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9章 自尋死路

沈寶林自從暢遊苑事件,便將嘉程恨之入骨,奈何無力報復,唯有用惡言攻擊,嘉程不與她計較,怎知沈氏因見如江、盧等才人,亦獲侍駕之職,尤其嘉程甚至得幸供職紫宸殿,眼見大有可能獲近水樓臺之利,心中越發憤憤不平,一時間把皇后“循規蹈距、觸律不恕”的警告拋至腦後,正思謀着如何獲寵,得以揚眉吐氣報仇雪恨,不想長安殿便向她拋來橄欖枝,沈氏自以爲終於有了契機,對韋太后當然百般奉承。

這日正與任氏一左一右,陪着太后談笑風聲,打發寒冬季節的無聊光陰,忽見一宮婢入內,稟道已從彤史處詢問得知,縱然皇后遵奉太后囑令,確然安排才人侍駕,然數十日過去,便連供職紫宸殿的陸才人,竟均無獲幸侍御。

沈氏頗爲興災樂禍,嘲笑道:“陸氏自以爲奉承皇后,便會獲得侍御之幸,也不想想皇后又怎會甘心由她分薄帝寵,就算爭取得機會,入紫宸殿服侍聖上起居,也不過白廢心機。”

那宮婢也附和道:“奴婢打探得知,陸才人雖入紫宸殿侍奉,然被江侍監有意打壓,竟多於避囂館等閒處,根本無法接近寢宮,竟如從前一般,連面聖機遇尚不可期,聖上忙於政務,身邊無人提醒,眼前又不能見,又如何記得起來陸才人?皇后身邊江懷,乃江總管義子,最得江總管信重,必定是江懷遊說義父,竭力維固皇后長得專寵。”

無論是彤史,亦或紫宸殿中情形,韋太后這時還哪有辦法探明?這宮婢一番話,無非是專程說給沈氏聽聞罷了。

她便越發興災樂禍:“真想問問陸氏,是否悔不當初?虧她祖父,甚得聖上推崇,竟無能獲得君帝注目,若陸公在天有靈,只怕也得羞愧自家女孫無能。”

韋太后卻不提她對嘉程的“懷恨”,裝模作樣憂心忡忡道:“聖上獨寵皇后,奈何太子之後,這麼些年過去,皇后竟然未再誕育皇子,天家子嗣薄弱,可大不利於國祚社稷,又奈何聖上對老身之勸諫充耳不聞,長此下去,可怎生是好,老身將來,怎有顏面去見先祖先君。”

連連長嘆,大失談笑興致,只悶悶往佛堂靜室,懺悔訴罪去。

留下任瑤光繼續誘導沈氏:“因着皇后居中離間,聖上對太后心存防範,亦越發不肯聽從謝相、韋相等等諫言,便連我那伯父,以及交好故舊,亦被聖上視同居心叵測之徒,莫說聽諫,如今便連政務也不肯與之相商,太后也實在獨力難支。”

“皇后如此妒悍不孝,還有何資格母儀天下,太后爲何不乾脆主張廢后。”沈氏脫口而出。

任瑤光大覺無語,頓了數息才能繼續誘導:“哪有這麼容易,莫提廢后,便是諫言聖上雨露均施於後宮,聖上都以政務繁忙用作推脫,我是聽說,聖上儘管信重後族近臣,對馮侍郎以及令尊等忠臣,尚還未顯拒棄,若令尊能以社稷爲重,諫言聖上切莫專寵椒房,以子嗣繁榮福祚延綿爲重,召寵嬪妃雨露均施,豈不爲太后分憂解難,寶林若能立此大功,太后必然不忘你之忠孝。”

沈氏本是無知狂妄之輩,哪裡識得其間奸險?想到如今她只能依靠太后,方纔有望揚眉吐氣,自是對任氏言聽計從,果然便另找了一日,眼見着太后心情有所好轉,藉口思念家人,跪求太后能召母親入宮,容她在長安殿中,與母親一會。

