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零二 羅馬教廷的目的

蕭如薰對於宗教一向持謹慎態度,在他看來,凡是在人類社會有非常大的影響力的宗教,無一不是掌握權力的統治階級出於控制人民思想的目的而扶持的統治工具。

只是宗教籠絡人心的能力實在是很強,並且科學並不能總是戳破宗教的理念,所以當科學不足以改變人們對神明的敬畏之心的時候,宗教就會很可怕了。

當統治者的政權衰落之後,宗教的教權就自然而然的擴大了,當政權無法壓制教權的時候,宗教裁判所就出現了,基督教籠罩歐洲近兩千年,而中國也沒有逃脫這樣的宿命,儒家思想最後幾乎發展成了儒教,一樣能夠壓制政權,還是堂而皇之的。

歷史上也是如此,儒教控制之下的大明朝對基督教的入侵感到了十分的不愉快,而以利瑪竇爲首的第一代傳教士對此持十分謹慎的態度,小心翼翼的用各種方式把傳教行爲變得更加溫和,使得儒家士子可以接受,從而勉強生存下來。

利瑪竇這一批人全部去世之後,大明也沒了。

滿清建政,最開始雙方還能勉強相處,康熙爲了籠絡人心,還接納了一些傳教士在宮廷內任職,勉強允許小規模的傳教活動,可是當羅馬教皇腦子抽抽,決定不允許教徒同時信仰兩種體系的時候,矛盾就徹底爆發了。

最終儒教以極其強大而深厚的力量將基督教全面逐出中國。

法家學說和儒家學說一樣都有非常強的排他性,而董仲舒改造之後的儒家霸術更是吸納了法家的霸權主義思想,搞了一個罷黜百家,儒家連本土思想都不能容納,唐時並行的釋道二家都被逼成了真正的宗教,更何況是外來的基督教,所以利瑪竇等人寸步難行。

宗教去蠱惑大字不識一個的人還行,對上那些驕傲的不可一世的儒門士子,還真是沒什麼誘惑力,而且基督教在中國沒有任何勢力,不像在歐洲,成爲基督徒還能得到一定的利益。

中國人學習儒術是爲了當官,不是爲了什麼信仰,你要是信基督能當官,看吧,不出一個月基督教就能在中國成燎原之勢。

可是現在,拋開個人喜好,羅馬教廷能給蕭如薰什麼樣的利益,能夠打動他讓他允許傳教士在緬甸傳教呢?這對於他而言有什麼好處嗎?基督教傳教傳來傳去會不會對他的戰略產生影響?

他只想利用傳教士當中的一批精通科學的人才幫他發展科學,但是現在他既然可以打通從中國到歐洲的航路,那也就意味着他不用依靠那些傳教士,自己也可以去歐洲大陸招募一些技術工來幫着建立他需要的工業體系。

將中國在一些方面的劣勢給補足,再次形成對歐洲的壓制狀態,那就可以了,至於基督教,那完全是糟粕一類的東西。

說句難聽的,那些宗教的最高層自己怕是從來都不信宗教,他們只信自己的權力,之所以宣揚宗教,只是爲了更好地控制那些最底層的最虔誠的信徒,以幫助他們達成自己的個人目的,將個人目的粉飾成宗教旨意,愚弄大衆罷了。

讓他們介入到中國的思想界幫着對付儒家?

抱歉,那我還不如用刀子把那些混帳全部砍死來的痛快些,儒家的某些思想還是能適用於中國的,蕭如薰從沒想過把儒家在中國連根拔起。

真要面對面的談利益的話,蕭如薰想要驅逐西班牙在南海區域的全部勢力,獨霸南海和東南亞,羅馬教廷能答應幫忙嗎?

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和羅馬教廷的關係可是不錯啊,和羅馬教廷關係差的是英國,不是西班牙,法國和西班牙的關係也差,就算是合作,蕭如薰也會尋找英法兩國合作對付西班牙,而不是找羅馬教廷。

更何況西班牙現在不斷的和英法荷交戰,疲於戰爭,根本沒有多餘的力量支持菲律賓的部隊和中國開戰,如果蕭如薰執意要在此時和西班牙大戰一場,憑他手下的三萬軍隊和三百多艘戰艦,還有那些在海上打的海盜抱頭鼠竄的水師,他未必沒有戰勝菲律賓總督府奪取菲律賓的可能。

