二十九章 廉州!廉州!第九百六十五章 鷹揚軍出世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輪淘汰第七百三十一章 蛟龍一出天下驚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三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六十三章 內閣制度第四百二十六章 活捉范增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秦始皇的選擇第七十章 暗戀第六百二十九章 誓死相隨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定鼎東非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六國滅,四海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涿鹿之戰 十第八百一十五章 老兄,對不住了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敵人跟朋友第四百四十章 宋家的出路第三百零八章 黑馬第二十八章 怪物攻城 上第二十五章 基本福利第八百章 蜀山鋼鐵集團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放在火上烤第七百九十三章 狗咬狗,一嘴毛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沒有聖誕,只有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