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再見姚姬

當十一娘與韋緗奉令隨行義川王府,小韋氏的臥寢外已經是一片風聲鶴唳的緊張氣氛,院落裡跪着數十驚恐萬狀之人,打頭的便是面無人色的世子夫人趙氏,當然十一娘還並未見過她,只是從服飾裝扮上推斷出了趙氏的身份,義川郡王也已經聞訊從宗政堂趕回,卻照樣被篷萊殿派來“問候”的宦官阻攔門外,又是擔憂又有幾分鬱怒,這時坐在一張僕役搬出的矮榻上,他的膝側就跽跪着千嬌百媚的姚姬,不住地淌眼抹淚,輕訴委屈。

十一娘隱隱聽聞:“妾身朝早趕來侍疾,因王妃不耐煩雜在側,只好幫着世子夫人熬煎湯藥,等着湯藥煎好,妾身才回住處用膳,怎知不久便聽聞王妃咳血暈厥,嚇得妾身魂飛魄散,後來宮裡醫官來得及時,妾身才略感心安,怎知那內侍,也不告訴咱們王妃病情如何,亦不許入內探望……妾身也就罷了,卻連世子夫人都被阻攔在外,如今可好,連大王也被那閹奴擋在此處,亦不知王妃眼下情形究竟如何?”

十一娘垂眸,她從姚姬唯恐天下不亂的口吻裡當然聽出了自以爲是的欣喜得意,只怕姚姬是當真以爲小韋氏病情急重,就要撒手人寰了,無奈因爲太后遣來的宦官阻止,沒辦法確定這個振奮人心又出乎意料的喜訊,故不滿得很,這時還一心挑唆義川郡王惱怒,意欲跟着義川入內親眼瞧着小韋氏嚥氣。

殊不想那內侍之所以膽敢“反客爲主”,搞得這般草木皆兵,顯然事有蹊蹺。

姚姬愚笨,義川郡王的腦子可沒這麼糊塗,又哪裡會怒而爭執?

不過這時毛維還未趕到,義川當然不知小韋氏突然加重的病情竟是湯藥出了問題,正自憂疑,被姚姬這麼一攪,難免更加心浮氣躁,忍不住詢問那板着面孔緊張非常的宦官:“未知是哪位醫官奉令前來診治,眼下內子情形究竟如何,若是閒雜不便打擾,可容良醫正入內攜助?畢竟這些時日,都是王府良醫正負責診治,對內子病情相較熟知。”

那宦官雖然曉得內情,知道這場風波必然會導致有人喪命,可到底是太后心腹,當然也明白喪命之人絕對不會是義川郡王,他雖然依據囑令暫時“戒嚴”了王妃居所,也不敢完全將義川的質詢當作耳邊方,只恍了一眼滿面惱火目中卻飽含迫切的姚姬,心內冷笑,語氣聽着倒是恭敬的:“太后聽聞王妃咳血暈厥,大驚失色,立令何典御率尚藥局二奉御前來診治,何典御已經回宮覆命,眼下兩位奉御仍在指導醫女施針,不過王妃應無大礙,郡王稍安勿躁,至於貴府良醫正,此時已被鄙下着人看防。”

姚姬先是聽小韋氏似乎沒有性命之憂,好不失望,又聽最後一句,頓時惱火:“不過一個閹奴,竟敢如此大膽,不讓良醫正爲王妃診疾,倘若王妃有個好歹,千刀萬剮了你也不爲過。”

十一娘聽姚姬這話,險些沒有憋住那洶涌的笑意,少不得又用指甲直掐手掌牙齒暗咬嘴脣遏制,“功力”更顯不足的韋緗卻忍不住了,一拉十一娘款款步上石階,喊了一聲“姑祖父”。

姚姬猛一回頭,盯了兩眼韋緗卻不認識,注意力很快集中在十一娘身上,雖然時隔數載,但倒還認出了她這個曾經的眼中釘,張口就是一句:“你怎麼來了?”

