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南陽郡王

南陽郡王是從驪山別苑直接被禁中來使詔入大明宮,可一路上當然也目睹了京都禁嚴的緊張情勢,心裡固然已經有所預料,可親耳聽聞太后用極其悲痛的口吻宣告天子危重時,仍然有些不敢置信,當今天子雖然一直不怎麼強健,甚至因爲長年鬱懷縱酒傷身而困於病痛,到底還未至而立,再者前些時候太后設宴,郡王妃入宮還親耳聽聞有莒世南以異術開導,天子鬱懷得慰後龍體大有起色,又怎會忽然之間就至危重不治?

南陽王雖明知韋太后野心勃勃,然而因爲其爲天子生母之故,並不懷疑韋太后會加害天子,因此他雖然心藏憂疑,卻並未如其餘宗室一般交頭接耳妄自揣測,尤其還注意到汝陽王賀淇異於尋常的沉着,彷彿一點不爲天子危重的噩耗震驚,卻當今日終於獲詔進入紫宸殿候見時,由於候見的時間過於漫長,開始鼓動那幾個與他同屬一支與素有來往的宗室,紛紛質疑天子既然已經傳詔,緣何將諸宗室拘於東配殿,於是在賀淇的挑撥下,宗室們更加惶惶難安疑竇重重,終於當目睹禁內大火沖天後,有那心浮氣躁者幾欲強闖入見,並大聲質疑韋太后心懷不軌。

南陽郡王做爲宗正卿,在場宗室中輩份最高年紀最長者,雖然仍舊不動如山,心卻一點點往下沉去,他看向殿外濃厚陰鬱的夜色,已經斑白的髮鬢逐漸被汗意浸溼。

他的父親齊王恪爲英宗同胞手足,然英宗之父建宗帝一朝因嫡子病弱,導致儲位一直懸而未決,後建宗嫡子乾脆病逝了,七、八個成年皇子各有勳貴追隨,儲位爭奪一度十分劇烈,建宗又是因爲急病崩逝,彌留時才詔諸皇子入見宣告遺詔,當時情勢之險急可想而知。

南陽王賀鐸當時還小,可縱然才五歲稚齡的他在事隔數十載之後,仍然記得父兄被詔入禁宮數日沒有音訊時母親的焦急難安,當寒夜裡終於有鐘聲撞破沉寂,他永遠無法忘記母親將他半摟着跪在地上,痛哭着告知“龍馭賓天”時渾身顫抖驚恐萬狀的情形,更無法忘記渾身染血的父親被親衛們擡回家中時的慘狀,阿兄扶起母親,告知是世父繼位,父親是在政變時爲保世父而重傷,那日兄長蒼白又沉靜的神色,這時仍如歷歷在目。

英宗有驚無險繼承大統,齊王府一度風光無二,甚至於英宗帝當年不惜打破親王不赴封國的舊例,意欲讓齊王赴封治理封地,不過父親屢屢婉辭,以不捨親情爲由,堅持留在京都繼續做一個有名無權的親王,英宗對這位甚知進退的兄弟十分親厚。

可是後來呢?

後來父親因爲重傷引發的惡疾英年早逝,英宗甚至再一次破例讓本應減等襲嗣王位的兄長襲親王之爵,可再後來就發生了吳王謀逆案,兄長不過與吳王子素有交誼便被牽連,奪爵賜死!

那一年賀鐸也才僅僅只有十一歲,一度與母親被圈禁關押,幾乎是一夕之間,便從榮華富貴淪爲階下之囚,好在英宗在賜死兄長後很快又心生悔意,不但赦免了他們母子兩人,並且封他爲南陽郡王,詔入宮廷,與衆皇子一同接受皇室教習。

南陽王還記得英宗太子賀銘,心懷仁慈孝敬恭瑾,王皇后也是十分和藹可親,尤其是對他這個父親早逝兄長枉死的齊王遺孤別外憐惜,當年的皇子鈺更是被王皇后當爲親子一般撫養膝下,可是後來呢?

皇子鈺生母李婕妤因薦族妹入宮而再獲寵幸,竟從婕妤之位一躍而成貴妃,野心漸長,終於挑唆英宗對王皇后漸生不滿,後來廢后廢太子,皇子鈺終於得儲,便是後來的肅宗。

肅宗繼位後,絲毫不念廢太子銘曾經的手足之情,先是以心懷怨謗之名將其貶爲庶人,後來又幹脆賜死,南陽王因爲不忍,勸諫肅宗莫要將賀銘一支斬盡殺絕,肅宗雖然因爲與南陽王自幼交厚而聽從納諫,寬饒了賀銘幼子,卻將其長子、次子毫不留情賜死,並就此對南陽王心生芥蒂,逐漸生疏。

