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結交”元三

元家原非京都人士,而是代居錢塘,有如今這般顯赫,不得不說是元得志兄弟二人之功,一個因投靠“明主”官居地方大員,才爲另一個的女兒爭取了入宮機會,竟得爵封侯。

而在這般顯赫之前,元家雖遠遠算不上名門望族,祖先往上數個七、八代,大約也只出了個縣令值得津津樂道幾句,再下來就是元得志之父,也是流外吏員出身,好容易爭得上官青眼,眼看就要“入流”,哪知樂極生悲,竟因醉酒落水染了風寒不治,可謂死難瞑目。然而縱使如此,元家在唐山一縣,卻也從來不是籍籍無名。

此族中人大多逞強鬥狠,再兼族人也有不少身任吏員,與地方官吏、士紳豪富頗有交往,在當地,也是平民布衣惹不得的刺頭土豪。

是以及恩侯元得運雖相貌平平,卻也能在發跡之前,娶得當地以容色聞名之小家碧玉爲妻。

這位侯夫人展氏生有三子一女,前頭兩個兒子及唯一女兒都隨了她的相貌,唯有小兒子三郎元康肖父,八歲時,又因與人逞兇鬥狠被毆傷,渺了一目,以致形容越發可怖,元康一度心生自卑閉門不出暴飲暴食致使小小年紀便肥胖過度“積重難減”。展氏越發痛惜幼子,寵縱無度,因而元康自幼養就狠戾情性,真不是家門顯赫後才忽然跋扈。

自從姐姐入宮、父親封侯,遷京都定居,元康更覺不可一世,可他原是不學無術,再兼形容可怖、言談粗鄙,自是被名門子弟、京都俠少嘲笑鄙夷、避而遠之,這與元康起初預料之“衆星捧月”“爭相奉迎”截然相反,元康自然心有不甘,越發用蠻橫刁兇迴應衆人冷嘲熱諷,是以,今日一見賀湛這位宗室子弟如此殷勤相待,又一表人才,遠勝諸多自認高雅之輩,元康更覺“相見恨晚”洋洋自得。

而他今日這般氣勢洶洶前來,原本也的確是爲興師問罪。

原來他雖對諸多文士俠少心生妒恨,可因爲心存不服,倒也愛去文人雅客聚會之處,闢如這平康坊叩玉家,不過元康一見聲名在外的叩玉娘子竟是相貌平平,頂多算作五官清秀,大失所望,反對當日一側琵琶助興的叩音關注起來,他原本也有一親芳澤之意,卻聽聞這叩音竟與仙逝裴後頗爲貌似……

元康立即想到母親展氏那些憂慮嘆息,靈機一動、計上心頭。

與父兄商議一番之後,當即定下計策,元康立馬行動,若依他的脾性,實在不耐與一卑賤樂妓“循循善誘”,然而若是強逼太過,就怕這賤妓入宮之後鬧出自絕君前的禍事來,反倒壞事。

纔不得不“溫言細語”勸說,哪知來往數回,賤妓非但沒有給予準確答覆,今日竟然聽聞有一賀姓郎君忽然對叩音青眼有加,竟於妓舍留連不去——

“叩音唯一拿手便是反彈琵琶之技,這位賀十四郎雖接連數日召人做陪,卻不賞樂舞,只與叩音飲酒閒談。”

“你我又不是不熟叩音,雖是好容貌,卻口舌笨拙,也就只能熟背前人詩賦,自作無能,與她有何閒談之趣?定是賀郎重色,倒與那元三郎一般秉性,我作賭,佳人定會心儀賀郎,元三郎這回必定心機白費。”

元康聽得此番議論,怎不心急火燎、怒氣衝頂?

因而這時,他聽賀湛那番勸解——“三郎所言我大約能聽出七、八分意思,想是聽聞閒言碎語才生誤解……但只不過,叩音不比青樓私娼而是隸屬教坊,如三郎真欲贖她爲私蓄確是違律。”——元康全不放在心上,仍是一臉驕橫:“我及恩侯府可不是那些膽小怕事門第,晾也沒人敢冒犯。就說上回,家父看中庶民婦,那婦人也自願與丈夫和離跟從家父,卻有那心懷叵測之徒造謠中傷,幾個御史污告家父,但有天家聖斷,諸人不過跳樑小醜而已。”

什麼民婦自願,真要是自願,何故一入侯府便“疾弱不治”?眼下御史臺被謝饒平掌控,絕大多數是爲謝相馬首是瞻,只要天家不欲追究,還不乾脆裝作耳聾眼盲?便有少數不肯盲從者,卻是勢單力薄,雖盡職責諫斥,無奈天家不作理會也只好忍氣吞聲。

不過賀湛當然不會說這實話,又再勸警:“三郎莫怪某直言,縱然及恩侯府正得聖上隆寵,可賢妃始終居貴妃之下。”

元三這回倒聽白了,粗眉一蹙:“十四郎言下之意莫非,貴妃會以此爲把柄算計我阿姐?”

