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零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眼下,孫承宗只能想到這一點。

“蕭鎮南功勳卓著爲國之名將,有此名將坐鎮,大明周邊宵小之輩再也不敢窺伺大明,這一戰若能取勝,則北虜也會懾於蕭鎮南威名不敢南下!大明多少年沒有出現這等名將了?”

“名將再好,不聽命令也不能用!”

房守士無奈道:“一個不聽命令的名將,就像是一把極其鋒銳卻不受控制的神兵,隨時可能反噬其主!”

“陛下如此信任蕭鎮南,隔着數千裡召回蕭鎮南統兵,可見蕭鎮南絕無背叛之心啊!”

孫承宗急道。

“老夫何曾說過蕭鎮南要造反了?”

房守士搖搖頭:“忌憚蕭鎮南的不是陛下,而是沈閣老,想做這把神兵利器之主的,是沈閣老。”

“這……”

孫承宗啞口無言。

“以沈閣老目前的處境,成爲內閣首輔只是時間問題,以這次京察的烈度和力度來判斷,沈閣老絕對不甘心只做一個紙糊閣老,他想要的東西更多,甚至是恢復張江陵時期的威權。”

“張江陵?!”

孫承宗被震驚了。

“沒錯,張江陵,張江陵柄國,一靠首輔身份,二靠馮保,三靠李太后,四靠戚繼光和李成樑!”

房守士緩緩說道:“稚繩,你且聽着,一靠首輔,那是因爲首輔身份是其柄國的大義名分,有了這個大義名分,張江陵才能從容發號施令,但是權力從來不是職位附帶的,而是自己的實力爭取而來的,只是首輔但是沒有實力,就是如今的趙閣老。

二靠馮保,那是因爲馮保是當時的內廷內侍的總頭目,是司禮監掌印太監,掌硃批用印之權,更是東廠和錦衣衛的實際掌權者。

與馮保聯手,張江陵才能不擔心後院起火,還能掌握秘聞情報,掌握貪官污吏的把柄,甚至是鉗制都察院,將主要的反對派都給牽制住,使他的政令可以順利傳達。

三靠李太后,李太后是皇家,更是當時尚未長大的今上生母,是今上親政之前掌握實權的人,馮保那時聽她的,交好李太后,才能保證馮保不出問題,張江陵的後方才能穩固。

四靠戚繼光和李成樑,這就是兵權了,大明雖然壓制武將,但是軍功依然是最重要的,大明年年有戰,一旦發生戰事,首輔首當其衝,戰勝還好,一旦戰敗,那就是落人口實,定會有人攻擊首輔。

只有手握可靠人選,使之掌握兵權,在背後支持,讓他去取軍功,打勝仗,那麼水漲船高,首輔的權威就更加穩固了,兵權被如今的朝堂刻意忽視,但是兵權從來都是重中之重!”

孫承宗頭一次聽到房守士如此正經的對他闡述朝堂之道,不由得十分震驚。

“東翁的意思是說,蕭鎮南就是沈閣老拿來當戚繼光和李成樑用的?”

房守士點了點頭。

“之前是,但是如果蕭鎮南出兵的消息傳回京師之後,應該就不是了,那個時候沈閣老就會發現,他駕馭不住蕭鎮南,蕭鎮南不是他能駕馭的了的。”

“那……”

“駕馭不了,只能打壓,打壓不了,就只能……”

房守士抿了抿嘴脣,做了一個手掌往下切的手勢。

“這……”

孫承宗瞪大了眼睛:“狡兔未死,走狗已烹,蕭鎮南在軍中威望高,在民間威望更高啊!蕭鎮南在朝鮮擊殺二十萬倭寇,爲東南父老報數十年血海深仇,東南民間不說家家戶戶,蕭鎮南的生祠可不在少數啊!

他沈一貫不怕天下人寒心嗎?而且蕭鎮南是勳貴,是世襲罔替鎮南侯,與國同休!他有什麼藉口處置蕭鎮南,蕭鎮南該怎麼處置,何曾輪得到他沈一貫說了算?他當陛下是擺設嗎?”

“不是嗎?”

房守士苦笑着反問了一句:“稚繩,等你考取進士,等你進入官場,你就會知道,現如今,咱們大明朝的朝廷,和以往歷朝歷代都不一樣,前所未有。”

孫承宗不是官場中人,不懂官場,知道的不透徹,無法發表自己的言論。

“但是稚繩,你有一點說的很對,蕭鎮南對大明朝的功勳實在是太大了,別的不說,朝鮮之役他殺了二十萬倭寇,將倭國打到東西分治的程度,讓東南再也不受倭寇的危害,給東南百姓報了數十年的血海深仇。

他沈一貫也是東南出身,不可能不在意這一點,雖說倭寇不曾害到他這種人,但是他不會完全不在乎自己的名望,若是天下人都以爲是他害了蕭鎮南,那他可真沒有翻身之日了。”

“那他……”

“只是自古以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房守士看着孫承宗,孫承宗則滿臉的不可思議。

“蕭鎮南於國有大功,就算蕭鎮南不投效於他,只要蕭鎮南忠於大明,他沈一貫又怎麼能做出那樣的事情呢?大明是陛下的大明,又不是他沈一貫的!”

