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零四 守將雖死,但是巡撫仍在!

對於魏允貞來說,如今雁門關岌岌可危,如果雁門關不保,蒙古騎兵進入山西肆虐,他百死難辭其咎。

不說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負無法實現,就連性命和家族的傳承都不保了,這種情況下,居於上位的他很容易就做出了決議。

哪怕最終丟了雁門關,他如果能力戰而死,倒也不失爲自己的後代某一條出路,不失爲自己的理想殉葬,不負當年海瑞的那一副題字。

和其他人不同,他沒有退路,從一開始就沒有。

得罪了朝中諸多勢力的他,如果不能盡忠職守,則將無路可退。

戰死,總比死於黨爭與自己的怯懦要好聽的多。

蒙古人攻勢極猛,得到大同鎮明軍兵械的他們,在攻城能力上瞬間上了一個大臺階。

數不盡的箭矢向城上射來,久經戰陣的蒙古士兵雖然遠遠比不上他們曾經的祖輩,但是明軍更比不上他們的祖輩,戰鬥力方面被全方位碾壓。

多虧了雄偉的雁門關城,因爲這城牆,給了明軍不和蒙古兵近身戰鬥就能擊殺他們的可能性。

因此,明軍一直都在堅持,連續六次擊退蒙古軍的進攻,蒙古軍也因爲天寒地凍不能久戰而多次停止攻城,屢屢給了明軍喘息之機。

方纔明軍的火炮炸膛讓蒙古人看到了進攻成功的可能,於是他們扛着明軍的制式雲梯,用明軍的弓弩射擊明軍,還用明軍的火炮和牀子弩、投石機等武器攻擊明軍。

不得不說,這個時候,蒙古人的火力絲毫不遜色於佔有城牆優勢的明軍,他們大概是俘虜了投降的明軍來操縱火炮和其他的攻城器械,那些俘虜爲了活命自然是努力表現,一度將正在抵抗的明軍打的擡不起頭來。

那一塊因爲炸膛而變成防線缺口的地區也多虧了雁門關守將帶兵拼死反擊才能守住,將蒙古人驅逐下了城牆,戰鬥再次進入相持階段。

蒙古人一看強攻不行,再次發揮火力上的強勢,對明軍進行大面積的打擊,不斷有明軍士卒被火炮擊中或被氣流波及,慘死在魏允貞的面前,魏允貞看着傷亡慘重的明軍,眉頭緊鎖,但是依然不退一步。

大抵是魏允貞堅持不退的勇氣帶給了明軍勇氣,明軍到底也沒有讓蒙古人得逞,縮在城牆上,用遠程武器彌補了和蒙古人在近身格鬥技術上的差距,也沒讓蒙古人吃到什麼好果子。

明軍居高臨下,武器射程超過蒙古人,近戰的攻城蒙古人甚至不敢太接近城牆,以免被明軍的炮火波及到,慘死當場。

明軍的血肉遍佈城牆的每一處,魏允貞的鼻子裡充斥着血腥和騷臭的氣味,而城下,蒙古人的血肉也充斥在每一寸被凍得梆硬的土地上。

殘存的溫度甚至沒有停留的時間,一瞬間,冒着熱氣的血肉就被凍成了硬梆梆的血塊。

戰爭的殘酷,天氣的嚴寒,就是如此了。

蒙古人的投石機再次準備好,蒙古帥一聲令下,投石機發出了嘎吱嘎吱的聲音,一塊塊碩大的石頭用一往無前的架勢沖天而起,衝向了雁門關城牆,砸在了堅固的城牆上,發出清脆的碎裂聲。

與此同時,一根根碩大的弩箭呼嘯而來,時刻威脅着城牆上守城的明軍。

如此危險的局勢之下,魏允貞巍然不動,他所站着的地方是相對安全的地方,即使如此,他的處境依然非常不好。

飛濺的石塊已經砸在了護衛他的士兵的大盾之上,就在剛剛,一根弩箭擦着一名士兵的盾牌邊角射向了身後的城門樓,讓所有人虛驚一場,冷汗直冒。

“撫臺,這裡實在是太危險了,撫臺身系全城安危,還請撫臺到安全的地方去,石頭和弩箭不長眼,若是撫臺有失,末將萬死難辭其咎!撫臺!還請離開!”

雁門關守將竭力勸說魏允貞離開城樓,魏允貞思量再三,繃着一張臉,覺得自己繼續呆在這裡,城樓上的士兵都要爲保護自己而無法放開手全力奮戰,他沉默了一會兒,決定離開。

“好吧!本撫就在關城下,你若有什麼需要,立刻來找本撫,本撫會火速支援你!記住,火器攻擊不能停,但是每炮不得連發三次以上,切記!不可再現炸膛!”

雁門關守將雙手抱拳。

“諾!”

