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王妃很煩躁

十一娘當然不能預見她已經成爲千里之外的長安,人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人物,這時她正忙得焦頭爛額,廣設官窯的詔令已經下達,重建雲州事宜也需提前籌備,越來越多的貧苦百姓等待救濟,答應的軍屬補恤還沒有一一實現,新政雖然已經獲得了一定民意基礎,具體規則仍在商榷制定,明空仍然隱而未發,外患卻又迫在眉睫。

因爲具賀燁派遣的探子回報,潘博已經說服北遼,增兵四十萬,準備從雲州、葦澤關兩處進逼晉朔。

大戰一觸即發,賀燁甚至籌備着“金蟬脫殼”,要親臨葦澤關率軍迎戰,然而正在這時,諸多姬妾又抵達晉陽,晉王府的耳目驟然境多,一言一行都要格外小心翼翼。

故而這日,十一娘聽說有個什麼祝二孃的僕婢匍匐門前爲主申冤時,可謂煩不勝煩。

“碧奴,你去處理。”十一娘簡簡單單一句交待,並沒有更多的告誡。

小半時辰後,碧奴面無人色回來:“王妃,婢子有罪,竟然,眼睜睜看那僕婢用銀簪自刺身亡。”

十一娘眼睛都沒擡:“稟知太原官衙,就說這人在王府門前尋死,讓官衙理斷。”

阿祿大是疑惑:“王妃……如此處措,豈非會引起流言蜚語?”

“幕後之人,無非便是用流言蜚語威脅,我若一直忙於闢謠,今後便難得清閒,不理了,便等着對方發難,我再還以厲害,也好讓衆人徹底明白,什麼叫做狂妄囂張。”十一娘冷冷說道。

便連阿祿都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而諸位姬妾,盡都聽說了這件“大案”,議論紛紛。

元媵人“拔得頭籌”首先成爲儆猴那隻“殺雞”,此時雖然對晉王妃怨恨不已,卻也明白了相差懸殊的地位,打定主意堅持傲骨,卻不敢再挑釁生事,對於婢女自刺事件,知若未聞。

齊媵人卻極感興趣:“祝二孃是什麼人?受了什麼冤屈,那婢女纔不惜死告?剛入太原,便聽得丁梧亮一案,聽說都是王妃安排得當,才使得水落石出,這祝二孃莫非也是誣告吧,否則王妃也不會置之不理,對了,甄七郎那案究竟如何,薛少尹究竟有沒審斷,若是沒審,說不定我也有聽審機會。”

得到的答案卻讓她大覺沮喪:“祝二孃有什麼冤屈奴婢沒能打聽清楚,甄七郎一案卻已經審理分明,唐遷確爲污告,業已認罪,不過這案子並沒有公審,是以詳情並不清楚。”

謝媵人並沒有過問這些瑣事,只是說道:“太原局勢果然險峻,短短數月之間,便有這多事情發生,也多得王妃才智過人,換作旁人,只怕已經是手忙腳亂。”

任媵人關注點與衆不同:“丁梧亮一案,大王竟甘被王妃驅使,固然有太后懿旨拘束,王妃手段也不容小覷,短短數月,她竟然能讓大王心悅誠服,正妃之位,想必已經穩若磐石,太后眼光果然獨到,晉王妃……不好對付。”

唯一的孺人秦霽,佔着先天優勢,瞭解的內情果然更加詳細,這時暗暗分析:太原四姓中,孟、甄兩姓已然投誠,太原柳雖然曖昧,擇定毛維的機率不大,唯有太原祝,公然拒絕了柳在湄的宴請,然而這回鬧事之人偏偏就是祝氏僕婢……祝二孃身受繼母苛虐,固然身後有晉陽陳挑唆,柳在湄若是聰明,也不該對此事不聞不問,導致一個婢女在王府門前自盡,必然會授以毛維黨把柄,此事,還是要提醒一聲殿下,早做防範,莫因柳在湄一時衝動,而輸於主動。

莫說秦霽,便連碧奴都忐忑難安,因爲今日之事,也實在讓她防不勝防。

祝家那婢女,跪求門外,直訴主母劉氏苛虐其主祝二孃,威逼祝二孃改嫁,以致祝二孃自劓抗爭,王妃不願接見,讓碧奴前往處理,碧奴剛說一句此處並非官衙,那婢女立即反駁,稱王妃曾經公告檢舉不法,甚至允同平民來晉王府告狀,碧奴再說一句奴告主當受杖責,故王府不能接受告狀,那奴婢便摸出根簪子來,哭喊一句:“婢子自知不應告主,斷無生機,可我家二孃的確可憐,還望王妃主持公道。”

