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 君欲上天乎?

“你們看看,你們看看,我還說這些叛軍怎麼突然之間戰力銳減節節敗退,原來是後院失火了!!哈哈哈哈哈哈!好一個麻貴!好一個蕭如薰!!大明有大將矣!”

帳內衆將不明所以,魏學曾這纔出示了麻貴送來的戰報,向大家告知了蕭如薰血戰平虜城大破叛軍和麻貴蕭如薰合兵一處出擊寧夏鎮,連破叛軍一十五座據點,而且極富戰略眼光,現已佔據寧夏鎮城以北全部據點,切斷了哱拜與蒙古賊虜之間的聯繫,徹底把哱拜困死,哱拜後院失火被迫收縮兵力,這纔給了大家儘快圍攻寧夏鎮城的機會。

衆將神色駭然,尤其是聽魏學曾眉飛色舞的訴說着蕭如薰是如何如何大破叛軍,擊殺哱雲和著力兔,斬首套虜三千、叛軍三千,共六千級的消息,衆將被嚇的面色發白者亦有之——九邊將門何曾出了這麼個牲口?蕭如薰那廝不是會寫詩會做文章還把兵部尚書的女兒娶到手的那個油頭粉面的小白臉嗎?那小白臉還如此能打?斬首六千級?

君欲上天乎?

他們不認爲蕭如薰是在吹牛,那麼大的牛,要是吹了,一旦被發現,必死無疑。

魏學曾大喜過望,當即提筆寫奏摺一封爲蕭如薰、麻貴等諸將請功,然後下令全軍立刻拔營出戰,以最快的速度進抵寧夏鎮城,不可給叛軍收縮兵力出擊蕭如薰麻貴所部的機會,不要浪費了忠良之將費盡苦心創造出來的絕佳良機!

衆將壓下心中震撼,帶着一絲渴望和探尋,各自拔營準備出戰。

二十六日午間,打退叛軍步騎聯合突襲第三次的麻貴和蕭如薰在軍營接見了魏學曾派來的傳令兵,告知麻貴和蕭如薰,魏學曾總督已經率領大軍主力進抵寧夏鎮城南部,請二位將軍勉力控制住北部據點,不可讓套虜來援,可相機出戰寧夏鎮,寧夏鎮的賊軍自然會有大軍爲二位將軍解決,寧夏鎮城破,叛亂平息,二位將軍當居首功!

麻貴大喜過望,蕭如薰也露出喜色,帶傳令兵離開以後,麻貴激動地摟住了蕭如薰,就差親上幾口表達喜悅了,連連說着什麼多謝季馨送我大功,日後必有所報之類。

而蕭如薰已經在計劃着如何攻打寧夏鎮城了,記憶中,魏學曾掃平四十七堡沒費什麼功夫,就是在寧夏鎮城底下屢次撞的頭破血流,強攻智取都不奏效,爲了活命,哱拜於劉東暘都達到了一輩子的智商巔峰,拼了老命和魏學曾過招,魏學曾的性格里有着多謀寡斷耳根子軟的弱點,遲遲不能打開局面。

蕭如薰這些日子屢次觀察寧夏鎮城的城牆,很清楚的瞭解寧夏鎮城牆相當的雄偉高大起碼是平虜城的兩倍,之前的末世時代裡,蕭如薰還從來沒有攻打過那麼高大的城牆,就算是攻打馬悍的老巢的時候也是用的攻心計。

兵法有云攻城爲下攻心爲上,很顯然魏學曾也清楚,所以一個勁兒的攻心,可是卻料不到哱拜和劉東暘都王八吃秤砣死了心,你再怎麼攻也攻不破一顆死心。

所以到了四月份,着急平叛的萬曆皇帝下令浙江道御史梅國楨做監軍,調遼東名將李成樑長子李如鬆爲寧夏總兵官,後來更以葉公神銃的發明者葉夢熊做三邊總督取而代之,大家都被搞得心力交瘁相當狼狽,後來還是葉夢熊激流勇退,把功勞讓給了魏學曾一部分,保住了魏學曾的身份和地位。

魏學曾此人,也不能說不能打,長期戍邊的文人和在京城裡天天吵架的清流是不同的,雖然是文人,自認也是文人,但是卻會在不經意間慢慢的具備武將的氣質和思維方式,整個人會和之前的自己大不相同,比如行事雷厲風行,獨斷專橫,厭惡吵鬧和互相推諉,政治鬥爭水平下降,這些都是不被那些在京中養尊處優的文人高官們所喜愛的。

最後往往變的文人不是文人武將不是武將,既不被文人承認,也不被武將接受,搞得裡外不是人,去職死亡率很高——傳說中的出將入相畢竟是極少數人傑才能做到的。

蕭如薰可不希望情況再被拖到這個程度,他是要去參加朝鮮之役的,不能在這裡耽擱太久。

寧夏鎮城城牆首先有甕城,首先外面是護城河還有吊橋,忽略不計,但是環形的甕城就很麻煩,更令人髮指的是還tm有三道門,明軍就算攻進去了甕城,立馬還要承受其餘三道門三道城牆三面的防守反擊,分分鐘死在內城裡,那酸爽誰試誰知道。

