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九十二 袁黃的擔憂(下)

“雖然很想否認,但是老夫是真的沒有把握,蕭侯的名聲太大,在大明朝幾乎已經是人盡皆知的戰神了,此番若是再打贏北虜,聲威更勝,若是老老實實交出兵權回到緬甸,則朝廷不會隨便動手,若是蕭侯有其他的打算,那可真是危險了。”

袁黃滿面的憂慮:“蕭侯本身能征善戰,名聲很大,這就是一個威脅,自古以來沒有朝廷不疑慮統兵在外的武將,即使蕭侯是陛下欽點的主帥也是一樣,更關鍵的是,此戰蕭侯身邊沒有監軍,怎能不讓人疑慮呢?”

“軍師的意思是說,問題關鍵在於四郎是如何考慮的?只要四郎不做其他的事情,四郎就是安全的?”

趙虎問道。

袁黃點了點頭。

“對,蕭侯若是沒有多餘的想法,打完仗交了兵權就回來,無疑是最安全的訊號,不會有任何變數,畢竟蕭侯是國之名將,有蕭侯鎮守南疆,則大明南疆無憂矣,沒有人希望南疆再出戰亂。

但是若是蕭侯有些想法,不想眼睜睜看着奸賊逍遙法外,想要做一些不是武將可以做的事情,無疑會觸動某些人的底線,則情況又會不同,輕則丟官罷職,重則命喪黃泉啊……”

“誰敢殺四郎?”

趙虎頓時虎目圓瞪:“誰敢對四郎動手?先問問我們鎮南軍的弟兄們答不答應!朝廷裡那幫狗賊,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就知道殘害有功之臣,就不怕天下人寒心嗎?”

袁黃搖搖頭。

“話不能如此說,規矩是規矩,若是有人壞了規矩,便是你我二人也不能袖手旁觀,對於他們也是一樣,我已寫信去勸慰蕭侯不要莽撞行事,但願蕭侯能聽的進去我的意見。”

“這種事情我不管,但是我卻知道,誰要敢對四郎動手,我趙虎第一個不答應!鎮南軍的弟兄們也不會答應的!咱們能有今日全靠四郎,那些蛀蟲就不想想沒有四郎,南疆能有如今的安穩?”

趙虎滿臉的兇悍。

“話雖是如此說,但是朝廷手握大義名分,自古以來多少忠臣良將死於這份大義名分啊!大義名分就是能壓死人的,真要弄急了,可不就是莫須有三字嗎?”

袁黃無奈的嘆息道:“莫須有三字,害死的可不僅僅是一個嶽武穆,還有更多更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但願蕭侯可以看明白此時此刻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能做,千萬不要莽撞,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趙虎抿了抿嘴脣,厲聲道:“這些我可都不管,我就知道誰要是敢對四郎動心思,那我趙虎絕對不會袖手旁觀,朝廷就算起了不該有的心思,也該好好兒的想想咱們鎮南軍的五萬弟兄!”

“怎麼着,你還能提兵北上去問朝廷要人?”

袁黃聞言,帶着些調侃的意味苦笑道。

趙虎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厲芒。

“只要他們敢!”

袁黃稍微愣了一下,似乎沒想到趙虎如此決絕,隨即嚴肅道:“此話不可亂說,咱們鎮南軍是大明的軍隊,咱們都是大明的官員,亂臣賊子的罪名,咱們誰也當不起,蕭侯也當不起,今後此話不可再說了。”

趙虎撇撇嘴,點了點頭。

“知道了。”

袁黃點了點頭,開口道:“好吧,伯威你先回去吧!好好整頓兵馬,咱們還要接着打下去,哦對了,還有個事情要和你說一下。”

“何事?”

“過一陣子,大約一個月吧!到時候咱們的仗也要打完了,屆時,會有一艘商船打着蕭字旗號到仰光港口,船上有兩個人,老夫要你親自帶兵去仰光,將此二人秘密護送到南安城裡交給老夫。”

袁黃面色嚴肅。

“兩個人?需要末將親自帶人護送?”

趙虎疑惑道。

“對,需要你親自護送。”

“何人?”

袁黃壓低了喉嚨:“原大同巡撫梅國禎和原大同總兵麻貴。”

“啊?他們?”

趙虎一臉莫名的震驚。

“對,事情非常曲折離奇,所以說此番山西大同之役實在是蹊蹺,但是卻也不是無法推測,最初知道的時候老夫也是心驚膽戰,事情是這樣的……”

袁黃緩緩將事情說給了趙虎聽,趙虎越聽越覺得驚心動魄難以相信,聽到後面更是震撼莫名。

“居然還有這種事情!當真難以想象啊!他們居然靠吃……吃那個支撐到援軍到來,這實在是……”

趙虎看着袁黃。

袁黃點點頭:“此事老夫最初知道也覺得非常驚奇,此二人實在是太不容易,卻又太可惜了,朝臣絕對容不下此二人,蕭侯的處置辦法是最好的,而且得到了陛下的首肯,他們既然會到緬甸來避風頭,咱們就得保護好他們,不能走露了風聲,否則整個緬甸鎮都會有危險。”

說罷,袁黃又四下裡看了看,然後壓低聲音道:“所以此事只能交給伯威你來做,帶親兵去做,一路護送,萬萬不可聲張,更不能在軍中說出這種事情,你可明白?”

