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三十四 李如鬆的疑惑

夜幕降臨之後,蕭如薰一方面派人嚴守關城謹防蒙古人乘夜襲擊,一方面讓軍中火頭兵給士兵們做一頓足夠的熱食來吃。

這些日子守城艱難慌亂,逃卒甚多,整個紫荊關的防務都顯得很沒有秩序,李成樑精力有限,柴國柱忙於防務,對士卒吃飯的事情不怎麼重視,導致軍隊的伙食問題很嚴重。

有些軍隊可以及時吃到熱飯,有些軍隊只能吃冷食,甚至有些部隊吃不到飯,不是因爲沒有糧食,而是火頭兵人數太少,甚至有些火頭兵和京營兵一起逃了,沒人給做飯,士兵們忍飢挨餓,戰鬥意志極其低下。

蕭如薰一來就把吃飯的問題給抓起來了,鎮南軍裡面有火頭軍的編制,其次鎮南軍的士兵也被蕭如薰要求學了一些軍隊野外做戰飯的基礎知識,以免特殊情況沒有火頭軍的時候沒人會做飯。

淘米煮飯這種事情是鎮南軍士兵人人都會的,然後只要有一口大鍋,就能煮菜,明軍的行軍戰飯一般是烤大餅加上一點鹽菜,停下來安營紮寨的時候自然有火頭軍準備熱飯熱菜,士兵可以稍微吃的好一些。

士兵是真的挺苦的,呆在營地裡一般只有菜粥可以吃,行軍路上就吃乾狼,一年到頭也見不到多少葷腥和油水,有些時候條件好,火頭軍就弄一塊豬油在炒菜的鍋子裡抹一把,多少弄一點帶油水的鹽菜。

條件不好的時候,沒有油水,那就一塊鹽菜一塊醃蘿蔔醃白菜之類的對付一下,一頓飯就下去了,反正貫穿整個王朝時代,士兵的軍糧都非常簡陋,基本上沒有肉吃,連乾飯都不一定能吃到,喝粥吃鹽菜就是常態。

這一回蕭如薰打仗得到了皇帝的高度重視,底下官員不敢怠慢了,就把倉庫敞開,給蕭如薰準備了足夠的行軍口糧和給養,現在的糧食足夠士兵們吃乾飯,蕭如薰自然不會虧待士兵不讓他們吃乾飯。

有了乾飯不算,還要有下飯菜,平常都是鹽菜對付一下,有鹹味就足夠好了,這一回蕭如薰當然沒辦法讓士兵們都吃到肉,不過弄點油水把鹽菜放到大鍋裡面炒香,再煮一頓肉湯給士兵喝,那還是能做到的。

也就是條件限制,不然的話蕭如薰還真想把當初在朝鮮弄出來的油煎餅、現在的鎮南軍行軍口糧給這裡的士兵們多弄出來一點帶在路上吃,現在朝廷就在身邊,油水給的還是蠻足夠的,就是火頭軍數量不夠,沒時間做了。

那個油煎餅深受士兵的歡迎,又有油香又有鹽味還耐儲存,吃下去很抵飽,一點都不會硬的難以下嚥,很適合士兵行軍不方便安營紮寨的時候,不過眼下也只能用一般的大餅應付一下了。

一頓熱氣騰騰的晚飯讓因爲嚴寒而顫抖的士兵們終於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

他們圍在一起烤着火,吃着熱乾飯和帶油的香炒鹽菜,還能喝到有肉的味道的湯,這種伙食是所有士兵夢寐以求的伙食待遇,他們有些時候做夢都不敢想自己可以吃到這樣好的軍糧。

這些年軍備愈加廢弛,士兵待遇越來越差,吃不飽穿不暖是常態,當年的百戰雄師現在都快成狗熊了,但是能怪士兵本身嗎?

連乾糧和鹽菜都不讓士兵吃飽,餓着肚子士氣低下怎麼可能打勝仗?

縱觀中原王朝強盛的時候,就從來沒有給士兵的軍糧缺斤少兩過,吃得飽,精神飽滿,戰鬥意志高昂,自然可以多打勝仗。

而王朝末期,軍備廢弛,士兵長期得不到足夠的口糧果腹,吃不飽肚子,就沒有足夠的戰鬥力和戰鬥意志,一觸即潰,這就是往往幾萬正規軍面對農民軍卻兵敗如山倒的原因之一。

眼下士兵能吃飽,能睡得安穩,早上起來精神飽滿,戰鬥意志自然就會提高。

蕭如薰在士兵吃飯的時候在士兵們中間走來走去視察情況,時不時的蹲下身子問那些士兵是否吃得飽是否穿的暖,把姿態做夠了,士兵們往往被感動的涕泗橫流的向蕭如薰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意。

跟在蕭如薰身邊一起視察軍隊的李如鬆看着蕭如薰如此關懷一些和自己素不相識的士兵,和自己完全不同派系的士兵,驚訝的同時,也越發的疑惑,越發的不敢相信蕭如薰是真的沒有派系之見。

大明走到如今,九邊將軍都開始發展自己的私兵部曲,關心自己的私人軍隊,而不關心朝廷的軍隊,蕭如薰卻反其道而行之,任何軍隊都關懷,且不說到底有沒有意義,難道他就不怕有人說他收買軍心圖謀不軌嗎?