魏允貞點點頭,轉身就要離開。

“撫臺當心!!”

就在這一瞬間,一聲暴喝,一股巨力一把將魏允貞推的跌倒,狠狠撞在地面上,摔得他覺得自己渾身都要散架了,他憤怒的擡頭一看,表情頓時凝固了。

一根粗大的弩箭將四個人串在了一起釘死在了城門樓的牆面上,最外面的那個,就是雁門關守將,他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魏允貞倒地的地方,已然氣絕。

魏允貞一直都不知道這個和自己沒有任何親疏關係的守將爲何要捨身救下自己,他在這裡當守將五年,比自己當山西巡撫的時間還要長。

四年時間裡,自己只見過他五次,記得他姓張,但是叫什麼卻是忘記了,因爲這人在高興的時候總是自稱自己是“俺老張”,是個爽朗的漢子。

雁門關守將的以身殉職給城牆上士兵的士氣帶來巨大的打擊,但是他們沒有崩潰,因爲緊隨其後,魏允貞從地上爬起來,親自跑到戰鼓旁邊,把已經被箭矢射死的鼓卒手裡的鼓棒拿起,隆隆的敲響了戰鼓。

守將雖死,但是巡撫仍在!

巡撫親自擂鼓助威,讓明軍的士氣不減反增,城牆上瀰漫着一股哀兵之氣。

正當此時,城外蒙古人的陣地上忽然發生劇烈的爆炸,連着七八個大火球沖天而起,連綿十數米,蒙古人的陣地一片哀嚎。

蒙古人的火炮也炸膛了!

這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沒有放過戰爭雙方的任何一方,準確無誤的落在了雙方的頭上,誰也沒有逃過。

蒙古人陣型大亂,城外一片慘嚎之聲,正當其時,魏允貞抓住時機,下令城中明軍組織起來,主動出擊蒙古人。

明軍攜哀兵之氣主動出擊,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爭開始的第七天,在一片兵敗如山倒的不利局面之中,開始了第一次的反擊,並且取得了成功,一口氣將蒙古人逐出了七八里地。