只是現在的確不是時候,發展纔是主流,現在不是和西班牙正式開戰的時候,他的實力還不夠強,羽翼還不夠豐滿。

羅馬教廷不會再有東山再起的那一天了,他們停留在這個時代就可以了。

這些心裡話蕭如薰沒有告訴陳龍正,他告訴陳龍正,不要和那些人做深入交談,只要邀請他們到緬甸來就好,他會親自應付那些人。

蕭如薰不能直接拒絕這些羅馬教廷的人,畢竟他們在歐洲有很大的影響力,他想要在歐洲打開屬於中國的市場和威望,就不能和羅馬教廷把關係搞僵。

給他們希望,讓他們渴望,這樣,他們甚至會主動配合蕭如薰打開歐洲市場,打通連接線,讓蕭如薰盡情的吸取歐洲文藝復興以來的科學精華,以彌補大明本身的不足,一心一意的發展自己的實力,等實力到了,再一腳踹開這些教棍,飽嘗和中國做生意的利益的歐洲人將絕對不會支持羅馬教廷驅逐中國人。

別的不說,熱那亞的銀行家們就要和羅馬教廷玩命——你們還以爲自己是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教廷都被軍隊搶劫過一次了,還敢高高在上?

羅馬教廷那麼急切的想在中國傳教,也是有着挽回顏面的想法的。

而當歐洲宗教改革聯盟的人意識到中國人的作用的時候,也會想着拉攏中國人和天主教聯盟對着幹的。

陳龍正禮貌的邀請羅馬教廷的人和他共赴緬甸,然後,又私下裡會見了前來拜見他的法國人,避開了利瑪竇,悄悄的請法國人跟隨他們一起來緬甸。

陳龍正很好的完成了蕭如薰交代的商業任務和政治任務,不僅招募回了足夠的工匠,還帶來了羅馬教廷的人和法國人,蕭如薰要爲之後的一些事情做準備了。

一百七十五 九鬼嘉隆的最後努力七百五十三 緊急協議七百九十八 總動員三百八十一 蕭如薰的捷報八百五十七 第二輪北伐開始六百六十一 定個小目標,先豎它五六座京觀九百一十五 文官們的騷動一千三百七十七 你來做這個皇帝吧一千一百一十三 先下手爲強一千三百五十三 皇莊系統二百零六 大明日本互助友好條約一千一百八十九 接風晚宴一千二百七十五 爹啊,您把我害苦了啊!一千一百二十一 送客,走人,結束八百七十二 白桿兵的特殊任務八百 絕不反悔!一千一百五十 強弩之末(下)六百七十七 主持公道七百八十二 滿朝文武,無一骨節矣五百一十九 李成樑的政治失誤一百一十八 李如鬆血戰開城(上)四百一十八 這個武人倒不簡單一千三百七十八 從此以後,你便是大秦的皇帝八百三十五 殺人了!四百一十七 利瑪竇重重的鬆了口氣一千二百七十五 爹啊,您把我害苦了啊!七百二十一 皇帝與秦國公一千一百九十四 海洋五百三十一 蠱惑人心八百一十六 巾幗女將與白桿兵六百八十六 廢人(下)八百九十二 夜宴(下)一百二十三 捷報抵京六百四十七 不是出問題了吧?七百 強烈的恐懼和不安支配着駱思恭八百八十四 安祿山與郭子儀八百二十三 無路可退一千零九十四 生機勃勃五百九十九 困獸一千二百一十八 石田三成成爲了第一個覺悟的人一千一百八十 武六百二十四 血債血償三百七十四 燈塔九百四十三 要完蛋了?一千一百一十六 直取婁山關一千一百七十七 百僚未起朕先起(上)二十二 他是怎麼做到的?一千零六十八 我接替你的職位九百九十七 趙世卿死了五百四十二 蕭如薰第一次對自己堅持的理念產生了懷疑七百一十九 那是人嗎?十二 煩躁的哱雲二百三十八 手腕五十一 蕭如薰的對策一百三十一 黑田長政的最後一搏一千零七 兩杯酒四百三十四 喪心病狂(下)五百五十七 太原騷亂(上)一千一百四十六 治蝗(下)三百六十六 袁黃的期待一千二百二十二 前田利長的決定九百八十六 奏請選秀六百 悲哀的抉擇三百三十六 火器狂人蕭如薰八百五十三 京師大亂(上)九百五十六 嗅覺敏銳的孔尚賢一千零七十六 斷尾求生八十八 心安樂,才能身安樂一千三百七十六 羣臣始終沒有看穿過皇帝哪怕一次五百四十八 爲了活命(下)五百二十九 將軍心緊握在手四百七十 部落的聯合一千三百一十九 贏了帝國首輔,輸了回家入土七百九十五 開動的戰爭機器(上)八百八十 不一樣的鉛彈九百六十四 爲你們準備的賞賜二百九十三 夫妻重聚五十六 蕭如薰縱論朝戰(上)二百七十六 救火隊員李太后(上)五百四十二 蕭如薰第一次對自己堅持的理念產生了懷疑五百一十二 該來的還是來了一千二百一十二 駱尚志率軍進擊五百一十七 君臣再相見一千三百五十二 新的宿命和方向八百二十五 大政府一千一百七十 無法迴避的陽謀六十七 最後一關九百七十九 替罪羔羊柳成龍一千一百四十五 治蝗(上)一千一百五十四 喂不熟的白眼狼八百一十四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八百一十三 薑還是老的辣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上)十六 逆賊安敢言生死大義!