諸如才人、寶林等低階嬪妃,本無資格會見親友,故而沈氏想要遊說父親殿議時上諫,也只能通過太后召見女眷,但她並沒有十分把握說服父親,擔心若先知會太后,萬一父親並無行動,豈不顯明不願聽從太后?到時爭功不成不說,反而會惹太后厭怒,豈不事與願違、作繭自縛。

沈氏又哪裡想到,連任瑤光那番開導,都是出自太后的授意。

故而太后當然會一口應允,召沈母入宮,由得母女兩個“一敘親情”。

沈母便將女兒那話一字不漏轉告沈務汖,又添油加醋哭啼勸說:“女兒在宮中,被皇后苛責不說,甚至連那陸氏,也時時處處欺壓,她那時在閨閣,何曾受過半分委屈,竟不想被陸氏出賣,被罰一月浣衣之苦,一雙手生滿凍瘡,若非太后賜藥調養,說不定便會留下疤痕,皇后毒辣,可是要害我兒孤老宮廷,咱們與皇后,理當誓不兩立,夫君也要將那陸氏作爲,告知馮侍郎,陸氏爲馮侍郎保舉入宮,他這舅舅也總該訓教甥女,爭寵固然重要,也不能將盟友當作墊腳石,如此無情無義!”

沈務汖雖說不敢得罪了馮繼崢這座靠山,可他巴巴將女兒送進宮廷,自也有一番打算,當然希望女兒能夠獲寵,提攜他也能位極中樞要臣,聽說女兒得了太后賞識,若真能借此契機,給予皇后一記重擊,女兒便大有希望飛上枝頭不說,對於馮繼崢,他也算立一大功,保不定陸氏失控,連馮侍郎也會更加寄望他家女兒,將來女兒若能誕下皇子,在馮侍郎等等助力下,將太子取而代之,他豈不成了國戚。

沈家何愁不能飛黃騰達?

這**之火在胸腔裡熊熊燃燒,沈務汖兩眼放光,趕忙便往馮宅商量。

馮繼崢當然深知其中厲害,可他已經得到任知故意會,明白太后目的,若成功,嘉程便會大獲利益,又哪裡在意沈務汖的死活,對這計劃表示默許,卻並不打算一同上諫,只答應朝堂之上,附議而已。

卻是把這一件事隱瞞得紋絲不透,並沒有泄露給杜漸知、陶葆儀等人,就連他的黨徒親從,也未提一字。

要說這沈務汖的官職,並不能參加常朝殿議,他也不願把首功謙讓旁人,打定主意要親自奏諫,那麼也只能在朔望朝會纔有時機了,沈務汖扳着指頭,好容易才盼到十五望朝,興奮不已地出列參奏。

賀燁還從未關注過沈務汖,正疑惑此人是從哪個犄角旮旯冒出,不過事務之官,竟然在望日朝會上出列參奏,不知又將引發什麼驚天動地重大事件,哪知他接過江迂呈上的奏章,一邊聽沈務汖侃侃長談,口口聲聲社稷爲重,竟是在朝會上大談私闈之事,勸諫他寵幸後宮嬪妃,賀燁腦門上連青筋都突漲起來,險些沒有把那奏章,直摜在沈務汖的腦門上。

忍了幾十忍,才忍住暴躁的怒火,賀燁咪起眼角等待沈務汖把話說完,才冷冷問道:“朕竟不知,太樂令而已,有何資格干涉朕後宮私闈。”

沈務汖尚還擲地金聲般應對:“微臣雖任太樂令,然亦爲朝官,事關社稷國祚,微臣上書奏諫,是盡臣子之責。”

“好個臣子之責,朕問你,你只居太樂令之職,何故諳知內闈之事,篤斷朕專寵中宮,而未雨露均施?!”

