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八 留守

這是從石見銀山運送到大明的第一批銀子。

之後,蕭如薰親自制定了三十萬兩銀子運一批、就地採礦就地冶煉、軍隊監管的實施辦法、以倭人管理倭人的基本原則,然後,蕭如薰找來了吳惟忠。

其實最早的時候,蕭如薰選中的是麻貴,蕭如薰和麻貴是在哱拜之亂中認識的,也在那次戰役裡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是蕭如薰除了自己的本家親將之外最信任的人,信任度還在吳惟忠之上,這次戰爭結束之後,作爲主將,蕭如薰是必須要回去的,那麼日本的局面交給誰來負責,蕭如薰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麻貴,但是思來想去,蕭如薰意識到麻貴是大同世家的將領,是麻家軍的領頭人,麻家的根基在大同當地,而不是在日本。

若要麻貴出鎮日本,就等於逼着麻家不得不選出另外一個領頭羊,而這個人未必就比麻貴更好,因此,蕭如薰逐漸改變了這樣的想法。

直到碧蹄館血戰之後,蕭如薰找到了一個足以讓他放心的人物——吳惟忠。

吳惟忠的踏實,吳惟忠的縝密,吳惟忠的任勞任怨讓蕭如薰非常欣賞,這樣的將軍在大明軍中是很少見的,可以說吳惟忠是戚繼光留給大明最珍貴的遺產之一。

吳惟忠和日本人作戰多年,經驗豐富,深諳日本人的戰法,在碧蹄館打出了赫赫威名,讓日本人爲之膽寒,同樣是在碧蹄館,吳惟忠知曉了日軍全部的戰法戰術,對他們相當瞭解,而他麾下的南軍就是專門爲了對付日本人而練就的,不讓這樣的將軍鎮守日本,還讓誰來鎮守呢?

所以蕭如薰決定在自己離開之前,跟吳惟忠談一談。

他親手烤了一隻羊寬款待吳惟忠。

“提督希望末將出鎮石見?”

吳惟忠撕咬着羊肉,聽着蕭如薰說的話,他不由得愣了愣。

“對,本督上書朝廷在倭國設立石見軍鎮,希望讓吳總兵出鎮石見,擔任石見鎮總兵,總領石見鎮的一萬兵馬,負責石見、隱岐島和佐渡島的防務,同時負責石見銀山的開採和銀子的運送,還有日本賠款的運送。”

吳惟忠盤算了一下自己的職責,驚訝地發現蕭如薰把所有戰果的保管權都放在了自己這裡。

原來蕭如薰如此信任自己?乃至於超過了寧夏本部和交情甚篤的麻貴?

吳惟忠以爲自己是不會有這樣的機會的,最後一戰打完之後,他還以爲自己就此可以卸甲歸田迴歸鄉里頤養天年了,他覺得戚將軍留給他的任務他已經完成的差不多了,繼續下去的話已經沒有太大的必要,而且他已經步入了暮年,不再適合衝鋒陷陣了,但是蕭如薰還是把這個任務交給了他。

“提督爲何不選他人,而選了末將呢?”

吳惟忠放下了手裡的羊肉,狠認真地看着蕭如薰。

蕭如薰笑了笑,開口道:“本督覺得,你是唯一一個不會辜負本督對你的期望的人,你不會貪墨,不會做違心的事,心思縝密,經驗豐富,帶兵有方,約束有道,你麾下軍兵軍紀甚至在本督的寧夏火器營之上,本督有些時候都不好約束麾下軍兵不去禍害那些倭國娘們,你卻能約束自己的部下,這一點,本督很是欽佩。

所以,將石見鎮交給你,把每年將近三百萬銀子交給你,本督非常放心,除了你,本督也找不到那麼值得信任的人了,更別說倭國的局勢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不會太平穩,本督需要一個經驗老道的將軍留下來監視倭國雙方勢力之間的相處,不讓大規模戰事爆發,這一點,只有你能做到。”

吳惟忠被誇的老臉一紅,心中暖暖的,笑道:“末將還不知道提督對末將如此看重。”

“你是戚將軍帶出來的將軍,本督仰慕戚將軍,也相信你,吳總兵,等本督回去之後,這裡的一切就交給你了,務必保住這裡,另外,在駐守的同時,也可以着重培養一批合格的傳人,戚將軍培養了你,讓本督受用不已,你也要接着培養合適的人,讓戚將軍的兵法和戰術流傳下去,不要斷了傳承。”

吳惟忠堅定的點了點頭,開口道:“將軍所言,吳惟忠謹記在心。”

蕭如薰也點了點頭,繼而說道:“你且準備着,挑選一萬名願意跟着你的士兵留下,本督估計這幾日朝廷的旨意就要來了,朝廷旨意一到,本督不日就要離開,這裡的一切,就拜託你了!”