趙虎認真的點了點頭。

“既然四郎和軍師如此信任末將,末將必爲四郎和軍師辦好此事,請軍師放心!”

“恩。”

袁黃拍了拍趙虎的肩膀:“這年月,這世道,如此忠臣良將實在是不多了,好不容易堅持到最後,卻又要面對那樣的局面,這兩人的心怕是已經死了,伯威萬萬不可在他們面前提起此事。”

趙虎點頭應諾。

趙虎離去之後,袁黃一個人站在軍帳裡。

忠臣良將少,大家都在爲自己考慮,卻越來越少爲大明朝考慮,大明朝所能得到的忠誠也越來越少了,朝廷被文人把持,地方上也是各種盤根錯節,這分明就是末世亂世之象,可是大多數人卻仍然在醉生夢死。

季馨啊,你可千萬不能犯糊塗啊!你若是犯了糊塗,一定會成爲衆矢之的,京城是個可怕的大漩渦,一定不能在那裡面耽擱太久,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袁黃走回座位上坐下,深深嘆了口氣。

奸詐的人太奸詐,忠直的人又太忠直,朝廷也好,鎮南軍也好,就是顯得太格格不入了。

這些忠誠的將軍和士兵們對蕭如薰也太執着太忠誠了,也不知道有朝一日蕭如薰若是真的出了什麼事,鎮南軍會如何呢?

袁黃不知道,也不敢去設想,因爲蕭如薰也是他心中最後的支柱,若不是蕭如薰令他牽掛,他早就告老回鄉去安度晚年了,什麼都不想去考慮了。

六十多歲的老人家還在爲國操勞,爲的不就是那一份最後的執念嗎?

