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七十九 替罪羔羊柳成龍

毫無疑問,柳成龍是壬辰之役中朝鮮一方最大的功臣,這一點連明政府也不會否認。

戰後,柳成龍被李昖委以重任,不僅是需要依靠柳成龍的能力將做事,更需要把柳成龍綁在自己這邊,不讓他接觸到光海君,以免李昖自己的權勢受損。

李昖的計劃很不錯,柳成龍在戰後一片狼藉的焦土之上勉勵維持朝鮮政府的存在,逐漸將戰爭的傷痛抹去,在戰爭的焦土上重建家園,並且用自己的威望招攬義軍,改編爲朝鮮政府軍,以彌補戰後朝鮮損失殆盡的正規軍。

有點諷刺的是,朝鮮義軍的戰鬥力遠在那一批正規軍之上,戰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朝鮮政府軍都是以這支義軍爲底子組建的,倭寇的戰火幫着朝鮮政府省去了練兵的費用。

但是朝鮮地小民弱,經濟基礎薄弱,沒有大明那麼強大的抵抗力,所以經濟崩潰是肯定的,柳成龍絞盡腦汁爲朝鮮崩潰的財政續命,又通過一點私人關係從大明對日要求的戰爭賠款裡面要了一杯羹。

每年有十萬兩日本賠償銀會通過駐日明軍送到朝鮮政府手裡,在釜山港交接,駐日明軍總兵吳惟忠負責管理這件事情,他從未私吞過一兩銀子,送到朝鮮人手裡的都是足額的十萬兩銀子,但是能交給柳成龍去運作的銀兩往往只有一半。

王室要錢,損失慘重的兩班要錢,到處都要錢,這十萬兩銀子不過是杯水車薪,不得已之下李昖允許柳成龍私下裡運作賣官的事情,准許將一部分官位拿出來售賣,以彌補財政虧空。

饒是如此,柳成龍還是給朝鮮政府成功續命了。

六年來,朝鮮的國力緩慢恢復,人民日漸安定下來,舔着傷口重建家園,期待着躲在大明羽翼保護之下的美好的明天。

而就在這個檔口,大明國內發生劇變,大明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當年入朝東征主將蕭如薰所建立的大秦。

大明沒了。

大秦建立了。

蕭如薰要求朝鮮改宗向大秦稱臣納貢。

雖然沒有說別的什麼語氣很重的話,但是如果只是淡淡的要求,那更顯決心。

和大明一貫以來也是一樣的。

道德方面實在是繞不過去。

於是李昖只能找柳成龍來問計。

柳成龍當初得知大明國內出現劇變的時候也是驚訝的,但是他相信大明會很快恢復平定,也計劃着出兵的到大明的好感,從而得到更多的援助,結果現在不用了,人家自己來了。

蕭如薰,那個當初和他精誠合作全滅傾朝倭寇的大明將軍,那個戰功赫赫從未打過一場敗仗的可怕的將軍,那個爲人強勢不容置疑他的決定的強勢將軍。

現在這個人成爲了皇帝。

毫無疑問的,朝鮮最好的選擇絕對是立刻向大秦俯首稱臣,得到大秦的保護,說不定還能由此得到更多的一點援助,如果朝鮮和大秦對着幹的話……

別說援助了,估計下一次來的就是大秦的軍隊了。

現在的朝鮮雖然不是最衰弱的時刻,但是也差不多,絕對不可能對抗秦軍,更不要說是對朝鮮地理氣候相當清楚的洞悉了朝鮮虛實的蕭如薰,這是沒有希望的一場戰鬥。

現在蕭如薰還願意將朝鮮納入保護範圍之內,如果朝鮮不識好歹,估計蕭如薰會直接把朝鮮納入統治範圍,設立一個行省!

柳成龍幾乎是立刻就給出了最好的建議——立刻向大秦上表稱臣,獻上賀禮,並且儘快組織使節團隊去北京向大秦皇帝恭賀,把君臣名分定下來,這樣的話大秦就有了保護朝鮮的義務,朝鮮可以繼續存在。

李昖心裡當然也清楚這樣做的必要性,得到消息一天之內他就決定要這樣做了,但是現在朝廷爭議實在是太大,他實在是沒有把握強行通過這個決議,沒有人爲他搖旗吶喊的話,他無能爲力。

柳成龍頓時就明白了李昖的目的。

讓柳成龍做他的替罪羔羊,爲他搖旗吶喊,然後李昖再裝作不情不願的向大秦稱臣,保全朝鮮王室的體面。

柳成龍深深嘆了口氣。

心寒嗎?

