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大功告成?

謝瑩冷眼看着賀湛手持卷軸裝模作樣看得認真,暗忖道:就算這隻狐狸謹慎地避開了陷井,沒有暴露柳十一勾通朝臣意圖不軌的罪行,無非裝裝樣子罷了,就不信他只圖自保,會真將罪責推在柳十一身上,可只要賀湛爲柳十一求情,太后盛怒之下,又怎會不動疑心?這回說不定真能將晉王系連根拔起,徹底剷除隱患!

太后也似乎終於不耐煩起來:“賀舍人看完沒有?”

賀湛這才小心翼翼地合好十一孃的迴文,起身以跪姿高舉,待宦官高玉祥接了過去,迴應了一句廢話:“下官看完了。”

倒是把太后氣得笑了起來:“既看完了,說說有何感想,是覺晉王妃清白無辜,抑或房延清舉告有理。”

“御史可憑風聞奏事,更何況晉王妃開釋嫌犯,庇容流民均爲事實,房御史具折彈劾,合法合理,乃職責所在。”

賀湛一本正經說出這話後,謝瑩先不淡定了,暗忖這狐狸眼看柳十一自身難保,難道就想置身事外?卻忽然又聞一句轉折——

“但是!就算殺了下官,下官也不相信晉王妃會有謀逆之心,是以下官認爲,房御史雖然盡職盡責,然而對晉王妃之指控卻非屬實。”

“澄臺早前可是還言之鑿鑿,認爲工窯令並非謬政,怎麼,現下看完晉王妃迴文,就要反悔了?”太后冷笑道。

“下官雖然不信晉王妃謀逆之說,卻也並不完全贊同王妃指斥工窯令之見,這屬政見不合。”賀湛依然一本正經,言之鑿鑿:“王妃體恤子民,實乃太后一直囑教,太原府試行新政,亦爲太后主張決斷,眼下晉朔之危雖解,然而幽燕尚待收復,太原府安定可是至關重要啊!倘若因爲幾個少不更事之孩童受人利誘,便將無辜百姓處死,看似遵奉朝廷諭令,可若被晉陽城中敵間利用,極有可能引發動亂,太原府形勢特殊,王妃行事更加謹慎,處處以大局爲重,正是執行太后囑令,又怎是包庇賊逆圖謀不軌呢?”

見太后蹙眉沉思,賀湛再接再勵:“又說庇容流民一事,也是因爲一來有利於增兵令,二來有利於雲州重建,可與收買人心無干,晉陽城廣納流民,起初也是太后允諫。”

“但房延清可是指出,其中不少流民均爲逃脫工役,晉王妃這封迴文並沒有聲稱不知情,反而指斥工窯令爲謬政!”太后強調道。

“王妃受令治政,當然不可能連來投流民是否逃脫工役都瞞在鼓裡,若堅稱不知情,豈不是有意欺瞞太后?王妃迴文直指工窯令之謬,雖有失偏頗,反而證實忠心耿耿。”賀湛坦然護短:“畢竟王妃雖有治政之能,所察情勢也僅限於太原治下,當聽聞逃役之民述說重役之苦,難免信以爲真,直言指斥,也正是遵奉恤民之令。”

“這麼說來,澄臺也承認晉王妃是在指斥我不恤民生,主張暴/政?”

謝瑩聽到這裡,不由得意地斜睨賀湛一眼——看你還如何自圓其說!

“還請太后細察王妃迴文,當然不是指斥太后,甚至不是指斥工窯令,而是指斥各地不少貪奸,借朝廷之令,與地方豪貴串通謀私,霸民家業,逼民苦役,以致民憤洶洶,經賊逆略微慫恿,流亡者有之,甚至落草爲寇!下官以爲諸多種種倘若屬實,的確不可輕視,工窯令本無謬誤,但若執行者利用工窯令橫徵暴斂,便大大有損社稷,下官記得徐舍人當初諫言推廣工窯令時,王相國等等便指明易出紕漏之處,事實證明,徐舍人果然未將細節完善,以致此令飽受爭議,諸臣公並非杞人憂天。”

謝瑩愣怔當場,她萬萬沒想到賀湛狡辯之餘,竟然將矛頭直衝徐修能!

這無疑給了太后臺階——倘若有錯,錯在徐修能這個倡議主持者未將細節完善,甚至任人不當,把好好一個善政變爲亂臣賊子怦擊太后的把柄!

“太后明鑑,太原府同樣將工窯令奉行不悖,然而卻從未有子民因而流亡,何故除太原之外,不少州縣竟然會激生民憤?究竟是哪些人圖謀不軌,究竟是哪些人在爲非作歹!”

