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六十 有弟兄們在,此事就有希望

李如鬆一離開,王輝便滿腹疑慮的開口了。

“四郎,李如鬆是什麼意思?他覺得京城不安全,要出事?”

蕭如薰點了點頭。

“這大概是李成樑的意思,李成樑沙場征戰半生,宦海沉浮半生,三朝元老,若論官場經驗,李成樑遠在我之上,或許是能看出什麼我看不出的東西。”

王輝又問道:“那李成樑這樣說是爲什麼?咱們受尚之後難道不回緬甸?”

蕭如薰看了看王輝,點了點頭,壓低喉嚨道:“我已經知道了,陛下準備在明日晉封我爲秦國公,讓我執掌京營,編練京營兵,常駐京師。”

王輝頓時瞪大了眼睛。

“秦國公?執掌京營?”

“是的,這是陛下的打算,陛下以我勞苦功高,給了我豐厚的賞賜,還讓我提領京營,意圖已經十分明顯了,陛下是要我重整京營,以便他掌握軍權,但是現在掌握軍權的勳貴和文官會那麼輕易交出權力嗎?”

王輝愣了一會兒。

“所以李成樑和李如鬆都知道這個事情?才說京城不宜久留?”

蕭如薰搖搖頭。

“李成樑和李如鬆應該是不知道這件事情的,這件事情朝廷雖然已經公佈,但是爲了顯示莊重,一般不會在獻俘儀式前告知我等,我是偶然知道,李如鬆就算知道,李成樑遠在遼東,也不會知道。

只能說當初在紫荊關和李成樑會面的時候,李成樑就告訴李如鬆京城不能久留,我不知道李成樑知道些什麼,他在那個時候就說京城不能久留,到底是預見了一些什麼事情?”

王輝開口道:“四郎……真的打算留在京城提領京營?”

“那是自然,我必須留下來。”

蕭如薰回覆道:“陛下以誠心誠意待我,我若離開,豈不是辜負了君心嗎?這種事情我是不會去做的。”

“但是……京城勳貴和文官怎麼會老老實實把京營交給四郎呢?這其中必然兇險萬分,稍有不測……”

“那就滿盤皆輸。”

蕭如薰點了點頭:“我是知道的,子恆,我是知道的,稍有不測,滿盤皆輸,只是眼下,我已經沒了退路,自我決定北伐歸化城開始,我就已經開罪了沈一貫。

如果不緊靠陛下,就這樣回緬甸,那纔是任人宰割,現在回了緬甸,短時間來看是沒有任何問題,但是等沈一貫把朝野整理好了之後,必然對我出手。

到那時,我沒有反抗之力,除非造反,否則只能任他宰割,所以,我必須要留下來,成爲緬甸的屏障,不能讓我們的心血被毀掉。”

“竟然到了這樣的地步?”

王輝大吃一驚:“那四郎是否有應對他們的策略?”

蕭如薰搖了搖頭。

“哪兒會那麼快就有?我又不是諸葛孔明,若是袁黃先生在這裡,倒能爲我參贊一二。”

“那……之前石部堂和宋部堂的回信呢?”

王輝又問道。

蕭如薰苦笑幾聲。

“沈一貫如今大勢已成,在咱們回來之前,他藉着給我封秦國公的事情把同爲輔臣的沈鯉還有前任禮部尚書餘繼登給扳倒了,眼下朝野內外,他的勢力最強,無首輔之名,而有首輔之實。

石部堂和宋部堂都勸我小心翼翼,謹慎爲上,切忌鋒芒畢露,他們如今無法和沈一貫對抗,只能與之妥協,在這樣關鍵的時刻,更不能衝動。”

王輝默然無語。

“此時此刻,李如鬆一定也是感覺到了什麼,所以才決定離開京師,回遼東做自己的遼東土霸王,臨走之前願意給我一個忠告,已經是仁至義盡了,我不能要求他更多的事情。

沈一貫的目標是我,勳貴的目標也是我,他們已經知道此事,並且應該也在做相關的部署要給我難堪,即是如此,我還是要留下來,不能走。”

蕭如薰看向了王輝。

“我會向陛下請求將剩下來的兄弟一併編入京營序列裡面,只有你們在,我纔有獲勝的機會,但是此時千難萬險,子恆,你若不願意,我不會勉強你。”

王輝沒說話,單膝下跪朝着蕭如薰抱拳。

“自十年前開始,屬下的命就是四郎的,此生無悔。”

蕭如薰點了點頭,將王輝扶了起來。

“有弟兄們在,此事就有希望。”

兩千餘精銳悍卒掌握在手,對於京師的那些牛鬼蛇神們也是一種不大不小的威懾,畢竟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威懾力還是軍力,有軍力有兵權就是大爺。