他到底在想些什麼?

李如鬆百思不得其解。

對包括遼東軍和努爾哈赤的女真兵等全體士兵都視察的差不多的時候,蕭如薰對李如鬆說自己還想去城牆上巡視一圈,去看看守夜士兵,這時候,心直口快的李如鬆終於有些按耐不住自己的疑惑了。

“提督,有些話,你可能聽得不高興,但是,我還是想說。”

蕭如薰有點意外地看着李如鬆,然後點了點頭,笑道:“有什麼話李總兵但說無妨。”

“提督,這裡的士卒,有薊鎮的,有京營的,還有我遼東的,當初在朝鮮戰場上更是五花八門哪裡的兵都有,這些兵不是提督你的直屬部隊,也沒有跟着你戰鬥過,非親非故的,提督爲何如此關懷他們?難道就不擔心有人會說提督收買軍心圖謀不軌嗎?”

看着李如鬆詫異的樣子,蕭如薰的表情更加差異。

“李總兵爲何會有這樣的想法?我是大明的將軍,他們是大明的士兵,他們爲大明流血戰鬥,我當然應該關懷他們,這和他們是什麼地方出身是否是我直屬有什麼關係?哪本兵書上說做將軍的應該虐待士兵,不體恤士兵?”

蕭如薰的反問讓李如鬆愣了一下,好一會兒才反應回來。

“提督,我的意思是,你是西北邊將出身,而這裡的士兵除了你三千鎮南軍之外,都不是你的嫡系,你何以對他們如此關懷啊?”

蕭如薰明白了。

“李總兵,你是在疑惑本督爲何不在意派系之見而對其餘各地軍隊都一視同仁,對嗎?”