十一娘默默,韋緗卻誤以爲姚姬是衝她發問,迴應了一個輕篾的眼神,只對義川郡王稟告:“太后令兒與十一妹前來,一是探望姑祖母病情,另則,也是旁聽毛相國稍後審問一應涉案者。”

義川郡王當聽宦官聲稱扣押了良醫正,便情知不妙,又聽韋緗這一番話,心中更是七上八下,再沒心思顧及嬌滴滴的姬妾,只對兩個晚輩頷首示意,眼睛便直盯着那兩扇虛掩的雕花門,膝上拳頭微微握緊。

小韋氏年年暑秋之交都會犯躁咳,偶爾也有發熱之症,這些他當然知曉,卻也深知小韋氏的身體並非嬴弱,故雖然這些時日臥疾,他也並未放在心上,早前突得急重之訊,便察事出蹊蹺,故而起先才爭取讓良醫正診治。

此時醫術,雖相比古時大有進步,可千萬別以爲但凡醫者都具妙術回春之能,民間醫者多數都只懂得皮毛,甚至不少遊醫居然大字不識,更別說研習醫書了,不提平民百姓,即便貴族勳望,也多的是不得良醫疾重而喪者,這也是民間但凡出個“神醫”,都會引得萬千尊奉,以至於劉玄清等等裝神弄鬼之輩有了名利雙收的市場。

橫豎治得好爲幸,治不好是命,既然患病,就必須要有不治而亡的心理準備,這個時候的醫者,可不保證會藥到病除,一般也不會承擔“誤診”的責任。

那當然真正醫術優佳者,都會被朝廷徵召入太醫署,可大周之前的太醫署並不負責爲皇帝診脈,尚藥局的醫官才能稱之爲御醫。

只是後來,大周某帝突發奇想,將尚藥局併入太醫署,直到賀衍崩後,韋太后因疑太醫署中有心懷不軌者,再度將尚藥局分離,尚藥局諸位醫官,當然都是韋太后極其放心之人。

既名爲御醫,理論上便只能爲君帝診脈,尤其是長官典御,連太后、皇后都無能驅使,縱然是皇帝特詔,着御醫爲後宮看診,多數也是比典御略低一級的奉御領命負責,只不過如今幼帝是個衆所周知的傀儡,眼下尚藥局的何無求,倒成了韋太后的專屬醫官。

那麼是不是收買了何無求就有可能毒殺韋太后呢?

倘若真這麼簡單,諸位皇帝只怕多的是意外病死了。

這個時代的醫術雖不發達,爲一國之君看診的程序卻甚嚴謹,首先御醫開出藥方後,製藥過程必須由宰相一人,諸衛上將軍各一人,連同着尚藥局長官及副屬共同在場監督,當藥製成,須由醫官先試,保證人畜無害,在藥封上註明藥方、製藥日期,諸監督製藥者必須簽署姓名以證承擔責任,藥才能上呈。

到服藥這日,醫官們還需試藥,再由殿中監試藥,如有皇太子,也要試藥,多番折騰後,人人皆無異狀,最後藥才能被皇帝服下。

倘若這樣,皇帝還是病重不治,那麼醫官們纔不至於揹負“延誤失治”大罪,繼續爲下一個皇帝效忠,當然也有例外,保不住新君會因皇父之死痛不欲生,不問青紅皁白便將醫官處死。

總歸一句,御醫雖爲醫者之尊,但承擔風險也是衆人之最,企圖買通醫官毒殺皇帝者,起碼還要買通宰相、諸衛上將軍、以及整個尚藥局或者太醫署、殿中監、皇太子……

若真有這能力,直接上刀子豈不更加簡便?

不過要是皇帝欲遣御醫謀害哪個妃嬪抑或臣子,當然就簡單得多,這也是義川郡王信不過何無求的關鍵原因。

雖然他這郡王府的良醫正也是隸屬太醫署,但爲德宗帝從前任命,這些年來義川郡王又沒有荒疏於恩絡,故對其忠心甚有把握。

當然義川王並不會懷疑韋太后會毒殺小韋氏。

他懷疑的是小韋氏會假借中毒,陷害嫡長子賀淘!

