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一十七 君臣再相見

蕭如薰從緬甸到北京城來了?

不是說他鎮守緬甸從此就不來北京城了嗎?

這是什麼情況?

他爲什麼會突然出現在北京城?而且一點消息都沒有?

難不成是插着翅膀飛過來的不成?!

李如鬆的心裡滿是疑惑。

不只是李如鬆,石星也愣住了,然後急匆匆的趕往皇宮,李如鬆緊隨其後趕了過去,與此同時,內閣裡面,三名輔臣得知這個消息之後,無一不是驚訝莫名,迅速向皇宮趕去。

蕭如薰正在朱翊鈞面前接受朱翊鈞的親切召見,朱翊鈞走下御座,走到蕭如薰面前,親自扶起了蕭如薰,拉着蕭如薰的手,一副淚眼汪汪的樣子。

“自三年前最後一次相見,與愛卿分別已久,朕甚是想念,愛卿在南邊過得可好?”

朱翊鈞一上來不談國事,就和蕭如薰嘮家常,倒也讓蕭如薰覺得心中溫暖。

“蒙陛下關心,臣在緬甸過得尚可,無一日不在關注國事,無一日不在謹守職責,爲大明戍守南疆如今南疆安定,小國紛紛北上朝覲大明,更有佛朗機夷俯首稱臣,臣不負陛下所託。”

蕭如薰征討呂宋戰勝的消息之前傳回了朝廷,朝廷得知多了一個藩屬國的消息本來是應該大肆宣揚並且感到高興的,但是正值戰況緊急且戰局不利的情況,所以也未曾多加關注。

倒是朱翊鈞關注了,得知蕭如薰又給自己打了一場勝仗,斬了佛朗機夷兩千餘,土著萬餘,得了一個藩屬國,沒有辜負那十萬兩軍費,不由得十分欣慰。

“天下文臣武將,真正能爲朕分憂的人不多,愛卿一直都在爲朕,爲大明打勝仗,朕一直都記在心裡,這一次,擊退北虜光復河山,還是要靠愛卿才能行啊!李卿到底是年紀大了,朕怕他有個什麼閃失,實在是對不住他。”

蕭如薰連忙謙虛。

“承蒙陛下錯愛,李公乃大明元老宿將,歷經三朝,奮戰不止,實爲吾輩楷模,臣不敢妄言。”

朱翊鈞笑着拍了拍蕭如薰的肩膀。

“朕雖足不出皇宮,但是朕知道,他們都有私心,只有你是真正的爲朕分憂,爲大明而戰,其餘將軍打仗,無論勝負,都要問朕要錢,只有你,不僅不浪費朕辛苦積攢下來的內帑,還能給朕打回一筆銀子,只有你啊!”

朱翊鈞緊緊握着蕭如薰的手,一臉苦哈哈的模樣,看來也是給那些文臣武將坑慘了。

說實話,這一次北方出事,蕭如薰原先是完全不知道的,甚至對朱翊鈞通過錦衣衛的暗線給自己下達北上密令的事情也相當的驚訝。

十二月七日,蕭如薰把整個呂宋島的土著打服了,剛從緬甸調來了三千軍隊和一批武器給養準備南下開拓其他島嶼的時候,朱翊鈞的錦衣衛就乘船抵達了馬尼拉,求見自己,並且送上了朱翊鈞親筆所書的密令。

上面說,北虜寇邊,十萬鐵騎南下,山西危機,京城告急,要求蕭如薰多少帶一些軍隊火速趕赴京師勤王,如果不方便調集軍隊,自己直接乘船到京師也可以,朱翊鈞要用蕭如薰爲帥,驅逐北虜。

蕭如薰頓時震驚,同時也意識到這是一個不可錯過的機會,當下決定取消開拓南方島嶼的計劃,將此計劃暫時凍結,然後就把剛剛抵達呂宋的三千軍隊重新弄上船。

他把呂宋島交給了袁儼,留下陳龍正幫助他,留三千軍隊壓陣,然後把緬甸交給了袁黃,暫時代替自己行政,向家人告個罪,抱歉今年不能一起吃年夜飯,而後自己火速乘船北上。

朱翊鈞也是突然想到,雖然情況緊急,但是人馬需要休息,可是乘船不用啊。

船可以日夜不停行駛,至少可以爭取多三分之一的時間,若是來得及,爲何不用蕭如薰這個可靠的帥才,而要靠垂垂老矣的李成樑和衝動的李如鬆呢?