李如鬆點了點頭。

二百零五 斬!!一千一百三十五 孫時泰無能爲力六百三十 有來無回一百八十二 蕭如薰的大禮一千零四 遠方來客三百四十七 天行有常(上)八百八十七 恨二百三十七 德川家康的窘境八十 君王帳中猶歌舞八十四 談判專家一千零四十七 步步爲營一千二百三十二 倭人自治會八百五十七 第二輪北伐開始四百一十七 利瑪竇重重的鬆了口氣一千三百五十一 隆武六年三十三 葉公夢熊一千零二十一 衛改府五百零七 平型關失守七百四十八 出發!三百九十 萬曆二十二年年末一百五十一 流言蜚語四百三十五 天誅(上)一千二百八十五 藩屬國動向(下)六百四十一 難以回首四百四十六 趙志皋到底是看不穿一千二百八十二 陸海之爭(上)八百三十五 殺人了!八百四十二 兩個人的行動三十九 你們不仁,我便不義!七百二十七 勳貴的擔憂(上)五百四十二 蕭如薰第一次對自己堅持的理念產生了懷疑四百八十六 莫大的諷刺一千三百零三 閱兵式(上)三百零七 要生了五百零七 平型關失守八百 絕不反悔!五百三十七 開炮!!一千二百六十三 那你爲什麼要流淚?七百一十七 小心與囂張九百六十二 爲難的老臣八百三十 爲難的李化龍八十 君王帳中猶歌舞一千一百八十 武一千零三十五 一定要回來!一百二十二 蕭如薰兵壓臨津江一千二百零八 對日作戰正式展開五百六十三 幕後黑手一千零六十一 毛文龍渡江二百四十一 三方會談(中)六十二 哪見先生點筆時一百一十 漢城颳起的恐懼旋風(上)八十九 蕭如薰的戰策一千零七十五 他逃了一百二十五 冷卻五百八十 仇敵(下)五百五十 太原急報七百六十 有弟兄們在,此事就有希望四百一十五 忘掉天主的總督三百六十 雙雄爭鋒(上)一千二百一十二 駱尚志率軍進擊七百九十七 策反九百六十三 慢慢來一千一百五十一 宋承恩的投桃報李九百三十一 水德七百七十八 最後一步八百七十四 當小人物撞上大時代五十四 相互之間的猜忌四百二十六 豪情二百一十七 明軍總攻二百四十八 這個人已經簡在帝心七百八十八 良知(下)八十四 談判專家三百六十二 洛猜之死(上)九十三 金忠善二百八十七 出兵之議一千二百七十五 爹啊,您把我害苦了啊!二百七十六 救火隊員李太后(上)一千一百三十六 她可真是聰明二百五十九 朱翊鈞的組合拳一百六十五 時代的腳步四百三十二 興師問罪(五)五百零六 董一奎死守平型關一千零七十九 無路可走三 蕙質蘭心五百六十五 蕭如薰的囑咐六百一十九 青史留名與遺臭萬年六百五十五 一個都不會放過六十九 蕭李爭鋒(上)一百七十一 熱鬧的釜山與風平浪靜的對馬一千三百二十六 皇帝的意志一千二百八十八 李昖抵京(上)二百六十九 王錫爵的最後努力一百八十四 稀世的名軍師之謀劃三百二十五 利瑪竇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上)五百一十七 君臣再相見九百七十四 大秦王朝正式建立一千一百七十七 百僚未起朕先起(上)三百一十四 出征(上)五百九十 決戰科場之巔
二百零五 斬!!一千一百三十五 孫時泰無能爲力六百三十 有來無回一百八十二 蕭如薰的大禮一千零四 遠方來客三百四十七 天行有常(上)八百八十七 恨二百三十七 德川家康的窘境八十 君王帳中猶歌舞八十四 談判專家一千零四十七 步步爲營一千二百三十二 倭人自治會八百五十七 第二輪北伐開始四百一十七 利瑪竇重重的鬆了口氣一千三百五十一 隆武六年三十三 葉公夢熊一千零二十一 衛改府五百零七 平型關失守七百四十八 出發!三百九十 萬曆二十二年年末一百五十一 流言蜚語四百三十五 天誅(上)一千二百八十五 藩屬國動向(下)六百四十一 難以回首四百四十六 趙志皋到底是看不穿一千二百八十二 陸海之爭(上)八百三十五 殺人了!八百四十二 兩個人的行動三十九 你們不仁,我便不義!七百二十七 勳貴的擔憂(上)五百四十二 蕭如薰第一次對自己堅持的理念產生了懷疑四百八十六 莫大的諷刺一千三百零三 閱兵式(上)三百零七 要生了五百零七 平型關失守八百 絕不反悔!五百三十七 開炮!!一千二百六十三 那你爲什麼要流淚?七百一十七 小心與囂張九百六十二 爲難的老臣八百三十 爲難的李化龍八十 君王帳中猶歌舞一千一百八十 武一千零三十五 一定要回來!一百二十二 蕭如薰兵壓臨津江一千二百零八 對日作戰正式展開五百六十三 幕後黑手一千零六十一 毛文龍渡江二百四十一 三方會談(中)六十二 哪見先生點筆時一百一十 漢城颳起的恐懼旋風(上)八十九 蕭如薰的戰策一千零七十五 他逃了一百二十五 冷卻五百八十 仇敵(下)五百五十 太原急報七百六十 有弟兄們在,此事就有希望四百一十五 忘掉天主的總督三百六十 雙雄爭鋒(上)一千二百一十二 駱尚志率軍進擊七百九十七 策反九百六十三 慢慢來一千一百五十一 宋承恩的投桃報李九百三十一 水德七百七十八 最後一步八百七十四 當小人物撞上大時代五十四 相互之間的猜忌四百二十六 豪情二百一十七 明軍總攻二百四十八 這個人已經簡在帝心七百八十八 良知(下)八十四 談判專家三百六十二 洛猜之死(上)九十三 金忠善二百八十七 出兵之議一千二百七十五 爹啊,您把我害苦了啊!二百七十六 救火隊員李太后(上)一千一百三十六 她可真是聰明二百五十九 朱翊鈞的組合拳一百六十五 時代的腳步四百三十二 興師問罪(五)五百零六 董一奎死守平型關一千零七十九 無路可走三 蕙質蘭心五百六十五 蕭如薰的囑咐六百一十九 青史留名與遺臭萬年六百五十五 一個都不會放過六十九 蕭李爭鋒(上)一百七十一 熱鬧的釜山與風平浪靜的對馬一千三百二十六 皇帝的意志一千二百八十八 李昖抵京(上)二百六十九 王錫爵的最後努力一百八十四 稀世的名軍師之謀劃三百二十五 利瑪竇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上)五百一十七 君臣再相見九百七十四 大秦王朝正式建立一千一百七十七 百僚未起朕先起(上)三百一十四 出征(上)五百九十 決戰科場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