“不可不防,貴妃到底出身柳氏。”

那又如何!元三險些脫口而出,卻醒悟過來諸多隱情外人並不知曉,眼下更非泄露的時候,險險打住,心裡倒佩服賀湛機敏,能想到柳貴妃心懷叵測一點,更難得的是雖然從前並不相識,卻肯盡心提醒。

“所以,三郎還要三思,若真對叩音有意,莫若與此間假母商榷,今後獨讓叩音陪侍三郎。”賀湛又說。

教坊樂妓原則上是賣藝不賣身,若是權貴強逼樂妓賣身反爲違律,大周士人又多注重名聲,不屑行此逼迫霸色之粗鄙事,就算對清倌人心折,也只會盡心竭力獲得美人芳心,造成情投意合兩心相許水到渠成。當然,好比及恩侯府這般強佔民婦逼死無辜也無人敢論公道者,強霸樂妓自然更不值一提,再兼叩音又不比得叩玉這般聲名赫赫,說服假母再不讓叩音接待旁人,好比將人包養於此,那就不算違律。

賀湛這是假作不知元三逼贖叩音是別有所圖。

“十四郎之言確是有理,也爲好心,就憑這番,今後我也會當十四郎爲至交!”元三尚且不忘與賀湛親近關係,擠出一臉讓人作嘔的“媚笑”來,然而只是數息,又恢復蠻橫:“大不了我求去聖上跟前,只要聖上許可,誰敢說三道四。”

賀湛當然預料到元三不會就此作罷,早準備好一番說辭:“萬萬不可,三郎細想,某這幾日在此盤桓,原是因遠道歸來爲緩解途中疲累,並不知三郎對叩音有意,又兼叩音溫柔解意,這才屢屢請她陪坐,然而卻被有心之人散佈謠傳,成了我與三郎相爭,眼下竟是沸沸揚揚,這事情大不簡單,三郎試作假設,倘若真爲一樂妓求去聖上跟前,轉頭這叩音又再有個不測……世人會如何非議?三郎仗勢欺逼,可憐風塵女子只好以一死保清白!便是聖上,龍譽也會有損。”

見元三瞪大了眼,賀湛更是沉重了語氣:“再則依某看來,叩音娘子連日以來憂心忡忡,雖不曾明言,看上去卻是不肯聽從三郎,豈非更加容易被人利用生事。”

元三郎大怒:“難不成,還有人敢非議聖上?再說,連我都不懼那些跳樑小醜,聖上莫非還怕閒言碎語?”

“聖上爲一國之君,勢必注重德賢之名,執法公正原爲聖賢君主應具,那些人也許不敢冒犯聖上,可難保不會私下議論,用人言造勢,給三郎栽上一個欺瞞君上、毀及聖譽之罪,到時沸沸揚揚不能收場,難保聖上不會惱怒於三郎。”賀湛敲擊兩下桌案:“光宗帝時,晉國公郭源何等受重,正是因爲私行不慎被人彈劾,光宗有心大事化小,豈知因此被議賞罰不明、包庇信臣,後來光宗帝只能將郭源奪爵流放。三郎,歷朝歷代,無論君帝是否賢明,卻皆最重賢明之評,對世人評論毫不在意之君上又有幾位?”

光宗帝登基不久,幾個親王附馬意圖發動政變奪權,多得晉國公護駕及時才扭轉局面,郭源可是立下大功一件,故仗功而驕,越到晚年行事越是荒唐,終於犯下毆民致殘大罪,因郭源驕橫,得罪不少官宦,於是衆人利用光宗重譽的心理,聯手將郭源拉了下馬,一朝顯赫,終於難免病死邊域。

這事情自然被人熟知,然而元三從前頂多算一地方土豪,哪懂得這麼多帝王心術、官場莫測,往常也沒人爲他剖析,這時只聽得膽顫心驚。

雖然他明知那些隱情,曉得今上不能與光宗相提並論,然而賀湛這一舉例到底提醒了他——倘若這事真辦砸了,或者因爲一樂妓鬧得天子煩心聖譽有損,爲姐姐固寵的計劃別說可能泡湯,更要是惹得宮裡那位不滿……元家眼下看上去風光顯赫,實則相比京中望族勳貴卻根底淺薄,倚仗無非是天家……是該更加謹慎些,不過眼下情境,據姐姐遞出話告,宮裡那位已經暗許,這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呀,該如何是好。

元三心裡沒了主意,臉上再無驕橫,眉毛眼睛更如擠在一堆,不免嘆息出來:“不瞞十四郎,我又不是沒見過美人,自然不是非得叩音不可,只這事情,實在別有內因,無論如何,叩音是不能留在這平康里,必須隨我歸府……未知十四郎可還有其餘妙計?”