聽到這裡,謝瑩忍不住就要跳出來幫腔,太后卻伸手阻止了賀湛的發言:“好了,澄臺之意我已然清楚,可激生民憤之事不過爲部分流民逃避勞役脫罪之辭罷了,哪來什麼民不聊生賊寇四起?”

竟然格外草率地便結束了這場詔見。

目送賀湛禮辭,謝瑩終於是忍不住了:“姨祖母,瑩兒早聞賀舍人與十一姐情同手足,今日一見,斷然不會再有任何懷疑了!”

太后挑起眼角看向謝瑩:“賀湛若是不爲十一娘辯解,豈不成了鉅奸大猾?他雖圓滑,還不是那等卑鄙無恥之流,另他這番話,的確提醒了我……”

憑十一孃的品性,要是隻爲不受攻訐,便濫殺無辜,那纔是居心叵測。

因爲這無疑證明,十一娘生怕自己動疑,所以不敢留給房延清之流任何把柄。

而眼下她種種作爲,反而證明確信自己會明辯是非,庇護於她。

不過就此信任晉王妃,將房延清的彈劾置之不理可不是太后一貫作風,因而未隔多久,便下一詔令——表彰房延清盡職盡責,然而其彈劾晉王妃居心不軌之說多有偏頗,且並無實據,故不予採信。

看似對晉王妃信任不疑,然而太后再有書文,以一個母親的口吻,向晉王夫婦表達了分別三載以來的思念之情,提出離子媳在三月上巳之前趕返京都。

果然是這樣!

得知消息的徐修能大覺鼓舞,暗暗振奮。

他料到賀湛不會輕易入陷,甚至料到賀湛會聯合晉王妃攻擊他這個始作俑者,以爲如此一來,就能輕易打消太后疑心,然而這回,他們到底是錯估了太后對工窯令的重視!

太原府雖然能夠順利推行新政,但並不代表新政就能在全國推行,雖說眼下不能料斷太后是否如謝瑩所說那般,當真心生稱帝這樣悚人驚聞的企圖,但可以確定的是,太后絕對不想再有任何牽制,在其有生之年,龍椅上的天子無論換不換人,都必須是個任太后隨意操控的傀儡。

可乾坤獨斷一言九鼎卻並不是順利攝政便能達到,有史以來,甚至不少皇帝都還會受勳貴臣子左右!

太后非常清楚,眼下她還不能泄露打壓豪貴這個企圖,她需要地方豪貴的支持,所以,太后不能動搖天下豪貴的利益,新政根本無法在全國推行,但國庫虛空,太后坐擁權位,當然不甘心儉省度日。

她需要豐足的物資容她揮霍無度,那麼不能剝削豪貴,當然只有剝削平民。

太后何嘗不知工窯令激發的民憤?可她根本不在意這些,賀湛與晉王妃用這一點作文章,顯然是搬起石頭砸腳!

太后就算對晉王妃謀逆之說半信半疑,但因爲心中的惱怒,也不會那麼輕易信任,必然會施以試探,那就是召晉王夫婦回京,什麼思念之情只是套話而已,這是太后的試探。

這對於晉王系而言,可謂晴天霹靂,極大可能會乾脆謀逆!

當然,就算晉王妃冷靜不同旁人,沒有因而逼反,只要她離開晉陽城,便是給予了毛維釜底抽薪機會,徐修能甚至都不用與毛維串通,他相信毛維不會錯失良機,勢必會竭盡全力造成晉王夫婦有去無回。

他的計劃,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

未知曾經那個對他不屑一顧的女子,那個義無反顧投靠晉王的女子,當你淪爲階下囚,抑或是死在平叛討伐的大軍刀劍之下,你是否會後悔莫及,爲你當時的狂妄自大?