吳惟忠抱拳應諾:“末將必然不負提督期待!”

搞定了留守將軍的事情,蕭如薰纔算是放鬆了一些,算算時日,距離愛妻臨盆生育也沒多少時間了,從她懷孕開始,再到如今快要生育,整個過程中,蕭如薰都缺席了,他不由得對楊彩雲充滿了歉疚的情緒,想要補償,也不知道該用什麼方式補償,唯一期待的,就是能在彩雲生育之前趕回去,陪她一起把孩子帶到這個世間。

大抵是聽到了蕭如薰的期待,在滿朝震驚的背景之下,三月十日,皇帝通過內閣首輔王錫爵下達旨意到六部,繼而頒佈天下,宣佈了大明平倭之戰的完全勝利。

在羣臣驚掉了一地眼珠子還沒撿起來的時候,朱翊鈞再次下達聖旨,宣佈將自己的三個兒子——朱常洛,朱常洵和朱常浩並封爲王,表明自己的態度不是不願封太子,而是皇子多年幼,需要更多的觀察,並且皇后無子,他期待皇后有孕生子,那麼便是嫡長子可以立爲太子,如果說現在就立了太子,那麼日後皇后若是生子,又將皇后和嫡子置於何地呢?

因此,朱翊鈞宣佈,三王並封,多幾年的時間觀察,多幾年的時間給皇后。

再緊接着,皇后上表給朱翊鈞,表達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內閣首輔王錫爵奉詔,起草了詔書,頒佈下去,準備大軍凱旋的禮儀和冊封親王的禮儀。