直到肅宗重病時,突然又良心發現,詔見南陽王抱頭痛哭一場,臨終前任命他爲宗正卿,並將獨子也就是後來的德宗託付予賀鐸。

可賀鐸經歷過太多爲了權勢之爭手足相殘同室操戈的慘痛事件,十分清醒對於皇室而言親情是何等不足重輕,他也不願意追逐權勢,雖有肅宗遺令,可從未染指政事,是以不僅德宗對他這叔父敬重有加,就連頗爲狠辣的盧太后當年也不曾戒防於他,南陽王更加防備自家子孫念棧權勢,因而其子孫竟然都被教養成安於享樂的“紈絝”,唯有對女兒十分嬌慣,也不管瑩陽真人比男子更加用心於才學。而德宗這位君主偏巧也不怎麼注重政事,對南陽王一支只喜享樂的宗親十分親近,還曾經惋惜過叔父之子侄過於貪圖享樂,雖然與他很是談得來,卻不好直接給予高官,故而對瑩陽真人這個堂妹就十分愛惜。

德宗崩前,也十分擔心韋氏的狠辣,故將賀燁託付給南陽王。

南陽王雖無心權勢,然而因爲生來重情,一貫就對同室操戈之事別外痛心,因此對於德宗所託還是十分注重,他深知賀衍溫厚,就品性而言,頗似當年英宗朝廢太子賀銘,故而冒着被韋太后忌恨的風險,提醒賀衍必須戒防賀燁被太后暗中加害。

這些年來南陽王眼看着賀燁因爲天子過於愛惜,教養成飛揚跋扈貪圖玩樂,南陽王非但不以爲慮,反而暗暗慶幸,倘若賀燁只是一個貪圖享樂的親王,這一生安於榮華富貴,他也不負先帝保全之託了,可萬萬沒想到的是天子繼位不過短短十載,在尚無子嗣的情況下,竟然就要病重不治!

依天子待賀燁之手足情深,極大可能會將權位託付,倘若真是如此……只怕賀燁已然不保!

而汝陽王眼看着又甚肖其祖父洛王,野心勃勃貪慕權勢,眼下如此有恃無恐,不知暗裡已經做爲了多少不軌,再兼當今太后韋氏可不似當年盧太后只知在後宮狠辣,其野心也好手段也罷更加讓人慮畏,又哪裡會放任賀淇這麼一個跳樑小醜張狂跋扈?今夜萬一處理不好,只怕賀姓宗室就會被韋氏斬盡殺絕,導致今後天下大亂江山改姓!

就算南陽王數十年來從不過問政務,但畢竟是賀姓宗室,又分外看重親情,如今依舊擔任着宗正卿,自然不會眼睜睜看着賀姓子侄盡喪婦人之手。

是以無論賀淇如何挑撥,南陽王非但沒有放縱宗室喧鬧生變,甚至厲聲喝止了那些頭腦簡單被幾句挑唆就忍不住拔劍相向者:“太后已言聖上危重,故詔我等相商大位繼統之要,不比尋常覲見,候見時間略長亦爲情理之中,君國遇此緊要關頭,我等當以大局安定爲重豈能因疑自亂?再者太后若真有叵測之心,怎容我等佩劍入見?!”

這就不得不讚韋太后的深謀遠慮了,原本禁內覲見非特例不許攜帶刀劍,她又明知宗室之中有好比汝陽王賀淇這等心懷圖謀者,極有可能會發生血拼事件,但要是依循常律解除衆人武裝,到頭來萬一發生流血事件,那就顯然是韋太后早有陰謀了,橫豎這些宗室就算暴亂,也敵不過數千禁衛,反而若然率先拔劍,無疑就坐實了逆謀之名,至少宮中禁衛們還不會懷疑是太后篡政,萬一發生地方暴亂,韋海池還不至於衆叛親離無兵可用。

南陽王不是不知道韋太后看似無私的真正意圖,但這時他沒有別的選擇。

諸宗室眼下好比甕中之鱉,更加不能坐實“逆謀”之罪,被韋氏找到藉口堂而皇之斬盡誅絕,這是他這個宗正卿的責任所在!

有南陽王在場震懾,雖然發生了禁內走水事件,東配殿內諸位宗室卻到底沒有喧鬧動亂,賀淇自然也沒有反駁宗正卿的訓斥,他原本打算與叔公預先商議,便於先發制人,哪知事與願違竟然撲空,而韋太后又立即做出應對,這時賀淇倒也不急着與南陽王交底了。

他同樣深知這位叔公的底線,只要稍後揭穿韋氏趁天子病危害殺晉王意圖篡政的陰謀,叔公必然會保賀姓之治而劍指韋氏!