毫不猶豫便將簪子刺入胸膛,縱然有兩位醫官搶救,到底是讓那婢子死了。

碧奴因爲知道祝二孃的事件真相,並不可憐那婢子,但眼看着王府門前鬧出人命,當然會愧疚處理不當,辜負王妃信任。

十一娘卻安慰她:“有人一心求死,你怎能阻撓?再者奴婢告主,本應挨杖責,你那番話,也是合情合法,並無過錯,唯一疏忽則是,下次處理類似事務,別忘了帶上艾綠,讓人死也死得遠點,以免晦氣。”

不是十一娘沒有同情心,而是甄夫人已經跟她說起過這祝二孃的事蹟,也確然不能引起十一娘些微惻隱。

這倒不是說祝二孃大奸大惡,相反,她的遭遇,其實不無可憐之處。

祝二孃之母,正是陳百加的胞姐,當年晉陽陳與太原祝聯姻,雖是以嫡宗女嫁予嫡系子,這門婚事也甚得晉陽陳慶幸,無奈陳氏紅顏薄命,生下祝二孃後便病逝,其夫祝濟當時剛剛及冠,必然會另娶,晉陽陳便提出續絃仍爲本家女,可嫡女已無合適者,唯有一個庶女尚且待嫁閨中,祝家當然不會認同,祝濟便另娶了劉氏。

又說這劉氏,原爲祝濟姨妹,當年祝濟之母看好者本就是她,無奈丈夫反對,才讓兒子娶子陳氏,劉氏後來也定了親,未嫁,丈夫便一病嗚呼,她與祝濟原爲青梅竹馬,是以陳氏病逝後,順理成章便再續前緣。

太原祝爲四姓之一,門楣原就比晉陽陳高出幾個等級,便是續絃,也不可能娶陳家庶女,又有祝濟母鼎力支持,這門婚事終究沒如陳家所願,陳伏驥當年雖覺不甘,倒也不存憤慨,只不過陳郡君卻因而怨恨祝家,又看不慣劉氏“改嫁”——在陳氏女以爲,不管有沒有洞房花燭,只要定親,未婚夫病逝,女子都應遵循貞烈的準則,就算沒有殉夫,也該終生守節。

是以祝二孃年齡尚幼,便被姑外祖母屢常接去太原柳長住,親自教導。

祝二孃從而學了一肚子“貞烈賢德”,然而又沒有深入骨髓,不懂得何爲孝道,見父親與劉氏夫妻和諧,爲亡母大感不憤,閨閣時候,就常與劉氏針鋒相對,故而引來了祝濟的不滿,對她施以呵斥。

陳郡君大爲不滿,認爲祝濟是被劉氏挑唆,苛虐嫡女,因祝二孃的婚事,兩家便險些沒有鬧翻,後來還是太原祝妥協,讓祝二孃聽從外家安排,與晉陽俞聯姻。

可惜祝二孃出嫁不及三年,未得子嗣,俞郎君便也因病過世,因聞俞母不容二孃,還是劉氏提出讓二孃大歸,那時二孃方值二九年華,青春正好,依據大周俗例,自然是要改嫁的,劉氏竭盡心思爲二孃尋了一門姻緣,男子也是世族子弟,門楣堪比晉陽陳,並且未婚,不過因爲不諳詩詞,故沒有打算取進士科,一門心思要考明經,應試兩次,卻沒取中,但依然不失上進,與二孃同歲,年貌相當,這門姻緣也說不上委屈。

不過是與祝二孃提了一提,沒想到她便割了鼻子反抗,倒把劉氏嚇得不輕,再兼陳家不依不饒,以此要脅祝濟休妻,兩家徹底鬧翻,但因爲祝家勢大,陳家到底還存顧忌,此事並沒有鬧得街知巷聞,但如甄夫人這樣的親朋,卻是曉得詳細的,早便告訴了晉王妃。

在晉王妃的感觀裡,祝二孃就當“活該”二字,幼年喪母固然可憐,可卻並未受到任何苛虐,一味相信陳家的挑撥,事非不分,自傷體膚,對自己都能下狠手,也難怪可以逼迫忠婢代爲告狀不惜簪刺自盡。

縱然太原祝沒有向晉王府示誠,並且有意疏遠,晉王妃也不可能被陳郡君利用,理會祝二孃這麼一個糊塗人。

晉王妃相當“囂張”:“對外宣告,晉王府雖然接受告狀,但要是有人以死相逼,那麼死了也白死,死者並非個個值得可憐,比如這祝氏僕,既無罪證確鑿,晉王府並不會接受告狀。”