因爲自從小韋氏此歲患疾,煎藥之事皆由長媳趙氏經手。

第1241章 表姐表妹第329章 惡狗互咬第795章 閻王跟前第662章 兩撥訪客第498章 突變第666章 矛盾第866章 “雙美”共浴第112章 黑鍋第216章 姑姪第797章 朝晞苑裡好熱鬧第130章 按兵不動第586章 對峙第1298章 拖後腿第1393章 都說住不長了第1119章 欲返長安第1286章 秦晉之好第928章 針對的究竟是誰第818章 中秋宴第717章 談判第592章 已成定局第272章 舊地重遊第520章 陸離挖坑第1283章 再也不見第593章 割耳明志第1019章 驛站計商第204章 璇璣有何玄機第1188章 暗涌第839章 民不聊生,已見端倪第1162章 戰後會談第1333章 暗鬥第754章 賢婦第1251章 皇長子助攻第1386章 重審第822章 可憐的“落花”第194章十一娘“訓奴”第758章 王妃很煩躁第75章 被允“參政”第590章 南陽王府的家事第736章 王妃被長舌第1183章 厥上,門外,兩雙第90章 所謂“欽佩”第1004章 志能便第999章 你想玩弄誰?第328章 惡劣紈絝第343章 母子殊途第1359章 動手第1120章 起事第963章 左右爲難王刺史第795章 閻王跟前第1059章 如果這還不算屈辱第167章 可憐的肋骨第825章 這是“醒”了?第409章 七娘獻殷勤第1390章 設網第359章 莒三哥?大蹊蹺!第809章 艾綠的第一次第1362章 決戰在即第1086章 情不知所起第1369章 突厥滅第271章 爭得解送第495章 升官第229章 又死人了第895章 殿下煽風第1398章 “積勞成疾”第1395章 奇思第337章 韋緗添亂第1074章 賺得莒世南第1245章 賀尚書之託第186章徹底攪亂的佈局第1018章 王妃似“變心”第548章 鄭雄事件的遺禍第909章 羞辱第1203章 皇長子回宮第358章 你瞑目罷第128章 不是舊時景物第932章 再一次被套路的謝瑩第977章 誘敵第314章 魏氏的企圖第377章 南陽郡王第617章 真正的臂助第1253章 未平息第233章 註定虛驚第698章 癡情錯付呀第1076章 捨身取義第596章 何爲遺憾第268章 圍擁萬年廨第184章 謊騙第1195章 名人的誕生第1245章 賀尚書之託第1388章 絕情人第890章 猛虎傷人第1359章 動手第580章 瑩陽的逼問第1010章 漏網之魚第640章 “以貌動人”第1044章 公詢日第1102章 偏向虎山行第759章 詔令至第1185章 再見長安殿第263章 必須扳回顏面
第1241章 表姐表妹第329章 惡狗互咬第795章 閻王跟前第662章 兩撥訪客第498章 突變第666章 矛盾第866章 “雙美”共浴第112章 黑鍋第216章 姑姪第797章 朝晞苑裡好熱鬧第130章 按兵不動第586章 對峙第1298章 拖後腿第1393章 都說住不長了第1119章 欲返長安第1286章 秦晉之好第928章 針對的究竟是誰第818章 中秋宴第717章 談判第592章 已成定局第272章 舊地重遊第520章 陸離挖坑第1283章 再也不見第593章 割耳明志第1019章 驛站計商第204章 璇璣有何玄機第1188章 暗涌第839章 民不聊生,已見端倪第1162章 戰後會談第1333章 暗鬥第754章 賢婦第1251章 皇長子助攻第1386章 重審第822章 可憐的“落花”第194章十一娘“訓奴”第758章 王妃很煩躁第75章 被允“參政”第590章 南陽王府的家事第736章 王妃被長舌第1183章 厥上,門外,兩雙第90章 所謂“欽佩”第1004章 志能便第999章 你想玩弄誰?第328章 惡劣紈絝第343章 母子殊途第1359章 動手第1120章 起事第963章 左右爲難王刺史第795章 閻王跟前第1059章 如果這還不算屈辱第167章 可憐的肋骨第825章 這是“醒”了?第409章 七娘獻殷勤第1390章 設網第359章 莒三哥?大蹊蹺!第809章 艾綠的第一次第1362章 決戰在即第1086章 情不知所起第1369章 突厥滅第271章 爭得解送第495章 升官第229章 又死人了第895章 殿下煽風第1398章 “積勞成疾”第1395章 奇思第337章 韋緗添亂第1074章 賺得莒世南第1245章 賀尚書之託第186章徹底攪亂的佈局第1018章 王妃似“變心”第548章 鄭雄事件的遺禍第909章 羞辱第1203章 皇長子回宮第358章 你瞑目罷第128章 不是舊時景物第932章 再一次被套路的謝瑩第977章 誘敵第314章 魏氏的企圖第377章 南陽郡王第617章 真正的臂助第1253章 未平息第233章 註定虛驚第698章 癡情錯付呀第1076章 捨身取義第596章 何爲遺憾第268章 圍擁萬年廨第184章 謊騙第1195章 名人的誕生第1245章 賀尚書之託第1388章 絕情人第890章 猛虎傷人第1359章 動手第580章 瑩陽的逼問第1010章 漏網之魚第640章 “以貌動人”第1044章 公詢日第1102章 偏向虎山行第759章 詔令至第1185章 再見長安殿第263章 必須扳回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