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九十一 袁黃的擔憂(上)

誰有那麼大的膽子?

是啊,誰有那麼大的膽子,會去幹這種誅九族掉腦袋的事情呢?

怎麼想都不可能的對吧?

但是,它就是發生了。

看着趙虎錯愕的神情,袁黃忽然覺得這個問題挺滑稽的。

是啊,上溯千年,哪朝哪代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呢?

皇權不是被權臣架空,而是被文人進化而來的士紳豪強團體給挾持,國家表面是被文官團體掌握,推行正確的文官政治,實際上則是被以文官政治爲保護傘的地方士紳豪強和商幫聯合體給掌握。

上面是文官以大義和金錢矇蔽搪塞對抗皇帝與異議者,下面則是以舉人身份過渡到士紳豪強的團體掌握地方實權,架空明政府的基層組織,或者說明政府的地方政府組織就被他們掌握,因爲他們也是體制內的。

明政府是典型的小政府,政權只到縣一級,縣以下就沒有政府,這就給士紳團體大開方便之門。

士紳優待的國策之下,士紳團體開始主導國家,一如兩晉時代被世家門閥所主導的政治體制,大明的士紳團體成爲了新的世家門閥,而且更加強大,更加具備可延續性,更加海納百川,吸納讀書人加入他們。

而與此同時,洞悉了國家政治遊戲規則的商人們也從弱勢羣體的形象當中掙脫出來,開始變得前所未有的強大,幾乎快要趕上他們的老祖宗,也就是被商鞅變法廢掉的那羣鉅商大賈。

二者合二爲一,將經濟特權和政治特權融爲一體,走出了一條具備大明特色的官商主義道路,終於成就了不敗金身。

而大明朝的商鞅——張居正,則終究沒有成就商鞅的事業,雖然一樣身死,但是張居正沒有商鞅的強悍,他沒能扶植起在他死後足以保衛變法改革成果的強大的新利益集團,所以人亡政息。

或許張居正嘗試過,比如恢復秦軍的首級至上制度,試圖扶持軍隊勢力,可是今時不同往日,張居正知道商鞅的套路,其他人就不知道嗎?

時過境遷,天下早已換了人間,張居正的失敗打從一開始就露出了苗頭,比起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的張居正,張璁顯然聰明得多,他只對勳貴勢力和皇莊下手,避開了文官團體,所以他的風評不似張居正那般極端。

大明朝有堪比大變法時代的豪商巨賈,有堪比那個時代累世貴族的士紳豪強,卻沒有堪比商鞅的變法之臣與堪比秦孝公的銳意變法之君,也沒有那個時代風雲際會般的局勢,失敗是無法避免的。

那之後,大明朝似乎就沒有希望了,而官商士紳豪強們也愈發的肆無忌憚了。

所以,如今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似乎,也不奇怪吧?

袁黃是這樣思考的。

“軍師?軍師?”

趙虎的呼聲把袁黃的思維拉了回來。

“嗯?哦!”

袁黃的思維飄得有些遠了,他深吸了一口氣,開口道:“想一些事情想得有點遠了,伯威,此番北虜南下,的確是有人在背後主使,但是背後主使之人可能沒有想到會造成那麼可怕的後果,他們低估了北虜的貪婪。”

趙虎不可思議的問道:“這個事情,朝廷知道嗎?”

袁黃點點頭:“朝廷知道,並且已經有些準備了,這個事情是必須要一查到底的,否則,沒辦法給天下人一個交代,只是……”

趙虎問道:“只是什麼?”

袁黃略有些憂慮的皺了皺眉頭。

“此事不該是蕭侯參與進去的,蕭侯雖然得封總督,但是依然是武將,是勳貴,大明朝朝政歷來不允許武將和勳貴參與進去,蕭侯言辭之間,似乎有想要參與進去的想法,這很危險。”

趙虎不大明白這裡面的關節。

“都是同朝爲官,爲什麼不行呢?四郎可是總督,總督也是文人的官兒,藉着這個官名難道就不能做些什麼嗎?陳元德本來也是武將,現在是警察提督,也在管民政,四郎說過在其位,謀其政,不就是這個道理嗎?”

袁黃點點頭,作爲曾經的文官團體當中的一員,他非常明白這裡面的關節。

“其他歷朝歷代都是如此,沒那麼嚴重的分別,但是大明朝的分別就是如此涇渭分明,能干預朝政的,只有在京的進士文官,沒有掌過兵,沒有打過仗,出身要清清白白,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瑕疵,否則,都將被排斥。”

趙虎露出一臉費解的表情。

“這又是個什麼道理?朝廷裡何曾有了這種規矩?”