京營那些陳芝麻爛穀子到底是些什麼貨色,蕭文奎不止一次的和蕭如薰提過,那都是些什麼貨色,最多也就是拿着刀槍的低級護院,連一些專門訓練的護院家丁都不如。

就憑那些廢物兵,兩萬人都不是自己這兩千人的對手。

若是再有皇帝在明面上和暗地裡的支持,那麼這件事情未必不能成功。

蕭如薰如此期待着。

第二天,天還沒亮,軍營裡已經打起了數量衆多的火把,把軍營裡照的是敞敞亮亮的。

兵部左侍郎蕭大亨再次來到了軍營前,對已經整裝待發精神煥發的包括蕭如薰在內的一千名有功將士進行了最後的檢閱,並且宣讀皇帝的聖旨。

大家要去見皇帝了。

這對於很多人而言都是值得歡慶的事情,皇帝作爲一個國家的領袖和掌控者,擁有天子的名號,在尋常百姓眼裡無異於神明,對於百姓來說,皇帝就是他們的天,他們敬畏皇帝像敬畏上天一樣。

誠然,有些人會發些小牢騷,但是當皇帝真的出現在面前,成爲一個實實在在的存在而不是口口相傳的詞彙的時候,深殖於靈魂深處的對皇權的敬畏一樣會讓他們激動莫名。

要去接受檢閱的人們上至將軍下至士兵都是滿滿的激動與自豪。

而因爲差了幾個斬首數就沒能被選入千人隊裡面的其餘士卒的臉上滿是後悔和羨慕嫉妒的情緒。

蕭大亨對這支千人隊的着裝列隊還有精神面貌等等非常滿意,覺得幾乎是無可挑剔的,這樣一支千人隊可以完美的體現出大明王朝的盛世繁榮。

“那麼,蕭鎮南,可以出發了!請上馬!”

