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六 袁黃的期待

望着那兩個背後插滿弩箭而死的暹羅傳令兵,袁黃的眼中閃過一絲愧疚,微不可查的嘆息了一聲,這般的情緒被蕭如薰捕捉到了,望着明顯有些情緒不穩的袁黃,蕭如薰輕聲說道:“袁公,爲大明,就不要後悔,人都死了,還是想想如何善後較好,其他的,都不重要。”

說罷,蕭如薰繼續拿千里鏡觀察遠處的戰況,袁黃神色複雜的看了看蕭如薰,便揮揮手,讓親衛把屍體帶下去做處理。

從他認識蕭如薰開始,就覺得這個年輕的將軍有些不符合年齡的沉穩。

要說會打仗這種事情可能是一種天賦,正如岳飛所說的『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有些人天生就會打仗,你無論如何也找不出理由來,那些戰爭天才是上天的產物,賜給國家的寶貴人才,找到了算是幸運,就像是霍去病,年僅十八歲帶兵出征,到二十四歲爲止,僅僅六年,就打下了讓後世爲之咂舌的戰績,至今爲止,『封狼居胥』還是一座偉大的軍功豐碑。

可能蕭如薰在打仗這方面也擁有自己的天賦,但是沉穩這種東西可能不是生來就具備的,而是後天養成的,這算是一種情緒控制的能力,一般而言隨着年齡的增長而增強,好比年輕的時候袁黃也是一腔俠義熱血,恨不得仗劍橫行東瀛盡誅其國,老了以後就知道自己一個人辦不成事情,要靠國家。

或許說作爲將門子弟,蕭如薰收到過嚴格的教育,經歷過殘酷的戰爭,成熟的比較快,但是看來看去,這樣的成熟速度也太快了一些,戰場上堂堂正正交鋒的光芒萬丈,背後殺死盟友這種陰謀的手段,這個人都能毫無顧忌的隨意切換,似乎有着一種爲達目的不擇手段的行事風格。

或許武將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唯目的論的作風,和『道德君子們』的文官差別很多,但是放在蕭如薰的身上,這種作風似乎更加強烈,似乎他與生俱來就知道這樣一點,所以從不遲疑,從不疑惑,從不猶豫,下手的時候穩準狠,有些時候都讓袁黃感到心悸。

“季馨,平白無故這兩個人死了,納瑞宣王那邊會不會關注到?”

蕭如薰沒有放下自己的千里鏡。

“發現又如何?叫人把他們的屍體剁碎了,待會兒上戰場的時候灑在地上,就說他們是死在亂軍之中,又有誰能發現?戰場上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不過兩個傳令兵而已,納瑞宣王還能對本督做什麼?再者說了,大明天朝上國,他有什麼名義來指責大明提督沒有幫他保護好兩個區區的傳令兵?”

“可是,這兩人的身份可能並不簡單,此二人的說話措辭都……”

“袁公!”

蕭如薰放下了自己的千里鏡,看着袁黃:“這點我當然看清楚了,這兩人弄不好就是納瑞宣的身邊人,但是那又如何?我們又不知道,在我們眼裡,這兩人就是普通的傳令兵,死了就死了,戰場上死人難道不正常嗎?這樣的傳令兵死上一二十人也是很正常的。”

袁黃無話可說。

他不是一般文官,他上過戰場殺過人,對虛僞的道學家不屑一顧,他有自己的道德,肯定和道學家們不同,所以,他也不被主流道學家所接受,甚至於他也有些唯目的論,否則也不會再方纔突然暴起下令殺人,他知道自己該怎麼做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護大明的利益。

現在,保護蕭如薰就是保護大明的利益,爲蕭如薰辦事就是給大明辦事,蕭如薰就是大明在暹羅的代言人,這一點是絕對明確的,蕭如薰也不曾謀私,也不曾結黨,一心一意爲大明徵戰四方,甚至爲大明想到了數十年後,如此情操,比起那些虛僞的道學家來說要高尚得多。

袁黃知道自己該怎麼做,該怎麼說。

於是他也掏出了千里鏡,細細的觀察着遠處的戰場。

“找這個架勢,今日日落之前,如果大明不介入,這場戰鬥也就分出勝負了,到底是人多,正面對戰,暹羅人完全不佔上風,洞武人的戰鬥力很強,真是不知道暹羅人是如何在這樣的狀況下五次擊敗洞武人的。”