沈務汖尚且沒有意識到罪行,竟答對:“微臣之女,應選後宮,先爲才人,現爲寶林,然入宮以來,卻未獲召幸。”

這番話說出,如杜漸知、陶葆儀等官員,險些沒有淌下冷汗來,就連陸離與尹紳也是面面相覷,實在想不通誰在暗地裡,支使這麼一個愚鈍之徒,竟在望日朝會上自取其辱。

“朕道區區太樂令,爲何如此關注朕私闈之事,公然於朝會之上,舉奏公議,原來是爲你之女兒未獲寵幸,故心急如焚。”賀燁譏諷道:“難不成因爲太樂令舉薦女兒入宮,朕便定要召幸,否則便是有損社稷,不利國祚,朕甚困惑,太樂令你那女兒,何德何能敢當社稷興衰,國祚安危?!”

沈務汖這才意識到失言,又苦於無法自辯,求助般地看向馮繼崢。

賀燁那雙眼睛是多麼銳利,哪能放過沈務汖的眼神,語氣越發森冷:“馮侍郎,難道你也支持太樂令奏議?”

馮繼崢知道沈務汖會自取其辱,卻沒料到此人竟然這麼不頂用,而且還將他當場出賣!不過沈務汖受他提攜之事,並非機密,不少官員都知道馮、沈兩家交好,倘若他不出面維護,必被物議涼薄無情。

馮繼崢也只好硬着頭皮出列應對:“臣應稟聖上垂問,依臣所見,太樂令雖有失言,但初衷並非爲了私利,聖上至今,膝下唯有太子殿下獨子,羣臣之中,並不唯獨太樂令心懷憂慮,如微臣,亦深憂儲君將來,失手足兄弟扶持,而獨力難顧,況世族高門,皆以子弟興旺爲幸,何況君國?”

賀燁的眼睛又再微眯,近旁的江迂窺見帝王的神色,情知太樂令必有大禍臨頭,他暗歎一聲,心道恐怕陛下即位以來,繼柴取這一叛國罪徒之後,對朝臣又要再行殺決了,但願不會引起軒然大波。

“沈務汖,你當真不存私心?”天子似乎口吻稍有好轉。

“臣,當然不敢存私。”

“那朕再問你,爲何只因你家女兒未獲寵幸,便篤定朕並無召幸其餘嬪妃?”

“臣家中女眷,獲太后召見,得以探望小女,聽小女言,據彤史供認,聖上獨寵椒房,後宮嬪妃非獨小女,因皇后妒悍,竟無一獲寵,臣爲社稷之重,方敢具本上諫……”

這回皇帝沒有再容他把話說完,勃然大怒道:“沈務汖,你還真是狗膽包天,竟敢詆謗中宮,又行刺探宮闈之罪,朕若恕你,日後私闈一言一行,豈不成爲天下皆知!”

刺探宮闈可是死罪,莫說沈務汖面無血色,就連杜漸知、陶葆儀等官員也是冷汗淋漓,他們雖對沈務汖的人品頗爲不屑,可同朝爲官,自然不希望沈務汖因諫皇帝以子嗣爲重,便被處死,故而紛紛求情,朝會上頓時嘈雜一片。