總算等到了這句,賀湛暗籲口氣,臉上卻很爲難:“三郎語焉不詳,我聽得雲裡霧裡,也不好妄言。”

元三把牙一咬:“這叩音,是要送入宮中。”

第473章 拜師第1166章 大勝第875章 殿下出馬第77章 不是無關利益第241章 十一娘原來是“獅子”第694章 賣畫第1026章 世子妃的“不幸”第274章 大家傳人第1243章 枕邊風的確有威力第514章 江迂遭驚嚇第733章 好個忠僕第929章 “囂張”的王妃第1291章 兩起風波第1072章 自投羅網的“敵間”第1211章 歪打第335章 大出意料的結果第1254章 計成?第649章 晚輩不好惹第557章 別無選擇第1394章 形蹤第1408章 喊殺聲聲第138章 鬧上門前第729章 熱鬧第950章 主動投案的兇手第750章 孟九嫂第1205章 皇后的秘密糗事第382章 喪鐘醒京城第835章 女人的作用第1070章 太后退步了?第1035章 驟亂第1202章 皇后終於亮爪牙第165章 蔣氏大鬧含象殿第154章 引人注目第1022章 凌虛真的冤孽第811章 利害,在看不見的地方第1125章 地獄第726章 宴以烤肉第726章 宴以烤肉第371章 韋太后的新對頭第637章 剖析謝氏第877章 殿下,你要“趁火打劫”否?第1145章 李由在出演第545章 在“坑夫”的道路上第719章 告發第318章一樁蹊蹺事第1390章 設網第491章 對決第454章 綠帽子的作用第1362章 決戰在即第391章 問對之間第364章 突然的詔令第202章 又是一年了第727章 晉王真惡霸第930章 難怪子嗣艱難第1298章 拖後腿第45章 終於“香消玉殞”第783章 踐行第692章 夜會第313章 煞克之謎第18章 元家有三郎第651章 不死心第1274章 柳青嵐第166章 郡王子賀洱第335章 大出意料的結果第1029章 不服輸第138章 鬧上門前第544章 秦孺人的小心思第98章 組團來了第405章 果然歸來者第1355章 大膽任知故第1091章 任氏的落幕第1394章 形蹤第706章 這是情竇初生?第405章 果然歸來者第544章 秦孺人的小心思第1344章 察破第1361章 反目第289章 新科狀頭第760章 擁躉們第901章 觸及第118章 晉王回宮第361章 相見不能相認第673章 明空住持第443章 再見姚姬第829章 有變第788章 難以啓齒的心結第354章 欲揭第890章 猛虎傷人第1010章 漏網之魚第173章 晉王又被鄙薄了第1069章 開戰第221章 恩服之術第33章 來自祖母的關注第40章 到底是誰更傻第1241章 表姐表妹第314章 魏氏的企圖第238章 夜遇第1371章 宣諭第981章 仙遊嶺一行第1022章 凌虛真的冤孽
第473章 拜師第1166章 大勝第875章 殿下出馬第77章 不是無關利益第241章 十一娘原來是“獅子”第694章 賣畫第1026章 世子妃的“不幸”第274章 大家傳人第1243章 枕邊風的確有威力第514章 江迂遭驚嚇第733章 好個忠僕第929章 “囂張”的王妃第1291章 兩起風波第1072章 自投羅網的“敵間”第1211章 歪打第335章 大出意料的結果第1254章 計成?第649章 晚輩不好惹第557章 別無選擇第1394章 形蹤第1408章 喊殺聲聲第138章 鬧上門前第729章 熱鬧第950章 主動投案的兇手第750章 孟九嫂第1205章 皇后的秘密糗事第382章 喪鐘醒京城第835章 女人的作用第1070章 太后退步了?第1035章 驟亂第1202章 皇后終於亮爪牙第165章 蔣氏大鬧含象殿第154章 引人注目第1022章 凌虛真的冤孽第811章 利害,在看不見的地方第1125章 地獄第726章 宴以烤肉第726章 宴以烤肉第371章 韋太后的新對頭第637章 剖析謝氏第877章 殿下,你要“趁火打劫”否?第1145章 李由在出演第545章 在“坑夫”的道路上第719章 告發第318章一樁蹊蹺事第1390章 設網第491章 對決第454章 綠帽子的作用第1362章 決戰在即第391章 問對之間第364章 突然的詔令第202章 又是一年了第727章 晉王真惡霸第930章 難怪子嗣艱難第1298章 拖後腿第45章 終於“香消玉殞”第783章 踐行第692章 夜會第313章 煞克之謎第18章 元家有三郎第651章 不死心第1274章 柳青嵐第166章 郡王子賀洱第335章 大出意料的結果第1029章 不服輸第138章 鬧上門前第544章 秦孺人的小心思第98章 組團來了第405章 果然歸來者第1355章 大膽任知故第1091章 任氏的落幕第1394章 形蹤第706章 這是情竇初生?第405章 果然歸來者第544章 秦孺人的小心思第1344章 察破第1361章 反目第289章 新科狀頭第760章 擁躉們第901章 觸及第118章 晉王回宮第361章 相見不能相認第673章 明空住持第443章 再見姚姬第829章 有變第788章 難以啓齒的心結第354章 欲揭第890章 猛虎傷人第1010章 漏網之魚第173章 晉王又被鄙薄了第1069章 開戰第221章 恩服之術第33章 來自祖母的關注第40章 到底是誰更傻第1241章 表姐表妹第314章 魏氏的企圖第238章 夜遇第1371章 宣諭第981章 仙遊嶺一行第1022章 凌虛真的冤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