當時戰況非常不好,朱翊鈞自己也是心急如焚,他覺得這些人都不怎麼靠得住,所以動用自己花費很多金錢,用三年時間打造的錦衣衛暗線,直接越過了羣臣的耳目,從天津衛乘船一路南下到南洋找蕭如薰,直接傳達皇帝的旨意。

自從上一次圖謀搞事被皇太后終結之後,朱翊鈞意識到自己的身邊人都不怎麼可靠,於是下定決心要打造一支屬於自己的絕對可靠的情報部隊,以便自己隨時可以暗中搞事,走在所有人的前面,讓他們猝不及防。

他一直都沒有放棄這個瘋狂的念頭,儘管被他的母親打擊了,可是三十歲的皇帝是沒有那麼容易就此沉淪的,羣臣依然在不斷的刺激他的神經,他越來越覺得無法忍受,他要搞一次大的事情!

藉此機遇召回蕭如薰,把想法變成事實,讓羣臣吃一次啞巴虧,讓蕭如薰再次樹立威望,然後再從長計議。

總而言之,這一次,朱翊鈞是打算嘗試着找個藉口把蕭如薰給留下來,圖謀大事,自然他也知道有個很重要的阻礙,那就是自己的母親李太后。

這些年,他可沒少對李太后身邊的人動心思,總而言之,現在李太后的任何舉動他都能提前知道,而李太后安插在他身邊的那些眼線,都被他關注到了,人沒動,但是總是刻意的隱瞞一些事情。

眼下,朱翊鈞不能說的太多。

“陛下,眼下是什麼狀況?能否告知於臣?”

既然皇帝如此信任自己,蕭如薰話不多說,先開幹,朱翊鈞極其欣賞這種什麼話不說先幹事的作風,立刻把蕭如薰帶到宮殿左側的牆壁上。

他一拉一根絲線,頓時就有一幅地圖落下,上面標記着一些圈圈點點線線的,一看就是軍事戰略地圖。

“如今,北虜十萬已經基本將大同擊破,根據目前得到的消息,大同只有大同鎮城還有陽和城沒有落入北虜手中,目前此二城正在苦守待援,大同巡撫梅國楨和大同總兵麻貴都在大同鎮城中。

之後,北虜兵分兩路攻打雁門關和平型關,目前雁門關尚未告破,但是平型關已經告破,平型關失陷之後,這一支北虜兵分兩路。

一路南下到了五臺的位置,擊敗了原先要北上支援平型關的援軍,大肆燒殺搶掠之後,繼續南下,目標大概是太原,人數大約是一萬。

另外一路直接朝着紫荊關而來,已經攻破了靈丘,進抵紫荊關開始攻打關城,情況岌岌可危,李卿兩次求援,我軍似乎損失慘重。

如今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雁門關還沒有告破,一支數萬人的蒙古騎兵被拖在關下,也沒有改道的跡象,目前最大的危險,就是紫荊關的這四萬蒙古兵。”