袁黃很快就調整了思維,開始關注戰事。

蕭如薰微微笑了笑,開口道:“很簡單,要打勝仗,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暹羅人掌握了天時地利人和,據優勢地形死守,我們也能做到,昔年襄樊、釣魚城,哪一個不是守了數年乃至於數十年?暹羅人佔據堅城,有利炮,自然可以守住城池,畢竟他們可不知道什麼叫做掀翻巨城如揭紙片。”

袁黃想起了蕭如薰發跡的一戰,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掀翻巨城,如揭紙片,當初季馨用兩萬斤火藥掀翻了寧夏城的事情,老夫在北京城也是略有耳聞,當時被嚇得連午飯也不吃了就去兵部覈實,看到了文書之後,驚訝的無以復加,這天底下居然有如此犀利的攻城之法,實在是讓老夫歎爲觀止,以火藥將城牆掀翻,火器居然有如此可怕的功效,這方法要是讓其他異族知道了,中原之地豈不是無險可守?”

蕭如薰笑着搖搖頭:“這不過是運氣較好,此法受限極大,行動過程中也是千難萬難,當初五條地道被毀了四條,只剩最後一條在炮聲和廝殺聲的掩護下才敢繼續,換作旁人來做,怕是難以成功,到頭來,還是火炮用起來最踏實,屆時數百門火炮齊齊轟鳴,那般聲勢,絲毫不輸給掀翻巨城之時。”

“是啊,火炮轟鳴,火槍射擊,這世道就是變化的如此之快,數十年前大明還在用刀槍劍戟征戰沙場,而到現在,火槍火炮已經被季馨用的出神入化,季馨,拿下洞武之後,你可真的打算在這裡常駐?”

袁黃突然問起了蕭如薰今後的實際打算。

“這是自然,袁公,我一早就說過了,我要在這裡找到救國之道,而且我也相信,我能在這裡找到救國之道。”

蕭如薰的表態十分鮮明,讓袁黃無法不相信他。

那,蕭季馨,就讓老夫看看,你是如何救國的吧!