第1157章 京兆府會商第1131章 名門第1376章 難捨第103章 小九險傷第1276章 大醉第1105章 勇將殤第130章 按兵不動第776章 滑稽戲第403章 十一娘又要害人了第1239章 柳二伯的春天第374章 國璽下落第1235章 逼成第50章 內廷遍“私情”第1240章 柳小弟的姻緣第3章 十四郎的裴五姐第411章 “揭穿”璇璣第129章 姐妹之間的舊怨第545章 在“坑夫”的道路上第868章 晉王去,王妃歸第854章 對陸離“告白”第276章 “閻王”鎮“小鬼”第869章 晉王負傷第1072章 自投羅網的“敵間”第841章 力不能及,無奈自保第814章 不怕你錢多第97章 踩坑第391章 問對之間第865章 密謀風波亭第1286章 秦晉之好第1236章 女兒的反叛第1045章 真正的殺人無形第1208章 慰妻第1111章 這一把火第790章 中伏第776章 滑稽戲第1349章 戰火飛速蔓延第1080章 任氏已出擊第447章 殿下的情義第1011章 不是白讓藏久第829章 有變第876章 當時兩大門派第116章 雞飛狗跳第201章叔父柳仕宜第488章 七、八頭阿喜第1031章 設宴款功臣第822章 可憐的“落花”第371章 韋太后的新對頭第1034章 溫情第670章 豪族子第740章 反目第1266章 弒君之計第741章 以暴制暴第1197章 美人之急第1178章 心病第863章 揭破第702章 人證第767章 如此逼迫第1009章 首烏、獨活第278章 不嫁第948章 託付第32章 庶女心計第1247章 無辜躺槍第432章 用荔枝爲魚餌第88章 離魂劍第351章 黃泉入口走一遭第1326章 可以住手了第1386章 重審第920章 一幅珍品第214章 此生已是陌路第759章 詔令至第594章 必救林昔第674章 再獲邀約第1068章 公主有心結第965章 突厥復國第1254章 計成?第576章 高低顯見第343章 母子殊途第845章 中算計,猶糊塗第1101章 生死攸關第983章 論過錯第1013章 帶綠帽子果然要被嘲笑第861章 這樣懲罰好不好第1149章 攻潼關第381章 賀淇的急智第644章 何氏君蘭第390章 晉王府第153章 應試日第467章 喜怒無常的夫君第1369章 突厥滅第31章 反戈一擊第919章 鬧一個烏龍第572章 御人之道第1165章 寶器?禍害?第41章 瑩陽真人第1037章 楊先生初會新“東家”第1226章 將往華清宮第558章 邵廣之悔第516章 小九姻緣第421章 世子夫人第1010章 漏網之魚
第1157章 京兆府會商第1131章 名門第1376章 難捨第103章 小九險傷第1276章 大醉第1105章 勇將殤第130章 按兵不動第776章 滑稽戲第403章 十一娘又要害人了第1239章 柳二伯的春天第374章 國璽下落第1235章 逼成第50章 內廷遍“私情”第1240章 柳小弟的姻緣第3章 十四郎的裴五姐第411章 “揭穿”璇璣第129章 姐妹之間的舊怨第545章 在“坑夫”的道路上第868章 晉王去,王妃歸第854章 對陸離“告白”第276章 “閻王”鎮“小鬼”第869章 晉王負傷第1072章 自投羅網的“敵間”第841章 力不能及,無奈自保第814章 不怕你錢多第97章 踩坑第391章 問對之間第865章 密謀風波亭第1286章 秦晉之好第1236章 女兒的反叛第1045章 真正的殺人無形第1208章 慰妻第1111章 這一把火第790章 中伏第776章 滑稽戲第1349章 戰火飛速蔓延第1080章 任氏已出擊第447章 殿下的情義第1011章 不是白讓藏久第829章 有變第876章 當時兩大門派第116章 雞飛狗跳第201章叔父柳仕宜第488章 七、八頭阿喜第1031章 設宴款功臣第822章 可憐的“落花”第371章 韋太后的新對頭第1034章 溫情第670章 豪族子第740章 反目第1266章 弒君之計第741章 以暴制暴第1197章 美人之急第1178章 心病第863章 揭破第702章 人證第767章 如此逼迫第1009章 首烏、獨活第278章 不嫁第948章 託付第32章 庶女心計第1247章 無辜躺槍第432章 用荔枝爲魚餌第88章 離魂劍第351章 黃泉入口走一遭第1326章 可以住手了第1386章 重審第920章 一幅珍品第214章 此生已是陌路第759章 詔令至第594章 必救林昔第674章 再獲邀約第1068章 公主有心結第965章 突厥復國第1254章 計成?第576章 高低顯見第343章 母子殊途第845章 中算計,猶糊塗第1101章 生死攸關第983章 論過錯第1013章 帶綠帽子果然要被嘲笑第861章 這樣懲罰好不好第1149章 攻潼關第381章 賀淇的急智第644章 何氏君蘭第390章 晉王府第153章 應試日第467章 喜怒無常的夫君第1369章 突厥滅第31章 反戈一擊第919章 鬧一個烏龍第572章 御人之道第1165章 寶器?禍害?第41章 瑩陽真人第1037章 楊先生初會新“東家”第1226章 將往華清宮第558章 邵廣之悔第516章 小九姻緣第421章 世子夫人第1010章 漏網之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