袁黃一愣。

是啊,他說的對啊,朝廷裡面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這樣的規矩的呢?太祖開國嗎?成祖靖難嗎?還是說……土木堡之變?

嗯,現在想來,很多事情都是從土木堡之變開始的。

那一段時間的前後,大明朝真的發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了。

“總而言之,這不是什麼好事,我已經派人送信去給四郎了,讓他不要參與此事,仗打完就立刻回來,京城裡的漩渦不是他能參與進去的,一個不好,可能會有性命之危!”

“性命之危?!”

趙虎瞪大了眼睛:“有人要害四郎?”

袁黃面色嚴肅。

“倒不是說有人要害蕭侯,而是說蕭侯貿然參與到這件事情處置當中的話,極有可能會落人話柄,還會招致朝廷的打壓,輕則丟官,重則喪命,像當初戚少保一般都是比較好的下場了。”

趙虎忙忙說道:“四郎可是侯爵,是勳貴!”

“那又如何?勳貴正是朝廷主要提防的對象,更不要說是蕭侯這般在邊疆鎮守手握兵權的特殊勳貴,只是因爲緬甸一地的特殊性才能允許蕭侯掌兵,若是換作其他地方,根本不可能。

朝廷對蕭侯的提防可一點都不少,只是蕭侯一直以來都忠心爲國,安守本分,朝臣找不到理由和藉口,又需要蕭侯和緬甸幫他們收容中原難民,如此纔有我等看似平和的生活。”

“軍師的意思,是說朝廷如果找到了藉口和機會,是不會輕易放手的?”