這天下大勢,越來越讓人看不懂了,似乎,有什麼東西就要來了……

七百一十二 驚恐的蕭大亨四百七十五 阿挪的努力三百八十五 還政關於結尾一百五十 錦衣衛出動二百二十五 換約之戰(中)八百零八 沈一貫是極其詫異的一百一十 漢城颳起的恐懼旋風(上)五十一 蕭如薰的對策一百八十三 豐臣秀次統籌全局一千零四十七 步步爲營一千零四十六 不可同日而語六百四十三 爲敵(上)二百七十三 決然的母子(上)七百七十一 爲了四郎,去死吧!三百零四 政治至上楔子 秀吉的野望八百三十三 有一戶人家,本官想請你們去欺負一下三百二十九 大明的無敵艦隊一百四十六 各人的心思不盡相同二百三十九 蕭如薰召開三方會談七百九十五 開動的戰爭機器(上)一百九十三 壓倒性的優勢三百零四 政治至上一千二百九十五 科爾沁的臣服一千一百九十七 失敗的談判(上)六百九十六 耳目三十九 你們不仁,我便不義!四百六十五 呂宋國王五百零四 守將雖死,但是巡撫仍在!二百六十五 重新起航一 橫越五百年一千零八十六 太子的地位不可動搖五百四十八 爲了活命(下)八百八十六 劉黃裳的慶幸一千三百零七 希望之光五百三十五 僅僅只是活下來一千二百一十 事出反常必有妖五百八十八 沈一貫的邀請五百三十六 他們可以向南來,我們亦能往北去三百九十 萬曆二十二年年末四百七十六 四十年的執着一千零六十九 柳成龍進軍開城七百三十二 瘋狗精神六百四十 相顧無言的故人七十六 隱藏於歷史之中的細節五百七十五 一本爛帳一千三百二十六 皇帝的意志八百八十 不一樣的鉛彈一千三百六十三 等我回來二百五十一 三王並封三百零二 燧發槍(上)八百零五 天上掉餡餅五百零一 爲難的王世揚二百四十八 這個人已經簡在帝心一千一百零一 大秦的警告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下)八百六十七 見鬼了嗎?六百八十一 混亂的局勢五百七十一 肉搏!肉搏!肉搏!十二 煩躁的哱雲九百七十二 隆武一千零八十一 戰爭結束了(上)一千零七十四 必死之局六百七十四 討伐洞武遺民(下)八十 君王帳中猶歌舞一千一百五十一 宋承恩的投桃報李三百三十三 熱火朝天的大晨練二百一十八 朝廷的壓力一千二百九十八 卑微吧,仰望吧,跪下抱頭唱征服吧!一千二百八十七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一千二百一十一 短視一千二百八十二 陸海之爭(上)四百三十五 天誅(上)二百一十七 明軍總攻六百二十九 鳩佔鵲巢一千三百零二 皇帝即國家一千二百一十六 他就是這樣一個果決的人一千一百九十 永遠懷疑一千二百 正式開戰(下)七百九十三 直達緬甸一千一百六十八 壓力山大的中央政府八百八十四 安祿山與郭子儀六百七十七 主持公道一千零五十四 爲大秦做事五百六十一 死有餘辜(上)一千一百零三 孫時泰的覺悟(上)七百三十六 閹豎的反擊六百九十七 新任大同巡撫六百九十六 耳目四百九十六 朱翊鈞感受到了濃濃的危機感五百二十七 將軍用兵要嚴刑峻法,也要恩義並行五百七十二 大勝!九百三十六 還請陛下重登大寶一千二百零二 豐臣軍全線出擊三百一十一 最大的難題八百四十六 由衷的笑容四百六十八 惡人自有惡人磨三百三十九 再會袁黃七十七 弄瞎倭寇的眼睛
七百一十二 驚恐的蕭大亨四百七十五 阿挪的努力三百八十五 還政關於結尾一百五十 錦衣衛出動二百二十五 換約之戰(中)八百零八 沈一貫是極其詫異的一百一十 漢城颳起的恐懼旋風(上)五十一 蕭如薰的對策一百八十三 豐臣秀次統籌全局一千零四十七 步步爲營一千零四十六 不可同日而語六百四十三 爲敵(上)二百七十三 決然的母子(上)七百七十一 爲了四郎,去死吧!三百零四 政治至上楔子 秀吉的野望八百三十三 有一戶人家,本官想請你們去欺負一下三百二十九 大明的無敵艦隊一百四十六 各人的心思不盡相同二百三十九 蕭如薰召開三方會談七百九十五 開動的戰爭機器(上)一百九十三 壓倒性的優勢三百零四 政治至上一千二百九十五 科爾沁的臣服一千一百九十七 失敗的談判(上)六百九十六 耳目三十九 你們不仁,我便不義!四百六十五 呂宋國王五百零四 守將雖死,但是巡撫仍在!二百六十五 重新起航一 橫越五百年一千零八十六 太子的地位不可動搖五百四十八 爲了活命(下)八百八十六 劉黃裳的慶幸一千三百零七 希望之光五百三十五 僅僅只是活下來一千二百一十 事出反常必有妖五百八十八 沈一貫的邀請五百三十六 他們可以向南來,我們亦能往北去三百九十 萬曆二十二年年末四百七十六 四十年的執着一千零六十九 柳成龍進軍開城七百三十二 瘋狗精神六百四十 相顧無言的故人七十六 隱藏於歷史之中的細節五百七十五 一本爛帳一千三百二十六 皇帝的意志八百八十 不一樣的鉛彈一千三百六十三 等我回來二百五十一 三王並封三百零二 燧發槍(上)八百零五 天上掉餡餅五百零一 爲難的王世揚二百四十八 這個人已經簡在帝心一千一百零一 大秦的警告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下)八百六十七 見鬼了嗎?六百八十一 混亂的局勢五百七十一 肉搏!肉搏!肉搏!十二 煩躁的哱雲九百七十二 隆武一千零八十一 戰爭結束了(上)一千零七十四 必死之局六百七十四 討伐洞武遺民(下)八十 君王帳中猶歌舞一千一百五十一 宋承恩的投桃報李三百三十三 熱火朝天的大晨練二百一十八 朝廷的壓力一千二百九十八 卑微吧,仰望吧,跪下抱頭唱征服吧!一千二百八十七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一千二百一十一 短視一千二百八十二 陸海之爭(上)四百三十五 天誅(上)二百一十七 明軍總攻六百二十九 鳩佔鵲巢一千三百零二 皇帝即國家一千二百一十六 他就是這樣一個果決的人一千一百九十 永遠懷疑一千二百 正式開戰(下)七百九十三 直達緬甸一千一百六十八 壓力山大的中央政府八百八十四 安祿山與郭子儀六百七十七 主持公道一千零五十四 爲大秦做事五百六十一 死有餘辜(上)一千一百零三 孫時泰的覺悟(上)七百三十六 閹豎的反擊六百九十七 新任大同巡撫六百九十六 耳目四百九十六 朱翊鈞感受到了濃濃的危機感五百二十七 將軍用兵要嚴刑峻法,也要恩義並行五百七十二 大勝!九百三十六 還請陛下重登大寶一千二百零二 豐臣軍全線出擊三百一十一 最大的難題八百四十六 由衷的笑容四百六十八 惡人自有惡人磨三百三十九 再會袁黃七十七 弄瞎倭寇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