“不是每個首輔都是張江陵,稚繩,沈一貫想做張江陵,但是,他沒有張江陵的節氣。”

房守士不屑的撇了撇嘴:“我與沈一貫相識也不是幾天的事情,他的爲人,我不說一清二楚,也知道個七七八八,張江陵爲了國家,不惜賠上自己的全家,而沈一貫絕對不敢,蕭鎮南既然不能成爲他手中的刀,他怎麼知道蕭鎮南不會成爲他政敵手中的刀?甚至是,陛下手中的刀!” wWW ●ttκǎ n ●¢〇

“陛下手中刀又如何?國朝將軍就該是陛下的手中刀,不是嗎?”

孫承宗理所當然地反問。

“其他歷朝歷代都該是如此,但是現如今的大明朝,卻偏偏不是如此。”

房守士苦笑道:“算了,稚繩,就到這裡吧,多說無益,該知道的,你遲早會知道,我們回去吧!”

孫承宗一愣。

“不……這……東翁,我們不去將此事告知蕭鎮南嗎?”

“告知蕭鎮南?”

房守士看了看不遠處一派熱火朝天景象的殺胡口大營,搖了搖頭。

“沒用的,眼下的局勢,即使蕭鎮南聽的進去,也改變不了大局了,此事,縱使我看不慣沈一貫,但是我們也無能爲力。”

“不試試怎麼知道?機遇就在眼前啊!東翁!”

孫承宗開口道:“蕭鎮南是難得的名將,只要他對大明忠誠,那就夠了!一個百戰百勝的名將比一個弄權的奸相要重要得多,不是嗎?”

“……”