是役,以明軍主動出擊獲勝而告一段落,明軍斬首蒙古七十八,而蒙古人在城外丟棄的屍體約在七八百之數,近一半是混亂時自相踐踏而死的。

明軍自己也損失七八百人,加上傷者,這個數字只會更大,最大的損失,莫過於那位殉國的雁門關守將。

一次出擊獲勝無法扭轉整個戰局的壓倒性不利態勢,當晚,蒙古人重回雁門關城下安營紮寨,擺出了一副長期攻擊雁門關的架勢。

戰爭再次回到了相持狀態之中。

一千一百七十三 前田利家覺得頭疼不已八百七十七 進軍松江府六百一十七 試探(上)二百五十三 朱翊鈞終於暢快的大笑起來一千零九十七 斥責毛文龍六十四 戰與和(上)一千三百二十 最初的試驗一百七十七 攻佔對馬島六百五十五 一個都不會放過一千零二十四 代善入京一百零三 伏擊一百九十一 他們註定得不到答案一千二百六十七 大忌諱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上)六百一十 敢不敢?八百七十二 白桿兵的特殊任務一千三百七十七 你來做這個皇帝吧二百三十六 這只是奴役,不是殖民五百九十六 三生有幸二百零七 蕭如薰的真正意圖九百九十四 吳惟忠歸來二百零七 蕭如薰的真正意圖二百七十二 我兒,多吃些三百五十四 『老朋友』的會面一千零四 遠方來客三十六 八成把握七百四十六 大明的千古罪人三百二十八 利瑪竇傳教九百六十二 爲難的老臣一千零六十一 毛文龍渡江四十八 初聞朝鮮亂一千三百四十 秦軍近代化(下)一千二百一十三 喊殺聲驟起五十七 蕭如薰縱論朝戰(下)五百八十三 皇權危機一千三百五十八 藏兵來援九百八十七 一家團聚九百六十七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百零七 外臣不辱使命六百六十 男人的慾望三百九十五 陳龍正西行記(一)五百二十五 李成樑的呼喚四百四十五 無奈的趙志皋六百零九 省錢政府三百八十九 來自北方的風暴二十九 破城計一百五十八 過年(四更)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三百八十三 歸來四百七十九 拜訪徐光啓(上)七百八十八 良知(下)六百三十四 天道好輪迴,上天饒過誰八十三 沈惟敬出使平壤一千零八十五 遍讀史書的太上皇一千一百二十 物是人非罷了一千一百六十 成王敗寇七百八十九 運氣九百一十八 你真是一個瘋子七百一十三 先斬後奏一千一百五十九 勇士八百五十八 李汶的反應很快三百一十三 幾千年的套路一千三百六十五 隆武二十年(上)六百五十三 看走眼了六百一十二 唯一的路一千零三十五 一定要回來!三百三十五 戰象一千零九十九 安南之亂一千一百五十三 飛鳳關告急五百三十四 李如鬆的疑惑六百七十七 主持公道一千零七 兩杯酒一千零五十五 求生之路一千三百零四 閱兵式(下)九百九十三 注音(下)七百二十 十年之內,北虜不復爲患矣三百三十八 新的敵人五百五十七 太原騷亂(上)一千三百零一 秦軍獨步全球一千二百二十四 悽慘的一行人一千一百三十四 後關失守一千一百六十九 不鼓勵原則三百七十五 絕望的莽應裡三百五十七 夜襲(二)四百八十八 可怕的猜測一百四十 碧蹄館終焉一千三百三十五 醫部一千三百六十七 秦皇立馬碑四十一 魏公妙計安天下一百九十二 “平叛”三百五十二 納瑞宣不能等待六百五十九 無法預料的未來七百六十 有弟兄們在,此事就有希望十七 激戰平虜城(上)九百三十七 他不怕我死掉?二十五 進擊的麻貴四百三十二 興師問罪(五)一千一百七十四 秦軍改組一千二百三十四 他們需要儘快掌握專業技能一千二百一十八 石田三成成爲了第一個覺悟的人
一千一百七十三 前田利家覺得頭疼不已八百七十七 進軍松江府六百一十七 試探(上)二百五十三 朱翊鈞終於暢快的大笑起來一千零九十七 斥責毛文龍六十四 戰與和(上)一千三百二十 最初的試驗一百七十七 攻佔對馬島六百五十五 一個都不會放過一千零二十四 代善入京一百零三 伏擊一百九十一 他們註定得不到答案一千二百六十七 大忌諱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上)六百一十 敢不敢?八百七十二 白桿兵的特殊任務一千三百七十七 你來做這個皇帝吧二百三十六 這只是奴役,不是殖民五百九十六 三生有幸二百零七 蕭如薰的真正意圖九百九十四 吳惟忠歸來二百零七 蕭如薰的真正意圖二百七十二 我兒,多吃些三百五十四 『老朋友』的會面一千零四 遠方來客三十六 八成把握七百四十六 大明的千古罪人三百二十八 利瑪竇傳教九百六十二 爲難的老臣一千零六十一 毛文龍渡江四十八 初聞朝鮮亂一千三百四十 秦軍近代化(下)一千二百一十三 喊殺聲驟起五十七 蕭如薰縱論朝戰(下)五百八十三 皇權危機一千三百五十八 藏兵來援九百八十七 一家團聚九百六十七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百零七 外臣不辱使命六百六十 男人的慾望三百九十五 陳龍正西行記(一)五百二十五 李成樑的呼喚四百四十五 無奈的趙志皋六百零九 省錢政府三百八十九 來自北方的風暴二十九 破城計一百五十八 過年(四更)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三百八十三 歸來四百七十九 拜訪徐光啓(上)七百八十八 良知(下)六百三十四 天道好輪迴,上天饒過誰八十三 沈惟敬出使平壤一千零八十五 遍讀史書的太上皇一千一百二十 物是人非罷了一千一百六十 成王敗寇七百八十九 運氣九百一十八 你真是一個瘋子七百一十三 先斬後奏一千一百五十九 勇士八百五十八 李汶的反應很快三百一十三 幾千年的套路一千三百六十五 隆武二十年(上)六百五十三 看走眼了六百一十二 唯一的路一千零三十五 一定要回來!三百三十五 戰象一千零九十九 安南之亂一千一百五十三 飛鳳關告急五百三十四 李如鬆的疑惑六百七十七 主持公道一千零七 兩杯酒一千零五十五 求生之路一千三百零四 閱兵式(下)九百九十三 注音(下)七百二十 十年之內,北虜不復爲患矣三百三十八 新的敵人五百五十七 太原騷亂(上)一千三百零一 秦軍獨步全球一千二百二十四 悽慘的一行人一千一百三十四 後關失守一千一百六十九 不鼓勵原則三百七十五 絕望的莽應裡三百五十七 夜襲(二)四百八十八 可怕的猜測一百四十 碧蹄館終焉一千三百三十五 醫部一千三百六十七 秦皇立馬碑四十一 魏公妙計安天下一百九十二 “平叛”三百五十二 納瑞宣不能等待六百五十九 無法預料的未來七百六十 有弟兄們在,此事就有希望十七 激戰平虜城(上)九百三十七 他不怕我死掉?二十五 進擊的麻貴四百三十二 興師問罪(五)一千一百七十四 秦軍改組一千二百三十四 他們需要儘快掌握專業技能一千二百一十八 石田三成成爲了第一個覺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