一千三百五十一 隆武六年一百六十四 盛大的接風宴三百八十四 朱翊鈞的韜光養晦六百六十 男人的慾望三百九十七 陳龍正西行記(三)一千零三十九 褚英覺得有些委屈一百零一 新的軍令六百八十九 鎮南軍大獲全勝五百三十八 縱馬奔馳的李如鬆二百一十三 豐臣秀吉追上了織田信長的步伐一千零六十九 柳成龍進軍開城一千零七十二 困境一百八十六 吹起的枕頭風四百九十 大帆船貿易五百六十九 向死而生(上)八百零五 天上掉餡餅四十 哱承寵遊說周國柱五百五十二 平行的世界四百二十二 心底最深的野望一百一十二 紅線一千三百二十九 大秦的百姓還遠遠沒有過上好日子二百八十八 天高皇帝遠一千一百七十六 秦軍改組計劃和北伐五年計劃一千一百七十七 百僚未起朕先起(上)一千零七 兩杯酒二百四十九 煩惱的王錫爵六百一十四 想種田的努爾哈赤六百二十二 敢戰的李如鬆一千零三十一 建州兵真的能贏?六百一十二 唯一的路二百四十二 三方會談(下)二百五十一 三王並封六百九十七 新任大同巡撫二百六十 李昖的小心思一百五十一 流言蜚語六百零六 不怕死的扯力克(下)一千二百五十二 蕭如薰的生日二百三十九 蕭如薰召開三方會談一千一百二十四 這是妖術吧?七百五十四 李如鬆做了一個決定二百二十四 換約之戰(上)六百七十六 無法忽視的一天一百六十七 新戰術的決策三百六十 雙雄爭鋒(上)三百九十四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下)四百零二 羅馬教廷的目的九百五十三 修天下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四百五十九 菲律賓海戰(三)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八百一十一 後悔的劉黃裳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強大的騎兵七百四十 拿下張維賢很難嗎?六十八 李如鬆不服!九百七十八 混亂的朝鮮二百三十三 明軍血戰德川軍(下)五百九十五 免貴姓蕭一千零五十 努爾哈赤的決定六百二十九 鳩佔鵲巢一千一百一十一 五路進攻五 視察軍營十 夜襲九百七十 彈冠相慶的前明舊臣一千三百六十八 修路是百年大計二百三十 大明戰士何懼背水一戰?九百六十 鬥富戰爭九百四十九 休止符一千二百零三 豐臣秀次決定玩一把大的七百六十六 奇怪的換防一千一百八十三 真是好惡毒的陰謀一百七十七 攻佔對馬島五十九 巨人始動四百四十 準備戰爭吧四百八十四 梅國楨借糧(下)八百五十四 京師大亂(下)八百五十二 思想教育三百二十五 利瑪竇一千一百八十三 真是好惡毒的陰謀四百一十一 合作(下)九十三 金忠善一百一十一 漢城颳起的恐懼旋風(下)一千二百七十 我就是王法八百一十三 薑還是老的辣八百五十三 京師大亂(上)五百三十二 另有圖謀九百五十七 蕭某人最厭惡沽名釣譽之輩二百八十七 出兵之議十三 魏學曾的擔憂七百九十四 動搖的鄧子龍一百四十一 戰後五百四十九 焦頭爛額的王世揚一千零五十五 求生之路二百三十五 朝鮮之役的最後時刻就要到來了三百八十四 朱翊鈞的韜光養晦四百零二 羅馬教廷的目的一千一百五十九 勇士十一 何樂而不爲一千三百七十一 兒孫滿堂一千二百六十六 還他一個清清白白二百四十三 不能和背主之賊共存於世
一千三百五十一 隆武六年一百六十四 盛大的接風宴三百八十四 朱翊鈞的韜光養晦六百六十 男人的慾望三百九十七 陳龍正西行記(三)一千零三十九 褚英覺得有些委屈一百零一 新的軍令六百八十九 鎮南軍大獲全勝五百三十八 縱馬奔馳的李如鬆二百一十三 豐臣秀吉追上了織田信長的步伐一千零六十九 柳成龍進軍開城一千零七十二 困境一百八十六 吹起的枕頭風四百九十 大帆船貿易五百六十九 向死而生(上)八百零五 天上掉餡餅四十 哱承寵遊說周國柱五百五十二 平行的世界四百二十二 心底最深的野望一百一十二 紅線一千三百二十九 大秦的百姓還遠遠沒有過上好日子二百八十八 天高皇帝遠一千一百七十六 秦軍改組計劃和北伐五年計劃一千一百七十七 百僚未起朕先起(上)一千零七 兩杯酒二百四十九 煩惱的王錫爵六百一十四 想種田的努爾哈赤六百二十二 敢戰的李如鬆一千零三十一 建州兵真的能贏?六百一十二 唯一的路二百四十二 三方會談(下)二百五十一 三王並封六百九十七 新任大同巡撫二百六十 李昖的小心思一百五十一 流言蜚語六百零六 不怕死的扯力克(下)一千二百五十二 蕭如薰的生日二百三十九 蕭如薰召開三方會談一千一百二十四 這是妖術吧?七百五十四 李如鬆做了一個決定二百二十四 換約之戰(上)六百七十六 無法忽視的一天一百六十七 新戰術的決策三百六十 雙雄爭鋒(上)三百九十四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下)四百零二 羅馬教廷的目的九百五十三 修天下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四百五十九 菲律賓海戰(三)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八百一十一 後悔的劉黃裳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強大的騎兵七百四十 拿下張維賢很難嗎?六十八 李如鬆不服!九百七十八 混亂的朝鮮二百三十三 明軍血戰德川軍(下)五百九十五 免貴姓蕭一千零五十 努爾哈赤的決定六百二十九 鳩佔鵲巢一千一百一十一 五路進攻五 視察軍營十 夜襲九百七十 彈冠相慶的前明舊臣一千三百六十八 修路是百年大計二百三十 大明戰士何懼背水一戰?九百六十 鬥富戰爭九百四十九 休止符一千二百零三 豐臣秀次決定玩一把大的七百六十六 奇怪的換防一千一百八十三 真是好惡毒的陰謀一百七十七 攻佔對馬島五十九 巨人始動四百四十 準備戰爭吧四百八十四 梅國楨借糧(下)八百五十四 京師大亂(下)八百五十二 思想教育三百二十五 利瑪竇一千一百八十三 真是好惡毒的陰謀四百一十一 合作(下)九十三 金忠善一百一十一 漢城颳起的恐懼旋風(下)一千二百七十 我就是王法八百一十三 薑還是老的辣八百五十三 京師大亂(上)五百三十二 另有圖謀九百五十七 蕭某人最厭惡沽名釣譽之輩二百八十七 出兵之議十三 魏學曾的擔憂七百九十四 動搖的鄧子龍一百四十一 戰後五百四十九 焦頭爛額的王世揚一千零五十五 求生之路二百三十五 朝鮮之役的最後時刻就要到來了三百八十四 朱翊鈞的韜光養晦四百零二 羅馬教廷的目的一千一百五十九 勇士十一 何樂而不爲一千三百七十一 兒孫滿堂一千二百六十六 還他一個清清白白二百四十三 不能和背主之賊共存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