不算什麼,作爲一個從政者,這是基本功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要臣做這些事情,臣就必須要做這樣的事情,這本是稀鬆平常的事情,沒什麼好糾結的。

只是爲了朝鮮付出了那麼多,爲了打贏那場仗嘔心瀝血,幾乎把命給送掉,戰後又嘔心瀝血的在黨爭不斷的大局面下勉勵維持朝政,柳成龍自問自己沒有任何對不起朝鮮政府的地方。

“王上要臣這樣做,臣自然會這樣做,只是事成之後,還請王上允許臣告老還鄉,臣,累了。”

李昖的第一反應是不願意。

那麼得心應手的一個能幹事的官員就這樣放棄怎麼可以?要是柳成龍沒有了,國家政務該讓誰來總領呢?

第二反應就是這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柳成龍固然能幹,但是這件事情之後必然成爲衆矢之的,如果自己繼續任用他,那麼必然會殃及朝鮮王室,這件事情上朝鮮王室必須要保持在一個相對中立的態度上,搖旗吶喊的人是柳成龍,不是朝鮮王室,不是李昖。

沒了柳成龍,滿朝那麼多大臣,總有可以取代他的。

李昖嘆了口氣,低聲說道:“柳先生爲朝鮮付出的,本王不會忘記,本王會讓你風光還鄉的。”

這話一出口,柳成龍的心就沉到了谷底。

“臣,謹遵王上之命。”