房守士看着孫承宗正氣凜然的模樣,張張嘴,卻又不知道該如何說。

一百九十四 他註定找不到識字的人七百五十六 朱翊鈞最大的錯誤一千一百一十七 我可沒得罪您吧?六十七 最後一關八百三十 爲難的李化龍二百三十四 王對王七百七十三 你竟敢謀害我!一千零一十一 造船一千二百七十九 冠軍侯四百一十六 利瑪竇的決定十三 魏學曾的擔憂一百八十九 帶路黨玄蘇一千零八十 哀兵與百戰之士一千零八十三 啼笑皆非三百七十七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一百七十八 水師的投名狀一千一百七十七 百僚未起朕先起(上)四百三十七 搞個大新聞八百七十八 先兵後禮?八百六十一 萬無一失六百三十九 願你永遠不要適應四十四 一切都將見分曉八百一十三 薑還是老的辣一千一百四十七 特洛伊木馬(上)一百二十八 碧蹄館遭遇戰(上)三百五十四 『老朋友』的會面六百六十五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二百五十二 奇怪的君臣二百七十四 決然的母子(下)一千一百五十四 喂不熟的白眼狼一千二百七十八 海波平五百 後悔的李成樑(下)一千二百零五 外交孤立行動二百三十七 德川家康的窘境五百零二 炸膛的火器一千一百一十四 交戰五十八 惶惶不可終日的朝鮮君臣五百五十一 大亂驟起七百四十六 大明的千古罪人一百三十六 血戰碧蹄館(五)一千一百八十六 早晚會有一戰一千零四十九 毛文龍請戰五百九十九 困獸四百一十一 合作(下)五十六 蕭如薰縱論朝戰(上)二百七十四 決然的母子(下)一千三百零一 秦軍獨步全球一千二百七十三 今日始知皇帝滋味八百六十二 行動起來的李汶九十一 外臣預祝提督首戰大捷五百七十 向死而生(下)九十八 進擊的李如鬆七百七十八 最後一步四十七 戰後九百二十一 混亂的京師五百零九 陰狠的套路一千零九十九 安南之亂二百二十三 特殊的軍隊一千一百零四 孫時泰的覺悟(下)七百零八 我在緬甸可還有好幾萬精兵啊!三百三十二 接風洗塵宴一千零九十四 生機勃勃一千二百八十五 藩屬國動向(下)八百五十四 京師大亂(下)八百一十 心虛一千二百三十 大秦的國威四百九十二 大同急報七百一十七 小心與囂張八百六十四 劉鄧之爭七百九十 抵達鎮江三百七十九 圖窮匕見一千零八十 哀兵與百戰之士八百三十六 這纔剛剛開始四十六 寧夏亂平三百七十八 拜見提督二百零一 袁黃是個合格的贊畫一千二百一十四 大魚都在後面十二 煩躁的哱雲二十七 君欲上天乎?三百三十八 新的敵人二百零五 斬!!一千三百七十二 親上加親一百四十四 不安的宇喜多秀家一百二十五 冷卻五百四十一 爲皇帝親信者勿忘晁錯二百四十一 三方會談(中)四百七十二 猜忌(下)三百八十五 還政五百四十七 爲了活命(上)一百五十九 燈火闌珊處(五更)四百二十九 興師問罪(二)四百零三 大義凜然的騙子一千三百七十六 羣臣始終沒有看穿過皇帝哪怕一次一千二百一十二 駱尚志率軍進擊五百零九 陰狠的套路五百一十七 君臣再相見二百六十六 羣臣的反擊極其猛烈三百二十 大明重返南洋五百四十九 焦頭爛額的王世揚八百一十一 後悔的劉黃裳
一百九十四 他註定找不到識字的人七百五十六 朱翊鈞最大的錯誤一千一百一十七 我可沒得罪您吧?六十七 最後一關八百三十 爲難的李化龍二百三十四 王對王七百七十三 你竟敢謀害我!一千零一十一 造船一千二百七十九 冠軍侯四百一十六 利瑪竇的決定十三 魏學曾的擔憂一百八十九 帶路黨玄蘇一千零八十 哀兵與百戰之士一千零八十三 啼笑皆非三百七十七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一百七十八 水師的投名狀一千一百七十七 百僚未起朕先起(上)四百三十七 搞個大新聞八百七十八 先兵後禮?八百六十一 萬無一失六百三十九 願你永遠不要適應四十四 一切都將見分曉八百一十三 薑還是老的辣一千一百四十七 特洛伊木馬(上)一百二十八 碧蹄館遭遇戰(上)三百五十四 『老朋友』的會面六百六十五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二百五十二 奇怪的君臣二百七十四 決然的母子(下)一千一百五十四 喂不熟的白眼狼一千二百七十八 海波平五百 後悔的李成樑(下)一千二百零五 外交孤立行動二百三十七 德川家康的窘境五百零二 炸膛的火器一千一百一十四 交戰五十八 惶惶不可終日的朝鮮君臣五百五十一 大亂驟起七百四十六 大明的千古罪人一百三十六 血戰碧蹄館(五)一千一百八十六 早晚會有一戰一千零四十九 毛文龍請戰五百九十九 困獸四百一十一 合作(下)五十六 蕭如薰縱論朝戰(上)二百七十四 決然的母子(下)一千三百零一 秦軍獨步全球一千二百七十三 今日始知皇帝滋味八百六十二 行動起來的李汶九十一 外臣預祝提督首戰大捷五百七十 向死而生(下)九十八 進擊的李如鬆七百七十八 最後一步四十七 戰後九百二十一 混亂的京師五百零九 陰狠的套路一千零九十九 安南之亂二百二十三 特殊的軍隊一千一百零四 孫時泰的覺悟(下)七百零八 我在緬甸可還有好幾萬精兵啊!三百三十二 接風洗塵宴一千零九十四 生機勃勃一千二百八十五 藩屬國動向(下)八百五十四 京師大亂(下)八百一十 心虛一千二百三十 大秦的國威四百九十二 大同急報七百一十七 小心與囂張八百六十四 劉鄧之爭七百九十 抵達鎮江三百七十九 圖窮匕見一千零八十 哀兵與百戰之士八百三十六 這纔剛剛開始四十六 寧夏亂平三百七十八 拜見提督二百零一 袁黃是個合格的贊畫一千二百一十四 大魚都在後面十二 煩躁的哱雲二十七 君欲上天乎?三百三十八 新的敵人二百零五 斬!!一千三百七十二 親上加親一百四十四 不安的宇喜多秀家一百二十五 冷卻五百四十一 爲皇帝親信者勿忘晁錯二百四十一 三方會談(中)四百七十二 猜忌(下)三百八十五 還政五百四十七 爲了活命(上)一百五十九 燈火闌珊處(五更)四百二十九 興師問罪(二)四百零三 大義凜然的騙子一千三百七十六 羣臣始終沒有看穿過皇帝哪怕一次一千二百一十二 駱尚志率軍進擊五百零九 陰狠的套路五百一十七 君臣再相見二百六十六 羣臣的反擊極其猛烈三百二十 大明重返南洋五百四十九 焦頭爛額的王世揚八百一十一 後悔的劉黃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