第43章 十一娘“升遷”第106章 嫌棄第610章 樹上“君子”第998章 幾近絕望第1286章 秦晉之好第1172章 賀瓊第1001章 晉王方式關心你第1243章 枕邊風的確有威力第1324章 仍要勇敢前行第510章 拒絕第636章 秦氏三勸第1044章 公詢日第1082章 這個狀況真奇異第1031章 設宴款功臣第75章 被允“參政”第825章 這是“醒”了?第705章 傾家蕩產買性命第852章 不怒第296章 “勒索”不成第1393章 都說住不長了第610章 樹上“君子”第368章 擋都擋不住的“遺命”第358章 你瞑目罷第67章 兄弟見面不相識第405章 果然歸來者第974章 韋太后的美夢第547章 砸腳的開端第1391章 惡犬互鬥第547章 砸腳的開端第3章 十四郎的裴五姐第617章 真正的臂助第771章 大宴第312章 招魂還是懾魂第534章 使臣之爭第108章 污陷第830章 拜壽風波第811章 利害,在看不見的地方第559章 好繡娘第816章 任姬的機會第465章 賓客們第685章 殺來第1156章 一夜戰鼓急第104章 花粉和氣喘第479章 陸離坦誠第1132章 不懼辱殺第1208章 慰妻第702章 人證第333章 衙堂公審第1270章 新人第600章 及冠了第960章 王郎將,真風流第800章 晚到的“定情信物”第1318章 釋姚潛第1385章 終於開始第535章 獠牙森森第1237章 不自量力第488章 七、八頭阿喜第269章 重試第1386章 重審第1037章 楊先生初會新“東家”第299章 十一娘諫言第1229章 挑撥未遂,矛盾仍起第154章 引人注目第424章 出風頭第1182章 得逞第1214章 這是盡孝?第950章 主動投案的兇手第1301章 終於面聖第1358章 再臨抉擇第678章 晉王之病第1379章 無法逃避的決別第363章 措手不及第18章 元家有三郎第616章 蔚爲壯觀的姬媵們第163章 好心當作驢肝肺第1274章 柳青嵐第1291章 兩起風波第847章 再無可信之人第617章 真正的臂助第474章 相當操心的晉王殿下第922章 狹路相逢第1391章 惡犬互鬥第789章 殺聲不曾驚長安第503章 小聚飲談第1390章 設網第673章 明空住持第1226章 將往華清宮第123章 惡婦修成記第277章 招惹小人的麻煩第1170章 關於扈娘第304章 柴取登門第1379章 無法逃避的決別第1123章 梟雄末路第963章 左右爲難王刺史第783章 踐行第34章 波濤暗涌的柳氏族內第542章 上元夜第917章 如惠風所願第481章 人頭落地第872章 陰謀展開
第43章 十一娘“升遷”第106章 嫌棄第610章 樹上“君子”第998章 幾近絕望第1286章 秦晉之好第1172章 賀瓊第1001章 晉王方式關心你第1243章 枕邊風的確有威力第1324章 仍要勇敢前行第510章 拒絕第636章 秦氏三勸第1044章 公詢日第1082章 這個狀況真奇異第1031章 設宴款功臣第75章 被允“參政”第825章 這是“醒”了?第705章 傾家蕩產買性命第852章 不怒第296章 “勒索”不成第1393章 都說住不長了第610章 樹上“君子”第368章 擋都擋不住的“遺命”第358章 你瞑目罷第67章 兄弟見面不相識第405章 果然歸來者第974章 韋太后的美夢第547章 砸腳的開端第1391章 惡犬互鬥第547章 砸腳的開端第3章 十四郎的裴五姐第617章 真正的臂助第771章 大宴第312章 招魂還是懾魂第534章 使臣之爭第108章 污陷第830章 拜壽風波第811章 利害,在看不見的地方第559章 好繡娘第816章 任姬的機會第465章 賓客們第685章 殺來第1156章 一夜戰鼓急第104章 花粉和氣喘第479章 陸離坦誠第1132章 不懼辱殺第1208章 慰妻第702章 人證第333章 衙堂公審第1270章 新人第600章 及冠了第960章 王郎將,真風流第800章 晚到的“定情信物”第1318章 釋姚潛第1385章 終於開始第535章 獠牙森森第1237章 不自量力第488章 七、八頭阿喜第269章 重試第1386章 重審第1037章 楊先生初會新“東家”第299章 十一娘諫言第1229章 挑撥未遂,矛盾仍起第154章 引人注目第424章 出風頭第1182章 得逞第1214章 這是盡孝?第950章 主動投案的兇手第1301章 終於面聖第1358章 再臨抉擇第678章 晉王之病第1379章 無法逃避的決別第363章 措手不及第18章 元家有三郎第616章 蔚爲壯觀的姬媵們第163章 好心當作驢肝肺第1274章 柳青嵐第1291章 兩起風波第847章 再無可信之人第617章 真正的臂助第474章 相當操心的晉王殿下第922章 狹路相逢第1391章 惡犬互鬥第789章 殺聲不曾驚長安第503章 小聚飲談第1390章 設網第673章 明空住持第1226章 將往華清宮第123章 惡婦修成記第277章 招惹小人的麻煩第1170章 關於扈娘第304章 柴取登門第1379章 無法逃避的決別第1123章 梟雄末路第963章 左右爲難王刺史第783章 踐行第34章 波濤暗涌的柳氏族內第542章 上元夜第917章 如惠風所願第481章 人頭落地第872章 陰謀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