攻城本就是十分冒險的舉措,古兵法雲圍城而攻之要十倍兵力,實際操作自然不需要,但是也需要六倍兵力纔有勝算,而明軍不過四萬,叛軍被打的滿頭包之後起碼還有兩萬人,固守堅城,兵力上,明軍絲毫不佔優勢。

而且叛軍知道後路被截,反而會被激發出誓死一戰的氣勢,爲了求活的人往往會爆發出強大的力量,或者是智商,反正蕭如薰知道哱拜和劉東暘都已經達到了這輩子的智商巔峰,爲了活命拼命開動他們生鏽的大腦,想出一個又一個計策來應對城外明軍的虎視眈眈。

寧夏城牆是爲了應對外敵而建造的,本來就是又高大又堅固,而且這裡面還居住着一位曾經權力很大而現在只能養尊處優的慶王爺,所以城池的防禦力可想而知,後來無論是葉夢熊還是李如鬆都對這樣的城牆望而卻步,採取了從離間到水攻等各種各樣的方式,就是很少強攻。

曾經曹操進攻鄴城的時候,面對審配的有力堅守,打了半年才把鄴城打下,那還是在水淹鄴城鄴城實在是無法繼續守的情況之下,審配的兒子開城投降;而自始至終,曹操始終未能攻入鄴城,一旦攻打一座城需要用到水了,那就意味着一定是一座特別堅固的城池,要花很多時間才能打下。

而如今,明軍似乎也遇到了這樣的困境。

從二十六日開始一直到二十八日上午,明軍攻城的動靜就沒聽過,震天的喊殺聲和炮響,濃濃的黑煙沖天而起,無一不在訴說着攻城之戰的慘烈,出於爲友軍減輕壓力的想法,麻貴曾經在沒有動用火炮的情況下親自帶一支兵馬佯攻寧夏城。