柳成龍應下了這個差事,並且十分圓滿的完成了這個任務,他上書大聲疾呼向大秦稱臣的重要性,嚴厲駁斥那些不知所謂的說法,認爲那是在將朝鮮送到戰爭的邊緣。

柳成龍本身屬於南人黨的勢力,在黨爭轉變爲意氣之爭的大前提之下,這當然讓其他朝廷朋黨感到非常惱火,更兼嫉妒柳成龍的功勞和威望,於是他們紛紛集火向柳成龍。

柳成龍被罵得狗血淋頭。

李昖最終免除了柳成龍的職位,將他革職,但是順帶着通過了向大秦稱臣的決議,這個時候,似乎羣臣都不在意了,彷彿他們一開始的目的就是要搞倒柳成龍一般。

這就很尷尬了。

不過,這並未出乎李昖的預料,李昖順利度過了這次的政治危機,向大秦送上了賀表,展現了稱臣的決心,並且表示願意向大秦皇帝朝拜,送上貢品。

消息迅速往北京傳遞,而在這個時候,蕭如薰可沒心思關注朝鮮,他的精力都在設宴款待西北諸將和西北兩位投誠文官身上。

一千一百七十九 韓擢抵播州一千三百二十三 血吸蟲之患(下)八百一十五 土地情節二百六十五 重新起航四百九十六 朱翊鈞感受到了濃濃的危機感九百零八 狗急跳牆一千零四 遠方來客一千零二十四 代善入京三十三 葉公夢熊七百五十四 李如鬆做了一個決定八十五 杖責李如鬆一千二百一十 事出反常必有妖七 成立鳥銃隊一千一百一十五 崩潰的楊軍七百三十五 張誠覺得自己挺委屈的一千一百六十七 新一年的好消息五百二十四 萬曆二十六年伊始四 進入角色五十一 蕭如薰的對策九百 三路反擊一千零三十一 建州兵真的能贏?一千二百三十三 成立自衛隊一百五十九 燈火闌珊處(五更)六百九十五 請沈閣老務必要小心一個人三百五十七 夜襲(二)五百零二 炸膛的火器二十三 主動出擊一千一百一十九 五司七姓的機會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強大的騎兵八百一十四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四百八十八 可怕的猜測三百八十六 政治動物一千三百四十二 有面子的熱那亞總督(下)二十六 晴天霹靂一百一十九 李如鬆血戰開城(下)九百八十 我是陛下的狗六百三十二 解救大同城二百零九 被驚醒的人們一千零八十二 戰爭結束了(下)一千二百九十五 科爾沁的臣服一千零九十五 明朝的經濟危機八百六十九 寒風瑟瑟三百八十三 歸來五百二十 拜見提督三十二 炸城牆?!五百五十五 王世揚求活(上)五百二十九 將軍心緊握在手十一 何樂而不爲九十一 外臣預祝提督首戰大捷一千零三十七 還有轉機七百七十六 還是要走到那一步了九十八 進擊的李如鬆五百八十四 摒棄前嫌九百六十六 後路九百四十八 蕭季馨,我就先走一步了三百零一 翁婿夜話(下)七百三十一 嘴炮天團的逆襲(下)一千零一十一 造船五百五十八 太原騷亂(下)四十七 戰後二百零九 被驚醒的人們一千三百七十八 從此以後,你便是大秦的皇帝一百三十 吳惟忠出動三百二十六 利瑪竇的見面禮五百九十九 困獸一千一百三十七 於事無補一千零九十七 斥責毛文龍七百九十三 直達緬甸九百九十四 吳惟忠歸來一百八十二 蕭如薰的大禮六百七十六 無法忽視的一天七百五十五 皇帝的坦誠六百七十四 討伐洞武遺民(下)一千三百零四 閱兵式(下)三百九十六 陳龍正西行記(二)一千一百三十六 她可真是聰明一千零四十九 毛文龍請戰二百零二 二人的約定三十八 許朝欲降八十七 戰爭財四百八十八 可怕的猜測一千一百二十六 這本就是大秦的國土吧?五百八十五 弄死他們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一百五十二 撤兵刻不容緩一千一百二十九 打到天崩地裂也要繼續打六百四十 相顧無言的故人九十一 外臣預祝提督首戰大捷十五 哱雲勸降八百五十三 京師大亂(上)六百九十二 袁黃的擔憂(下)一千一百七十七 百僚未起朕先起(上)七百一十三 先斬後奏四百七十 部落的聯合二百四十四 一切遂成定局三百零四 政治至上一千三百一十一 他只是皇帝(上)一百八十 高薪養廉?二百一十 豐臣秀吉的最後時刻四百二十 莫不是呂宋島上的佛朗機人得罪了蕭鎮南?
一千一百七十九 韓擢抵播州一千三百二十三 血吸蟲之患(下)八百一十五 土地情節二百六十五 重新起航四百九十六 朱翊鈞感受到了濃濃的危機感九百零八 狗急跳牆一千零四 遠方來客一千零二十四 代善入京三十三 葉公夢熊七百五十四 李如鬆做了一個決定八十五 杖責李如鬆一千二百一十 事出反常必有妖七 成立鳥銃隊一千一百一十五 崩潰的楊軍七百三十五 張誠覺得自己挺委屈的一千一百六十七 新一年的好消息五百二十四 萬曆二十六年伊始四 進入角色五十一 蕭如薰的對策九百 三路反擊一千零三十一 建州兵真的能贏?一千二百三十三 成立自衛隊一百五十九 燈火闌珊處(五更)六百九十五 請沈閣老務必要小心一個人三百五十七 夜襲(二)五百零二 炸膛的火器二十三 主動出擊一千一百一十九 五司七姓的機會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強大的騎兵八百一十四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四百八十八 可怕的猜測三百八十六 政治動物一千三百四十二 有面子的熱那亞總督(下)二十六 晴天霹靂一百一十九 李如鬆血戰開城(下)九百八十 我是陛下的狗六百三十二 解救大同城二百零九 被驚醒的人們一千零八十二 戰爭結束了(下)一千二百九十五 科爾沁的臣服一千零九十五 明朝的經濟危機八百六十九 寒風瑟瑟三百八十三 歸來五百二十 拜見提督三十二 炸城牆?!五百五十五 王世揚求活(上)五百二十九 將軍心緊握在手十一 何樂而不爲九十一 外臣預祝提督首戰大捷一千零三十七 還有轉機七百七十六 還是要走到那一步了九十八 進擊的李如鬆五百八十四 摒棄前嫌九百六十六 後路九百四十八 蕭季馨,我就先走一步了三百零一 翁婿夜話(下)七百三十一 嘴炮天團的逆襲(下)一千零一十一 造船五百五十八 太原騷亂(下)四十七 戰後二百零九 被驚醒的人們一千三百七十八 從此以後,你便是大秦的皇帝一百三十 吳惟忠出動三百二十六 利瑪竇的見面禮五百九十九 困獸一千一百三十七 於事無補一千零九十七 斥責毛文龍七百九十三 直達緬甸九百九十四 吳惟忠歸來一百八十二 蕭如薰的大禮六百七十六 無法忽視的一天七百五十五 皇帝的坦誠六百七十四 討伐洞武遺民(下)一千三百零四 閱兵式(下)三百九十六 陳龍正西行記(二)一千一百三十六 她可真是聰明一千零四十九 毛文龍請戰二百零二 二人的約定三十八 許朝欲降八十七 戰爭財四百八十八 可怕的猜測一千一百二十六 這本就是大秦的國土吧?五百八十五 弄死他們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一百五十二 撤兵刻不容緩一千一百二十九 打到天崩地裂也要繼續打六百四十 相顧無言的故人九十一 外臣預祝提督首戰大捷十五 哱雲勸降八百五十三 京師大亂(上)六百九十二 袁黃的擔憂(下)一千一百七十七 百僚未起朕先起(上)七百一十三 先斬後奏四百七十 部落的聯合二百四十四 一切遂成定局三百零四 政治至上一千三百一十一 他只是皇帝(上)一百八十 高薪養廉?二百一十 豐臣秀吉的最後時刻四百二十 莫不是呂宋島上的佛朗機人得罪了蕭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