徐修能想到此處,忽然又有幾分痛惜。

真是遺憾呀,如此冰雪聰明勝過無數鬚眉的柳十一娘,到底還是,因爲年齡見識所限,略輸一籌。

可惜我不會給你重新選擇的機會了,但願你不要太恨我,因爲是你先辜負了我的誠意。

第1368章 致命疏忽第1198章 美人還不死心第876章 當時兩大門派第33章 來自祖母的關注第1116章 言振柴取第756章 十四郎出手第1358章 再臨抉擇第644章 何氏君蘭第1351章 不讓退辭第495章 升官第1057章 自遺其咎的七娘第51章 晉王賀燁第1403章 時機到第157章 直言評鑑第1236章 女兒的反叛第15章 緊閉的家門第177章 國相薛謙第987章 艾綠抓了個佃作第893章 質問第1372章 雷劈第354章 欲揭第145章 朔日朝會第564章 方氏下場第573章 十一孃的坑第452章 要錢不要命第1100章 賀湛的抉擇第1170章 關於扈娘第432章 用荔枝爲魚餌第1407章 逼問第637章 剖析謝氏第749章 毛維坑妻第545章 在“坑夫”的道路上第906章 將亂第135章 暗中鼓動第127章 重返舊居第445章 翻臉無情第111章 潰不成軍第361章 相見不能相認第261章 東瀛四傑第238章 夜遇第1352章 忍無可忍第1314章 皇后亦陷囹圄第1353章 另一條路第601章 搬弄第681章 以疏間親第972章 衆口鑠金第1089章 禍國第309章 美人有知音,閻王得擁躉第1342章 小九再次出走第1232章 滴水之報第1182章 得逞第119章 貴妃出手第319章 上當第851章 憐香惜玉第1134章 皇城之前第1247章 無辜躺槍第1085章 致命的疏漏第235章 與“前夫”正式面見第907章 長公主的家事第1349章 戰火飛速蔓延第722章 曲折案情第1207章 隔閡第1413章 遣散第456章 到中秋第1113章 棄都東逃第1168章 卿卿可曾苦相思第504章 端倪第409章 七娘獻殷勤第338章 十一娘要殺人第486章 撲朔迷離第467章 喜怒無常的夫君第565章 將亂第1131章 名門第31章 反戈一擊第894章 戰機第21章 一對和諧妻妾第1018章 王妃似“變心”第1059章 如果這還不算屈辱第166章 郡王子賀洱第983章 論過錯第157章 直言評鑑第1366章 開殺戒第1117章 懼內其實不是好品格第867章 偏是江迂“叫停”第639章 便有暗涌?第94章 玉扳指第955章 王知禮的毒計第869章 晉王負傷第 1042章 入險境第229章 又死人了第865章 密謀風波亭第113章 將門虎女第1079章 人心易變第1321章 死路即出路第259章 柳暗花明第352章 再歸宮廷第177章 國相薛謙第1346章 馮美案第611章 晉王的好事第813章 毛夫人的醒悟
第1368章 致命疏忽第1198章 美人還不死心第876章 當時兩大門派第33章 來自祖母的關注第1116章 言振柴取第756章 十四郎出手第1358章 再臨抉擇第644章 何氏君蘭第1351章 不讓退辭第495章 升官第1057章 自遺其咎的七娘第51章 晉王賀燁第1403章 時機到第157章 直言評鑑第1236章 女兒的反叛第15章 緊閉的家門第177章 國相薛謙第987章 艾綠抓了個佃作第893章 質問第1372章 雷劈第354章 欲揭第145章 朔日朝會第564章 方氏下場第573章 十一孃的坑第452章 要錢不要命第1100章 賀湛的抉擇第1170章 關於扈娘第432章 用荔枝爲魚餌第1407章 逼問第637章 剖析謝氏第749章 毛維坑妻第545章 在“坑夫”的道路上第906章 將亂第135章 暗中鼓動第127章 重返舊居第445章 翻臉無情第111章 潰不成軍第361章 相見不能相認第261章 東瀛四傑第238章 夜遇第1352章 忍無可忍第1314章 皇后亦陷囹圄第1353章 另一條路第601章 搬弄第681章 以疏間親第972章 衆口鑠金第1089章 禍國第309章 美人有知音,閻王得擁躉第1342章 小九再次出走第1232章 滴水之報第1182章 得逞第119章 貴妃出手第319章 上當第851章 憐香惜玉第1134章 皇城之前第1247章 無辜躺槍第1085章 致命的疏漏第235章 與“前夫”正式面見第907章 長公主的家事第1349章 戰火飛速蔓延第722章 曲折案情第1207章 隔閡第1413章 遣散第456章 到中秋第1113章 棄都東逃第1168章 卿卿可曾苦相思第504章 端倪第409章 七娘獻殷勤第338章 十一娘要殺人第486章 撲朔迷離第467章 喜怒無常的夫君第565章 將亂第1131章 名門第31章 反戈一擊第894章 戰機第21章 一對和諧妻妾第1018章 王妃似“變心”第1059章 如果這還不算屈辱第166章 郡王子賀洱第983章 論過錯第157章 直言評鑑第1366章 開殺戒第1117章 懼內其實不是好品格第867章 偏是江迂“叫停”第639章 便有暗涌?第94章 玉扳指第955章 王知禮的毒計第869章 晉王負傷第 1042章 入險境第229章 又死人了第865章 密謀風波亭第113章 將門虎女第1079章 人心易變第1321章 死路即出路第259章 柳暗花明第352章 再歸宮廷第177章 國相薛謙第1346章 馮美案第611章 晉王的好事第813章 毛夫人的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