趙虎看着袁黃。

四百七十一 猜忌(上)四十七 戰後一千二百二十三 城內爆炸了九百零八 狗急跳牆五百八十七 想要騰飛的心九百四十四 你就是太聰明瞭一千二百三十 大秦的國威一千一百三十八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九百五十七 蕭某人最厭惡沽名釣譽之輩一千零八十四 傳奇的毛文龍二百二十 定鼎勝局三百 翁婿夜話(上)八十九 蕭如薰的戰策六百三十四 天道好輪迴,上天饒過誰八百一十一 後悔的劉黃裳一千二百五十三 怠政?六百九十七 新任大同巡撫二十三 主動出擊五百五十三 往南一千二百九十六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二十八 腦洞大開的蕭如薰九百二十八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五百五十五 王世揚求活(上)一千零八十六 太子的地位不可動搖二百四十二 三方會談(下)一千一百八十九 接風晚宴二百二十二 悲憤的孤軍一千一百一十九 五司七姓的機會三百一十四 出征(上)六百三十一 煽動八十六 騙子的奇效一千零九十九 安南之亂一百六十五 時代的腳步七百一十八 輝煌的勝利八百三十八 他們還在叫喊着一千二百零三 豐臣秀次決定玩一把大的一千三百四十四 倒黴的西班牙人四百三十九 混亂的總督府六十九 蕭李爭鋒(上)二百四十一 三方會談(中)三百四十二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下)三百五十三 劇烈的碰撞三百五十六 皇帝的復甦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強大的騎兵二百一十六 太閣的頭顱二百五十八 留守一百四十三 釜山的倭城一百一十八 李如鬆血戰開城(上)五百一十三 督戰與逃兵一千二百五十三 怠政?一千一百七十三 前田利家覺得頭疼不已一千二百零五 外交孤立行動一千零二十五 回去?怎麼可能?三百七十四 燈塔九百四十 反派與正派一千三百四十八 重拳出擊三百六十六 袁黃的期待一千三百三十一 明哲保身的『哲』一千三百一十五 郭家的一天(上)一千三百三十 召方從哲入京覲見一千零三十二 努爾哈赤成功了四百一十四 西班牙人的準備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一千二百五十八 名存實亡的暹羅(下)四百零二 羅馬教廷的目的五百八十六 掌舵者八十三 沈惟敬出使平壤七百六十二 趙志皋覺得自己好像看到了些什麼一千一百一十七 我可沒得罪您吧?四百六十三 向馬尼拉進軍一千三百五十二 新的宿命和方向六百零八 蕭如薰的目的三百八十五 凱旋(中)一千二百二十四 悽慘的一行人九百一十三 趙虎忽然意識到了什麼六百七十一 可怕的風暴正在醞釀一千一百五十三 飛鳳關告急一千三百五十五 萬事俱備五十五 初見朱翊鈞六百五十 “無恥的明軍”八百零八 沈一貫是極其詫異的五百五十九 抽你者蕭如薰也!(上)六百零一 最牛的武將一千一百六十六 孫時泰不甘心七百零一 接風洗塵九百二十四 你們是要造反嗎?!七百八十一 殺賊!一百一十二 紅線五十一 蕭如薰的對策五百九十七 甜棗八百七十一 李汶堅持自己的判斷六百八十五 廢人(上)五百九十五 免貴姓蕭七百零八 我在緬甸可還有好幾萬精兵啊!七百九十九 季馨沒死?三百六十四 大決戰一千二百零五 外交孤立行動九百二十二 流言一千零二十三 不安的努爾哈赤六百二十六 奇妙的會面
四百七十一 猜忌(上)四十七 戰後一千二百二十三 城內爆炸了九百零八 狗急跳牆五百八十七 想要騰飛的心九百四十四 你就是太聰明瞭一千二百三十 大秦的國威一千一百三十八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九百五十七 蕭某人最厭惡沽名釣譽之輩一千零八十四 傳奇的毛文龍二百二十 定鼎勝局三百 翁婿夜話(上)八十九 蕭如薰的戰策六百三十四 天道好輪迴,上天饒過誰八百一十一 後悔的劉黃裳一千二百五十三 怠政?六百九十七 新任大同巡撫二十三 主動出擊五百五十三 往南一千二百九十六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二十八 腦洞大開的蕭如薰九百二十八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五百五十五 王世揚求活(上)一千零八十六 太子的地位不可動搖二百四十二 三方會談(下)一千一百八十九 接風晚宴二百二十二 悲憤的孤軍一千一百一十九 五司七姓的機會三百一十四 出征(上)六百三十一 煽動八十六 騙子的奇效一千零九十九 安南之亂一百六十五 時代的腳步七百一十八 輝煌的勝利八百三十八 他們還在叫喊着一千二百零三 豐臣秀次決定玩一把大的一千三百四十四 倒黴的西班牙人四百三十九 混亂的總督府六十九 蕭李爭鋒(上)二百四十一 三方會談(中)三百四十二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下)三百五十三 劇烈的碰撞三百五十六 皇帝的復甦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強大的騎兵二百一十六 太閣的頭顱二百五十八 留守一百四十三 釜山的倭城一百一十八 李如鬆血戰開城(上)五百一十三 督戰與逃兵一千二百五十三 怠政?一千一百七十三 前田利家覺得頭疼不已一千二百零五 外交孤立行動一千零二十五 回去?怎麼可能?三百七十四 燈塔九百四十 反派與正派一千三百四十八 重拳出擊三百六十六 袁黃的期待一千三百三十一 明哲保身的『哲』一千三百一十五 郭家的一天(上)一千三百三十 召方從哲入京覲見一千零三十二 努爾哈赤成功了四百一十四 西班牙人的準備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一千二百五十八 名存實亡的暹羅(下)四百零二 羅馬教廷的目的五百八十六 掌舵者八十三 沈惟敬出使平壤七百六十二 趙志皋覺得自己好像看到了些什麼一千一百一十七 我可沒得罪您吧?四百六十三 向馬尼拉進軍一千三百五十二 新的宿命和方向六百零八 蕭如薰的目的三百八十五 凱旋(中)一千二百二十四 悽慘的一行人九百一十三 趙虎忽然意識到了什麼六百七十一 可怕的風暴正在醞釀一千一百五十三 飛鳳關告急一千三百五十五 萬事俱備五十五 初見朱翊鈞六百五十 “無恥的明軍”八百零八 沈一貫是極其詫異的五百五十九 抽你者蕭如薰也!(上)六百零一 最牛的武將一千一百六十六 孫時泰不甘心七百零一 接風洗塵九百二十四 你們是要造反嗎?!七百八十一 殺賊!一百一十二 紅線五十一 蕭如薰的對策五百九十七 甜棗八百七十一 李汶堅持自己的判斷六百八十五 廢人(上)五百九十五 免貴姓蕭七百零八 我在緬甸可還有好幾萬精兵啊!七百九十九 季馨沒死?三百六十四 大決戰一千二百零五 外交孤立行動九百二十二 流言一千零二十三 不安的努爾哈赤六百二十六 奇妙的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