五百八十六 掌舵者八百六十九 寒風瑟瑟四十六 寧夏亂平四十七 戰後一千一百二十八 鄭鷹的決斷九百五十九 三個人的門面
一百七十五 九鬼嘉隆的最後努力七百五十三 緊急協議七百九十八 總動員三百八十一 蕭如薰的捷報八百五十七 第二輪北伐開始六百六十一 定個小目標,先豎它五六座京觀九百一十五 文官們的騷動一千三百七十七 你來做這個皇帝吧一千一百一十三 先下手爲強一千三百五十三 皇莊系統二百零六 大明日本互助友好條約一千一百八十九 接風晚宴一千二百七十五 爹啊,您把我害苦了啊!一千一百二十一 送客,走人,結束八百七十二 白桿兵的特殊任務八百 絕不反悔!一千一百五十 強弩之末(下)六百七十七 主持公道七百八十二 滿朝文武,無一骨節矣五百一十九 李成樑的政治失誤一百一十八 李如鬆血戰開城(上)四百一十八 這個武人倒不簡單一千三百七十八 從此以後,你便是大秦的皇帝八百三十五 殺人了!四百一十七 利瑪竇重重的鬆了口氣一千二百七十五 爹啊,您把我害苦了啊!七百二十一 皇帝與秦國公一千一百九十四 海洋五百三十一 蠱惑人心八百一十六 巾幗女將與白桿兵六百八十六 廢人(下)八百九十二 夜宴(下)一百二十三 捷報抵京六百四十七 不是出問題了吧?七百 強烈的恐懼和不安支配着駱思恭八百八十四 安祿山與郭子儀八百二十三 無路可退一千零九十四 生機勃勃五百九十九 困獸一千二百一十八 石田三成成爲了第一個覺悟的人一千一百八十 武六百二十四 血債血償三百七十四 燈塔九百四十三 要完蛋了?一千一百一十六 直取婁山關一千一百七十七 百僚未起朕先起(上)二十二 他是怎麼做到的?一千零六十八 我接替你的職位九百九十七 趙世卿死了五百四十二 蕭如薰第一次對自己堅持的理念產生了懷疑七百一十九 那是人嗎?十二 煩躁的哱雲二百三十八 手腕五十一 蕭如薰的對策一百三十一 黑田長政的最後一搏一千零七 兩杯酒四百三十四 喪心病狂(下)五百五十七 太原騷亂(上)一千一百四十六 治蝗(下)三百六十六 袁黃的期待一千二百二十二 前田利長的決定九百八十六 奏請選秀六百 悲哀的抉擇三百三十六 火器狂人蕭如薰八百五十三 京師大亂(上)九百五十六 嗅覺敏銳的孔尚賢一千零七十六 斷尾求生八十八 心安樂,才能身安樂一千三百七十六 羣臣始終沒有看穿過皇帝哪怕一次五百四十八 爲了活命(下)五百二十九 將軍心緊握在手四百七十 部落的聯合一千三百一十九 贏了帝國首輔,輸了回家入土七百九十五 開動的戰爭機器(上)八百八十 不一樣的鉛彈九百六十四 爲你們準備的賞賜二百九十三 夫妻重聚五十六 蕭如薰縱論朝戰(上)二百七十六 救火隊員李太后(上)五百四十二 蕭如薰第一次對自己堅持的理念產生了懷疑五百一十二 該來的還是來了一千二百一十二 駱尚志率軍進擊五百一十七 君臣再相見一千三百五十二 新的宿命和方向八百二十五 大政府一千一百七十 無法迴避的陽謀六十七 最後一關九百七十九 替罪羔羊柳成龍一千一百四十五 治蝗(上)一千一百五十四 喂不熟的白眼狼八百一十四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八百一十三 薑還是老的辣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上)十六 逆賊安敢言生死大義!五百八十六 掌舵者八百六十九 寒風瑟瑟四十六 寧夏亂平四十七 戰後一千一百二十八 鄭鷹的決斷九百五十九 三個人的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