第1165章 寶器?禍害?第302章義川謀儲第471章 在下家中行二第270章 誰奪榜首第487章 一笑第593章 割耳明志第626章 話別上清觀第1243章 枕邊風的確有威力第275章 蕭九贈盧八第841章 力不能及,無奈自保第587章 一敗塗地第1276章 大醉第362章 阮郎“癡”,事態急!第515章 幸與不幸第579章 有情還是絕情第192章 好個意氣相投第1345章 公主新交第1365章 婷而中毒第363章 措手不及第1086章 情不知所起第1209章 切磋第169章 惡霸剋星第1281章 陛下“氣”瘋了第702章 人證第1270章 新人第144章 六月晦日第1184章 舊殿堂第607章 姚氏潑鬧第34章 波濤暗涌的柳氏族內第473章 拜師第315章 厚顏如此,無恥之極第898章 知己的作用第1008章 即將出洞第889章 我的野心很大第485章 “新寵”踏雪第1106章 如果這還不應悲憤第790章 中伏第305章 賢妃舉薦第1030章 楊懷犀的密告第1074章 賺得莒世南第1065章 產子第590章 南陽王府的家事第845章 中算計,猶糊塗第1222章 禍難多因“不服輸”第56章 說服太后第953章 露端倪第569章 行動第855章 邂逅第38章 計劃進行時第1099章 禍水的重要性第53章 風波來了第650章 婷而的心第686章 悍將嚴氏第778章 陳氏家訓第149章 遺孤第714章 巡視第417章 歪打正着第1158章 大開殺戒第623章 新婚之夜第531章 行賄第1413章 遣散第32章 庶女心計第970章 慌不擇路第300章 晉安受嘲第300章 晉安受嘲第361章 相見不能相認第1217章 準了?第622章 晉王婚了第1130章 佈局第1168章 卿卿可曾苦相思第1096章 太后入甕第754章 賢婦第871章 承德五年第677章 高僧及清官第314章 魏氏的企圖第216章 姑姪第476章 露餡第838章 私話魏衡安第1378章 隱憂第1107章 幽冥邊緣第613章 陪媵是個大問題第4章 再聞舊事,怎不傷懷第888章 晉王的歉意第601章 搬弄第612章 滕妾之一第615章 告成第41章 瑩陽真人第1143章 故人相見,仇敵眼前。第1194章 碧奴入宮第592章 已成定局第558章 邵廣之悔第797章 朝晞苑裡好熱鬧第961章 又再明目張膽第411章 “揭穿”璇璣第88章 離魂劍第1236章 女兒的反叛第711章 扈孃的妙用第979章 一敗塗地第643章 阮長史的用處第652章 一雙老妯娌
第1165章 寶器?禍害?第302章義川謀儲第471章 在下家中行二第270章 誰奪榜首第487章 一笑第593章 割耳明志第626章 話別上清觀第1243章 枕邊風的確有威力第275章 蕭九贈盧八第841章 力不能及,無奈自保第587章 一敗塗地第1276章 大醉第362章 阮郎“癡”,事態急!第515章 幸與不幸第579章 有情還是絕情第192章 好個意氣相投第1345章 公主新交第1365章 婷而中毒第363章 措手不及第1086章 情不知所起第1209章 切磋第169章 惡霸剋星第1281章 陛下“氣”瘋了第702章 人證第1270章 新人第144章 六月晦日第1184章 舊殿堂第607章 姚氏潑鬧第34章 波濤暗涌的柳氏族內第473章 拜師第315章 厚顏如此,無恥之極第898章 知己的作用第1008章 即將出洞第889章 我的野心很大第485章 “新寵”踏雪第1106章 如果這還不應悲憤第790章 中伏第305章 賢妃舉薦第1030章 楊懷犀的密告第1074章 賺得莒世南第1065章 產子第590章 南陽王府的家事第845章 中算計,猶糊塗第1222章 禍難多因“不服輸”第56章 說服太后第953章 露端倪第569章 行動第855章 邂逅第38章 計劃進行時第1099章 禍水的重要性第53章 風波來了第650章 婷而的心第686章 悍將嚴氏第778章 陳氏家訓第149章 遺孤第714章 巡視第417章 歪打正着第1158章 大開殺戒第623章 新婚之夜第531章 行賄第1413章 遣散第32章 庶女心計第970章 慌不擇路第300章 晉安受嘲第300章 晉安受嘲第361章 相見不能相認第1217章 準了?第622章 晉王婚了第1130章 佈局第1168章 卿卿可曾苦相思第1096章 太后入甕第754章 賢婦第871章 承德五年第677章 高僧及清官第314章 魏氏的企圖第216章 姑姪第476章 露餡第838章 私話魏衡安第1378章 隱憂第1107章 幽冥邊緣第613章 陪媵是個大問題第4章 再聞舊事,怎不傷懷第888章 晉王的歉意第601章 搬弄第612章 滕妾之一第615章 告成第41章 瑩陽真人第1143章 故人相見,仇敵眼前。第1194章 碧奴入宮第592章 已成定局第558章 邵廣之悔第797章 朝晞苑裡好熱鬧第961章 又再明目張膽第411章 “揭穿”璇璣第88章 離魂劍第1236章 女兒的反叛第711章 扈孃的妙用第979章 一敗塗地第643章 阮長史的用處第652章 一雙老妯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