六百一十五 狗與狼三百零九 龍鳳胎(下)六百二十二 敢戰的李如鬆六百八十六 廢人(下)一千零五十二 寄希望於毛文龍的褚英一千零二十六 炫耀二百零一 袁黃是個合格的贊畫六百零五 不怕死的扯力克(上)一千二百八十二 陸海之爭(上)一千三百三十三 方從哲抵達南京八百一十 心虛八十六 騙子的奇效一千三百零九 成功的政策二百三十六 這只是奴役,不是殖民二百零四 提督與軍師之爭鋒一千三百七十三 願我大秦繁榮昌盛,永世不衰六百零六 不怕死的扯力克(下)一千三百三十八 北虜復來五 視察軍營六百三十四 天道好輪迴,上天饒過誰一百九十三 壓倒性的優勢九百二十五 你是大明的將軍?一千零三十五 一定要回來!一百二十七 穩渡臨津江一百八十二 蕭如薰的大禮二十五 進擊的麻貴二百八十二 蕭文奎所希望的享受二百四十一 三方會談(中)五百三十四 李如鬆的疑惑一千零四十一 絕望的褚英一千一百二十三 秦軍的蛻變九百一十二 家書一百九十四 他註定找不到識字的人一百四十二 淪爲鬼域的漢城三百一十七 華人的憂慮九百六十三 慢慢來一百一十九 李如鬆血戰開城(下)五百四十 糧食的疑雲(下)三十四 準!八百五十七 第二輪北伐開始八十九 蕭如薰的戰策四百一十四 西班牙人的準備一百八十 高薪養廉?二百三十七 德川家康的窘境一千三百四十八 重拳出擊六百六十 男人的慾望八百一十九 麻威心中對北邊那個所謂的朝廷充滿了蔑視八百九十五 僵局九百五十八 我就不再追究了八百五十五 多事之秋二百一十八 朝廷的壓力六十八 李如鬆不服!七百五十四 李如鬆做了一個決定四百零二 羅馬教廷的目的八百九十三 誅殺(上)三百九十 萬曆二十二年年末一千三百二十二 血吸蟲之患(上)一千一百四十七 特洛伊木馬(上)三百六十六 袁黃的期待一千二百五十一 滄海桑田,物是人非七百九十七 策反三百九十五 陳龍正西行記(一)四百五十七 菲律賓海戰(一)二百零七 蕭如薰的真正意圖一千三百零六 買賣來了五百一十九 李成樑的政治失誤一千二百五十七 名存實亡的暹羅(上)三百八十六 政治動物一千一百一十六 直取婁山關一千一百八十四 前田利家的威嚴六百零六 不怕死的扯力克(下)一百九十八 德川家康的怒火一千二百零七 售賣軍火一千一百五十四 喂不熟的白眼狼二百七十五 凡人的悲哀一千三百四十三 中國式的生活八百二十六 屋漏偏逢連夜雨一百九十三 壓倒性的優勢九百二十一 混亂的京師七百四十四 快去找沈一貫!二百七十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一千一百四十四 他不是神二百七十四 決然的母子(下)四百三十 興師問罪(三)五百四十三 被扭轉的戰局一千零六十七 只有一個柳成龍二百一十六 太閣的頭顱二百一十一 叫家康來見我!一百七十一 熱鬧的釜山與風平浪靜的對馬一千零八十六 太子的地位不可動搖八百二十七 退而求其次一千三百七十七 你來做這個皇帝吧一千三百四十八 重拳出擊一千二百三十八 莫氏的請求二百四十四 一切遂成定局一千一百八十六 早晚會有一戰二百二十一 爭分奪秒一千零一十 來我這兒吧一百五十八 過年(四更)一千三百一十 趙士禎不想深究
六百一十五 狗與狼三百零九 龍鳳胎(下)六百二十二 敢戰的李如鬆六百八十六 廢人(下)一千零五十二 寄希望於毛文龍的褚英一千零二十六 炫耀二百零一 袁黃是個合格的贊畫六百零五 不怕死的扯力克(上)一千二百八十二 陸海之爭(上)一千三百三十三 方從哲抵達南京八百一十 心虛八十六 騙子的奇效一千三百零九 成功的政策二百三十六 這只是奴役,不是殖民二百零四 提督與軍師之爭鋒一千三百七十三 願我大秦繁榮昌盛,永世不衰六百零六 不怕死的扯力克(下)一千三百三十八 北虜復來五 視察軍營六百三十四 天道好輪迴,上天饒過誰一百九十三 壓倒性的優勢九百二十五 你是大明的將軍?一千零三十五 一定要回來!一百二十七 穩渡臨津江一百八十二 蕭如薰的大禮二十五 進擊的麻貴二百八十二 蕭文奎所希望的享受二百四十一 三方會談(中)五百三十四 李如鬆的疑惑一千零四十一 絕望的褚英一千一百二十三 秦軍的蛻變九百一十二 家書一百九十四 他註定找不到識字的人一百四十二 淪爲鬼域的漢城三百一十七 華人的憂慮九百六十三 慢慢來一百一十九 李如鬆血戰開城(下)五百四十 糧食的疑雲(下)三十四 準!八百五十七 第二輪北伐開始八十九 蕭如薰的戰策四百一十四 西班牙人的準備一百八十 高薪養廉?二百三十七 德川家康的窘境一千三百四十八 重拳出擊六百六十 男人的慾望八百一十九 麻威心中對北邊那個所謂的朝廷充滿了蔑視八百九十五 僵局九百五十八 我就不再追究了八百五十五 多事之秋二百一十八 朝廷的壓力六十八 李如鬆不服!七百五十四 李如鬆做了一個決定四百零二 羅馬教廷的目的八百九十三 誅殺(上)三百九十 萬曆二十二年年末一千三百二十二 血吸蟲之患(上)一千一百四十七 特洛伊木馬(上)三百六十六 袁黃的期待一千二百五十一 滄海桑田,物是人非七百九十七 策反三百九十五 陳龍正西行記(一)四百五十七 菲律賓海戰(一)二百零七 蕭如薰的真正意圖一千三百零六 買賣來了五百一十九 李成樑的政治失誤一千二百五十七 名存實亡的暹羅(上)三百八十六 政治動物一千一百一十六 直取婁山關一千一百八十四 前田利家的威嚴六百零六 不怕死的扯力克(下)一百九十八 德川家康的怒火一千二百零七 售賣軍火一千一百五十四 喂不熟的白眼狼二百七十五 凡人的悲哀一千三百四十三 中國式的生活八百二十六 屋漏偏逢連夜雨一百九十三 壓倒性的優勢九百二十一 混亂的京師七百四十四 快去找沈一貫!二百七十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一千一百四十四 他不是神二百七十四 決然的母子(下)四百三十 興師問罪(三)五百四十三 被扭轉的戰局一千零六十七 只有一個柳成龍二百一十六 太閣的頭顱二百一十一 叫家康來見我!一百七十一 熱鬧的釜山與風平浪靜的對馬一千零八十六 太子的地位不可動搖八百二十七 退而求其次一千三百七十七 你來做這個皇帝吧一千三百四十八 重拳出擊一千二百三十八 莫氏的請求二百四十四 一切遂成定局一千一百八十六 早晚會有一戰二百二十一 爭分奪秒一千零一十 來我這兒吧一百五十八 過年(四更)一千三百一十 趙士禎不想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