按照皇帝的要求,蕭大亨會爲蕭如薰牽馬牽一段路程,直到下一個人接手爲止,而下一個人到底是誰,蕭如薰也不知道。

這一回,蕭如薰沒有謙讓。

七十七 弄瞎倭寇的眼睛八百五十九 自信滿滿的將軍們八百五十一 葉公,李化龍完了一千一百九十七 失敗的談判(上)四十六 寧夏亂平一千零二十六 炫耀一千一百零七 做個參謀吧四百七十七 局勢八十三 沈惟敬出使平壤八百七十六 心臟(下)八 難行之路一千一百一十七 我可沒得罪您吧?一千三百六十五 隆武二十年(上)一千一百九十九 正式開戰(上)一百八十二 蕭如薰的大禮二百八十二 蕭文奎所希望的享受一千三百七十七 你來做這個皇帝吧一百八十八 豐臣秀吉的死期即將到來一千二百五十九 這是聖君啊二十四 病入膏肓的巨人二 我會珍惜這一回五百九十二 徐光啓的決定(下)四百三十九 混亂的總督府四百六十四 菲律賓改姓一百二十五 冷卻三百九十九 失望的陳龍正與熱切的歐洲一百七十一 熱鬧的釜山與風平浪靜的對馬六百八十 聯合阿拉幹一千三百零七 希望之光九十四 平壤攻略八百九十四 誅殺(下)一千一百一十七 我可沒得罪您吧?九十七 炮打牡丹峰一百五十一 流言蜚語二百一十 豐臣秀吉的最後時刻二十五 進擊的麻貴七十五 恩重如山六百三十二 解救大同城五百零三 我雖文弱,卻不怕死八十一 蕭如薰的要求一千二百九十一 李昖的今天,朕的明天二百九十 父子兄弟終團聚二百九十二 特務國家一千二百二十八 難以接受的破衣服二百一十八 朝廷的壓力七百一十五 就打到這裡吧!二百九十六 不甘的李成樑一千二百六十一 切記你我吃的都是誰家的俸祿一千一百七十五 他不惜付出任何代價五百二十 拜見提督八百三十一 柴總兵可願帶兵主動出擊?七百二十四 迎刃而解一千零九十六 西南用兵在即五百七十七 那閣老你會怎麼回答呢一千二百六十五 袁儼被捕六百八十五 廢人(上)五十一 蕭如薰的對策三百四十八 關鍵的棋子九百七十三 興亡四百八十 拜訪徐光啓(下)九百五十九 三個人的門面一千二百六十六 還他一個清清白白四百五十九 菲律賓海戰(三)五百二十七 將軍用兵要嚴刑峻法,也要恩義並行一千一百 各打五十大板九百六十四 爲你們準備的賞賜八百七十三 所以只能請他們去死了一千二百九十五 科爾沁的臣服八百五十九 自信滿滿的將軍們六百一十八 試探(下)二百四十二 三方會談(下)八百二十九 柴國柱的心情很糟糕九百六十九 當仁不讓的選擇八百九十七 張延壽兵變一千二百九十八 卑微吧,仰望吧,跪下抱頭唱征服吧!一千一百二十五 鬼門關一百五十三 德川家康的時機二百五十一 三王並封六百七十七 主持公道六百九十八 孫承宗的報國志四百七十八 徐光啓二百九十四 踏青野炊一千零三十 生存戰爭一千零八十七 父子七百二十 十年之內,北虜不復爲患矣七百一十五 就打到這裡吧!二百五十一 三王並封四百二十四 歸來的利瑪竇三百八十二 該死的政治啊一千一百五十七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六百零二 去去就來四百四十七 小鬼開會七百八十八 良知(下)五百零一 爲難的王世揚一千二百七十二 去把袁儼殺了四百二十九 興師問罪(二)一千二百二十一 去與留十二 煩躁的哱雲一千零六十三 平壤的災難七百八十八 良知(下)
七十七 弄瞎倭寇的眼睛八百五十九 自信滿滿的將軍們八百五十一 葉公,李化龍完了一千一百九十七 失敗的談判(上)四十六 寧夏亂平一千零二十六 炫耀一千一百零七 做個參謀吧四百七十七 局勢八十三 沈惟敬出使平壤八百七十六 心臟(下)八 難行之路一千一百一十七 我可沒得罪您吧?一千三百六十五 隆武二十年(上)一千一百九十九 正式開戰(上)一百八十二 蕭如薰的大禮二百八十二 蕭文奎所希望的享受一千三百七十七 你來做這個皇帝吧一百八十八 豐臣秀吉的死期即將到來一千二百五十九 這是聖君啊二十四 病入膏肓的巨人二 我會珍惜這一回五百九十二 徐光啓的決定(下)四百三十九 混亂的總督府四百六十四 菲律賓改姓一百二十五 冷卻三百九十九 失望的陳龍正與熱切的歐洲一百七十一 熱鬧的釜山與風平浪靜的對馬六百八十 聯合阿拉幹一千三百零七 希望之光九十四 平壤攻略八百九十四 誅殺(下)一千一百一十七 我可沒得罪您吧?九十七 炮打牡丹峰一百五十一 流言蜚語二百一十 豐臣秀吉的最後時刻二十五 進擊的麻貴七十五 恩重如山六百三十二 解救大同城五百零三 我雖文弱,卻不怕死八十一 蕭如薰的要求一千二百九十一 李昖的今天,朕的明天二百九十 父子兄弟終團聚二百九十二 特務國家一千二百二十八 難以接受的破衣服二百一十八 朝廷的壓力七百一十五 就打到這裡吧!二百九十六 不甘的李成樑一千二百六十一 切記你我吃的都是誰家的俸祿一千一百七十五 他不惜付出任何代價五百二十 拜見提督八百三十一 柴總兵可願帶兵主動出擊?七百二十四 迎刃而解一千零九十六 西南用兵在即五百七十七 那閣老你會怎麼回答呢一千二百六十五 袁儼被捕六百八十五 廢人(上)五十一 蕭如薰的對策三百四十八 關鍵的棋子九百七十三 興亡四百八十 拜訪徐光啓(下)九百五十九 三個人的門面一千二百六十六 還他一個清清白白四百五十九 菲律賓海戰(三)五百二十七 將軍用兵要嚴刑峻法,也要恩義並行一千一百 各打五十大板九百六十四 爲你們準備的賞賜八百七十三 所以只能請他們去死了一千二百九十五 科爾沁的臣服八百五十九 自信滿滿的將軍們六百一十八 試探(下)二百四十二 三方會談(下)八百二十九 柴國柱的心情很糟糕九百六十九 當仁不讓的選擇八百九十七 張延壽兵變一千二百九十八 卑微吧,仰望吧,跪下抱頭唱征服吧!一千一百二十五 鬼門關一百五十三 德川家康的時機二百五十一 三王並封六百七十七 主持公道六百九十八 孫承宗的報國志四百七十八 徐光啓二百九十四 踏青野炊一千零三十 生存戰爭一千零八十七 父子七百二十 十年之內,北虜不復爲患矣七百一十五 就打到這裡吧!二百五十一 三王並封四百二十四 歸來的利瑪竇三百八十二 該死的政治啊一千一百五十七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六百零二 去去就來四百四十七 小鬼開會七百八十八 良知(下)五百零一 爲難的王世揚一千二百七十二 去把袁儼殺了四百二十九 興師問罪(二)一千二百二十一 去與留十二 煩躁的哱雲一千零六十三 平壤的災難七百八十八 良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