九百一十四 赭黃色的絹布一百零六 天兵大勝!一千一百一十六 直取婁山關三百六十七 釜底抽薪八百七十二 白桿兵的特殊任務一千三百二十三 血吸蟲之患(下)一百零一 新的軍令三百零四 政治至上三百零七 要生了六百二十四 血債血償三百二十一 莽應裡的對策八百八十六 劉黃裳的慶幸一千三百六十三 等我回來一千二百四十九 絕對的忠誠九百六十一 一堆爛泥五百一十四 『真正的勇士』六百四十 相顧無言的故人七百八十八 良知(下)一千零七十五 他逃了一千三百二十七 整頓惠民藥局四百五十四 要讓軍隊習慣直接被最高統治者指揮四百二十七 不願離開的大戶九百三十一 水德二百一十七 明軍總攻二百七十一 李太后駕到一千三百七十八 從此以後,你便是大秦的皇帝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一千一百零五 心裡沒底的楊應龍一百五十 錦衣衛出動三十五 例外一千二百九十六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二百七十八 不爽的李成樑一千二百一十六 他就是這樣一個果決的人八百八十一 我現在信了一千一百零四 孫時泰的覺悟(下)一千零七十二 困境四十五 掀翻巨城,如揭紙片一千零七十四 必死之局一千零九十八 臣毛文龍多謝陛下隆恩九百八十八 夜色漸濃三百六十五 作壁上觀八百六十九 寒風瑟瑟一千二百八十一 帝國不需要浪漫八百一十九 麻威心中對北邊那個所謂的朝廷充滿了蔑視八百四十五 動手!八百一十六 巾幗女將與白桿兵一千零七十四 必死之局六百九十二 袁黃的擔憂(下)六百零四 生擒扯力克七百七十 毒六百五十四 就是現在!一千二百八十九 李昖抵京(下)一千一百五十三 飛鳳關告急二百一十八 朝廷的壓力七百二十八 勳貴的擔憂(下)七百四十六 大明的千古罪人五百七十六 有人要倒黴了六百九十五 請沈閣老務必要小心一個人五十一 蕭如薰的對策六百二十八 豬一樣的對手四百四十八 不上班的蕭如薰六百零九 省錢政府一千一百一十 有些禁忌,是不能觸碰的一百六十九 挑釁一千三百零三 閱兵式(上)一千一百五十七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二百二十 定鼎勝局八百一十二 國家安泰,繁榮昌盛一千三百七十六 羣臣始終沒有看穿過皇帝哪怕一次八百三十四 亡國之根九百九十六 我得罪誰了?四百 背鍋俠的勝利一百七十二 強襲對馬港(上)四百二十六 豪情一千三百二十四 無藥可治的病二十九 破城計一百五十 錦衣衛出動五十三 朝鮮來使二十四 病入膏肓的巨人一千一百三十六 她可真是聰明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一百七十一 熱鬧的釜山與風平浪靜的對馬三 蕙質蘭心六百三十七 開槍!二百三十一 明軍血戰德川軍(上)一千零九十二 軍事學院初露崢嶸四百四十九 山頭八百七十一 李汶堅持自己的判斷二百九十 父子兄弟終團聚五百三十六 他們可以向南來,我們亦能往北去一千二百二十 大秦的養料(下)一百六十六 落後就要捱打一千三百五十二 新的宿命和方向五百八十七 想要騰飛的心一千零二 陛下聖明八百三十八 他們還在叫喊着一千三百六十八 修路是百年大計一百一十四 九世猶可以復仇乎?三十二 炸城牆?!一百四十一 戰後
九百一十四 赭黃色的絹布一百零六 天兵大勝!一千一百一十六 直取婁山關三百六十七 釜底抽薪八百七十二 白桿兵的特殊任務一千三百二十三 血吸蟲之患(下)一百零一 新的軍令三百零四 政治至上三百零七 要生了六百二十四 血債血償三百二十一 莽應裡的對策八百八十六 劉黃裳的慶幸一千三百六十三 等我回來一千二百四十九 絕對的忠誠九百六十一 一堆爛泥五百一十四 『真正的勇士』六百四十 相顧無言的故人七百八十八 良知(下)一千零七十五 他逃了一千三百二十七 整頓惠民藥局四百五十四 要讓軍隊習慣直接被最高統治者指揮四百二十七 不願離開的大戶九百三十一 水德二百一十七 明軍總攻二百七十一 李太后駕到一千三百七十八 從此以後,你便是大秦的皇帝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一千一百零五 心裡沒底的楊應龍一百五十 錦衣衛出動三十五 例外一千二百九十六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二百七十八 不爽的李成樑一千二百一十六 他就是這樣一個果決的人八百八十一 我現在信了一千一百零四 孫時泰的覺悟(下)一千零七十二 困境四十五 掀翻巨城,如揭紙片一千零七十四 必死之局一千零九十八 臣毛文龍多謝陛下隆恩九百八十八 夜色漸濃三百六十五 作壁上觀八百六十九 寒風瑟瑟一千二百八十一 帝國不需要浪漫八百一十九 麻威心中對北邊那個所謂的朝廷充滿了蔑視八百四十五 動手!八百一十六 巾幗女將與白桿兵一千零七十四 必死之局六百九十二 袁黃的擔憂(下)六百零四 生擒扯力克七百七十 毒六百五十四 就是現在!一千二百八十九 李昖抵京(下)一千一百五十三 飛鳳關告急二百一十八 朝廷的壓力七百二十八 勳貴的擔憂(下)七百四十六 大明的千古罪人五百七十六 有人要倒黴了六百九十五 請沈閣老務必要小心一個人五十一 蕭如薰的對策六百二十八 豬一樣的對手四百四十八 不上班的蕭如薰六百零九 省錢政府一千一百一十 有些禁忌,是不能觸碰的一百六十九 挑釁一千三百零三 閱兵式(上)一千一百五十七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二百二十 定鼎勝局八百一十二 國家安泰,繁榮昌盛一千三百七十六 羣臣始終沒有看穿過皇帝哪怕一次八百三十四 亡國之根九百九十六 我得罪誰了?四百 背鍋俠的勝利一百七十二 強襲對馬港(上)四百二十六 豪情一千三百二十四 無藥可治的病二十九 破城計一百五十 錦衣衛出動五十三 朝鮮來使二十四 病入膏肓的巨人一千一百三十六 她可真是聰明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一百七十一 熱鬧的釜山與風平浪靜的對馬三 蕙質蘭心六百三十七 開槍!二百三十一 明軍血戰德川軍(上)一千零九十二 軍事學院初露崢嶸四百四十九 山頭八百七十一 李汶堅持自己的判斷二百九十 父子兄弟終團聚五百三十六 他們可以向南來,我們亦能往北去一千二百二十 大秦的養料(下)一百六十六 落後就要捱打一千三百五十二 新的宿命和方向五百八十七 想要騰飛的心一千零二 陛下聖明八百三十八 他們還在叫喊着一千三百六十八 修路是百年大計一百一十四 九世猶可以復仇乎?三十二 炸城牆?!一百四十一 戰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