結果戰鬥剛一開始,麻貴就被密集到不敢相信的箭雨和牀子弩給打了回來,不僅自己左胳膊中了一箭,還丟了一百多名士卒,灰頭土臉,氣的臉都青了。

一千一百九十三 蕭如薰也沒有休假三百四十三 大雨和辣椒一千二百二十八 難以接受的破衣服七十三 歷史發生了劇變五百六十六 幸運的朱敏淳三百二十九 大明的無敵艦隊九百二十九 完全不同的道路六百二十三 多謝總督!二百六十二 王荊石誤國誤君啊!六百四十二 報應一千零八十五 遍讀史書的太上皇一千三百一十四 你還是乖乖蹲着吧!一百四十二 淪爲鬼域的漢城一百零三 伏擊六百七十一 可怕的風暴正在醞釀八百三十一 柴總兵可願帶兵主動出擊?十八 激戰平虜城(下)七百八十 都是奸賊!一千一百一十四 交戰六百九十 袁黃最大的念想一千一百九十七 失敗的談判(上)五百二十 拜見提督二百零九 被驚醒的人們一百四十二 淪爲鬼域的漢城一千零六十八 我接替你的職位一千零一十三 格格不入四百六十八 惡人自有惡人磨九百九十六 我得罪誰了?四百六十六 阿門!一千一百九十五 另類的堅壁清野一千一百二十一 送客,走人,結束六百二十三 多謝總督!一百零六 天兵大勝!一千一百九十六 可惡的秦國!一千三百零四 閱兵式(下)八百九十七 張延壽兵變七百五十六 朱翊鈞最大的錯誤三百六十二 洛猜之死(上)一千二百三十五 真的出事了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強大的騎兵一千零三十三 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八百零八 沈一貫是極其詫異的一千一百九十二 正確的選擇一百零一 新的軍令二百七十六 救火隊員李太后(上)五百二十二 忐忑的李如鬆一千一百零四 孫時泰的覺悟(下)七十一 一片公心一百四十六 各人的心思不盡相同一百四十四 不安的宇喜多秀家五百二十六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六百四十三 爲敵(上)一千零四十一 絕望的褚英一千三百一十四 你還是乖乖蹲着吧!二百六十三 至少,能拯救自己的家人?四百三十一 興師問罪(四)九百七十一 貳臣石星一百一十三 稅收的博弈一千二百四十七 他們畢竟也不是什麼哲學家三百六十 雙雄爭鋒(上)一千一百一十七 我可沒得罪您吧?十三 魏學曾的擔憂七百八十 都是奸賊!五百三十六 他們可以向南來,我們亦能往北去一百五十二 撤兵刻不容緩七百七十 毒六百零三 捉摸不透七百五十八 那一日一百三十七 血戰碧蹄館(六)三百七十三 心情複雜的納瑞宣七十七 弄瞎倭寇的眼睛九百零四 早做準備五百六十二 死有餘辜(下)一千零五十一 撤!四百二十五 蕭如薰的套路九百七十七 遼東巡撫四百六十三 向馬尼拉進軍九百五十四 重新開始吧!八百一十二 國家安泰,繁榮昌盛一千三百四十九 北伐的準備(上)四百九十二 大同急報二百七十八 不爽的李成樑一千零三 現在他想做個好人三百二十三 明軍登陸一千三百六十三 等我回來一百 審判七百零四 北伐的決心(下)七百三十七 老首輔以爲沈一貫當真不能爲首輔嗎?一千三百四十 秦軍近代化(下)一千三百一十三 真正的開國封賞一千三百零二 皇帝即國家三百一十六 納瑞宣王的決議三百三十五 戰象一千零九十二 軍事學院初露崢嶸八十六 騙子的奇效一千二百五十二 蕭如薰的生日六百四十一 難以回首七百五十三 緊急協議一百四十四 不安的宇喜多秀家八百二十八 吳下阿蒙
一千一百九十三 蕭如薰也沒有休假三百四十三 大雨和辣椒一千二百二十八 難以接受的破衣服七十三 歷史發生了劇變五百六十六 幸運的朱敏淳三百二十九 大明的無敵艦隊九百二十九 完全不同的道路六百二十三 多謝總督!二百六十二 王荊石誤國誤君啊!六百四十二 報應一千零八十五 遍讀史書的太上皇一千三百一十四 你還是乖乖蹲着吧!一百四十二 淪爲鬼域的漢城一百零三 伏擊六百七十一 可怕的風暴正在醞釀八百三十一 柴總兵可願帶兵主動出擊?十八 激戰平虜城(下)七百八十 都是奸賊!一千一百一十四 交戰六百九十 袁黃最大的念想一千一百九十七 失敗的談判(上)五百二十 拜見提督二百零九 被驚醒的人們一百四十二 淪爲鬼域的漢城一千零六十八 我接替你的職位一千零一十三 格格不入四百六十八 惡人自有惡人磨九百九十六 我得罪誰了?四百六十六 阿門!一千一百九十五 另類的堅壁清野一千一百二十一 送客,走人,結束六百二十三 多謝總督!一百零六 天兵大勝!一千一百九十六 可惡的秦國!一千三百零四 閱兵式(下)八百九十七 張延壽兵變七百五十六 朱翊鈞最大的錯誤三百六十二 洛猜之死(上)一千二百三十五 真的出事了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強大的騎兵一千零三十三 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八百零八 沈一貫是極其詫異的一千一百九十二 正確的選擇一百零一 新的軍令二百七十六 救火隊員李太后(上)五百二十二 忐忑的李如鬆一千一百零四 孫時泰的覺悟(下)七十一 一片公心一百四十六 各人的心思不盡相同一百四十四 不安的宇喜多秀家五百二十六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六百四十三 爲敵(上)一千零四十一 絕望的褚英一千三百一十四 你還是乖乖蹲着吧!二百六十三 至少,能拯救自己的家人?四百三十一 興師問罪(四)九百七十一 貳臣石星一百一十三 稅收的博弈一千二百四十七 他們畢竟也不是什麼哲學家三百六十 雙雄爭鋒(上)一千一百一十七 我可沒得罪您吧?十三 魏學曾的擔憂七百八十 都是奸賊!五百三十六 他們可以向南來,我們亦能往北去一百五十二 撤兵刻不容緩七百七十 毒六百零三 捉摸不透七百五十八 那一日一百三十七 血戰碧蹄館(六)三百七十三 心情複雜的納瑞宣七十七 弄瞎倭寇的眼睛九百零四 早做準備五百六十二 死有餘辜(下)一千零五十一 撤!四百二十五 蕭如薰的套路九百七十七 遼東巡撫四百六十三 向馬尼拉進軍九百五十四 重新開始吧!八百一十二 國家安泰,繁榮昌盛一千三百四十九 北伐的準備(上)四百九十二 大同急報二百七十八 不爽的李成樑一千零三 現在他想做個好人三百二十三 明軍登陸一千三百六十三 等我回來一百 審判七百零四 北伐的決心(下)七百三十七 老首輔以爲沈一貫當真不能爲首輔嗎?一千三百四十 秦軍近代化(下)一千三百一十三 真正的開國封賞一千三百零二 皇帝即國家三百一十六 納瑞宣王的決議三百三十五 戰象一千零九十二 軍事學院初露崢嶸八十六 騙子的奇效一千二百五十二 蕭如薰的生日六百四十一 難以回首七百五十三 緊急協議一百四十四 不安的宇喜多秀家八百二十八 吳下阿蒙